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十大高僧

2021-01-22 溫情聆愛

虛雲老和尚


1.虛雲老和尚,1936年,全國處於抗戰救亡緊急關頭,虛雲法師提議全寺大眾每日禮懺二小時,為前線官兵祈福消災;全體大眾減省晚食,節積餘糧,獻助國家賑濟災民。1940年,廣州淪陷,至1941年,廣州曲江縣嚴重缺糧,饑民甚眾。虛雲法師乃將諸方善信供養的果資20多萬元,悉數交與粵省政府以為賑濟災民之用。

虛雲禪師(1840--1959),籍湖南湘鄉人,生於泉州,俗姓蕭,名古巖,字德清,六十歲後改字幻遊,號虛雲,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脈」之禪宗大德。虛雲禪師,十九歲出家,二十歲依福州鼓山湧泉寺妙蓮老和尚受具足戒;四十歲發心朝五臺山,以報父母深恩,由普陀山法華寺起香,三步一拜備受饑寒而道心愈朗,三年遂願;終於到達五臺山,親見文殊菩薩金顏。後在滇中闡教近二十年;九十五歲返曹溪,重建南華,中興雲門。歷任福建湧泉、廣東南華、雲門大覺諸大寺院住持。1953年發起成立中國佛教協會,被選舉為名譽會長。時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虛雲禪師一生一衲、一杖、一笠、一鐘行遍天下,由自度而度人。於一九五九年農曆九月十二日圓寂,世壽一百二十歲歲,戒臘一百零一年。

來果老和尚


2.來果禪師(1881-1953)俗家姓劉名永理,字福庭。出家後法名妙樹,字來果,號淨如。湖北省黃岡縣人。

他宿具善根,三、四歲時,隨母親到寺院,指佛像問∶「這是什麼?」母答∶「菩薩。」他說∶「抱我到菩薩前看看。」母拒不肯。母親他去,他自行爬到蓮座上撫摸佛像,笑曰∶「咦!身是黃色,好看得很。」下蓮座倒身下拜,看到的人說∶「這孩子將來怕會做和尚。」

他母親聞之,心甚憂慮。此後,他喜歡用泥巴捏佛像。後來,他在田哽邊挖一土窟,當作小廟,其中供著泥佛,泥燭臺、泥香爐齊全,每日往拜,到塾受學後始稍懈。後來他在一座小土地廟中供上佛像,放學後到廟中拜佛打坐。他父母怕他在外面打坐受涼,遂在家中收拾了一間房,內供佛像,供他禮拜。他每早用淨水一盂,內放香灰少許,供在佛前,晚間喝下去,禱告曰∶「求佛慈悲,開我智慧。」禮佛畢,盤膝誦《金剛經》、《心經》。年稍長,曾與外道辯論《心經》。

來果禪師與虛雲老和尚,同為近代宗門碩德,共負時望。虛雲老和尚年長於來果,弘化於南方;來果禪師的法緣在大江南北,而弘化於江南。來果具宿慧,乘願再來,幼年時即道心堅決,二十四歲出家,參訪普陀,駐足金山,潛修終南,承法高旻,為臨濟正宗法脈。繼主高旻後,整頓寺院,重建梵剎。他生平以弘法悟道為己任,宗說兼通,普接三根,棒喝雙舉,鐘鼓交參;領眾三十餘年,未嘗少懈。1953年在上海示寂,翌年四月初四入塔,安奉於高旻寺中,以踐其「生為高旻人,死為高旻鬼」的誓言。

圓瑛大師


3.圓瑛大師(1878-1953):中國近代佛教領袖,1929年與太虛共同發起成立中國佛教會,並連續數屆當選主席,法師一生為團結全國佛教徒、促進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1953年中國佛教協會成立,被推選為第一任會長。

圓瑛大師畢生熱愛祖國,反對外來侵略,維護世界和平事業。他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英勇行為是最使人欽佩的大德懿行。七•七事變爆發後,在危急關頭,圓瑛大師召開中國佛教會的理監事緊急會議,號召中國佛教徒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並且擔任中國佛教會災區救護團團長。

