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居深山的高僧:一心向佛,63年油鹽不進,一件衲衣穿43年

2021-01-19 惟楚說

信仰是一種精神意志,沒有信仰的人就會活得空虛,縱然你有萬貫的家財,也彌補不了你精神上的貧乏。這就是信仰的作用。在我們當今社會中,有各種各樣的信仰,有信基督教的;有信佛教的;還有信伊斯蘭教的。這是就宗教而言。當然還有信仰其他東西的,像一個政黨的黨員對自己的黨派信仰。都是一種精神意志的表現。

說到宗教,其實無論是哪一種宗教,都是勉勵人們發揚人性的真善善,鼓動人們誠心實意地去信教。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人拿信仰作藉口幹了許多壞事。比如在我國當前社會上,有很多人信仰佛教,甚至還聽說過很多出名的大師。但是有幾個人能真正「一心入佛」呢?很多人都只是講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並不能真正拿佛性來淨化自己。

但是在我國安徽省的一座大山裡卻有一位高僧,姓陳,名叫陳多興。法名釋覺定。他一心向佛,63年不食油鹽,生活也十分節儉,一件衲衣穿了43年,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呢?或許很多人都會認為他很傻,一點也不知道享受生活。殊不知別人的生活卻過得十分充實,一點也不覺得委屈了自己。

所以,佛在《金剛經》中就說過: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一切俗世的物慾在佛教裡都謂之貪慾,是很多「孽愆」的根源。仔細想來,一個人只要有了欲望卻不控制,就會為了滿足欲望而產生各種各樣的行為。為了吃好就得有財物,想有財物就得去「謀生活」,為了謀生活就得與人競爭,在競爭時就會有人不擇手段進而造下冤孽。

但是釋覺定卻讓自己不食油鹽而「淡欲」,並且63年如一日地持之以恆,這如果不是因為信仰的原因,我相信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得到。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說說陳多興是如何從一個凡夫俗子成長為一名著名的高僧的。釋覺定在沒入佛門以前就有很深的佛緣。據說他在5歲時,就受過一位雲遊四方的得道高僧指點。

那位高僧告訴釋覺定的母親,說他兒子長大以後與佛有緣。在那位高僧誘導下,釋覺定的母親從那以後經常帶著兒子去離家5裡遠的塔納庵去進香,讓兒子慢慢的增加佛緣。有人說:佛是多災多難的。就像西天取經的和尚,一路充滿了辛苦和磨難。釋覺定也一樣,少年時代父親就死了,他只好與母親相依為命。

直到14歲,釋覺定似乎佛性頓悟一樣。開始信仰佛教,並一直避免殺生。16歲時,釋覺定帶著母親乾脆去廟裡入了佛門。並開始自學研究佛學。釋覺定沒上過學但卻通過自學認字並研究佛學。這得要下多大決心啊!或許是他的虔誠感動了佛吧。有一次,他的母親病了,釋覺定多次找來郎中給開藥,但吃過後就是不見效。

後來,釋覺定就模仿24孝中的崔氏,將自己的肉割下來熬成湯餵給他母親喝,母親喝下後病竟然奇蹟般的好了。並住了很長時間才去世。釋覺定在他母親去世後,便無所牽掛了。於是他開始雲遊四海。後來在他經過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北中鎮的金龍山時,有一天晚上,他夢見觀音菩薩給他託夢說,此處可以修廟。

釋覺定醒來後,覺得這是觀音菩薩點化他。於是便在金龍山定居下來,並開始著手建廟。在當時那個年代,交通極為不便,可釋覺定憑藉著對佛的虔誠,以頑強的意志肩挑背負,像愚公移山一樣,把整座廟宇的建築材料運到金龍山上。直到寺廟完全建起,他花了整整43年,親手搬運,親手砌磚。這種毅力真是古今罕見!

釋覺定一輩子沒有什麼財富,他自己省吃儉用,餘錢剩米都幫助附近比較困難的群眾了。但是他卻有一件「寶衣」一直珍藏著,他把它取名為「百納衣」。什麼是百納衣呢?就是拿附近百姓家那不要了的廢布料通過他自己用針線連成的一件衣服。那件衣服真的是補丁重補丁,但卻被釋覺定當著寶貝,一直穿在身上。據說一穿就是43年。

像這樣的高僧,不知道與社會上有些經常給人開光納福,算命打卦的「高僧」相比,誰更厲害呢?

