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敵一萬,自損八千——《易經》姤卦九四爻中的以和為貴

2021-01-14 國學末名

九四。包無魚。起兇。

包無魚。廚房裡沒有魚,和九二爻恰好相反。原因請參考前面對於九二爻的解讀。

起兇。起,就是動。《易經》中非常講究、重視陰爻和陽爻的互相轉變,也就是爻變。爻變就是爻動。起兇,動了就有兇禍。九三爻行次且(zi ju),想動,但是動不了,九四就不一樣了,行動自如。

《易經》第44卦,天風姤。

九四爻和初六爻是正應的,然而,初六爻因為九四爻的阻擋,沒有能夠如約前來。所以,九四爻,包無魚。魚到九二那裡去了嘛,自然就沒有了九四的份,很明了的事情。

九四爻,陽爻處於陰位,不得位。擺不正自己的位置。擺不正自己的位置,就談不上是君子了,必然也就沒有了那種君子雅量。對於九二爻擅自奪取自己的東西,不免要心生氣憤,有所怨恨。

這個倒也怪不得九四爻,想想現實生活中的我們自己。本來應該屬於我們的東西,卻被他人搶走,我們辛辛苦苦種下的種子,到了收穫的時候,卻被別人收了。其中的不快、氣憤,都不必經歷,想想就能知道。

秦朝末年,項羽和秦軍苦戰多年,劉邦乘機發展壯大,投機取巧先入鹹陽,最終摘取了勝利果實。項羽能不氣憤?可是又有什麼用呢?不肯過江東,也不過是為難自己罷了。

有個朋友,生就一身的不服輸勁頭,想法很多,也很努力。但是卻總也夠不著自己想要的東西。越是夠不著,又越是要夠,結果弄得自己身心俱疲、憔悴不堪。何必呢?

人生在世,環境對於我們的束縛力是很大的,人都想擺脫環境帶來的束縛。確實有人能夠做到,但並不容易。把自己的個人才華、個人魅力展現出來,創造一番成就、成就一個事業,贏得這個世界的尊重,這樣環境的束縛力就會越來越小。

姤卦九四爻爻辭

個人才華、個人魅力的展現,要胸中有真才實學的。就像一個從來不讀書的人,你讓他像李白、蘇東坡一樣做詩詞文章,那是為難他;一個二兩銀子都沒有的人,你讓他像子貢一樣,買賣遍布天下,那也是為難他。

掉個頭想想,我做不了李白、蘇東坡,做不了子貢,那我做好我自己。能做什麼,我就做什麼;九四爻也該這樣,初六的求之不得,已經成了事實,與其耿耿於懷這個,還不如想想怎麼化解自己心裡的不快,讓自己的心胸開闊起來,去尋找另一個可以拿到手裡的「初六」。

九四爻的起,就是面臨這樣的尷尬。初六被九二所阻擋,來不了了,已經成了事實。有什麼辦法呢?生氣、不高興又有什麼作用呢?真不如靜下來好好地打磨自己,讓自己的心胸更加寬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從自己著手,主動解決問題,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小時候,父母給兩毛錢,讓去買包子吃。跑回來的路上,摔了跤,掉了兩個包子。氣不氣?當然氣,恨不得把絆倒我的那塊磚頭一頓暴揍……那時候小,不懂得怎麼開導自己,一個星期都高興不起來,只能靠著時間慢慢扛過去;靠時間療傷,實在是最愚笨的辦法。

三聖制《易經》。

有人說,時間是最好的良藥,所有我們無法釋懷的痛苦,時間都可以幫我們解決。道理沒有錯,可是太被動。耗的時間太久,痛苦得太久,會迷失了我們自己。主動調節我們自己,能容天下事,還會有什麼氣憤、難過、痛苦呢?

今天,無數的痴男怨女,結束一段感情之後,久久不能自拔,實在是大可不必。適度的難過是情真意切,過度悲傷就是智慧欠缺了。深陷痛苦之中,幾年時間出不來,和掉進風箱中的老鼠,真的是沒有多大區別。

所以啊,九四爻的起兇,倒也不是一動就有兇禍,關鍵還是要看怎麼動。

爻辭裡說的起兇,是九四爻想要去見見九二爻,找九二的麻煩。無論道理上多么正確,主動找麻煩,都是不好的事情,所以兇。《易經》第六卦天水訟說得很明白。不管原因如何,只要起了爭訟,就沒有贏的時候,要麼輸了,要麼殺敵一萬,自損八千,兩敗俱傷。爭訟從來就沒有勝利這個說法,還是不要這樣好。

如果起來打磨自己,任憑外物生生滅滅、來來往往,我都能守住自己,不以為意,又怎麼會兇呢?《道德經》中的道心,就是這個意思,萬物儘管隨意,我就四個字,守中無為。

竹刻版《易經》。

九四爻的關鍵在於起兇兩個字,起了之後,是吉還是兇,全在於孔夫子所說的求諸己還是求諸人。求諸人,就是找別人的麻煩;求諸己就是以自己為原點解決問題。到底怎麼做,都在一念之間。環境艱難,守住自己不被環境影響,不容易。能身處兇中而不兇,甚至化兇為吉,是大智慧、真能耐,很難!我做不到,但是有人能做到,比如莊子、孔子。

