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老上海之城隍廟,有著六百多年的歷史文化

2021-01-08 煮酒狗熊談

「到了上海不去城隍廟,等於沒到過上海」。這句話就能夠看出城隍廟在上海人心目中的位置和影響了。

城隍,在有的本地也被變成城隍爺,他是古代漢族宗教文明中非常重要的一位神祗。城隍爺一般都是本地歷史上的名臣英豪,他保護這一方水土的安全。上海城隍廟有「一廟三城隍」的說法。這三城隍分別是霍光、秦裕伯、陳化成。對於霍光,有人說他是上海資歷最老的城隍爺。由於上海老城隍廟本來即是霍光神祠,供奉的是西漢名將霍光神主。後來上海建城隍廟,相沿成習,霍光天然就變成了上海資歷最老的城隍爺。

對於秦裕伯,傳說他是一個大孝子。秦裕伯出世在上海縣陳行,從小家中清貧,秦裕伯寒窗苦讀考取功名後,一向記掛著媽媽的一個願望,即是其母曾感嘆未見過金鑾殿,因而秦裕伯專門建了一座像金鑾殿的建築。後來此事被人告密,傳到了皇帝耳朵裡,皇帝派員來查,秦裕伯就連夜將殿改成金山神廟,這才躲過了一場災禍。

韶光飛逝,朝代更替,清軍南下時,清軍將領預備屠城。屠城前夜,清軍將領夢見了秦裕伯,秦裕伯正告他禁絕殺人,清軍這才取消了屠城方案。因秦裕伯「顯靈」,讓上海人躲過一場殺身之禍,因而,秦裕伯也被奉為上海的城隍爺。

對於第三位城隍爺的故事,有人說他才是上海人真實頂禮膜拜的城隍爺。1937年抗日戰爭迸發後,市民從「陳公祠」中請出了1842年第2次鴉片戰爭中血染吳淞口、在 吳淞炮臺戰死的江南提督陳化成的神像。當年被供奉在大殿後進的陳化成塑像,被民間雕塑家塑成滿面火紅、精神煥發、目光炯炯、繪聲繪色的英豪形象。

