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1961—1965年檔案向國內外開放

2021-01-13 搜狐網

  從絕密到解密

  外交部1961—1965年檔案向國內外開放

  2008年11月12日,外交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外交部1961年到1965年結束的檔案,經解密後正式向國內外開放,本次開放檔案共41097件,內容豐富珍貴,包含了外交部在工作中形成了各類指示、報告、談話記錄、來往電報,以及召回類的外交文件。

  郭崇立(外交部檔案館館長):從1961年到1965年之間的檔案,可以說是在這個時期的外交活動全面深入,這一時期也是我們國家外交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的一次,那麼主要的這個大的事件,比方說有,一個是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關係,有了很大的進展,比如說我們非常成功的例子,這個事件就是周恩來總理訪問了拉非14國,拉非14國這個訪問,實際上是中國和亞非拉的國家,亞非國家關係最大的一個發展。

  本批開放檔案,主要反映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上半期,中國在雙邊和多邊外交領域中的原則理想,對待交流交往,比如中國積極發展一些相勢力國家關係,解決同周邊國家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周恩來總理亞非14國之行,中法建交,實現與西方大國關係之後,中蘇關係轉變,中美兩國繼續通過大使進行對話。

  在外交部這一次開放的檔案當中,中法建交應該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因為這是中國第一次和西方大國建立了外交關係,1964年中法建交炸破了冷戰堅冰的外交核彈,可見其威力。當時中國要和西方大國建立外交關係有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臺灣問題,當年中國和法國之間,如何解開了這個結?

  這張拍攝於1964年的照片,照片上左邊的,是我國駐法國第一任大使王振,照片中間的,就是法國總統戴高樂,當時這張照片登上中東報紙的頭條,中法兩國的建交,一時間引起了軒然大波,國外的很多媒體將中法建交,稱為炸破冷戰堅冰的外交方案。然而由於長期以來,涉及中法建交的內情和外交檔案沒有解密,很多關鍵問題,並沒有檔案作為佐證,因此大多數專家學者家的研究,也只能是捕風捉影,而此次解密的外交檔案,剛好為人們破解了這些謎團。在這份剛剛解密的絕密文件中,詳細記載了1963年11月23日,周恩來總理與法國前總理富爾第一次會談,在這份曾經是絕密的文件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會談剛剛開始,富爾就向周總理表示,他此次來華的重要目的,改善兩國關係。

  姚百慧(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講師):富爾訪華實際上是戴高樂給富爾一封信,這樣一種形式,你可以就兩國關係的問題進行談判,但是這封信以委託書的性質,但是它又不是正式的委託書。

  記者:那麼這封信您看過嗎?

  姚百慧:以前只是在學者的一些描述裡面,了解到有這封信。

  這就是1963年11月23日,周恩來接見法國前總理富爾時,富爾遞交的法國總統戴高樂寫給他本人的親筆信,信中寫到,我再次重申,我對你在下次旅行期間,將和中國領導人進行接觸的重視,由於我們最近會談,我能夠向你清楚地指出,為什麼我非常重視有關我們,和這個偉大人民間各方面關係的問題,以及我是怎麼重視這個問題的,請相信我完全相信你將談到和聽到的一切。

  張錫昌(原外交部法國科負責人):戴高樂的信,從內容到形式,因為和中國之間還沒有外交關係,戴高樂不便直接向中國政府和中國領導人寫信,所以這封信形式上他是寫給富爾的,但是這個內容他是讓中國領導人看的。

  姚百慧:類似於介紹信,但是他是戴高樂給富爾的一封信,這封信原文和意見,在檔案中可以看到,這是一份十分重要的信件。

  檔案裡的「中法建交」

  然而由於當時複雜的國際環境,加之中法兩國互相併沒有更新的了解,所以建交談判過程並分一致,富爾說戴高樂不贊成兩個中國的議程,但是從法國來說,要同臺灣斷絕一切關係,目前還是有困難的。

  李清泉(時任中國駐瑞士大時):總理就是說,如果當時的蓬皮杜是反對戴高樂的,如果蓬皮杜不經過同意之下,在法國境內成立一個獨立的法國政府,,我們中國政府可以因為和蓬皮杜有一段關係,而不承認戴高樂,而承認這個蓬皮杜政府呢?或者是兩個都承認呢,你法國人民能不能這樣幹?