圓瑛法師不僅佛學高深,還是一位愛國主義的楷模,是位愛國愛教的高僧。他主張「國家存亡,匹夫有責;佛教興衰,教徒有責。」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寫下了「出世猶垂憂國淚,居山恆作感時詩」心願,通告全國佛教徒,啟建護國道場。同時致書日本佛教界,譴責日本軍國主義的罪行。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他召開中國佛教會理監事緊急會議,號召全國佛教徒參加抗日救國工作,並擔任中國佛教會災區救護團團長,召集蘇、滬佛教青年,組織僧侶救護隊,積極進行救護抗日傷員工作。「八·一三」滬戰開始後,這支僧侶救護隊,出入炮火紛飛的戰場,出生入死,救護傷員,受到社會各界的讚揚。這期間,圓瑛法師把圓明講堂開闢為難民收容所,又成立了佛教醫院、掩埋隊,從事救護收容工作。

1939年秋,圓瑛法師正在圓明講堂主持法事活動,日本憲兵以抗日分子罪名逮捕了圓瑛法師和明暘法師,經20多次審訊和恫嚇,法師都鎮靜自若,閉目打坐,表現出中國佛教徒的民族氣節。出獄後,圓瑛法師仍住圓明講堂,閉門謝客,專事著作。1943年他在北京中國佛學院的演講中,號召佛教青年要肩挑「救國愛教」二副重擔,不能閉門讀書,要對國家存亡負起責任。

1937年10月和1938年9月,圓瑛法師兩次偕徒明暘到新加坡、吉隆坡、檳榔嶼、馬六甲等地,組織華僑募捐委員會,借講經說法機會宣傳救國道理,提倡「一元錢救國運動」,廣大僑胞踴躍捐款,他募得巨款,支援抗日救亡運動。

太虛大師


4.太虛大師(太虛,法名唯心,字太虛,號華子、悲華、雪山老僧、縉雲老人,俗姓張,乳名淦森,學名沛林,生於清光緒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公元1890年1月8日),圓寂於公元1947年,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鄉),生於浙江海寧長安鎮,近代著名高僧。1904年,太虛大師十六歲去蘇州小九華寺禮士達上人為師,師為取法名唯心。是年九、十月間,士達上人攜大師往鎮海拜見師祖奘年和尚,和尚為取法號太虛。太虛大師是中國近代佛教改革運動中的一位理論家和實踐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振興佛教、建設新佛教文化的事業。

太虛大師一直具有高度的愛國熱情,抗戰期間,身為當時佛教領袖的他帶領中國佛教界積極投入抗日救國大業。七•七事變前,太虛大師撰文指出,中國想要不被吞併或分割,對於「外來的強鄰侵逼,尤非武力抵抗不為功」。他明確地指出,佛教徒雖說反對殺生,「但當侵略者破壞國家傷害人民時,則任何人皆負有抵抗之義務,為正義而引起戰爭慘殺,雖甚遺憾,然實不得已之事」。

印光大師


5.印光大師生於清鹹豐十一年(西元1861年)十二月三日。系陝西合陽縣赤城東村人,時年二十一,毅然投終南山南五臺蓮花洞,禮道純和尚出家。勤學功課,讀發願文及淨土文,知禪淨工夫成就之難易,便決心專修淨土,後於湖北竹溪蓮華寺偶讀《龍舒淨土文》,益知淨土一法,圓賅萬行,普攝群機,遂畢生以弘揚淨土為己志。翌年往陝西興安雙溪寺,在印海定公律師受具足戒。光緒十二年,在紅螺山資福寺任職,得閱大藏,故有緣增修《淨土十要》等要籍。此後,乃往返北京龍泉寺、圓廣寺,普陀山法雨寺,溫州頭陀寺之間,嘗自號『常慚愧僧』以自勵。並閉關兩期六載。1930年時屆七十,至蘇州報國寺掩關,旋創立弘化社,流通淨土書籍,不遺餘力。1940年時年已八十,受任為淨土道場蘇州靈巖山寺住持。是年十一月初三,預知時至,於大眾念佛聲中,安詳西去。印光大師遍參南北叢林,更在普陀山法雨寺藏經樓閉關閱藏數十載,深入念佛三昧,通宗通教而專修淨土念佛法門,被教界尊為佛教淨土法門第十三代蓮宗世祖

