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慶凱
銀西高鐵開通、福平鐵路開通、山西首條地鐵開通……12月26日是個好日子,中國多條鐵路扎堆在今天通車。
一位交通業內人士告訴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年底各地集中通車也是歷年慣例,今年事、今年畢,完工通車迎接「十四五」。另外,馬上就元旦、春運,現在通車也可以發揮作用。
至於為何集中選在今天?他認為,12月26日是2020年最後一個周末,這是主要原因。
截至2019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13.9萬公裡,其中高鐵超過3.5萬公裡,位居世界第一。
銀西高鐵通車:寧夏正式接入全國高鐵網
△12月26日,圖為銀川火車站內,乘務員列隊準備登上即將出發的D4385次動車組。中新社記者 楊迪 攝
26日上午9點,隨著D4385次動車組駛出銀川站,銀川至西安高速鐵路正式開通運營。
這條高鐵線開通意義重大。不僅讓銀川至西安的鐵路運行時間由14個小時縮至3小時,還標誌著寧夏正式接入全國高鐵網。
銀西高鐵連接寧夏、甘肅、陝西三省區,是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包頭(銀川)至海口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首條穿越毛烏素沙漠邊緣和世界上規模最大黃土高原臺塬區的高速鐵路,也是中國一次性建成裡程最長的有砟高速鐵路。該高鐵線路正線長度618公裡,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預留提速條件。
銀西高鐵的建成通車,構建了以銀川為中心的寧夏沿黃城市群和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群之間的便捷通道,極大便利了沿線民眾出行,對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助力革命老區振興、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福平鐵路開通:世界最長公鐵兩用跨海大橋
△12月26日,圖為首發車通過福平鐵路跨海段。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七年的付出,這一刻我覺得全都值了。」望著緩緩駛過平潭海峽公鐵大橋的首發高鐵,中鐵大橋局副總經理張紅心禁不住感慨。
隨著G5322次動車從平潭站駛出,福(州)平(潭)鐵路26日正式開通運營,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也同步投入使用。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為福平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全長16.34公裡,其中跨海段超過11公裡。大橋上層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公裡;下層為雙線鐵路,設計時速200公裡。
福平鐵路是在「建橋禁區」中創造的奇蹟。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所在處具有風大、浪高、水深、流急等特點。
這裡每年6級以上大風超過300天,7級以上大風超過200天。除此之外,平均每年颱風正面登陸3到4次,最大浪高約9.69米,再加上此處潮差最大達7米,對水中結構衝擊極大。
據統計,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建造團隊已獲得專利73項,正在申報專利136項。
湖南「兩線一站」開通:打通五省區市運輸瓶頸
渝懷鐵路(重慶渝北至湖南懷化)增建二線、焦柳鐵路(河南焦作至廣西柳州)懷柳電化改造、懷化西編組站(「兩線一站」)26日也正式開通運營。
就此,懷化鐵路樞紐功能將更加完善,湖南、湖北、重慶、貴州、廣西五省區市邊區鐵路運力將大幅提升。
懷化自古有「黔滇門戶、全楚咽喉」之稱,是中國中東部地區通往大西南的「橋頭堡」。滬昆鐵路、焦柳鐵路、渝懷鐵路、滬昆高鐵、懷邵衡鐵路和在建的張吉懷客專共6條幹線在此交匯,構成了懷化鐵路樞紐。
據廣鐵集團懷化工程建設指揮部負責人介紹,「兩線一站」開通運營後,鐵路運輸能力會提升4倍以上,將有效解決五省區市邊區鐵路運輸瓶頸,緩解湖南中西部地區對外運輸能力的緊張狀況,全面加快武陵山片區客貨運輸效率。
山西首條地鐵開通:集成人臉識別等高科技元素
△12月26日,山西太原,市民乘坐地鐵。中新社記者 武俊傑 攝
除了鐵路,還有不少地鐵軌道交通也選擇在12月26日正式開通。
山西首條地鐵——太原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於26日正式開通。太原地鐵2號線集成了城軌雲平臺、全自動運行、人臉識別等諸多高科技元素。
地鐵開通首日,大批市民聞訊前來體驗乘坐。安檢口外,一度排起長龍。「等了幾年,太原地鐵終於開通。雖然它來得晚了點,但我們終歸有了自己的地鐵。」太原市民張瑞琴說,希望當地能加快建設其它地鐵線路。