  臺灣問題成為了中法建交談判的重要問題,從檔案目錄上來看,法國前總理蓬皮杜與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關於中法建交問題,經過了多次的談判。

  姚百慧:關於中法建交談判裡面,中國外交部的一些策略分析,以前就是說建交有很多種方式,大建交,還有無條件建交,等等,尤其在11月2號,3號的時候,中法以前談過了一種,周恩來談話要點的這種形式,直接建交的這個方案,這個方案裡面,它的細節體現出來了,就是有哪些內容,這個細節已經出來了。

  在這份絕密檔案中,明確標註中方提出的中法直接建交方案,以及雙方達成的三點默契,一,法蘭西共和國政府,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代表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二,法國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和地位,三,中法建交後在臺灣的所謂「中華民國」政府,撤回他住在法國的外交代表及其機構情況下,法國也相應地撤回他駐在臺灣的外交代表及其機構。

  姚百慧:這行字從表面上理解,似乎中國沒有要求你先跟臺灣斷交,我再和你建交。實際上以前在外界來解釋中法建交這種模式上,往往就是說中國在建交模式上有了變化,不再堅持以臺灣斷交為主,實際上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大家在實際上默契達成的承諾,基本上法國是接受了一個中國的立場,法國人要的就是面子,我雖然很接受你這個立場,但是我又不能表示我接受你這個立場,所以它就達成這麼一種私下的這種默契。。

  經歷了多次嚴肅認真的談判,在1964年1月27日,北京時間19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法蘭西共和國,共同發表聯合公告,宣布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西方媒體將轟動國際社會的中法兩國的建交譽為外交核爆炸。

  記者:看了這些檔案之後,可能會對您的研究,起到一個深化的作用。

  姚百慧:是這樣,有的地方,我覺得一部分可以推翻一下,我自己的一些結論。

  在這批剛剛解密的外交檔案中,還真實記錄了1961年到1965年中蘇關係演變的過程,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的美蘇爭奪世界霸權的過程中,蘇聯同中國的關係逐步惡化,赫魯雪夫曾提議在中國建立朝中電臺和共同艦隊,遭到中方的拒絕。後來蘇聯政府又在一個月內,撤走全部在華專家,廢除了兩百多項科技合作項目,並挑起了中蘇邊界糾紛,60年代初期,中蘇之間原有合作蕩然無存。此批開放檔案中,中蘇關係演變檔案開放比例為歷年最高,包括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指示、批示、內部講話、情況調研報告、雙邊談判記錄、外來電報等,這是存放在外交部檔案館的一份珍貴文件,檔案的名稱是陳毅副總理夫人張倩,就贈蘇聯外長葛羅米柯及夫人膏藥事之對方的信件。

  給蘇聯外長葛羅米柯

  劉國新(當代中國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1961年陳毅夫人張倩,出訪了蘇聯回來,在出訪期間她得知葛羅米柯外長,葛羅米柯關節不太好,腰不太好,因此她就把中國產的追風膏,回國之後,她就讓外事部長,給他弄點膏藥,同時呢,因為這個膏藥,國外人對中藥還是不太熟悉,她又請北京醫院的醫生,把這個膏藥的使用方法,翻譯成俄文,列印好說明書,送給葛羅米柯。

  在張倩寫給葛羅米柯及夫人的的親筆信中,絲毫感覺不到當時中蘇關係的緊張氛圍,而是充滿了友善。

  劉國新:這裡反映,就是說儘管兩黨關係不正常,甚至是劍拔弩張的關係,但是在兩黨兩國,外交交往關係的過程當中,還是體現出人民外交的這樣一種特點,維持一個比較友善的這樣一種氛圍。

  交部檔案解密的四個原則

  依據相關規定,外交部解密檔案有四個原則,凡是影響國家利益,特別是安全利益的檔案不開放,凡是影響中國與其它國家關係的檔案不開放,凡是涉及個隱私私的檔案不開放,凡是涉及到宗教信仰及影響民族團結的檔案不開放。

  郭崇立:首先是國家的安全利益,任何國家首先要有維護自己國家的安全,那麼這些檔案都是過去國家核心機密,那麼當中也有涉及到國家安全,有影響到國家利益的,這部分檔案是不能開放的。再就是我們在國際交往當中所做出的一些承諾,比如說當時的承諾,那麼這個談話內容,或者我們這些事情是不準看,我們要信守這個承諾。再一個就是涉及到一些個人隱私,這些領導人在交往當中的一些不便於公開的事。,其次還有涉及到宗教、民族,各方面一些複雜的問題,就是這些問題,對現在國家利益會產生一些消極負面影響,這些都是絕密檔案,那麼這不是我們一個國家在做,這是國際上通行的慣例。

  記 者:但解密和保密,這些有客觀的規定,但是現在解密工作,它實際上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這樣的,在實際的操作剛才當中,我們掌握一些什麼樣的標準來判斷,哪些是可以解密的,哪些是不可以解密的?

