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詹天佑修建的人字形鐵路,耗資693萬,現在這個鐵路成啥...

2020-11-24 騰訊網

百年前的中國,列強橫行,民不聊生,官僚貪腐,統治階級昏庸,可以說是一個十分灰暗的時期。尤其是鐵路交通,幾乎全部被列強壟斷。

清政府決定修建的京張鐵路,是連接西北地區和華北地區的交通樞紐,也就是說,掌握了這條鐵路的修築權,就等於掌握了中國的經濟命脈。

英俄兩國開始爭執不休,都為了爭奪鐵路的修築權使出渾身解數,卻遲遲也沒有爭出個高下,無奈,英俄兩國只得向清政府妥協:要是中國能自己修築這條鐵路,他們將不再過問。

帶著看笑話的心情而罷休的英俄兩國,堅定的認為中國不可能有獨立修築一條鐵路的能力,還公開發言:「在中國,能修這條京張鐵路的人還沒出生呢!」

然而他們也沒有想到的是,一個中年人站了出來,聲稱他將盡力把修建京張鐵路的任務完成。為祖國爭一口氣,讓列強見識見識中國人的能力。

最後,列強被狠狠地打臉了,這個中年人,不僅完美地完成了任務,還提前了兩年竣工。這個有學識、有魄力、有著對鐵路建設的執著的中年人,就是詹天佑。

幼時赴美

1871年,曾國藩、李鴻章兩位大臣向同治皇帝呈上奏摺,希望派遣一批幼童去美國留學,學成十六年後,帶著西方的先進知識和技術歸國,以此報效朝廷。

這一提議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因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清代的大多數稍有權勢的人家,都不忍心將自己的孩子送到美國那個陌生的國度,在他們心裡,美國人就是食人的豺狼虎豹,更何況還要與自己的孩子闊別十六年之久。

在這種人人自危的情勢下,清政府只得去到更加偏遠的地區,尋訪願意去往美國深造的幼童。於是他們來到了廣東。

詹天佑就生長在這裡,那年他十一歲,正在私塾上學。他的父親比較開明,聽朋友動情地描述,說美國是多麼富饒,這個機會是多麼難得。

他看了眼年幼無知的兒子,覺得讓兒子出去見識見識更大的世界其實也是很有必要的,狠下心,與清政府籤訂了一份「具結書」,相當於一份生死狀,上面寫著:「茲有子情願送赴,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字字誅心。父親看在眼裡,血滴在心,可他還是咬咬牙,顫抖著在紙上籤上了自己的姓名。

那一年,十一歲的詹天佑跟隨其他二十九名幼童,一齊踏上了去往美國的郵輪,也開啟了他傳奇的一生。

到達美國之後,眼前的一切都讓這群來自中國的孩子們驚詫不已,閃閃發亮的電燈,能迅速傳遞訊息的電報,留著利落短髮的金髮男人們,開放的社會氛圍,這是一個他們從未見過的世界。

而尤其令小小的詹天佑感到震驚的,是當時轟隆作響的蒸汽火車。看著這個龐然大物,他感受到了一個叫做鐵路的時代,也深深地感到了中國與美國的差距。

後來他才了解到,原來當時令他驚詫的那條鐵路,竟幾乎都是由中國人參與修築的,有人統計,每三英裡的鐵軌下,就埋著五個華工的屍體。而在鐵路竣工的儀式上,卻沒有邀請一個中國人。

這深深地提醒著詹天佑:要想讓中國富強,就要振興鐵路,而這一個願景,只能靠自己努力去實現了。

學成歸來

1881年,清政府突如其來的召回命令,讓所有人都慌了神。

當時的留學監督員,見這群留學生不對自己行三跪九叩之禮,且談吐「自由奔放」,不講三綱五常,感到十分憤怒。而當時一名學生公然宣布加入基督教,並跳車逃走。這成了激怒清政府的最後一根稻草。

清政府質疑花重金培養這批幼童的價值,也害怕「為美國人做嫁妝」,當即下令,在美國的所有公費派遣留學學生,必須馬上停止自己的學業,立馬回國。

當時所有留美的學生中,只有兩個獲得了學位證書,而其中一個,就是選擇了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鐵路專業的詹天佑。他也就成了我國當時唯一一個受過嚴格系統的鐵路教育的鐵路工程師。

