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新中國成立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全線實現電氣化

2021-01-08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李曉建) 歷史上的今天

    12月24日

    1901年12月24日,蘇聯著名作家法捷耶夫誕生。他生於蘇聯加裡寧州基姆裡市,從1926年起從事文學創作,曾兩次獲得列寧勳章。他的書籍被翻譯成許多國家的文字出版。其作品主要有《毀滅》《青年近衛軍》等。1956年他由於身染重病精神抑鬱而自殺身亡。

    1946年12月24日,北平發生美軍士兵強姦北京大學女學生沈崇事件,引發大規模反美運動。

    1979年12月24日,西歐聯合發射的「阿麗亞娜」火箭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成功。圖為2005年12月21日,最新型的阿麗亞娜-5型火箭搭載歐洲MSG-2氣象衛星和一顆印度通信衛星,從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中心順利升空。新華社發

    1979年12月24日,西歐聯合發射的「阿麗亞娜」火箭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成功。該火箭是歐洲航天局製造的,是為了打破美蘇兩國在發射地球同步衛星技術上的壟斷,1972年法國倡議西歐國家合作研製自己的火箭。

    1987年12月24日,新中國成立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成(成都)渝(重慶)鐵路全線實現電氣化。這是完成電氣化改造的成渝鐵路成都至內江段。新華社發

    1987年12月24日,新中國成立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成(成都)渝(重慶)鐵路全線實現電氣化。

    1987年12月24日,中國首次艦載直升機著艦試驗成功。它結束了中國戰鬥艦艇上不能著落直升機的歷史。

    1992年12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吳吉昌逝世,享年83歲。吳吉昌是山西聞喜縣人。他長期致力於探索棉花豐產規律,先後創造出「冷床育苗」等十多項棉花栽培新方法和「雙稈棉」、「多稈兩層」新株型棉,為提高棉花產量、解決棉花脫蕾落桃問題作出重大貢獻。