印光大師,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東北三省逐漸淪於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之下。目睹這刀兵連綿、屍骸遍地,印光大師痛心疾首。1937年的一天,有人引領日本軍官到靈巖山寺找印光大師,日本軍官拿出當時日本修訂出版的《大正藏》大藏經,贈送給靈巖山寺,可印光大師當即拒絕。法師態度嚴正,立場鮮明,毫無畏懼,保持了民族氣節,激發了僧眾的民族尊嚴和愛國赤誠。

弘一大師


6.弘一大師,俗名李叔同,清光緒六年(1880年)陰曆九月二十生於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九月初四圓寂於泉州。出家前為藝術家、書法家、音樂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出家後尊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師。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軍逼近廈門,友人勸弘一法師內避,弘一法師則表示「為護法故,不怕槍彈」。日本侵略者侵佔我國國土、殘害我國同胞的時候,弘一法師提出了「念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念佛」的主張,號召全國佛教徒,奮起抗戰,趕走日本侵略者。他那種保國護教,凜然不屈的精神,不能不使聽者為之動容。

諦閒大師


7.諦閒大師(1858一1932)浙江黃巖人。二十一歲出家。由天台山國清寺跡端授記付法,為天台宗第43世。應請在各叢林講經,最後住持天台山萬年寺。

主辦過南京借師範學堂及寧波觀宗學社(後改弘法研究社)。著有《教觀綱宗講義》《大乘止觀述記》《金剛經新疏》《圓覺經講義》等,門人輯為《諦閒大師全集》行世。

諦閒大師一生講經說法四十餘年,歲無虛日。他先後修繕或重建的寺院,計有天台山的萬年寺、慈谿的五磊寺、永嘉的頭陀寺、紹興的戒珠寺、黃巖的常寂寺,及海門的西方寺。他門下弟子眾多,著名的有寶靜、常惺、倓虛、妙真、顯蔭、持松等。在家弟子十餘萬人,遍及各地,著名的有蔣維喬、徐蔚如等人。

他生平的著作,主要有《圓覺經謂壽》、《圓覺經親聞記》、《大乘止觀述記》、《教觀綱宗講羲》、《金剛經新述》、《楞嚴經敘指昧疏》、《始終心要略解》、《念佛三昧寶王論議疏》等,後來由弟子倓虛等輯為《諦閒大師遣集》行世


8.倓虛法師(1875—1963)中年出家,隨近代天台宗高僧諦閒法師修學,在興辦佛教教育,建設佛教道場方面有突出貢獻。1925年,諦閒老和尚向倓虛傳天台宗第44代法卷,倓虛法師成為天台宗第44代傳人。老和尚是近代佛教的教育家,著述甚多,主要的有《金剛經講義》、《心經義疏》、《心經講義》、《大乘起信論講義》、《天台傳佛心記釋要》、《始終心要義記》、《普賢行願品隨聞記》、《楞嚴經講義》、《影塵回憶錄》等,後來為弟子輯為《湛山大師法匯》

倓虛法師,東北抗日聯軍司令、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趙尚志殉國後,他的頭顱被運往長春。日本關東軍最後決定將趙尚志的頭顱焚燒滅跡。就在準備焚燒時,般若寺住持倓虛法師及時趕到。由於當時的日本關東軍總司令梅津美治郎信奉佛教,多次去般若寺拜見,所以,經過倓虛法師的智慧周旋,終於將趙尚志將軍的頭顱保護了下來,掩埋在般若寺內。

八指頭陀寄禪敬安禪師


9.寄禪敬安禪師,生於清鹹豐元年(1851),父名宜杏,母親胡氏,世代業農。他自幼即摒棄腥羶,隨母拜月,喜母親為他講述仙佛的故事。他7歲喪母,12歲喪父,輟學為人牧牛,常讀誦於牛背上。避雨村塾,聽誦唐詩「少孤為客早」之句,悽然淚下。塾師周雲帆許以服雜役代學費。周歿,至富家伴讀,輒受呵斥;改習工藝,常遭僱主鞭撻。感慨身世,遂於清同治七年(1868)投湘陰法華寺出家,禮東林長老為師。在南嶽祝聖寺從賢楷和尚受具足戒。

