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麵市場中的「黑馬」拉麵說,爆發式增長背後的流量打法到底有多...

2021-01-08 騰訊網

⊙ 編輯 葉川 | 營銷觀察報(yingxiaogcb)

⊙ 來源 刊叔 | 品牌周刊(BrandWeek)

喜歡刷抖音、玩快手,瀏覽知乎、微博、微信平臺的用戶,一定對拉麵說這個品牌不陌生。

拉麵說成立至今不過五年,但是只在今年618上,拉麵說光是6月1日前1個小時的銷售額,就超過了去年全天銷售額。那麼問題就來了,這個定價堪比外賣的方便食品,是怎麼成為網紅的呢?

方便麵市場高端風口來襲

拉麵說成為一匹「黑馬」

方便麵其實是一個蠻有意思的市場,整個行業的巔峰時期是2013年,當年方便麵銷量達到462.2億份,輝煌的極致就是沒落的開始,隨後方便麵銷量出現連年下跌,2016年跌到385.2億份。在內外交困的局面下,方便麵龍頭企業們開始慌了,他們需要給消費者一個重新愛上方便麵的理由。

曾經在物質短缺的年代,市場的主流是高性價比產品,以滿足基本需求為主,所以對於方便麵品牌來說,低價好吃就可以了。當物質極大豐富以後,消費者開始有更多選擇,便不再滿足於已有事物,寧願花更多的錢來獲得好的產品和服務。當這種需求無法被滿足的時候,矛盾就出現了。這個時候高端市場的來臨,成為了方便麵品牌拯救自己的「唯一」道路,那就是高端化。

方便麵市場的革新,使其即便在方便麵銷量大幅下滑之際,一些方便麵品牌也一直保持正向增長。例如在香港市場佔比60%的日清食品,擁有「出前一丁」等日式高端方便麵產品,一直保持正向的增長,2019年復甦後還實現了12%的同比增長,這說明整個方便食品市場出現了分歧。

高端化的方便麵市場競爭激烈,其中也有黑馬般的存在。動輒二三十元定價的拉麵說,一出道就將自己定位成「中國市面上第一款量產的一站式半成品生鮮速烹日式拉麵」,猶如一匹黑馬,自2016年橫空出世,便是一路叱吒風雲。

2018年2月,拉麵說天貓旗艦店開業。同年雙十一,就取得了銷售破千萬的好成績。2019年,拉麵說的銷售額突破2.5億,同時也是唯一進入2020年天貓快消類TOP10的即食麵品牌。而先後獲得400萬元天使輪、一千萬元A輪的融資歷程,也能看出資本市場對拉麵說商業模式的肯定。

這樣的成績對於一個新品牌來說,已經足以值得驕傲。

五年時間不到

拉麵說是如何成為網紅品牌的?

在新品牌層出不窮,統一、康師傅等巨頭開始進軍高端產品線的背景下,拉麵說還能成為「網紅品牌」,並持續增長的背後邏輯就顯得尤為關鍵。

1、輕資產模式打造品牌護城河

作為一款線上銷售為主的網紅產品,拉麵說並未生產拉麵,而是和三隻松鼠一樣選擇了輕資產模式,和代工廠合作生產產品,自己則將重心放在消費者研究和強化品牌打造來建立自己的行業優勢,這種輕後端供應鏈的模式可以讓團隊專注於品牌方面的維護,減少對手模仿的可能性,打造品牌的護城河。

2、快速創新保持品牌活力

想要保持品牌的競爭力,必須不斷創新以刷新消費者的注意力,保持年輕品牌的活力。不過,通常來說每一個新品的研發需要半年以上,特別是快消品牌,需要充分了解市場反應進行試錯,這導致新品出現很可能在一年左右。但是據刊叔了解,拉麵說則不一樣,新品的研發控制在一個月左右,如今,拉麵說已經推出了黑湯蒜油拉麵、番茄豚骨拉麵、胡椒豬肚雞拉麵、鮑魚花膠雞拉麵等十餘種新品,牢牢的抓住了消費者的好奇心和新鮮感。

3、多元營銷牢牢抓住年輕人注意力

產品的研發與迭代升級決定著產品的復購率,而如何營銷推廣才決定著產品如何快速敲開市場大門。 拉麵說從市場層面來看,對標18至35歲年輕人,以女性主導,兼顧一二線城市白領及「先鋒性」小鎮青年,拉麵說針對目標客戶所喜愛的圈層進行營銷,布局小紅書、公眾號、微博、小紅書、嗶哩嗶哩等社交平臺,同時在直播帶貨、聯名其他品牌以及冠名等多元化營銷方式的推動下,使得品牌影響力逐漸擴大。