謝謝閱讀。

相關焦點

  • 《易經》:姤卦中的智慧再讀
    姤卦是與兌天夬卦相綜的一個卦,在夬卦之中,下面五陽都想要秉同心同力而共同決絕處在全卦之極的上六陰爻,夬為三月之卦,決絕陰爻之後成為全陽之卦,姤為五月之卦,在達成了自己的目標,成為了一個全陽之卦後,為什麼緊接著要以一陰重生的姤卦來作為消息卦呢?
  • 孫悟空都讀過哪些書《易經》《孫子》《增廣賢文》
    孫悟空「向巽地上吸了一口氣」,巽,是八卦之一,《易經.說卦》:「巽,為木,為風。」孫悟空能分清哪是「巽地」,顯然讀過《易經》。孫悟空去龍宮借寶,時不時冒出幾句「古語云」、「俗語云」,說明他對民俗學很有研究。孫悟空會的民間諺語有:愁海龍王沒寶哩,賒三不敵見二、一客不犯二主、官差吏差來人不差等。其中,「一客不犯二主」一語,在明代很流行。
  • 揭秘《易經》第44卦姤卦:生命中那些令人目眩的相遇,因何而來?
    原文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隕自天。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隕自天,志不捨命也。譯文 九五爻:用枸杞包裹瓜,還能看出清晰的紋路,有隕石自天而降。原文 上九:姤其角,吝,無咎。象曰:姤其角,上窮吝也。譯文 上九爻:在轉角相遇,會出問題,但沒有過錯。
  • 易經—姤卦:防範危機,時時警惕,一陰與五陽相遇,健壯而不貞
    易經——姤卦:防範危機,時時警惕在危機成長壯大之前,只要發現有危機的苗頭,就應予以抑制在危機還未形成之前,就應制止,採取各種措施,以保持組織的強健。組織或同道者,最重要的是互相之間的團結,而不要自相衝突奮爭,以使危機擴展。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決策準則。
  • 《易經》姤卦:勿用取女背後的深意
    天風姤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四卦,卦象為下巽上乾,由異卦相疊而成,下卦為巽為風,上卦為乾為天,是天下有風,吹拂萬物,陰陽相遇,而萬物得以盛壯之象,講述的是世間萬物遇合的道理。本卦與澤天夬卦相綜,《序卦傳》中說:「夬者,決也,決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本卦一陰生於下,是接夬決之陰而來,陰與陽遇,是不期其然而卒然遇之,不期而會,是為相遇之義,故為姤,姤者,逅也。為什麼姤之一陰會接夬卦之陰而來呢?夬卦之陰被五陽之力所決絕而消散,等到姤卦之時一陰復於下,這都是因為陰陽相生相伴的造化之機所致,陰陽奇偶,如影隨形,循環反覆,去而後生,方可成就萬物。
  • 山水偶相逢——《易經》姤卦初六爻告訴我們的道理
    初爻如果是陽爻,也就是說如果是初九,在《易經》中卦,被稱為得位。得位,意思是在恰當的位置上。處於這樣位置的爻,通常知道自己的份在哪裡,也就是說,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而本爻,初六爻,顯然不是。系,就是捆綁,追隨;
  • 《易經》第四十一卦·損卦
    《易經》第四十一卦 損卦 山澤損 艮上兌下 兌為澤,艮為山,澤在山下。澤卑山高,以澤之自損以增山高,所以損象徵減損。減損之時,只要心存誠信,就會獲得吉祥而沒有什麼災難;只要守持正固,就利於有所前往。損之道只要心誠,微薄之物也可以奉獻出來,但須合時。 《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彖》曰: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損而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
  • 人生所有的相遇,都是水到渠成,讀懂易經這個卦,自會豁然開朗!
    易經,作為我國的上古奇書,有著很深奧的智慧和道理。隨著時間的發展,易經在歷史的長河中幾經沉浮,從最初的天人感應,到現在的家喻戶曉,可以說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的視野當中。易經,是我國的文學瑰寶,也是群經之首,歷代先賢著書立說,都把易經作為主要的參考書籍。
  • 《易經》損卦:損必有道,損亦有時
    「損不足以奉有餘」是老子在《道德經》笫七十七章中為世人所開示的智慧,原文為「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為有道者」,什麼意思呢?網圖真正的將損益的智慧完全說透的,是《易經》中的山澤損卦與風雷益卦,今天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損卦的相關智慧,使大家可以完全徹底的了知「損不足以奉有餘」的智慧所在,從而為觀察這個社會的規律換一個新視角。
  • 男女相遇——姤卦裡的人生智慧
    姤。女壯。勿用取女。在開始之前,先說點我本人讀《易經》的個人經驗。大概從十七歲開始,能背誦整本《易經》的卦辭和爻辭。其實在最初,對於背誦這麼一整本書,也是抗拒的很,實在是太枯燥了,不願意背。但家裡長輩監督的太嚴格,不得已,只好違心,死記硬背。
