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 通訊員 楊璐)記者從國防科工局、自然資源部獲悉,10月25日6時5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B星。
海洋二號B星成功發射後,衛星獲取的海風、海浪、海流、海溫等海洋動力環境信息,可進一步滿足海洋業務需求併兼顧氣象、減災、水利等其他行業的應用需求,為國民經濟建設、海洋科學研究、全球氣候變化提供實測數據,同時也在國際對地觀測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
海洋二號B星將進一步提升我國海洋遙感業務化觀測能力,提高我國海洋預報與監測預警水平和海洋防災減災與海上突發事件響應能力,服務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為我國參與全球治理、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技術支撐。
海洋二號B星是我國第二顆海洋動力環境系列衛星,也是我國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的第二顆海洋業務衛星。該星將與後續發射的海洋二號C星和D星組成我國首個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星座,大幅提高海洋動力環境要素全球觀測覆蓋能力和時效性。
據悉,國防科工局負責海洋二號B星工程組織實施管理,自然資源部為牽頭用戶部門,自然資源部所屬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為項目法人。目前已經建立包括北京站、牡丹江站、海南站、杭州站以及相應分系統在內的地面應用系統。後續,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將會同相關應用單位組織開展衛星在軌測試工作,保障衛星按時投入業務運行。
海洋二號B星和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星箭發射、測控任務由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負責組織實施。此次發射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88次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