4、錯位定價塑造消費者認知

為了改變消費者「方便食品就是不健康」的固有思維,拉麵說選擇了高端產品路線。不僅採用半生鮮面,將保質期控制在60天內,還與日本企業合作,定製獨特料包。產品高端,價格當然也「高端」,12.9元至19.9元的價格帶,是拉麵說避開與外賣及常規方便麵競爭、抓取核心客群、佔據消費升級紅利的錯位空間。拉麵說的定價在中國消費者心智中,帶有精緻、高端、高價等暗示。

5、暖心定位真正打開差異化

這兩年,「儀式感」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的一種標籤,儀式消費也成為全民風潮。在其他方便麵品牌還停留在不健康的形象上時,拉麵說真正實現了速食方便麵也能如此有儀式感。「一個人,也要對自己好一點」這個暖心的定位,讓那些都市年輕人找到心與胃的深夜食堂,也與其他品牌真正拉開距離。

有了產品永遠只是第一步,還需要有一整套的營銷體系與商業與之匹配,只有這樣一整套完整的邏輯才會讓企業做大做強,拉麵說能夠短短五年不到的時間裡就殺出重圍,就是因為這樣的營銷思路。

進軍傳統市場

用細分找到新的發展方向!

很長一段時間,葉川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傳統市場已經成為紅海,品牌們無需再次進軍。但是葉川想說的是,每一個傳統市場從來都不會是紅海,就看你能不能找到細分領域了。葉川敢於說這樣一句話的原因是,消費主導權正在被消費者轉移。

主導權的轉移,意味著消費者需求由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再到一人千面,個性崛起帶來個性化需求爆發,比如顏值、性價比、高品質、社交屬性等等,垂直細分化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在這個以「細分人群」為橫軸,以「細分場景」為縱軸的新賽場上,消費者的需求正在變得越來越細,這就是品牌的新機會。

你是方便麵、半乾鮮面,我就是是有肉有料又健康的的拉麵說。就是如此,拉麵說突出重圍,通過大力開展差異化、微創新、新渠道等模式聚焦細分賽道,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下。其中和拉麵說一樣在細分領域上做的不錯的,還有像老乾媽的風味豆豉,一個大單品能賣40多個億,並且成功走向全世界,太二憑藉主打老罈子酸菜魚成功登頂餐飲品牌,半年營收 5.38 億……

太二、拉麵說、風味豆豉等產品的風靡,無不在證實行業新進入者及追趕者資源及市場經營能力是有限的,只有通過市場細分,把握住力所能及的機會,選擇有利的細分市場,集中人、財、物及信息等一切資源投入該細分市場,方能變全局市場劣勢為局部優勢,才能與行業領先者展開全面競爭,使自己在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壯大。

「拉麵說」,一群95後做的新「速食代餐品牌」,如今給了太多品牌新的發展思路,未來,葉川相信,拉麵說一定能在2021年創造更多輝煌!

歡迎在底部發表神評,與我們交流!

