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長閱讀的孩子,這4點和普通孩子不一樣,有必要培養娃閱讀能力

2021-01-20 雅雅媽咪說育兒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閱讀並不在一時,而是在於長久的積累。

白巖松在一次節目中說到,

「人生就像圍棋盤,而書就是棋子,讀的書越多,棋子就越多,就越能成勢。」

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這將會改變孩子人生的軌跡。而閱讀能力強的孩子,通常在4個方面與普通孩子有所不同。

014個優勢

①預測和推論

我們在打開一本書之前,通常都會對這本書有一個大概的預測,比如這本《湯姆索亞歷險記》,很多人只知道,這大概是發生在國外的一則冒險故事。打開目錄後,從目錄中的字眼,我們大概能夠推論出劇情的走向。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我們懷著一種期待去讀書,書中的內容無論是印證了我們的推論,還是和我們的推論完全不同,都會加深我們對於故事內容的印象。

小孩子就很少有這項技能。很多小孩讀書並不是出於興趣,而是在老師、家長的要求下被動閱讀,只是翻了一遍,書裡講的故事完全沒有放在腦子裡。

在閱讀前預測和推論,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吸收書裡的內容。

②學會理解

其實對孩子來說,「讀完」遠遠比「讀懂」更重要,如果說遇到難懂的內容、不認識的字,孩子就選擇停下來,不想再閱讀後面的內容。這樣一來,閱讀就沒有意義了。

如果說不能感受到讀書的快樂,那也就失去了閱讀的意義,慢慢地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那些閱讀能力強的孩子,將讀懂一本書看得很重要,他們會自己查字典,詢問家長書裡的某個內容是什麼意思。深入地閱讀能夠帶給人身心的愉悅,孩子也會更加喜歡閱讀。這又是一個良性循環。

③和自身的認知形成聯繫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感觸:多年前看過的文章或某一本書,當時覺得不能理解,等到過了多年,忽然再讀起來就會覺得回味無窮,這正是由於自身的經歷,給文字賦予了新的理解。

前提是小的時候有這樣的閱讀能力,會把書裡的內容和自身的認知形成聯繫,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發酵。

④文字可視化

換句話說,閱讀就是把書本上的問題,通過想像力轉化成腦海中的畫面,就像看動畫片一樣,畫面和知識收容到自己腦海中,這樣一來,既有趣又能夠加深理解。

而通過圖像記憶的內容,也會在孩子的腦海裡記憶得更久。

02讓它幫助孩子愛上閱讀、學會閱讀

這套《小學生名家文學讀本》錢理群、陳思和、吳福輝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學者與一批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合作的產物,共十冊,每冊選一位中國現代作家,由一位或兩位小學教師編選、導讀,一位相關研究領域學者審讀,並由錢理群教授*終審定。

文章的作者們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像魯迅、老舍、豐子愷、冰心等等。此外,每本書都根據作家的各個文章的寫作風格、寫作題材將它們進行分類整理,相比於其他的文學作品,這套書還有「導讀」與「讀與思」幫助我們引入和回顧呢!

從這套讀本中,能夠了解魯迅的批判精神、老舍的善於諷刺,也欣賞到了豐子愷的漫畫、汪曾祺的詩文……真可謂「受益無窮」啊!

起初,打開「編者的話」中,說 「魯迅是個『真』的人……」,我是「七斤麵粉調三斤漿糊」,當時我還在嘀咕,為什麼說魯迅「真」呢?當我看完這本《 小學生名家文學讀本》後,終於恍然大悟:魯迅敢於批判社會,敢於將心中的話說出來寫出來他便個「真」人了。

不得不說,這是一本有勇氣、有思想、有智慧的書,是難得的家教讀本,不僅能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文學涵養,還能夠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到快樂,並重新愛上讀書和學習。