  張素林(外交部檔案館開放鑑定處處長):在工作過程中,確實是有這個規定,但是很大程度上要根據個人的業務水平,政治業務水平來判斷,這個也是我們工作中的難點。好在我們為了保證工作質量,我們從人員上要求,比如在要求從事解密,他必須是有豐富經驗的高級外交官,主要是退休大使,還有一些絕密室的,還有一些參贊,所以他們主管這一方面的業務,所以對這方面業務非常熟悉,檔案中涉及的內容,還有事件的經過都非常熟悉,所以他們把握起來就比較準確,綜合性互相研討,互相溝通,對這這個問題的看法,然後共同來得出能夠解密的結來了,還有一個方面,如果這些文件涉及到其它部門的話,我們還要徵求有關部門的意見。

  在檔案解密的過程中,為了使外交檔案得到最大程度的開放,方便讀者利用,學者研究,檔案館的工作人員,還想了一些辦法。

  郭崇立:過去比如說這些文件,中間有一段或者有一兩行,甚至有那么半行字,一句話不能開放,那麼這份,因為你這份文件這兩行或者一句話話不能開放,整個文件在過去都是要刪掉,就是不能開放,這樣的話開放的,就是對研究大大受影響。現在就採取一個電腦技術之後,就可以用電腦,用軟體技術把它覆蓋起來,就是這份文件,這兩段話不能,這一段話不能夠開放,就把它塗黑,用電腦技術把它塗黑,這樣這份文件還是可以開放的,不影響它的全貌,這樣開放度就大大地增加了。

  如何借閱開放的外交檔案

  因歲月依舊,而紙張發黃的檔案資料,裝在統一歸置的檔案夾裡,在檔案夾的封面上,標著單位、年代、期限,案卷號和卷例頁數,一卷卷的檔案記錄著一個時代的歷史。

  張素林:我手上拿的這一卷就是這次我們解密開放的案卷之一,同蘇聯方面的一個談話,這是檔案文件,這是俄文的,這是外交部文件,也是這些談話記錄。

  記者:上面有時間。

  張素林:對,這是1963年的,這是周恩來總理的批示,檔案的原貌就是這個樣子,這是列印件,還有一些這是手寫稿,這是當時俄方的文件,這些檔案存放的時間比較久遠,它的種類還是很豐富的,從這些檔案裡頭,確實能看出當時工作的原貌,這是當時的情況。

  為了方便讀者查閱,並且保證檔案原件不受侵蝕和損害,外交部檔案館的工作人員,將已經解密的檔案文件,掃描到了電腦中,如果要查閱檔案,需要到外交部檔案館的開放借閱室預約查詢。

  記者:這裡是外交部檔案館開放借閱處,現在時間是一點三十分,已經到了借閱時間,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這個查閱檔案的過程,到底是怎麼樣的,我們能查到哪些檔案呢?

  根據外交部檔案館有關規定,此次解密的外交檔案,向國內外人士開放,中國公民持有介紹信、工作證,或者身份證等合法證件,就可以直接到檔案館預約。

  記者:進入檔案搜索關鍵詞之後,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有很多目錄,但是我們現在不能看到這些目錄下面的內容,需要到前臺提交個人信息,輸入密碼之後,到另外一間借閱室才可以看到。

  記者:我手上拿的就是剛剛申請的借閱明細,單看這些名字,像周恩來總理出訪時送國禮品封件等等,這些名字都非常吸引人,那麼這些內容下面都有什麼樣的內容呢,我們一起到閱覽室去看一下。

  在開放借閱處的閱覽室,我們看到記者剛剛提交的檔案,這就是周恩來出訪14國的一些細節,在這些內容當中,很多都是真實珍貴的手寫稿。

  直面的歷史

  記者:很多人把外交部這次開放檔案,稱作是中國自信外交的裡程碑,你怎麼看這句話。

  郭崇立:翻閱這個檔案之後,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我們過去所取得的成績,進展和成果,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我們的一些失誤、錯誤,或者一些判斷不準確,當這個民族直面歷史的時候,這個民族就真正的成熟起來,所以開放檔案是國家自信的開始,是一個恰當的時候。