相關焦點

  • 上海城隍廟該怎麼旅遊——需要拜誰嗎?以遊為主,以吃為輔
    上海城隍廟,聽起來是一座很高大上的古老的廟宇,當初自己太天真,沒有提前備好功課,認為這僅僅是拜佛吃齋的老寺廟,直到我到達了目的地,我才發現,這還是一個為吃貨花錢而設置的旅遊景點,大家來到這裡要記得捂好錢包,適當消費,因為這裡的小吃非常有本地特色。
  • 上海城隍廟 究竟供奉過幾位城隍老爺
    原標題:上海城隍廟究竟供過幾位城隍老爺圖片說明:城隍廟裝載著許多上海故事。(資料圖片)  東方網1月11日消息:據《新民晚報》報導,有市民問:農曆歲末將至,城隍廟進入了一年中最熱鬧的兩個月。說起城隍廟,在上海可謂家喻戶曉,可要說城隍廟裡的城隍老爺,知道詳情的人恐怕就少之又少。
  • 上海城隍廟:在現代化洗禮中服務社會
    陳蓮笙曾言,「欣逢盛世,國運昌隆,人民安泰,道教亦有振興復甦之兆。……道教之存續不能企望於對社會提出要求,而只能磨練自身去順應時代之變遷。……道教的生存和發展,就要看道教自己是否『爭氣』,就要看我們當今的道士是否適應社會、把握自己。為了適應社會、把握自己,我們欲做之事多不勝舉,只能企盼同道挑起振興之重擔,奮起直追。」「師之所言,吾能志之。」
  • 你來上海,我不會帶你去城隍廟,本地人私藏的幾處景點!你來過嗎
    我們今天來聊聊對於「如果你來上海,我不會帶你去城隍廟,本地人私藏的幾處景點」這個話題。來到上海,除了城隍廟,本地人還私藏了哪些好看的景點呢?上海被稱為「東方巴黎」、「魔都」等等,並且上海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在我們「東方巴黎」中著名的景點有哪些?你們肯定會說:城隍廟、上海虹橋!
  • 懸謎之旅,守護一方城隍廟,幾經變遷城隍尤在
    使城隍廟興旺起來。因為城隍爺是人們心目中的陰間長官所以很多地方的城隍爺常以去世的英雄或名臣來充任,希望他們的英靈能和生前一樣護佑百姓,除暴安良。例如北京的城隍爺是文天祥、楊椒山文天祥是南宋忠臣這是人所共知的。楊椒山是明代大臣,因彈劾奸相嚴嵩,被捕入獄,死於昏君奸臣之手。杭州城隍爺周新,在明朝永樂年間任浙江按察使,鐵面無私,人稱「冷麵寒鐵」,後遭奸臣誣陷而死。
  • 圖解上海城隍廟「拜太歲」流程
    (3:00-5:00) 辰時(7:00-9:00) 巳時(9:00-11:00) ==================== 圖解上海城隍廟「拜太歲」流程 駿馬奔騰去,吉羊入萬家。
  • 上海城隍廟,門口聚集著大量香客,本地人真的不去嗎?
    文章分類|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007字,閱讀約3分鐘城隍廟是上海眾多景點中最熱鬧,最傳統的一個。凡是到上海旅遊的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城隍廟。其實,大多數遊客口中的城隍廟是指城隍廟旅遊區,包括老城隍廟,豫園和購物,美食,商品街等一大片區域。城隍廟旅遊區一年四季遊人如織。一到節假日或國定假日,更是人滿為患。
  • 城隍廟是廟嗎?城隍是什麼?還有城隍爺?關於城隍廟讀這篇就夠了
    到上海不去城隍廟 等於沒到過大上海但城隍廟不是上海獨有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的城隍廟▽去過多少次熱鬧的城隍廟光知道湊熱鬧了城隍廟除了逛吃▽除了排隊燒香還能幹啥▽▽請自行腦補公司組織架構圖城隍爺長什麼樣呢有多少座城隍廟就有多少個樣因為這城隍爺是每個城市自己選的比較知名的城隍爺有▽城隍爺是怎麼選出來的呢▽首先你得是本地人起碼得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其次▽以上海城隍廟為例
  • 上海城隍廟庚子年閏四月十五拜文昌法會回顧
    中高考本已經是人生最重要的經歷之一,而今年疫情的到來更是給考生們平添了不少變數,或許多年以後,再回憶人人都要帶著口罩進考場的此刻,會有更多別樣感觸吧。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往往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來的重要。」
  • 寧波府城隍廟終於要修復了 兩套方案公示徵集你的看法
    寧波市郡廟文化發展基金會、海曙區文物管理所想請市民一起幫著拿點主意,出點「金點子」。  寧波府城隍廟,位於海曙區縣學街22號,建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已走過6個多世紀的歷程,民間習慣稱之為郡廟、老廟。作為城市記憶、寧波文脈所在,寧波府城隍廟是老寧波人的念想,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府城隍廟之一。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這裡還成為集購物、娛樂、美食於一體的寧波商貿中心。