相關焦點

  • 方便麵中的"愛馬仕",拉麵說的增長黑客是怎麼做出來的?
    導讀:拉麵說,一碗二十幾塊的方便速食,和其他方麵食品幾塊錢的價格相比,儼然已經成為了方便麵食品中的"愛馬仕",在經濟下行的社會環境下,拉麵說是如何通過四兩撥千斤,來撬動兩塊五的方便麵市場?拉麵說銷售勢頭在今年天貓雙十一中,拉麵說以一小時45分鐘突破1000萬的成績,躍居方面素食類目首小時TOP1。去年,拉麵說銷售額2.5億,今年,拉麵說目標6億。主打方便麵食的拉麵說,是如何佔據消費者心智的?拉麵說的爆發,是彌補了健康方便麵食在消費者中被忽略的需求嗎?它又是如何抓住麵食賽道,打造自己的不一樣的出位點的呢?
  • 方便麵界的「愛馬仕」,一碗拉麵賣2.5億,這匹黑馬太「黑」了!
    同元氣森林、鍾薛高一樣,拉麵說成立時間也很短,僅僅用四年時間,就從統一、康師傅等巨頭當道的方便速食行業突圍,成為風靡一時的「網紅品牌」。相對其他方便食品而言,拉麵說很貴,一碗價格基本是二十幾塊,儼然已經成為了方便麵食品中的"愛馬仕",拉麵說是如何通過四兩撥千斤,來撬動兩塊五的方便麵市場?
  • 拉麵說是怎麼火起來的?
    新興方便麵品牌「拉麵說」自2016年第一款產品上線以來,一年內就將月銷售額賣到100餘萬元。2019年,更是實現爆發式瘋漲,GMV突破2.5億。到了2020年整個大環境都面臨著一片哀嚎之際,「拉麵說」這個「後浪」更是狂傲地喊出了10個億的銷售目標。短短5年不到的時間,拉麵說從諸多巨頭競爭的速食市場中開拓出自己的一片藍海,實現了從0到1的可能。
  • 從0到1,拉麵說在小紅書創造消費流行
    越來越多品牌商家藉助小紅書深化品牌形象,獲得了更多的用戶增長。拉麵說雙11戰報消息顯示:拉麵說1小時45分鐘銷售額突破1000萬,同比2019年雙十一增長200%,在方便素食類目首小時TOP 1。成立僅四年的時間,拉麵說便在新品牌層出不窮、統一和康師傅等巨頭當道的方便速食行業夾縫中殺出一條生路,成為風靡一時的「網紅品牌」,實現自己的從0到1,其持續增長的背後邏輯尤為關鍵。
  • 一碗方便麵動輒20元,高端方便麵有人買單嗎?
    中國地質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發布的《方便麵市場消費量的影響因素分析》指出,國內外賣市場規模每增加1%,方便麵消費量就減少0.0533%。有數據顯示,中國外賣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860.8億元增長到了2018年的2413.8億元。此外,高鐵和飛機出行普及,消耗在旅途中的時間越來越短,泡麵的需求減弱。
  • 從拉麵說、熊貓不走、野獸派等新消費品牌,看儀式感背後的生意經!
    比如拉麵說:康師傅與統一這麼多年不遺餘力在扭轉的「不健康」泡麵形象,在「拉麵說」上被真正的實現了,讓速食方便麵也能如此有儀式感,「一個人,也要對自己好一點」這個暖心的定位,讓那些對美食講究,卻又懶的都市年輕人找到心與胃的深夜食堂。
  • 瘋讀小說:高增長神話如何延續?
    其實,無論是付費閱讀還是免費閱讀各有各的優勢,而且存在即合理,有的用戶願意稀缺文字資源付費增長學識,也有的用戶只讀免費文章做日常消遣之樂。所以在移動閱讀市場,免費模式的興起對付費模式並不會造成毀滅式的打擊,「付費+免費」雙驅動也就成為移動閱讀平臺們的新選擇。不過,自古免費得人心,可以肯定當下主打免費閱讀平臺的用戶增長速度,比主打付費閱讀平臺用戶增長速度快得多。
  • 「小藍杯」瑞幸咖啡:爆款背後都有成熟的裂變增長方法論
    我動員身邊的新零售從業者和觀察者一起來研究 luckin coffee 現象,琢磨這家「神奇」的咖啡店,咖啡壺裡到底賣的是什麼咖啡豆? Luckin coffee 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陣勢 + 無現金 App 點單的做法,背後究竟蘊藏著怎樣的數位化基因?它幕後的操盤者是如何思考這一套組合拳的打法,並衡量其效果的?
  • 有贊2020年度 「十大引領者」揭曉 哈根達斯拉麵說等品牌入選
    11月27日,有贊8周年生態大會上,有贊正式揭曉了「年度十大引領者」榜單。過去一年裡,拉麵說、雅戈爾(600177,股吧)、TCL、3E魔力英語、絲域養發等品牌逆風而行、破局增長,憑藉在業態、模式和營銷上的創新突破,入選2020年度十大引領者。
  • 從斷崖式下跌到直線飆升,今年最大行業黑馬的增長密碼是什麼?
    從年初的斷崖式下跌,到下半年的直線上升,過山車一般的業績背後,是火速轉戰線上,蹣跚起步、艱難自救。誰也沒有想到,被疫情「黑天鵝」逼著轉型的家裝行業,竟成了今年線上最大的黑馬之一——今年618期間,天貓家裝訂單數同比大幅增加61%,天貓雙11,36個家裝品牌成交額破億。天貓家裝行業逆襲,做對了哪幾件事?