  其實按照我們國家檔案法的規定,除了涉及國家安全和重大利益以外,在文件形成三十年,就應該向公眾開放,那麼按照這個進度來算的話,外交部到目前為止還落後了13年,這是因為其實做外交解密這樣的工作,是非常複雜的,必須有重要的外交經驗的人去做,所以這個工作量也是非常的龐大,那麼按照外交部的規劃,他們會在未來三年裡,把1978年以前的外交檔案,都向社會來公開,之後按照檔案法的規定來做。

(責任編輯:王玲玲)

相關焦點

  • 1961—1965年:中國給了朝鮮多少經濟援助?
    迄今為止,國內外學術界對於這一時期中國對朝鮮經濟援助的情況尚未展開深入研究,僅在一些研究朝鮮經濟及中朝關係的著作中有所涉及。有鑑於此,本文以1961年至1965年中國對朝鮮經濟援助過程為研究對象,輔以同一時期蘇聯對朝鮮的經濟援助作對比,試圖分析這一時期中國對朝鮮援助的動機、特點、效果以及朝鮮在爭取中國援助時的考慮。
  • 1961年,我目睹美國入侵古巴(組圖)
    勞爾·卡斯楚於2005年4月19日,吉隆灘戰役44周年之際」。圖為1961年4月,被古巴軍隊俘虜的美國僱傭兵。編者按:龐炳庵曾任新華社副社長,中國著名新聞工作者。1959—1965年,龐炳庵在新華社駐哈瓦那分社工作期間,親歷了1961年美國僱傭軍入侵古巴的「豬灣事件」。日前,他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回憶起那些驚心動魄的日子。
  • 1960~1965年國務院機構改革
    1960年到1964年,為了貫徹國民經濟調整的方針,進行了建國後的第三次較大機構改革。  一是先後在中央和地方各級機關進行了兩次比較集中的幹部精簡運動。第一次是1960年7月至1961年9月,主要集中在中央一級機關。這次幹部精簡以事業單位為重點,對行政部門和事業單位同時進行精簡。
  • 盤點:從履歷看外交部歷任新聞發言人去向
    自1982年3月26日時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錢其琛第一次作為發言人答記者問,1983年3月1日,齊懷遠作為第一位正式發言人出現在中外媒體面前,30年來,已有28位新聞發言人交替亮相。其中,秦剛在2005年至2010年和2011年至2015年兩個時期內擔任外交部發言人。
  • 1961年——1980年
    1961年-1970年 1961年   3月,出席中共中央在廣州舉行的工作會議。作反對平均主義等問題的發言。會議制定了《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即「農業六十條」)。會後在廣東考察。1961年春節與卓琳和孩子們在雲南1962年   2月6日,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又稱「七千人大會」)上講話,強調要發揚黨的的革命傳統
  • 2020年11月22日國內外時政考點
    2020年11月22日國內外時政考點 2020-12-23 23:09 來源:時事一點通 作者:
  • 1961年中國大事記_網易新聞
    會議聽取和討論了李富春《關於1960年國民經濟計劃執行情況和1961年國民經濟計劃主要指標的報告》,鑑於「大躍進」所造成的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和帶來的嚴重困難局面,會議強調貫徹執行國民經濟以農業為基礎的方針,全黨全民大辦農業、大辦糧食,適當縮短基本建設戰線和降低重工業發展速度。會議正式通過了對整個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並決定在農村深入貫徹《12條》,進行整風整社。
  • 2020年1月22日國內外時事政治
    另外時事政治也是事業單位考試常見內容,時政知識重在日常積累,為幫助考生複習,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將為廣大考生公布每日國內外時事政治,本文為2020年1月22日國內外時事政治。考生也可參考2021年江蘇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備考公務員、事業單位及其他公職類考試。
  • 華人媒體:中國未參與1965年印尼「政變」
    "政府應就1965年反華屠殺道歉"  本次研討會由印尼總統顧問委員會及國家人權委員會主辦,首次得到政府支持。超過200名1965年反共屠殺事件的生還者、軍方、政府官員和學者參加了研討會,面對面討論50多年前那場反共屠殺悲劇。
  • 外交部:讚賞日本國內有識之士揭露歷史真相的勇氣
    新華社北京8月15日電(記者閆子敏)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5日表示,中方讚賞日本國內有識之士揭露歷史真相的勇氣,希望日方認真傾聽國內外的正義呼聲,正確認識和深刻反省侵略歷史。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8月13日,日本NHK電視臺在日本侵華戰爭戰敗72年前夕播放了一期特別節目《731部隊的真相》,發掘了日本731部隊超過20個小時的認罪錄音,完整還原了這支部隊在侵華戰爭中犯下的滔天罪行。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侵華日軍對中國人民發動了令人髮指的細菌戰,進行了慘無人道的人體活體試驗,犯下了反人類的滔天罪行。
  • 1961年3月16日:陳賡在上海逝世
    1961年3月16日:陳賡在上海逝世   1926年3月16日,美國火箭研製的先驅者、科學家羅伯特·戈達德在美國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燃助推火箭
  • 2020年8月18日國內外時事政治