即使見識了外國的美好與發達,詹天佑的內心仍然只裝著自己的祖國。他渴望回國後能為祖國做些什麼,卻總是碰壁。

當時的清政府,只是個紙老虎,面對列強的壟斷與橫行霸道,不敢吱聲,只好默默當個傀儡。被列強壟斷了鐵路事業的清政府,不但給不了詹天佑報效祖國的機會,甚至將這個躊躇滿志的小夥子遺忘在犄角旮旯之間。

京杭鐵路創神話

二十世紀初,清政府意識到鐵路的重要性,決定自行修築一條鐵路,連接西北地區和華北地區。全長兩百來公裡,與長城交匯於八達嶺,中間有一段地勢尤為險惡。對於當時的發達國家而言,這樣的一條鐵路的修建也是巨大的人力財力和時間的。

所以當詹天佑站出來攬下這樁苦差事的時候,四處都是嘲諷。

詹天佑心裡明白,這次修建任務只許成功,不許失敗。若失敗了,中國的工程師在世界的聲譽將被貶到最低,列強只會愈加囂張地對中國進行打壓剝削。

當列強假扮成獵人去嘲笑詹天佑,他只當沒看見;當列強拿他的女兒來作為要挾,他眼含熱淚,悲憤地說道:「儘管把我的女兒燒死,我也不會放棄!」

外界的打壓只是詹天佑面臨的困難的一小部分,修築的難度也極其地艱巨。在這樣的環境下,詹天佑創立了「中部鑿井法」,也設計了人字形鐵軌,鐵路之間採用鉸鏈連接,而這一方法仍被現在的大部分火車所沿用。

就這樣,在詹天佑的努力下,京張鐵路提前兩年完成了任務,耗資693萬之多。令當時的許多國家大為震驚。英國的工程師協會在當年立即就邀請他入會,這可是當時工程方面最為權威的組織。

直到現在,京張鐵路仍然為大眾所服務著,後來接受了電氣化改造,又建設了高鐵服務,2018年被選入了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

詹天佑一直都懷揣著一腔報國之志,可惜造化弄人,懷才不遇,直到他不惑之年才有一次自主修築鐵路的機會,實在令人惋惜。

就像梁啓超《少年中國說》中所說的那樣:「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一個國家,如若不重視人才的培養,又怎麼會有光明的前景?二戰後的日本,正是由於重視教育,使得本國經濟飛速發展,躋身為世界GDP第二的大國。

小結:

像詹天佑這樣的先輩,我們中國還有很多,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要想實現人生的價值,除了有報國之志之外,更需要的是擁有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才是中國屹立於世界之林的基礎。

