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血濃於水、舐犢情深,母親對子女的愛是偉大無私的,但是子女對母親的愛何嘗不是呢?
俗話說「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母愛的付出不僅僅是一滴水所能言語的,我們更是無以為報。
母親對於子女而言,是敬重、是恩情、是血溶於水的親情,多年前,就有一位法師為了救母,願意用的肉去換母親的性命。
法師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家道中落和佛門有著不解之緣
覺定法師俗名為陳多興,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的一個小山村內。覺定的祖祖輩輩原本都是非富即貴的官宦人家,但是不幸的是,到了覺定這一輩便家道中落了。
在覺定很小的時候,父親便生了重病去世了,留下了孤兒寡母兩人相依為命。父親的離世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生活朝他們無情地潑了一盆冷水。
父親的離世,全家的重擔便落到了母親的身上,為了生存,母親不得不去給人幹活來謀生計。
相依為命
覺定很小就非常懂事,他深知母親一人獨自把他撫養長大十分不容易,母親不在家時,覺定便會主動幫著母親分擔家務。等母親回到家中時,家裡已經被收拾的一塵不染,甚至還燒好晚飯等著母親回來。
沒有父親的孩子總是不遭人待見,在村裡,很多和覺定一起長大的孩子都會嘲笑他是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甚至還嫌棄他不和他一起玩。
覺定只能把這種委屈憋在心裡,默默忍受。在覺定五歲時的一天,他在自己家門口玩耍時,恰巧碰到一位僧人前來化緣。
化緣的僧人
很多孩子見到僧人都會避而遠之,但是覺定不一樣,他十分大方的貢獻中自己的饅頭遞給僧人。
當僧人見到覺定的第一眼時,他就覺得這個孩子不一般。於是,僧人給了覺定幾句話,告訴覺定,在這幾公裡外有一所塔納庵朝香。
隨後,覺定便和母親一起來到佛堂禮拜佛陀。在佛堂中,覺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寧靜,在這裡沒有約束,沒有紅塵世俗,讓覺得感到十分的舒心。
清淨的寺廟
割肉救母成為一段佳話
此後,覺定每天都會到山上撿廢柴,搬運石頭下來,他打算自己建一所寺廟。
覺定一有空就在家學著雕刻木魚,用山上的泥土泥塑佛像,覺定幻想著有一天,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僧人,吃齋念佛,普度眾生。
在覺定14歲時,他曾到塔納庵跪拜師傅,覺定說:「自己的祖輩家境殷實,但是到了父輩便事事不如意,甚至父親還喪失了性命,母親每天為生活所勞累,自己想為家裡做點什麼卻不知道該怎麼做。」
跪拜師傅
師傅告訴覺定,要心中有佛,積善行德,處處為他人著想,行好人好事,凡是做到百善孝為先。於是,在覺定16歲那邊,他正式拜塔納庵師傅為師,師傅賜予他法號為「覺定」。
白天,覺定回家幫著母親一起幹農活,晚上便回到寺廟念佛。幾年後,覺定的兄弟與他分了家,把母親留給覺定一人照顧。覺定二說不說便答應了下來,母親生他養他,照顧母親理應在責。
在覺定29歲那年,發生了一件大事,母親生了重病。此病十分奇怪,覺定帶著母親尋邊各路名醫都不見好轉,路途遙遠,長途跋涉,母親的身體每況愈下。
法師
無奈之下,覺定只能帶著母親回到老家,母親已經沒有力氣行走了。
回到家後,村裡的鄰裡鄉親告訴覺定,以前老一輩流傳過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把自己的肉割下來做成藥引然後給病人吃下並能治癒。
雖然此偏方沒有依據可言,但是覺定已經走投無路了,他不忍心眼睜睜的看著唯一的親人離他而去。
覺定法師
當覺定母親得知此事,一口反對,就算死也不能搭上兒子的性命。但是覺定態度堅決,表示割一塊肉不會有什麼事的,他只希望母親能夠好起來。
隨後,覺定從身上割下了一塊肉做成了藥引餵母親服下。或許是上天垂憐,沒多久,母親的病真的有好轉,一年後便痊癒了。此後,這個「割肉救母」的事情便流傳開來,成了一段佳話。
用40年時間建廟普度眾人
時間飛逝,在覺定40多歲的時候母親最終還是離開了他。
割肉救母
此後,覺定去到很多寺廟到處走走看看,去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在覺定43歲那年,他打算親身修建一所寺廟。
覺定每天把青磚從山底搬運到山上,無論颳風下雨,依舊前行。他用自己的雙手,一片磚一塊瓦,用了整整40年的時間,建成了一座寺廟。
從覺定剃髮出家的那一刻,覺定沒有吃過一塊肉喝過一滴酒。一雙鞋破了又補,一件衣服上面打滿了補丁,他的一件百衲衣更是穿了43年不忍脫下。
百衲衣
覺定平時不沾油鹽,就用清水隨便煮一下就吃了。有時候去山上摘幾個野果子吃,擦擦乾淨放進口袋第二天還可以繼續充飢。日子雖然過得清貧,但是也樂得自在,這樣的生活正是覺得想要的生活。
覺定本著出家人以慈悲為懷之心,從未殺過生。就連看到腳下的螞蟻他都不忍心踩上去,也要跨過去走。甚至還會把自己的食物掰下來一點餵食螞蟻。
有一次,覺定在山上看到一隻野兔被狼咬死的野兔,覺定也不忍心吃,挖了一個坑把兔子埋了起來。覺定的心善良到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他從未傷害過任何一個人做過一件壞事。
善良的覺定
覺定的這一生,總是在為別人著想。在百姓們的眼中,覺定不僅僅是僧人這麼簡單,他更是一個樂善好施的善人。
覺定經常會幫助鄰裡鄉親化解矛盾,使得村裡的氛圍其樂融融。
看到那些生活很困苦的人,覺定還會把自己的積蓄拿出來幫助他們給予他們救濟,把那些孤寡老人送進養老院。覺定還經常下地種菜然後分給村裡的人吃。
助人為樂
這樣一個平凡的人卻做著不平凡的事情,他用自己的一生無私地奉獻給了人們。就像是一座燈塔,默默地發著自己的光芒照耀眾人。生而為人,不求回報,只為了行善積德普度眾人。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