作為現代城市標配,地鐵開通既反映城市實力,也關乎城市形象。太原地鐵克服「起步晚,錯過高速發展期」等不利因素,集成了多項高科技。
據介紹,太原地鐵2號線打造了中國首個承載全自動運行系統的雲計算平臺,建設以行車為核心,電力控制、環境控制等深度融合的綜合調度指揮系統,可實現列車自動喚醒、出庫、運行、進站、洗車、回庫、休眠等功能。
南昌地鐵開通:邁入三線換乘的線網時代
△12月26日,圖為南昌地鐵3號線火炬廣場站內的「藍色科技樹」。中新社記者 劉佔昆 攝
26日14時,由中國中鐵電氣化局投資、建設、運營的江西南昌地鐵3號線正式開通試運營,這標誌著南昌的城市軌道交通正式邁入三線換乘的線網時代。
南昌地鐵3號線全長28.5公裡,共設車站22座,可與已開通的1、2號線及建設中的4號線實現換乘。
據中國中鐵電氣化局南昌3號線總承包部項目經理寧家富說,3號線是南昌市首次引入社會資本方、採用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模式建設和運營的線路,主要分AB兩部分招標,A部分主要是土建等工程,B部分採用PPP模式,主要包括軌道、通信、信號、供電、裝飾裝修、自動售檢票系統等設備資產的投資、建設,線路的運營維護等。
贛深高鐵全線鋪軌:建設進入衝刺階段
26日上午,隨著一組500米長鋼軌由鋪軌機牽引車緩緩牽出,平穩落在江西段新塘特大橋施工現場無砟軌道板上,標誌著贛深高鐵全線開始鋪軌,項目建設進入衝刺階段。
贛深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京港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北起江西贛州,南至廣東深圳,正線全長436.37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
中鐵三局贛深四標項目經理郭銳介紹,此次贛深高鐵正線鋪軌,採用一次鋪設跨區間無縫線路的施工技術,無砟軌道利用WZ500長鋼軌鋪設機組,應用「直鋪法」進行左右線交替進行長鋼軌鋪設、單元軌焊接、放散鎖定、軌道精調等流水作業的施工方案。
贛深高鐵建成後,南昌經贛州到深圳最快將在3.5小時左右到達;上海到深圳將實現全程高鐵旅行,旅行時間將由當前最快11小時縮短至7小時左右,對加快推進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柳州至梧州鐵路開工:孫中山百年前構想
一條讓當地民眾期盼百年的鐵路——柳州至廣州鐵路柳州至梧州段項目26日在廣西柳州市宣布開工。該鐵路源於孫中山百年前的構想,如今世紀鐵路夢想將變成現實,推動廣西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1917年,孫中山在其編撰的《建國方略》中初擬全國路網,其中廣州至成都鐵路線的「肇慶城至柳州」一段,也就是柳肇鐵路,被明確列為官方擬建鐵路的最早規劃。
如今,柳州至廣州鐵路柳州至梧州段為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柳州至廣州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正線全長237.8公裡,線路自湘桂鐵路柳州進德站起,後接入洛湛鐵路梧州站。為國鐵I級、雙線電氣化、客貨共線鐵路,設計速度目標值每小時160公裡。
當天,廣西另一條通向廣東方向鐵路同步開工。新建南寧至深圳鐵路玉林至岑溪(桂粵省界)段項目正線全長111.1公裡,設計速度350公裡每小時。全線通車後,南寧到廣州只需兩個小時,到深圳只需兩個半小時。
京雄鐵路明日通車:至大興機場僅需19分鐘
△圖為12月24日,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施工現場。中新社記者 韓冰 攝
還有一條更具標誌性意義的鐵路——京雄城際鐵路將於明天(12月27日)全線貫通。
這條北京至雄安新區城際鐵路大興機場至雄安新區段27日開通運營後,京雄城際鐵路實現全線貫通,雄安站同步投入使用。
屆時,北京西站至雄安新區間最快旅行時間50分鐘,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至雄安新區間最快19分鐘可達。
鐵路部門已於26日開始發售京雄城際鐵路大興機場至雄安段動車組列車車票。
據介紹,京雄城際鐵路自北京西站引出,經過既有京九鐵路至李營站,接入新建高速鐵路線路,向南途經北京大興區、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至雄安新區,線路全長91公裡,最高設計時速350公裡。
同步投入運營的雄安站站場規模13臺23線,總建築面積47.52萬平方米。未來,雄安站將成為京港(臺)高速鐵路、京雄城際鐵路、天津至雄安新區城際鐵路、雄安新區至忻州高速鐵路的交匯樞紐。
京雄城際是中國建設的又一條智能高鐵,在多項智能關鍵技術上取得了新突破。
本文部分內容綜合自中新社記者稿件
來自:國是直通車
編輯:陳昊星
責編:魏晞
此內容由騰訊新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