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壓著此戰神不用,臨終對兒子說:他是我留給你用的,果然應驗
每位帝王在登上九五至尊寶座的時候,也會顧及到自己的下一代是否能承擔大任。為了讓自己的下一代能夠順利的成為人中之龍,很多帝王會觀察和培訓讓自己的接班人成為人群中的翹楚。在這過程當中,地方也會有意無意的觀測大臣,想要為孩子尋找到更好的輔佐對象。曾經歷史上的北齊神武帝高歡,就在他臨去世之前將兒子叫到身邊,並且將一名大將介紹給自己兒子(高澄)。
北齊神武帝高歡跟兒子交代接班細節。
北齊神武帝高歡到底在臨終之前對自己的兒子高澄交代了些什麼呢?原來高澄想要接任大位必須要面臨坎坷要為安邦治國做好實質性的打算。然而當時有位出名的人物侯景是高澄初出茅廬將要繼位的皇子所要為之忌憚的人物。北齊神武帝高歡怕自己的兒子在繼承大位之後,駕馭不了皇位。北齊神武帝高歡在臨終前將一位戰神介紹給兒子高澄,希望他能為以重任,並且處理好國家重任。
北齊神武帝高歡所要介紹的戰神正是慕容紹宗。
都說傳奇性的人物一般都帶有個人的性格魅力。慕容紹宗也是一位非常有個性的人物,他深沉內斂的性格下面有一顆膽魄過人的心。在努力奮鬥的過程當中,慕容紹宗也練就了強壯的體魄。慕容紹宗的業績在不斷的拼搏當中日積月累,功高蓋主的局勢下,讓帝皇為之惶恐。就如曾經的韓信,也是因為有個人的才華才招他人的嫉妒。後來韓信因為功高蓋主成為了呂雉想要為之處理掉的人物,所以一個人一旦有了功名和利祿,想要不被他人所嫉妒和忌憚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高歡希望慕容紹宗能夠誠服於自己。
慕容紹宗雖然戰績卓越,帝王卻希望慕容紹宗能夠收斂心性,所以高歡曾經在某個時機,找到慕容紹宗的錯處,順勢將他關押在牢中。慕容紹宗在被關押的過程當中也逐漸收斂了自己的心性,慕容紹宗知道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帝皇所賦予的榮耀。後來在高澄繼位之後,慕容紹宗得以重見天日,慕容紹宗感激於皇家所賜予自己的一切榮耀,所以他重新登上了歷史舞臺,馳騁在疆場之上,幫助高澄安邦治國,慕容紹宗在堅毅的過程當中,已經沒有實力高傲的心情,反而多了溫順平和的心態。
君臣之間要相互呼應,才能和諧友好發展。
君臣之間的和睦與友好關係往往是相輔相成的,當初時的範蠡會選擇在越王勾踐成功時激流勇退,因為範蠡知道,越王勾踐並不會誠心誠意的容忍一個功高蓋主之人。範蠡的機智和才能並不比越王勾踐的檔次差,這也正是越王勾踐想要派人追究範蠡的原因之一,如果越王勾踐放過了範蠡,範蠡有可能為他國所用成為日後的敵人。所以越王勾踐才不得不防。
慕容紹宗戰勝侯景。
慕容紹宗曾經在高歡的帶領之下做過很多實質性的戰功,還曾經擊退西魏將領獨孤信。後來慕容紹宗與侯景一決雌雄,還有了我們今天為之津津樂道的歷史美談。慕容紹宗再認定對手抓住侯景高傲自負的弱點,知道對手沒有為自身準備好充足的糧草,所以慕容紹宗運用了迂迴的消耗戰術,慢慢的將對手的實力消耗殆盡。侯景也正如慕容紹宗所想的一般,在糧草被架空之後,選擇了逃跑。從此之後慕容紹宗成為高澄當下的紅人。
結語:
都說人無完人,從歷史看現在。智商和情商中能完美終結在一個點的歷史人物少之又少,雖然有很多武將依靠著自身的魄力和智慧,成為了歷史上難得的勇猛之士,但有很多人在功成名就之時,卻無法運用自己的情感觀,去合理的對待自己身邊的人情世故,導致自己深陷其中,無法脫身。都說自知的人往往更容易知道他人的弱點,我們在評判一個人對錯的時候,往往要先認清楚自己身上是否也有同等的錯誤。再加以改進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將他人的優點學以致用,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