  • 《易經》六十四卦之第四十四卦天風姤,解析男女關係
    天風姤卦是六十四卦之第四十四卦,它是乾宮八卦第二位,也是異卦,下巽上乾相疊,乾為天,巽為風,天下有風,吹遍大地,陰陽交合,萬物茂盛。I-hexagram kaTianfeng lingu-hexagramu lama-44 lezikhexagramu ezingamashumi amane-64.
  • 《易經·序卦傳》釋義:熟讀易經的起點,巧記易經的良策(下篇)
    《序卦傳》是孔子所撰的《易傳》十翼之一,它是對《易經》六十四卦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行推衍,並加以概括與總結。《序卦傳》依據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對卦名含義及卦與卦之間前後關係進行闡,它對掌握與領悟《易經》中的哲理,理解和學習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有很大的裨益。
  • 第二卦:姤卦 天風姤
    1、姤卦的卦辭及其含義是什麼?姤卦的卦辭是:「姤,遇也,柔遇剛。勿用取女,不可與長也。」巽是風,乾是天。過分強勢的女人,不適合當妻子。《象》曰:「天下有風,姤,後以施命誥四方。」寓意是風吹遍大地的各個角落,象徵著與萬物相遇。君王也應該發布詔令,通知四面八方的民眾。也表示依附於強者,即可防止小人,又能增強自身實力。2、姤卦可以預測哪些事情?
  • 《易經》六十四卦詳解之姤卦解讀
    姤卦:女壯,勿用取女。意思是,女子過於強勢, 不適合娶來做妻子。姤卦,表面字義是說夫妻結合的忌諱。實際上做事也是如此,要合時宜,循時序。避免潛伏著危機,陰陽不協調。在沒有正直的人相助時,小人雖不成勢,但可能在暗中盤算。
  • 易經新解四十一 —— 損卦
    易經新解四十一 —— 損卦《損》 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亨。 解:誠信有之,大吉,無所怪罪,可利忠貞之志,有利於往前發展;有何之用?兩隻簋即可用於亨通之道。當僵局或必須減損的時候,可以讓被減損者杯酒釋英雄,來保全大局,完成大業。《彖》曰:《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損而「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
  • 從圓明園流落海外的《易經》
    清道光年間內府朱絲欄精寫本《易經》,文源閣藏,圓明園劫餘流出,現藏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易經》是漢族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
  • 9六十四卦講習錄:損益夬姤萃
    損之為,有誠信,開始就吉,結果也不錯,這樣做可行。損需應時,時而當損,蛋湯不以為儉;時不當損,豬蹄終傷其隘。損益盈虛,與時偕行。地以益成山,以損成澤。恕起於剛,「懲忿」以息其往;貪牽於情,「窒慾」以閒其來。時運不正,宜自懲忿。營商和氣,不可放利。功名忿而不保。婚得正。六甲生男,雙月生女。初九:既往不咎。謀事宜急。時運勤勉。戰事宜急。營商速運。功名速往得。婚合。宅速遷,吉。六甲生女。
  • 《易經》中互卦的重要作用,64卦的互卦規律
    既濟卦與未濟卦互為互卦中間過程(互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事物發展的最終結果,所以互卦在《易經》預測中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易》卦六爻之間,除初爻、上爻外,中四爻又有相連互交的卦包涵其間,稱為「互卦」。把《易經》64個卦的互卦全部找出來只有16個:乾卦、坤卦、既濟卦、未濟卦、歸妹卦、漸卦、夬卦、解卦、蹇卦、睽卦、家人卦、大過卦、頤卦、復卦、剝卦、姤卦。下面以《泰》卦為例:泰卦的互卦為雷澤歸妹卦。
  • 《周易》:天風姤,君子誥命四方——姤卦第四十四
    天風姤卦為《周易》第四十四卦,乾上巽下,巽為風,乾為天,象徵風行天下,無物不通。姤又有邂逅之意,因此姤可以表示相遇。姤卦就是講遇合的道理,可稱之為遇合之德,也就是合德。在機遇和誘惑面前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正確的立場,當合則合,絕不苟合、亂合,特別要警惕看似嬌柔弱小,實則陰險強硬的小人,以免陰壯陽消,反受其害。姤卦開篇就說:「女壯,勿用取女。」
  • 易經預測學中最重要的基礎,《值年卦》的推演方法
    皇極經世把年月日時放大對應元會運世,然後把易經方圓圖的規律和八卦的變化規律結合在一起來研究歷史事件與易經中的卦的關係。排列規律按照易經圓圖的排列從復卦—剝卦(抽去:離卦、乾卦、坎卦、坤卦,四正卦)。例如:午會、大運卦大過卦的姤卦(管公元1744—2103年)。姤卦初爻變為乾卦、二爻變為遁卦、三爻變為訟卦、四爻變為巽卦、五爻變為火風鼎卦、六爻變為澤風大過卦。這些變出來的卦就是世卦,共有2160個,每個卦管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