  • 歷史上城隍廟的由來,百姓為何都會拜他,那城隍爺究竟會是誰呢
    歷史上城隍廟的由來,百姓為何都會拜他,那城隍爺究竟會是誰呢。中國不管經歷了多少個朝代文明都一直在延續下來,所以古代的中國的文明被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羨慕的很。古代那四個文明的大國最後也就剩下了一個我們國家留存,其他不是滅亡了就是瓦解了,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得益於我們代代相傳的精神傳承。
  • 疫情期間上海城隍廟「拜太歲」活動回顧之四
    疫情期間上海城隍廟庚子年集體拜太歲法會活動持續進行。非常時期非常做法,法會依舊謝絕信眾入廟臨壇,全程由道眾代為祈福禮神,企盼庚子年中好運。上午八時三十分,法鼓初鳴,道眾排班啟壇。兩班道眾經師與高功法師謹按齋醮傳統,誦經演教,齊聲唱贊。法師行科,護持壇場。憑符水數點遍灑虛空,以此驅逐邪祟、蕩除不祥。
  • 上海城隍廟拜太歲法會參與指南
    然而,還有很多朋友對來上海城隍廟拜太歲的整個流程很「迷糊」,這事不怪你,一年才拜一次太歲老爺,換成小道士我,也暈…今天,小道士我就發布一下參加上海城隍廟拜太歲的詳細攻略,盡可以點擊收藏,以備不時之需哦。當然了,在拜太歲法會開始前,我們還會持續發布相關信息,以免沒看到本文的朋友們繼續「迷糊」。
  • 都說上海人「排外」你不知道的小資情調與海派文化
    原標題:沈子琪散文「我的」上海。對上海的深情,無法以言語表達,外灘、虹口、南京路、百樂門、大世界……在思念中,時間瞬間的停滯,仿佛將我所有的情感定格,在我的記憶中,還是在魔都之前,那個被稱為「老上海」的時代,那是一個讓人遐想的地方,也是我所有情感最初始的地方。
  • 魔都上海的城隍老爺生日在哪天,你知道嗎?
    在魔都上海,提起城隍廟,老底子上海人都能侃侃而談,兒時的娛樂項目中必有「蕩蕩城隍廟」這項。明天,農曆二月廿一,就是上海城隍尊神秦裕伯的誕辰之日。城隍老爺過生日,這裡面值得說道說道。城隍是道教信仰和民間神話中守護城池的神,究其來歷應可追溯到周朝。
  • 為何到處都有城隍廟?
    故南北朝時期開始興建「城隍廟」。最初的「城隍廟」在長江以南地區出現,彼時人們對城隍的信仰剛剛形成,所以在神廟建造上還是比較隨意的,不似主流信仰神明那樣有著雕龍畫壁的外觀,只用土磚壘砌,茅草覆頂便形成了一座「城隍廟」。廟內主神神位大多數都是使用的木質神牌,至於用到泥塑陶俑等神位材質還要到唐朝時期才會出現。
  • 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埋藏在山裡的村落,到現在很少人知道它
    安徽有這麼古老的村莊,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至今依然存在,但至今很少人知道它的存在。這就是安徽的瞻淇村。這個村莊就像一顆沉默而又閃閃發光的珍珠。淹沒在山裡,埋在歲月裡,隨著時間的流逝,到現在幾乎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在一本詩經中,「瞻淇」一詞就是形容這個無名的古老村莊。
  • 上海城隍廟為信眾祈願文昌帝君,興運開智,金榜題名!
    「十年寒窗苦讀日,今朝金榜題名時」,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即將來臨,上海城隍廟為達成廣大善信之祈願,秉道門傳統之儀制,於4月27日在文昌殿舉行「拜文昌、興文運、開智慧」祈願法會。法會現場法會壇場莊嚴殊勝、道樂悠綿;道長焚香誦經、如法如儀。
  • 安徽合肥城隍廟舉辦新春文化廟會 上演文化惠民大餐
    合肥城隍廟新春文化廟會現場餘皓攝  中新網合肥2月11日電 (餘皓)11日下午,在古色古香的安徽合肥城隍廟大院內,隨著歡快激昂的《歡慶鑼鼓》伴奏響起,藝術表演在熱鬧的鑼鼓聲中開場,合肥新春文化廟會正式拉開帷幕。
  • 距離觀前街不到百米的蘇州城隍廟,香火旺盛,歷史曲折
    蘇州市城隍廟位於蘇州市姑蘇區景德路94號,距離察院場地鐵站和觀前街不到百米距離,位置極佳,據說也很靈驗。城隍廟山門黃牆黑瓦,重簷飛角,厚重肅穆。山門前有兩尊石獅,顏色已經暗淡,但整體保存還算完整。石獅咧著大嘴,相視而笑,甚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