點擊文末商品卡,即可購買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培養兒童早期閱讀興趣,選對適合孩子年齡的繪本是關鍵
    小諾從2個多月我們就有意識的開始培養孩子的早期閱讀興趣,到現在3歲半,已經形成了自主閱讀習慣和愛上了閱讀。諾媽認為,培養兒童早期閱讀興趣,需要了解兒童每個階段發展的規律,同時更重要的是,為孩子挑選適合當下年齡階段的繪本。
  • 老師建議培養孩子數學閱讀能力,有利於今後的快速成長!
    數學這種學科也需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在人們慣性思維裡,閱讀是文科的事情,如語文、英語等科目,跟理科關係不大,特別是數學這一門科目,直觀裡認為數學是不需要閱讀,只要記住知識概念、基本公式、定理等就可以了。其實這是一個很大誤區,數學知識看似「分散」,實則緊密聯繫,任何新知識的出現,需要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這就強調一個知識的連貫性。
  • 「超能力」讓LILY英語的孩子英語閱讀能力與美國孩子一較高下!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 閱讀能力不僅僅需要具備語言思維,更取決於一個人頭腦的好壞、即是否具備整體架構的思維能力。很多土生土長的中國孩子,普通話很流利、漢字也認得很全,可當面對一本本全是中國字的厚厚的小說時,就根本「啃」不動了,甚至一看書就打瞌睡。實質上這些孩子是在讀字,而不是在讀小說的脈絡架構。這種散點知識的學習方式,會讓孩子喪失整體架構的思維能力。
  • 李玫瑾:孩子怕生見人就躲,做好這4點,輕鬆培養出「交際娃」
    孩子害羞、不愛打招呼在未來會遇到的問題1、 害羞的孩子不願意和自己的父母溝通害羞的孩子一般都不擅長溝通,所以這也就造成了他們和外界的溝通困難,有些事情並不是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但是他們不會去和大人表達,不願意去溝通交流。
  • 堅持親子閱讀6年,我和孩子怎麼做到的?又收穫了什麼呢?
    我特別希望能把「閱讀」這件幸福的小事,和果果也這樣傳遞下去,沒想到這一堅持,就是6年多。幾年前,一個朋友來我家做客,看著我這一牆書的時候,問我:「你覺得和不同年齡的孩子讀書,有區別嗎?」我本想說,沒啥區別,都是陪孩子讀。可嘴還沒張開,我接著就意識到,孩子在不同年齡的心理不同,能力不同,自然閱讀的過程肯定不會一樣。可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有三個年齡段,家長選對方法培養,娃更優秀
    執筆:王筱銘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父母在懷上寶寶那一刻就在做著各種準備,為了迎接他們的到來,也為了讓娃能夠贏在起跑線上,同時也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將來成長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因此就在為此做各種準備。其實,想要讓孩子能夠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就需要在關鍵時期用對正確的方法,不然盲目的培訓、報班的方式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 孩子「不喜歡閱讀」的原因是什麼?怎麼處理?
    這段時間,有幾個小學生的媽媽諮詢到這個問題:「我的孩子不喜歡閱讀,怎麼辦?」有一個甚至給老師懷疑有學習障礙,因為他在課堂上聽不懂。不同的孩子,「不喜歡閱讀」的原因也不同,我們需要找出孩子不喜歡閱讀的原因,再來尋找對策。 「不喜歡閱讀」的原因主要由3個:有閱讀障礙,未培養早期閱讀興趣與習慣,較重的學習壓力及情緒。
  • 閱讀困難,讀錯字跳字認錯字,孩子或有「閱讀障礙」,得及時化解
    如果一個孩子出現文字理解時間長,做題時間長,容易出錯,閱讀成績差等現象,那麼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可能孩子不是你想要的簡單的不愛學習,而很有可能是有閱讀障礙的。什麼是閱讀障礙?閱讀障礙是一個普遍存在卻又不為大家所知的毛病。公眾對讀寫障礙的認知度還不到1%,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及地區。對於閱讀障礙,不同的人所反映的情況也是不一樣的。
  • 孩子會拼音能識字了,但就是不自主閱讀,咋整?
    在漫長的學前期,家長堅持每天拿出一些時間親子閱讀,幫助孩子建立了歸屬感,培養了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待到孩子終於認識了一些常用漢字,家長以為可以就此告別親子共讀,開啟自主閱讀了,沒想到現實又給爸爸媽媽上了一課——孩子自己讀了幾行就沒興趣,依然纏著爸爸媽媽給念。
  • 陪孩子英語閱讀的時候 如何才能做到高效提問?