感謝像詹天佑先生這樣的人,他們有著自己的志向和追求,也有著作為一名中國人的尊嚴和堅持。是他們使得中國越來越富強。

相關焦點

  • 100年前,詹天佑設計修建的我國第一條人字形鐵路,如今怎麼樣了
    說實話,以當時中國的水平,修建這樣一條鐵路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慈禧都下令了,不行也得行,起初袁世凱給出了500萬兩白銀的預算,但是覺得應該不夠,然後到處湊錢,工程就這樣緊巴巴地開展了。臨危受命的就是詹天佑先生。
  • 課本外真實詹天佑:曾被這兩個奇女子影響一生,死前留下這一遺憾
    1906年10月24日,中國的鐵路之父詹天佑提筆給一位名叫諾索布的美國夫人寫下了一封信。這封信被寫就時,正是詹天佑剛剛受命修建中國人自己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時。在信中,詹天佑用飽蘸深情的筆墨寫到:「如今已修成一段。特附上簡報一份,使你知道當年在威士海汶在你監護下的一名中國幼童,現在已完成和將來繼續要完成的任務。他早期的教育完全受惠於你。」
  • 「張垣印記」凝聚榮耀和熱血的鐵路——豐沙鐵路
    但修建穿越太行的鐵路,在上個世紀是何等的艱難。詹天佑設計京張鐵路時,不得已只能沿原來的軍都陘故道向北走,經過關溝段33‰大坡,每列火車到此必須經過「人」字型鐵路折返,在青龍橋站換車頭,如此速度大減,運力也大減。
  • 12月24日:新中國成立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全線實現電氣化
    他的書籍被翻譯成許多國家的文字出版。其作品主要有《毀滅》《青年近衛軍》等。1956年他由於身染重病精神抑鬱而自殺身亡。    1946年12月24日,北平發生美軍士兵強姦北京大學女學生沈崇事件,引發大規模反美運動。
  • 1981年成昆鐵路列車墜橋照,一場泥石流造成中國迄今最大鐵路事故
    1981年成昆鐵路列車墜橋照,一場泥石流造成中國迄今最大鐵路事故前幾天出差,終於有機會體驗了一次期待已久的「成昆線」。可能有不少人好奇:現在出行坐火車不是常事嗎?有什麼好期待的?其實我期待是見識一下「成昆線」沿線到底是什麼樣子,因為這條鐵路幹線在中國眾多鐵路幹線中實在太特別了。
  • 中國第一條跨海鐵路,長345千米耗資48億,被稱作海南生命線
    2020年12月末,福平鐵路正式開通運營,我國又多了一條海上鐵路。  時間回溯至2003年1月7日,我國第一條跨海鐵路才正式通車運營,雖只有17年時光,科技卻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這條鐵路連接著廣東湛江和海南海口、儋州,全長僅345千米,卻用了6年時間來設計準備,又花了5年修建,直到2003年才全線通車,共耗資48億元,它就是粵海鐵路。
  • 中國「最壯美」的鐵路,修建遭外國人嘲笑,今被列為世界三大奇蹟
    鐵路是中國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和大眾運輸工具,自清朝後期開始建設,歷經一百多年的發展與建設,到今年年底,中國鐵路總裡程已達13.1萬公裡,規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鐵裡程約3萬公裡,居世界第一,此後又創造了鐵路建築史上的另一奇蹟,最壯觀的當屬新中國成立後將要修建的第一條山中鐵路,當時,儘管受到外國人的嘲諷
  • 從公元1910走來 · 滇越鐵路110年記(十)與滇越鐵路有關的雲南鐵路
    滇越鐵路——縱貫中國雲南南部和越南北部,北起中國雲南昆明,南至越南海防。於1903年10月動工修建,至1910年3月31日全線通車運營,距今已110周年。滇越鐵路的修建,讓許多有識之士在痛感主權喪失的同時,激發了民族意識覺醒,他們積極活動,籌資修建自己的鐵路。從1905年起,雲南士紳就多次上書要求修建個碧臨屏鐵路,但提案一再擱淺。
  • 坦贊鐵路花費中國所有外匯儲備:1964年10月29日中國與尚比亞建交
    英國曾考慮修建一條鐵路到尚比亞,因投資太大而被否定。二戰後,英國再次考慮修建鐵路。鐵路對坦尚尼亞和尚比亞都有很大的好處,英國政府卻頗為猶豫。他們認為這裡主要資源是銅礦,通過莫三比克和安哥拉的鐵路,大體可以滿足出口需要。運輸農產品對於這兩個非洲國家自然是非常好的,英國人卻無利可圖。
  • 一條鐵路與一代歌王
    這條鐵路可真不好鋪,咱們英勇的鐵道兵在艱苦卓絕的自然環境與生產條件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穿越了河西走廊,將鐵軌拉到新疆,結束了新疆無鐵路的歷史。大家又苦幹數年,鐵路到了南北疆交匯的要衝——吐魯番。到這裡真挺不住了,要知道吐魯番夏天地表高達80度,人都會被烤糊。