    另外時事政治也是事業單位考試常見內容,時政知識重在日常積累,為幫助考生複習,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將為廣大考生公布每日國內外時事政治,本文為2020年8月18日國內外時事政治。考生也可參考2021年江蘇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備考公務員、事業單位及其他公職類考試。
  • 2019年10月10日國內外時事政治
    另外時事政治也是事業單位考試常見內容,時政知識重在日常積累,為幫助考生複習,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將為廣大考生公布每日國內外時事政治,本文為2019年10月10日國內外時事政治。考生也可參考2020年江蘇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備考公務員、事業單位及其他公職類考試。
  • 向中國學習,1986年,越南的革新開放,照搬了多少經驗?
    今天,我們聊聊越南的革新開放。1986年開始,越南開始了著名的革新開放政策,而且逐步成為了越南的基本國策之一。認真地說,越南的革新開放,基本上就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翻版。那麼,到底照搬了多少經驗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王毅部長在外交部2018年新年招待會上的致辭(全文)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電王毅部長在外交部2018年新年招待會上的致辭(2018年1月30日 釣魚臺國賓館芳菲苑)尊敬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楊潔篪同志和夫人,尊敬的各位使節、代表和夫人  首先,我要對各位嘉賓出席外交部新年招待會表示熱烈歡迎!很高興和各位新老朋友共聚一堂,回顧過去一年的收穫,分享對新的一年的期待。  一年來,各位使節、代表為中外友好合作深入推進作出了重要貢獻,國內各部門、各地方為外交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寶貴支持。在此,我謹代表外交部,向大家致以誠摯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 鄧小平生平大事年表:1961年-1970年
    1961年  3月,出席中共中央在廣州舉行的工作會議。作反對平均主義等問題的發言。會議制定了《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即「農業六十條」)。會後在廣東考察。  1962年  2月6日,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又稱「七千人大會」)上講話,強調要發揚黨的的革命傳統,加強民主集中制。  7月7日,在共青團三屆七中全會上發表講話,提出要恢復農業生產,在生產關係上不能完全採取一種固定不變的形式,哪種形式能夠比較容易比較快地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就採用哪種形式。
  • 2021國考外交部公務員招錄142人公告
    外交部2021年擬招錄142名新幹部,歡迎有志於外交事業、符合條件的優秀青年報考。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對國內外環境變換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四)服從組織安排。對赴駐外使領館常駐工作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被錄用後能服從組織安排隨時駐外工作。二、網上報名注意事項報考人員均須通過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1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專題網站(http://bm.scs.gov.cn/kl2021)進行報名。
  • 中國大事記:1961年
    1960年9月30日,在中共中央批轉國家計委黨組《關於1961年國民經濟計劃控制數字的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在此之前,李富春於8月中下旬對1961年國民經濟計劃控制數字進行研究時,根據上海會議和北戴河會議精神,特別是根據周恩來的意見,提出應以「調整、鞏固、提高」的方針安排經濟工作的意見。
  • 共和國大事記:1961年
    1960年9月30日,在中共中央批轉國家計委黨組《關於1961年國民經濟計劃控制數字的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在此之前,李富春於8月中下旬對1961年國民經濟計劃控制數字進行研究時,根據上海會議和北戴河會議精神,特別是根據周恩來的意見,提出應以「調整、鞏固、提高」的方針安排經濟工作的意見。
  • 釋迦牟尼誕生地尼泊爾藍毗尼聖園重新向遊客開放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社加德滿都11月18日電 (記者 張晨翼)釋迦牟尼出生地尼泊爾藍毗尼聖園18日起重新向遊客開放。 藍毗尼發展基金會計劃委員會主任巴特拉伊當天介紹說,此決定是根據政府的規定作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