    正文開始前,魚sir想先強調兩點:第一,家長在陪伴孩子閱讀時,需要提問,不然陪讀是不完整的。第二,提問是一門藝術,需要有意識地自我訓練,不提無準備的問。陪讀過程中,為何要注重提問?回答這個問題前,家長可以先反問自己一個問題:閱讀的目的是什麼?如果魚sir來回答,主要兩個目的,知識攝取和思維培養。
  • 麻省理工最新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案,並非是靠「閱讀」
    麻省理工最新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案,並非是靠「閱讀」。麻省新研究:促進大腦發育最佳方式不是閱讀我們都知道,閱讀可以刺激人的大腦,因為在閱讀的時候,人們的大腦會保持活躍的狀態。1993年美國兒童學家通過實驗證明:孩子的成績的確跟詞彙量有一定的關係,所以,讓孩子閱讀的過程就是識字的過程。
  • 孩子出現「蛋殼心理」家長要重視,培養娃抗挫能力提高逆商很關鍵
    從他留下的紙條中,我們發現,主要有三點:老師的失望、同學的玩笑、家長的絕望。設想一下,可能就是孩子在學習中出現了問題,所以會受到老師的提醒,以及同學不一樣的評價,在回家之後,可能家長也說了一些比較情緒化的話。其實我們能夠感覺到,這樣的情況於生活中很常見,大部分的學生幾乎都受到過這樣的挫折,都經歷過相應的事件。
  • 孩子的閱讀習慣怎麼培養?家長們注意了,三個小習慣從小養起
    孩子的閱讀習慣怎麼培養?家長們注意了,三個小習慣從小養起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自古以來,古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飽讀詩書,這樣才能尋得黃金屋。古今中外,提到孩子的學習能力,首當其衝的就是以閱讀能力來進行判定的。
  • 天津全腦課有必要上嗎,慧智快憶超腦培養孩子自主創新
    天津全腦課有必要上嗎,慧智快憶超腦培養孩子自主創新 全腦開發並不是為了塑造「書呆子」,而是開發潛能,打開智慧的天窗,培養過眼睛不忘的記憶習慣,增強孩子專注力、想像力、創造力,多能多智,擁有成為天才的機會。 慧智快憶全腦(天津)教育為天津市市區一家腦力思維力訓練基地。
  • 童年時期愛看漫畫的孩子,長大以後往往會成為閱讀能力較強的讀者
    好的漫畫作品,不止內容積極正面,還可以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美國著名的閱讀研究專家、暢銷書《朗讀手冊》的作者吉姆·崔利斯(Jim Trelease)說:「童年時期愛看漫畫的人,長大以後往往會成為閱讀能力較強的讀者。」看了這句話,為孩子天天看漫畫發愁的父母,是不是可以稍微鬆口氣?
  • 孩子語言敏感期,家長怎麼做?培養孩子語言能力,謹記這5步!
    出生兩個月,嬰兒哭的時候有個很有趣的現象,他們會使用不同的呼吸間隔。這些外在形態的改變告訴我們,嬰兒正嘗試和環境溝通。出生兩個月後,嬰兒獲得改變聲調的能力。這是一種主要用在母性照顧期間和母親互動的語言。在這時期,母子之間有許多機會可以凝視對方,這和溝通有直接關係。大約三到四個月,新的表達方式產生,發出來的母音幾乎是清楚的、自發的、愉快的。
  • 愛閱讀的孩子成績不會差!
    上志教育,原來是駐馬店市睿源教育培訓學校,歷經八年,走到今天,在市內擁有五六個校區,駐馬店市九縣一區更是有不少的加盟校、合作校。現在為了學校未來的發展,決定正式更名,目前還在過渡期。上志教育,以「成就孩子美好未來」為使命,所以更希望孩子快樂學習、快樂成長!多讀書,讀好書,對於孩子的現在和未來都有很好的幫助。
  • 孩子開始學英語後,怎樣平衡中英文閱讀
    那麼中英文閱讀怎樣才能達到一個平衡呢?先說說自家的情況吧,我家應該屬於中文強勢的娃。孩子從小就是聽著故事長大的,一開始小的時候我會跟他講講床頭故事,後來有段時間我動手術,實在沒力氣講了,就在喜馬拉雅找音頻故事給他聽,碰巧邂逅了《凱叔西遊記》,娃一聽就愛上了。
  • 怎麼培養少兒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呢
    當對孩子提到玩具名稱的時候,孩子馬上就會說喜歡或不喜歡。為什麼呢,在關於玩具的互動中,孩子在實踐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在玩具的遊戲互動中,能夠開心快樂,那周邊的環境和條件,都是引起孩子喜歡的對象。其實呢,並不是孩子喜歡玩具;而是喜歡玩具帶來的體驗感受。
  • 素讀才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金鑰匙,培養閱讀習慣,先抓素讀3個要點
    我們在日常的閱讀訓練中,老師不斷給學生分享閱讀素材,家長也會給孩子大量購買書籍,然而孩子雖然做到了愛看書、堅持看書,但是往往在語文考試中,閱讀理解還是大量丟分。並不是孩子沒有看懂文章,而是在答題準確率上有所欠缺。答題能力需要考大量練習來找到閱讀解答的題感,所以小學生們在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時候,往往就陷入了一個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