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脊六獸」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就像屋簷上蹲著的那六個小獸一樣,整天閒得沒事幹!
故宮建築屋簷房脊上常常排列著一些數目不等的小動物,這是漢族建築裝飾的一大特點,這些小動物叫做屋脊走獸、簷角走獸。古代建築行業內部把這些小動物稱為「小跑」或「走投無路」,意思是它們已經「走」到了簷角的最前端,再向前一步就會掉下去,真的是走投無路的,呵呵!
屋簷小獸的排列是有寓意的。 排在最前面有一個領頭的,是騎鳳仙人。民間也叫做「仙人騎雞」。關於這個仙人和他所騎的鳳凰,民間傳說此人是姜子牙的小舅子,想利用姜子牙的關係往上爬。姜子牙看出小舅子的居心,也深知道他才能有限,因此對他說:「你的官已升到頂了,如果再往上爬就會摔下來。」古代漢族建築師們根據這個傳說,把他放在了簷角的最前端,如果再往上爬一步就會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大清會典》上說這些琉璃釉面小獸的排列順序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讀「酸泥」】、狎【讀「霞」】魚、獬豸【讀「謝至」】、鬥牛、行什。其中天馬與海馬、狻猊與押魚之位可置換。如若數目達不到9個時,則依先後順序。
故宮太和殿為等級最高的漢族古建築,角脊之上排列著10個小獸,其順序為:「一龍二鳳三獅子,海馬天馬六押魚,狻猊獬豸九鬥牛,最後行什像個猴」,象徵著皇權的至高無上。
明清兩代有明確規定,全國除皇宮太和殿(金鑾殿)的跑獸用十個外,其他建築上都要用奇數,數目因建築的等級而相應增減。在州縣的建築中,帶有龍、鳳的很少,數目一般都在5個以下。絕大多數明清縣級古城城樓垂脊上只有天馬、海馬、獅子3個跑獸,薊遼督師府、城隍廟中也是如此,只有供奉孔子的文廟中主要建築是五個跑獸。而北京天安門、曲阜孔廟大成殿、承德外八廟大雄寶殿等建築因其地位的神聖而有九個跑獸。
皇帝居住和處理日常政務的乾清宮,地位僅次於太和殿,簷角小獸為9個。坤寧宮原是皇后的寢宮,小獸為7個。妃嬪居住的東西六宮,小獸又減為5個。有些配殿,僅有1個。古代的宮殿多為木質結構,易燃。傳說這些脊獸能避火、消災功能。由於神化動物的裝飾,使帝王的宮殿成為一座仙閣神宮,充滿神秘色彩。
這些跑獸代表著各自的寓意:
龍,是傳說中一種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是皇權的象徵;
鳳,古代傳說中的鳥中之王,是吉瑞之象,比喻有聖德之人;
獅子,代表勇猛威嚴,群獸懾服;
天馬、海馬,是吉祥的化身,象徵著皇家的威德能通天入海,暢達四方;
狡猊,是傳說中能食虎豹的猛獸,兇狠異常;
狎魚,是海中異獸,傳說是駕雲降雨,滅火防災的能手;
獬豸,是傳說中能辨是非曲直的一種獨角猛獸,是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的
象徵;
鬥牛,也稱蚪牛,是龍的一種,可除禍滅災;
行什,是一種帶翅膀猴,背生雙翼,手持金剛寶杵,傳說寶杵具有降魔的功效。是一種帶翅膀猴面孔的人像,是壓尾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