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中國,列強橫行,民不聊生,官僚貪腐,統治階級昏庸,可以說是一個十分灰暗的時期。尤其是鐵路交通,幾乎全部被列強壟斷。
清政府決定修建的京張鐵路,是連接西北地區和華北地區的交通樞紐,也就是說,掌握了這條鐵路的修築權,就等於掌握了中國的經濟命脈。
英俄兩國開始爭執不休,都為了爭奪鐵路的修築權使出渾身解數,卻遲遲也沒有爭出個高下,無奈,英俄兩國只得向清政府妥協:要是中國能自己修築這條鐵路,他們將不再過問。
帶著看笑話的心情而罷休的英俄兩國,堅定的認為中國不可能有獨立修築一條鐵路的能力,還公開發言:「在中國,能修這條京張鐵路的人還沒出生呢!」
然而他們也沒有想到的是,一個中年人站了出來,聲稱他將盡力把修建京張鐵路的任務完成。為祖國爭一口氣,讓列強見識見識中國人的能力。
最後,列強被狠狠地打臉了,這個中年人,不僅完美地完成了任務,還提前了兩年竣工。這個有學識、有魄力、有著對鐵路建設的執著的中年人,就是詹天佑。
幼時赴美
1871年,曾國藩、李鴻章兩位大臣向同治皇帝呈上奏摺,希望派遣一批幼童去美國留學,學成十六年後,帶著西方的先進知識和技術歸國,以此報效朝廷。
這一提議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因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清代的大多數稍有權勢的人家,都不忍心將自己的孩子送到美國那個陌生的國度,在他們心裡,美國人就是食人的豺狼虎豹,更何況還要與自己的孩子闊別十六年之久。
在這種人人自危的情勢下,清政府只得去到更加偏遠的地區,尋訪願意去往美國深造的幼童。於是他們來到了廣東。
詹天佑就生長在這裡,那年他十一歲,正在私塾上學。他的父親比較開明,聽朋友動情地描述,說美國是多麼富饒,這個機會是多麼難得。
他看了眼年幼無知的兒子,覺得讓兒子出去見識見識更大的世界其實也是很有必要的,狠下心,與清政府籤訂了一份「具結書」,相當於一份生死狀,上面寫著:「茲有子情願送赴,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字字誅心。父親看在眼裡,血滴在心,可他還是咬咬牙,顫抖著在紙上籤上了自己的姓名。
那一年,十一歲的詹天佑跟隨其他二十九名幼童,一齊踏上了去往美國的郵輪,也開啟了他傳奇的一生。
到達美國之後,眼前的一切都讓這群來自中國的孩子們驚詫不已,閃閃發亮的電燈,能迅速傳遞訊息的電報,留著利落短髮的金髮男人們,開放的社會氛圍,這是一個他們從未見過的世界。
而尤其令小小的詹天佑感到震驚的,是當時轟隆作響的蒸汽火車。看著這個龐然大物,他感受到了一個叫做鐵路的時代,也深深地感到了中國與美國的差距。
後來他才了解到,原來當時令他驚詫的那條鐵路,竟幾乎都是由中國人參與修築的,有人統計,每三英裡的鐵軌下,就埋著五個華工的屍體。而在鐵路竣工的儀式上,卻沒有邀請一個中國人。
這深深地提醒著詹天佑:要想讓中國富強,就要振興鐵路,而這一個願景,只能靠自己努力去實現了。
學成歸來
1881年,清政府突如其來的召回命令,讓所有人都慌了神。
當時的留學監督員,見這群留學生不對自己行三跪九叩之禮,且談吐「自由奔放」,不講三綱五常,感到十分憤怒。而當時一名學生公然宣布加入基督教,並跳車逃走。這成了激怒清政府的最後一根稻草。
清政府質疑花重金培養這批幼童的價值,也害怕「為美國人做嫁妝」,當即下令,在美國的所有公費派遣留學學生,必須馬上停止自己的學業,立馬回國。
當時所有留美的學生中,只有兩個獲得了學位證書,而其中一個,就是選擇了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鐵路專業的詹天佑。他也就成了我國當時唯一一個受過嚴格系統的鐵路教育的鐵路工程師。
即使見識了外國的美好與發達,詹天佑的內心仍然只裝著自己的祖國。他渴望回國後能為祖國做些什麼,卻總是碰壁。
當時的清政府,只是個紙老虎,面對列強的壟斷與橫行霸道,不敢吱聲,只好默默當個傀儡。被列強壟斷了鐵路事業的清政府,不但給不了詹天佑報效祖國的機會,甚至將這個躊躇滿志的小夥子遺忘在犄角旮旯之間。
京杭鐵路創神話
二十世紀初,清政府意識到鐵路的重要性,決定自行修築一條鐵路,連接西北地區和華北地區。全長兩百來公裡,與長城交匯於八達嶺,中間有一段地勢尤為險惡。對於當時的發達國家而言,這樣的一條鐵路的修建也是巨大的人力財力和時間的。
所以當詹天佑站出來攬下這樁苦差事的時候,四處都是嘲諷。
詹天佑心裡明白,這次修建任務只許成功,不許失敗。若失敗了,中國的工程師在世界的聲譽將被貶到最低,列強只會愈加囂張地對中國進行打壓剝削。
當列強假扮成獵人去嘲笑詹天佑,他只當沒看見;當列強拿他的女兒來作為要挾,他眼含熱淚,悲憤地說道:「儘管把我的女兒燒死,我也不會放棄!」
外界的打壓只是詹天佑面臨的困難的一小部分,修築的難度也極其地艱巨。在這樣的環境下,詹天佑創立了「中部鑿井法」,也設計了人字形鐵軌,鐵路之間採用鉸鏈連接,而這一方法仍被現在的大部分火車所沿用。
就這樣,在詹天佑的努力下,京張鐵路提前兩年完成了任務,耗資693萬之多。令當時的許多國家大為震驚。英國的工程師協會在當年立即就邀請他入會,這可是當時工程方面最為權威的組織。
直到現在,京張鐵路仍然為大眾所服務著,後來接受了電氣化改造,又建設了高鐵服務,2018年被選入了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
詹天佑一直都懷揣著一腔報國之志,可惜造化弄人,懷才不遇,直到他不惑之年才有一次自主修築鐵路的機會,實在令人惋惜。
就像梁啓超《少年中國說》中所說的那樣:「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一個國家,如若不重視人才的培養,又怎麼會有光明的前景?二戰後的日本,正是由於重視教育,使得本國經濟飛速發展,躋身為世界GDP第二的大國。
小結:
像詹天佑這樣的先輩,我們中國還有很多,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要想實現人生的價值,除了有報國之志之外,更需要的是擁有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才是中國屹立於世界之林的基礎。
感謝像詹天佑先生這樣的人,他們有著自己的志向和追求,也有著作為一名中國人的尊嚴和堅持。是他們使得中國越來越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