相關焦點

  • 科技史上12月24日北京地鐵折返線通車
    1987年12月24日,成渝鐵路電氣化工程經過多年的艱苦建設終於全線建成,並通過國家驗收。成渝鐵路實現電氣化以後,年運輸能力由過去的610萬噸提高到1300萬噸,等於新修了一條成渝鐵路。  這條鐵路電氣化後,路基、橋梁和各種技術條件都得到很大的改善。
  • 「張垣印記」凝聚榮耀和熱血的鐵路——豐沙鐵路
    而新中國成立不久,就開始克服困難修建這條鐵路,修建難度不亞於穿越秦嶺的寶成鐵路,為修建這條鐵路,犧牲的建築工人108名,平均每公裡犧牲者超過一人,所以說這是一條凝結了國人榮譽和熱血的一條鐵路。豐沙鐵路建成通車後,使北京至包頭間的運輸能力不再受八達嶺地段大坡道線路的限制,並成為晉煤外運的主要通道。
  • 中國「最壯美」的鐵路,修建遭外國人嘲笑,今被列為世界三大奇蹟
    鐵路是中國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和大眾運輸工具,自清朝後期開始建設,歷經一百多年的發展與建設,到今年年底,中國鐵路總裡程已達13.1萬公裡,規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鐵裡程約3萬公裡,居世界第一,此後又創造了鐵路建築史上的另一奇蹟,最壯觀的當屬新中國成立後將要修建的第一條山中鐵路,當時,儘管受到外國人的嘲諷
  • 參建者親口講述,桃威鐵路30多年的建設歷史……
    1990年6月至12月,任威海市桃威地方鐵路籌建處副主任。1990年12月至1991年2月,任威海市桃威地方鐵路籌建處副主任、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1991年2月至2003年1月,曾歷任威海市地方鐵路管理局副局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黨委書記等職。2003年1月調離。從「一窮二白」時咬牙堅持建鐵路,到如今大刀闊斧開展電氣化改造,桃威鐵路正迎來新蝶變。
  • 上世紀50年代在成渝鐵路坐火車是什麼樣的體驗?
    圖據網絡(本文來自網絡,由成渝鐵路修建者孫貽蓀口述,何冬梅、方婧整理)1952年7月1日,成渝鐵路建成通車,那是一個令我終身難忘的日子,在修建這條鐵路的2年時間裡,時時刻刻都在期盼這一天。當晚,我迫不及待地坐上第一趟火車返回重慶,終於如願以償。踏上火車的那一刻,回望自己流過血灑過汗的地方,我的心情十分複雜,激動又自豪。
  • 雲南大臨鐵路12月30日全線開通運營 購票信息看這裡
    大臨鐵路建成通車新聞發布會現場。夏方海 攝雲南網訊(記者 夏方海)12月29日,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昆明局集團(以下簡稱:昆明局集團)獲悉,經過5年建設,雲南「十三五」期間「交通扶貧重點項目」——大理至臨滄鐵路(以下簡稱:大臨鐵路)將於12月30日正式開通運營。
  • 上世紀70年代 成都已是西南地區鐵路樞紐
    製圖 曹勁松  這個時期,堪稱「世界鐵路建築史上奇蹟」的成昆鐵路竣工通車,我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成鐵路完成電氣化改造,四通八達的鐵路線上穿梭著南來北往的列車,載著各類物資和城市發展的希望奔向遠方。上世紀70年代的成都,已經成為全省和中國西南地區的鐵路交通樞紐。
  • 大臨鐵路12月30日全線開通運營 二等座票價為101元
    本報訊(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陳慧君)12月29日,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昆明局集團(以下簡稱昆明局集團)獲悉,經過5年建設,雲南「十三五」期間「交通扶貧重點項目」——大理至臨滄鐵路(以下簡稱大臨鐵路)於12月30日正式開通運營,雲南省臨滄市結束不通鐵路歷史,接入全國高鐵網,我國西南地區新增一條鐵路進出大通道。
  • 100年前,詹天佑設計修建的我國第一條人字形鐵路,如今怎麼樣了
    來到美國後,30名被選中的幼童分別去到各個學校讀書,其中一個孩子,叫做詹天佑。 1899年,俄國表示要修一條從恰克圖經庫倫、張家口到北京的鐵路,以方便兩國通商,清政府直接拒絕,俄國心裡打的小算盤眾人皆知。英國見清政府拒絕了俄國,他們也湊了上來,希望清政府讓他們來修這條鐵路,他們絕對不像俄國人那樣「貪婪」,俄國一聽生氣了,兩個國家為鐵路的修建權爭得不可開交。
  • 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時間:2020年12月27日
    北京至雄安新區城際鐵路(以下簡稱京雄城際鐵路)大興機場至雄安新區段將於12月27日開通運營,京雄城際鐵路實現全線貫通,雄安站同步投入使用。北京西站至雄安新區間最快旅行時間50分鐘,大興機場至雄安新區間最快19分鐘可達。
  • 2021年江西3條鐵路「要來啦」:1條全線開工,2條爭取開建
    雖然這個藍圖展望到了10幾年後,但從相關的答記者問中,我們也可以知道近期江西的鐵路建設措施。 比如已經到來的2021年,江西將有3條鐵路開建,包括2條高速鐵路,1條普速鐵路。不過,從官方表述來看,對於開工這件事用詞則是些許不同。比如其中1條說的是全線開工,1條是「力爭」開工,1條是「爭取」開工。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這3條鐵路的情況和最新進展吧!
  • 中國第一條跨海鐵路,長345千米耗資48億,被稱作海南生命線
    2020年12月末,福平鐵路正式開通運營,我國又多了一條海上鐵路。  時間回溯至2003年1月7日,我國第一條跨海鐵路才正式通車運營,雖只有17年時光,科技卻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這條鐵路連接著廣東湛江和海南海口、儋州,全長僅345千米,卻用了6年時間來設計準備,又花了5年修建,直到2003年才全線通車,共耗資48億元,它就是粵海鐵路。
  • 一百年前,詹天佑修建的人字形鐵路,耗資693萬,現在這個鐵路成啥...
    尤其是鐵路交通,幾乎全部被列強壟斷。清政府決定修建的京張鐵路,是連接西北地區和華北地區的交通樞紐,也就是說,掌握了這條鐵路的修築權,就等於掌握了中國的經濟命脈。英俄兩國開始爭執不休,都為了爭奪鐵路的修築權使出渾身解數,卻遲遲也沒有爭出個高下,無奈,英俄兩國只得向清政府妥協:要是中國能自己修築這條鐵路,他們將不再過問。
  • 從公元1910走來 · 滇越鐵路110年記(十)與滇越鐵路有關的雲南鐵路
    滇越鐵路——縱貫中國雲南南部和越南北部,北起中國雲南昆明,南至越南海防。於1903年10月動工修建,至1910年3月31日全線通車運營,距今已110周年。滇越鐵路的修建,讓許多有識之士在痛感主權喪失的同時,激發了民族意識覺醒,他們積極活動,籌資修建自己的鐵路。從1905年起,雲南士紳就多次上書要求修建個碧臨屏鐵路,但提案一再擱淺。
  • 拉林鐵路計劃於今年6月30日建成通車!
    2020年12月31日上午,在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以下簡稱拉林鐵路)林芝車站鋪軌現場,作業人員將最後一排長25米的軌排鋪設在林芝站正線路基上,標誌著拉林鐵路399.61公裡的正線軌道鋪通,為下一步開通運營打下了堅實基礎。圖為拉林鐵路最後一排軌排鋪設現場。
  • 全國鐵路明年1月20日調圖 鐵路客貨運輸能力進一步提升
    12月22日起陸續開始發售。京港高鐵合安段(合肥—安慶)12月22日開通,途經京港高鐵合安段、合福高鐵、寧安高鐵開行環線列車3.5對,這也是長三角地區首次開行環線列車。該線的開通進一步完善了長江經濟帶區域鐵路網布局,拉近了合肥與安慶、皖江城市帶與環鄱陽湖城市圈的時空距離。已經開通的連雲港至鎮江高鐵,調圖後每日開行動車組列車最高達124列。
  • 今天中國多條鐵路通車開工,「選日子」有什麼講究?
    他認為,12月26日是2020年最後一個周末,這是主要原因。 截至2019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13.9萬公裡,其中高鐵超過3.5萬公裡,位居世界第一。 銀西高鐵通車:寧夏正式接入全國高鐵網
  • 2021年1月20日全國鐵路調圖 增開客車325列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1日電 據中國鐵路總公司公眾號21日消息,2021年1月20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將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增開旅客列車325列,主要貨運通道增開貨物列車114列。據悉,調圖後,全國鐵路客貨列車開行總量分別達到10203列、20513列,調圖後的旅客列車車票將於12月22日陸續開始發售。充分運用新線資源提升區域運輸能力中國鐵路總公司表示,2020年底和2021年初,多條鐵路新線開通運營。此次調圖中,鐵路部門充分利用新線資源,安排開行高鐵、普速和貨物列車,提升區域運輸能力。
  • 歷史上的12月21日:大秦線全線開通
    1992年12月21日,我國採用重載單元列車組織煤炭運輸的第一條現代化的雙線電氣化鐵路大秦線全線開通。大秦鐵路是一項包括653公裡鐵路、晉西北地區煤炭儲裝運系統、秦皇島煤碼頭三期工程和供電工程的宏偉系統工程,總投資82億元。圖為列車通過大秦鐵路永定河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