相關焦點

  • 隱居深山的老僧:潛心向佛,63年不吃油鹽,一件衲衣穿43年
    有一位隱居深山的老僧,他潛心向佛,63年不食油鹽,一件衲衣裹身長達43年,他就是釋覺定。與佛結緣,信奉一生每個人出生在這個世界上,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人們有權利選擇和決定自己的一生,正如有人活在無盡的墮落中,有人向著光明不斷進發,無論是哪種選擇,這都是人們由心而生的嚮往。釋覺定,他的嚮往就是信奉佛教,一心修道。
  • 男子因菩薩託夢,花43年時間修建寺廟,身上一件百衲衣穿到80多歲
    或許在這些人裡有的人只是想逃避現實,有的人大徹大悟,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佛到底代表著什麼? 真正能用佛門清規要求自己的人又有多少?要知道,信佛之人並不是滿嘴的仁義道德,而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一心向善,絕不會做侮辱佛門之事。
  • 穿越種田文,穿成窮苦農家女,商界女強人進深山,抓野雞野豬賺錢
    穿越種田文,穿成窮苦農家女,商界女強人進深山,抓野雞野豬賺錢書蟲們好,書荒了沒有呢?今天幼璇又來給大家推薦好看的小說了,這次要推薦的是穿越種田小說,穿成個吃不飽飯,穿不暖衣的窮苦農家女!住的是黃泥牆壁茅草屋,不擋風來不遮雨!吃的是酸菜蘿蔔淡米粥,沒有米來沒有油!
  • 高僧2次夢見師祖,97歲「圓寂不火化」,3年後終成「肉身佛」
    修道的主要過程,是坐缸、封缸、開缸,若修道後,僧人仍能保持肉身不腐,則可塑為「肉身佛像」,亦稱全身舍利。如《玄應音義》所述:「舍利有全身,有碎身之別」。在佛教史上,能夠修成肉身的僧人很少,但這些成為肉身的僧人,沒有一個不受佛教信徒的膜拜,對僧人來說,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耀!本文所要講的,就是那些最終成功修成肉身佛的佛教高僧之一,人稱彌光法師。
  • 他天生佛骨獲菩薩託夢,從此一件百衲衣穿到80歲,花43年自建廟宇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便因為「託夢」與佛結緣,一件百衲衣穿到80歲,他就是釋覺定。釋覺定,俗名為陳多興,1935年出生於安徽一窮苦家庭,從小就過著食不果腹的艱苦生活,但好在一家人相依相偎,日子倒也勉強過得下去。5歲那年,一位雲遊四方的師傅化齋到此,見到陳多興後,對其父母說道:「這孩子,與佛門有緣。」此時的陳多興雖然聽不太懂這句話,但卻把它深深記在腦海裡。
  • 得道高僧2次夢見祖師,97歲圓寂不火化,3年後終成「肉身佛」
    彌光法師就是這樣一個被佛法眷顧的人,他眷顧佛,佛也眷顧他,他來人間走了一遭,歷經97年,遍傳佛法,翩然歸去,卻還堅持將這肉身留在世間,免火化,選坐缸,三年一過,留給這喧鬧的人間一座"肉身佛"。
  • 少油少鹽就是油鹽不進? 聽聽北京醫院的營養專家怎麼說
    2016年7月5日訊,人到老年最關心健康,但遺憾的是,我國90%以上的居民都不具備健康素養。這樣的結果就是很多人特別是關注健康的老年人,在理解健康知識上會出現一些偏差。在醫院的營養科門診,有為了控制血脂5年不吃一滴油的人;也有為了控制高血壓,天天不吃鹽的人。
  • 覺定法師的修行之路:割肉救母、徒手建廟,一件百衲衣穿43年
    父親的離世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生活朝他們無情地潑了一盆冷水。父親的離世,全家的重擔便落到了母親的身上,為了生存,母親不得不去給人幹活來謀生計。相依為命覺定很小就非常懂事,他深知母親一人獨自把他撫養長大十分不容易,母親不在家時,覺定便會主動幫著母親分擔家務。等母親回到家中時,家裡已經被收拾的一塵不染,甚至還燒好晚飯等著母親回來。
  • 「白毛女」隱居深山30年,被壞人欺負生2孩早逝,經歷讓人唏噓!
    前言對於我們的父輩母輩來說,不少人曾經看過影視劇《白毛女》,這部劇講的是民國時期有一貧窮人家的女孩不願意被地主強佔,逃到深山老林裡生活數載,一頭烏黑頭髮變白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白毛女」的形象也真實存在過。
  • 這三個星座人情味淡薄,油鹽不進,做什麼都要講道理,是你嗎?
    這三個星座人情味淡薄,油鹽不進,做什麼都要講道理,是你嗎?巨蟹座巨蟹座的人最看重公平公正了,他們也不能說是冷漠無情,只不過他們不像普通人一樣容易被收買。他們看重的是一個人的能力,如果這個人他們很優秀,那麼巨蟹座的人就會也很重視。
  • 一個隱居深山25年的數學天才,如何成為美國史上最難抓的恐怖分子