  • 1981年火車墜橋:造成275人遇難,事故原因是什麼?
    02鐵路是在19世紀時傳入中國的,當時英國在上海鋪設了中國的第一條可以營運的長達14.5公裡的吳淞鐵路,於是這條由外國人鋪設的鐵路成為了我國鐵路的開端。1881年清政府建造了第一條官辦鐵路——唐胥鐵路。而由中國人自己完全自行設計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是京張鐵路,它是由我國的鐵路之父「詹天佑」主持設計建造的。
  • 「小鐵路」的明天在何方
    )它是咱們北部山區和國鐵的連接線,這個連接的地方呢是在南貨場。這個南貨場呢,如果是說把這條鐵路取消了以後,就只能採用汽車的運輸了,可是汽車運輸成本又太高,同時又加重了城市裡邊的運輸的承載量。還有第二個前提就是需要有足夠的資金,咱們叫土木工程不可擅動,真的要修起鐵路來動用資金是比較大的。
  • 2020年12月26日,福平鐵路正式開通了,臺灣距大陸最近的鐵路
    修建鐵路是一項促進民生的重大舉措。近年來,我國不斷修築鐵路,逐步完善鐵路網建設,這對於提高出行的便捷度,促進經濟的發展和拉近各地人們之間的交流有著極大的作用。日前,對兩岸同胞來說,最興奮的消息莫過於福平鐵路的正式開通運營。
  • 印度鐵路曾是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努力了百年,最後毀在排洩物上
    正如當今殘破不堪、老舊難耐的印度鐵路,在多年以前,卻曾經是亞洲境內,唯一可以與發達國家的鐵路系統相抗衡的鐵路系統。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印度鐵路的止步不前,無數國家迎頭趕上,而印度卻只能看著自己曾經的一手好牌被打得稀巴爛,淪為世界的笑柄。
  • 上世紀50年代在成渝鐵路坐火車是什麼樣的體驗?
    圖據網絡(本文來自網絡,由成渝鐵路修建者孫貽蓀口述,何冬梅、方婧整理)1952年7月1日,成渝鐵路建成通車,那是一個令我終身難忘的日子,在修建這條鐵路的2年時間裡,時時刻刻都在期盼這一天。當晚,我迫不及待地坐上第一趟火車返回重慶,終於如願以償。踏上火車的那一刻,回望自己流過血灑過汗的地方,我的心情十分複雜,激動又自豪。
  • 中國南方五大鐵路樞紐城市,數量力壓北方
    中國鐵路營業總裡程達12.7萬公裡,規模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由於我國幅員遼闊,這麼長的鐵路線必然會形成一些鐵路樞紐城市,目前公認的全國八大鐵路樞紐城市中南方就佔了五座,數量力壓北方,那麼南方的這五大鐵路樞紐城市都在哪呢?
  • 鐵路春運進入「四化」新時代
    2017年,國家鐵路完成旅客發送量30.39億人,其中動車組發送17.13億人,佔比56.4%。「今年春運,全國鐵路每天開行高鐵動車組5600餘列,佔列車總數的65%。乘高鐵動車組出行的旅客預計將超過60%,這一點在節前春運重點地區北上廣尤為明顯。圍繞列車服務標準、廣播、宣傳品、備品規範建設,我們將推行『復興號』動車組標準化服務,打造『復興號』服務品牌。」中國鐵路總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 一百年前 他們的身影
    原標題:一百年前 他們的身影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元月,一年的第一個月。拂去舊年的塵埃,滿懷對新年新生活的憧憬,我們踏上新的徵程。 今天,當我們回望一百年前也就是1921年元月建黨歷史上那些重要人物時,請感受一種新的力量正在積蓄,將要噴薄而出。
  • 上世紀70年代 成都已是西南地區鐵路樞紐
    製圖 曹勁松  這個時期,堪稱「世界鐵路建築史上奇蹟」的成昆鐵路竣工通車,我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成鐵路完成電氣化改造,四通八達的鐵路線上穿梭著南來北往的列車,載著各類物資和城市發展的希望奔向遠方。上世紀70年代的成都,已經成為全省和中國西南地區的鐵路交通樞紐。
  • 1981年,中國鐵路史上最大的交通事故,275人喪生,還原歷史經過
    1981年,中國鐵路史上最大的交通事故,275人喪生,還原歷史經過1981年,一場泥石流的突然出現,致使了我國鐵路史上最大的交通事故,275人因此頂住了歲月。1981年7月8日,由格裡坪開往成都的442次旅客列車,如同往常一樣行駛在這一條再無比熟悉不過的鐵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