  • 綠色債券正呈現爆發式增長 第三方認證必不可少
    【中國環保在線 媒體導讀】從2013年開始,全球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出現了爆發式增長。目前,我國尚沒有對綠色債券進行明確界定,但相關監管部門正在研究制定「綠色債券發行管理辦法」。相比普通債券,除了主體信用評級和債券信用評級外,綠色債券發行人還必須使自己的「綠色」特徵對於投資者來說具有可信度和說服力。
  • 微信九宮格裡的同程藝龍,到底有沒有拿穩騰訊的流量?
    業務層面,同程藝龍在平均月活用戶和平均月付費用戶上取得了增長,在移動網際網路紅利消失的背景下,流量端同比近20%的增長頗值得關注。自上市以來,關於同程藝龍毛利下降、騰訊流量依賴症的質疑一直存在,在這份數據亮眼的財報背後,同程藝龍是否破除了以上質疑?數據背後,同程藝龍的業務發展究竟如何?疫情之下,同程藝龍又是如何減低損失的?
  • 方便麵62歲生日這天 讓我們來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你不知道的方便麵誕生史 1958年的8月20日,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麵——「雞肉拉麵」問世,是由日清食品公司的創始人安藤百福製作的袋裝「雞湯拉麵」。 安藤百福本名吳百福,華裔日本人。1910年出生於臺灣省嘉義,他娶了安藤仁子,後改姓安藤。
  • 接住這套私域流量低成本解決方案!
    這組數據足以表明,今天的企業微信不再只是企業內部的辦公工具,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把企業微信當成布局私域流量、精細化運營客戶的工具。那麼,企業微信在布局私域流量的道路上有什麼優勢呢?(1)企業微信可以直接連接12億消費者,使用門檻很低,從路邊水果店到頭部企業都可以迅速上手使用。
  • 13000字深度解析:未來十年流量增長的「原力」
    買流量與造流量,兩者底層邏輯不同。買流量依賴的是位置流量的思維,即基於位置花錢投放廣告、或購買租賃店鋪,流量的利用是即拋即用式,信息傳遞的主流方式是人找貨;造流量依賴的是用戶流量思維,是基於用戶運營製造互動,用戶的利用是永續循環式,信息傳遞的主流方式是貨找人。如果你把「位置」當做流量的起點,你心中只會有「轉化」,就會想,管他是誰,進門一個,轉化一個。
  • 它們是2020年的車市「黑馬」 自主品牌新流量
    但是,依然有一些自主品牌推出了新車,迅速成為「黑馬」,收穫了一批擁躉,斬獲了出色的銷量。他們就是紅旗H9、坦克300、比亞迪漢、五菱宏光MINI等。紅旗H9:自主品牌的旗艦車型紅旗H9還未上市時,店裡的人氣便極高,不僅僅是因為它是自主品牌的旗艦車型,還是因為其強大的產品力與號召力。
  • 他幫可口可樂、拉麵說做營銷營收過億,助140萬夫妻店創收翻倍
    在服務了可口可樂、農夫山泉等60多家一線傳統快消品牌後,惠合科技也沉澱了140萬家線下零售小店,便借鑑興盛優選的社區團購模式幫助門店開「雲店」,建立起新消費品牌和線下門店間的購銷平臺,目前「雲店」已籤約了拉麵說等網紅品牌,快速合作了4000多家線下門店。  融資方面,惠合科技2019年獲得了淺石創投領投的數千萬人民幣A輪投資。
  • 博多拉麵鮮為人知的故事「日本拉麵網」
    博多拉麵,發祥於福岡縣福岡市博多區,豚骨白湯、細直面是其顯著特徵。國內一般稱豚骨拉麵或博多豚骨拉麵,與札幌拉麵、喜多方拉麵並稱日本三大拉麵。福岡市有博多拉麵和長浜拉麵兩個豚骨拉麵流派,兩者起源不同,但發展過程中相互借鑑、融合,廣義上博多拉麵包含長浜拉麵。
  • 榮登最火新年禮物榜單黑馬 波司登如何逆襲出圈?
    後疫情時代,消費市場重新洗牌,越來越多的新銳品牌湧入市場,"內容為王"已不足以成為品牌破圈的唯一核心營銷理念。如何精準突破, 對於國產品牌來說則極具挑戰,轉型升級、促進內需、獲客創新及內容輸出,都將是產品之外的品牌延伸觸點。
  • WFC布穀鳥旨在打造國內最大分布式私域流量平臺
    直到2017年,短視頻開始進入了爆發期。這個時候短視頻才成為主流的宣傳渠道。但依然沒辦法動搖公眾號的地位。在大眾心裡,短視頻只是娛樂、打發時間的一款工具。布穀鳥基於WFC的分布式帳本技術打造,布穀鳥結合了短視頻、直播、密聊等社交生態功能,旨在打造國內最大分布式私域流量平臺。WFC通過布穀鳥為5G+區塊鏈時代注入經濟新活力,短視頻熱潮下你怎可錯過布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