    圖:深山老林的木屋 為什麼特德要放棄都市生活選擇隱居深山? 一個隱居數學家對工業社會的復仇。不過,他不是用公式,而是用炸彈。 三、 1978年至1995年,十八年間特德向全國各地的人發送了24顆郵件炸彈。 特德發出的每個炸彈設備都是手工製作、獨一無二的。
  • 用63年時光,守護舌尖上的「老味道」
    用63年時光,守護舌尖上的「老味道」 2021-01-10 0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一心向佛行善樂知足是什麼歌? 《施主,請勿打擾》聽一遍就忍不住...
    我一心向佛行善樂知足是什麼歌? 《施主,請勿打擾》聽一遍就忍不住單曲循環時間:2019-05-23 12:57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一心向佛行善樂知足是什麼歌?
  • 被朋友背叛後,傾家蕩產的他隱居深山,迎娶徒弟為妻過得幸福美滿
    自古以來,陶淵明、嚴子陵式的隱居生活一直被世人所羨慕。沒有車馬喧囂,沒有人聲鼎沸,隱居在深山裡或耕種、或撫琴、或賞景,或是什麼都不做,靜坐冥想,對於我們凡夫俗子來說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過的就是我們都十分羨慕的生活。
  • 毛主席一天生活標準只有二錢油、三錢鹽,但毛主席還說太多了
    更加險惡的是,國民黨反動派在軍事上一次次圍剿蘇區的同時,更是在金融物資貿易方面對蘇區進行了嚴厲的封鎖,就連向蘇區輸入一擔鹽也會成為殺頭的罪名,企圖讓蘇區陷入飢餓寒冷貧病交加的混亂中,不戰而使蘇區自亂。作為蘇維埃中央臨時政府的主席,毛主席一天的生活費標準竟然只有二錢油、三錢鹽,而且這還不是節省後的標準,而是需要節省的「奢侈標準」。不要說跟國民黨的大員們相比,就是國民黨最低級的小吏看來,這個標準也是不值一提的。可是,即便是這樣的微薄耗用,毛主席還說太多了,要繼續節省。
  • 公曆2014年4月20日 禪門高僧淨慧長老圓寂紀念日
    2014年4月20日,是禪門高僧淨慧長老圓寂紀念日。淨慧,祖籍湖北新洲,生於1933年。因家庭貧困,一歲半即由父母送入尼庵撫養。天性穎悟,喜好讀書,受寺院生活之耳濡目染,對常用佛經、早晚課誦以及楗槌法器頗為熟悉。14歲由仁德尼師之師能慶長老攜至武昌卓刀泉寺禮宗樵上人為師,成為沙彌,法名宗道,號淨慧。旋至三佛寺,親近大鑫太老和尚,進念佛堂,學習規矩禮儀。
  • 來談談我是如何做到油鹽不進的
    我這幾年最自豪也最欣慰的一件事情就是飲食習慣調整到一個對我來說很健康的狀態,我享受目前這樣吃健康少加工食物的一個狀態,雖不止一次聽到朋友帶著些許憐憫的口吻說到,你的人生該缺少多少樂趣呀。每當聽到此類話語我通常就是笑笑,如果說我是強迫式的克制自己不去吃自己喜歡吃的食物,我可能會失去部分滿足自己的快樂,但目前狀態來說不會,吃的健康已經成為我的一種生活狀態融入到了我切身的生活日常當中,不是我克制是我不喜歡。我通常進食的原則就是,營養充足少油少調味料少加工。通常採用的烹飪方法是燜蒸跟水煮或是烘烤,儘量確保食物可以做到最少加工保留其最大程度上的營養成份。
  • 智慧法語:修行人一心在道 心定菜根香
    心定菜根香(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北海禪院) 【經典原文】一池荷葉衣無數,滿地松花食有餘;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屋入深居。古人一心在道,野菜充飢,心定菜根香。 如潭州龍山和尚那樣:「一池荷葉衣無數,滿地松花食有餘;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屋入深居。」 世人貪食,專在酸、甜、苦、辣、鹹、淡、甘、辛裡打滾,務求珍饈美味,肆意傷生害命,以資口腹;也有吃素的人,弄齋菜還叫葷菜名,什麼捆雞、油肉丸等等名目。 這是習氣不忘,殺心還在,雖不是真吃葷也犯了戒了。
  • 「隱居」深山30年,喝山泉水不用電燈,湖北這對七旬老夫妻的故事讓...
    許多人羨慕的陶淵明筆下這種世外桃源般生活,73歲的王國甫和老伴,已真真實實地生活了30年。他們喝的是山溝裡的清泉水,不用電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楚天都市報記者在鍾祥市冷水鎮北山水庫附近的深山老林裡,發現了這對獨居的老人,爹爹照顧因中風而生活無法自理的老伴和兒子的故事,令人動容。
  • 生氣起來最蠻橫,油鹽不進的3個星座
    接著就讓我們看看十二星座中那些生氣起來最蠻橫,油鹽不進的3個星座。天蠍座天蠍座人生氣起來的時候可以說是最蠻不講理的,因為不管自己是對是錯,只要別人惹怒了他們,他們就一定不會讓對方好過,甚至明知道是自己的錯,他們還會反過來教訓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