次年,聞衡陽歧山仁瑞寺恆志禪師倡苦行修道,冒雪往參,為苦行僧,執飼犬役。力行「千瘡求半偈」之說,燃頂48處,燃頸至腹108處。同治十年至巴陵看望舅父,登嶽陽樓。友人分韻賦詩,敬安澄神趺坐,下視湖光,一碧萬頃,得「洞庭波送一僧來」詩句。詩作得王闓運指教,為王門四大弟子之一。

光緒初東遊浙江,光緒三年(1877),在寧波四明山阿育王寺佛前剜臂肉如錢者三四塊,注於油中燃燈,又在佛舍利塔前燒殘兩指,因號八指頭陀。此後7年,住禪宗四大叢林之一的寧波四明山天童寺,漫遊吳越,自知讀書少,刻苦讀書識字,「四山寒雪裡,半在苦吟中」,走的是一條先學詩後讀書識字再寫詩的特殊道路。

光緒十年(1884)秋,聞法艦襲我基隆、閩江,頓時怒不可遏,欲親赴國難奮擊敵人,為友所阻。是年,歸長沙,師事麓山寺僧笠雲,繼承其法。歷為衡陽大羅漢寺、南嶽上封寺、大善寺、寧鄉溈山密印寺、湘陰萬福禪林及長

釋敬安 沙上林寺等住持17年,廣交名流,參加碧湖詩社,步入詩壇。光緒二十八年再至浙江,住持天童寺。在他的擘畫下,撰賢任能,百廢俱興,夏講冬禪,靡有虛歲,經過數年經營,終於使天童寺成為海內著名大剎。

光緒三十四(1908),寧波成立僧教育會,寄禪被推舉為會長。宣統四年(1912),中華佛教總會成立於上海,他又被諸山長老推舉為第一任會長。在此期間,他親赴南京,謁見臨大總統孫中山先生,籲請保護寺產。後來湖南安慶發生攘奪寺產銷毀佛像事件,當地僧侶聯名具狀內務部,請求回復,而民政司長抗不行文。寄禪應湘僧之請,約請各省僧界代表,赴北京請願。寄禪於10月中旬首途,11月1日抵北京,寓宣武門外法源寺。旋與法源寺方丈道皆法師赴內務部陳情,該民政司長態度蠻橫,爭辦有頃,未獲結果,乃憤而返回法源寺。甫下車,即胸部作痛,身體不適。亟就榻休息,侍者亦各歸寢。明日昧爽往視,已圓寂。時為1912年11月2日,世壽62。北京各界千人追悼,歸葬寧波天童寺前青龍崗冷香塔。

應慈法師


10.應慈法師(1873-1965),安徽歙縣人,俗姓餘,名鐸,號振卿,法名應慈又名顯親,出生鹽商之家,幼時天資聰慧,入私塾攻讀四書五經,曾考中秀才,後棄儒學商於揚州,因悟生死無常,萌離俗出家之念。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朝禮普陀山遇明性禪師,晤談甚契,遂披剃出家。先後研究《維摩經》、《法華經》、講授《華嚴經》。1954年當選為上海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上海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1957年以85歲高齡在上海玉佛寺講授《華嚴經》,同年被推選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1962年改任名譽會長,兼任中國佛學院副院長。1965年園寂於上海慈雲寺。享年92歲。



古今歷史回憶錄

military--history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古今歷史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十大美女影星
    民國,中國歷史上擁有特殊意義的一段時期。那是個政治與思想極為動蕩的年代,其間各色人物輪流登場,或改換門庭,或散逸江湖當時的中國,古典的氣質還未褪去,現代的風情剛剛演繹,一切都是精緻而新鮮的。更重要的是,曾經用雙手搖搖籃的女性,已經開始運用自己獨立的思維來顛覆這個傳統的世界了。從右起:王丹鳳、白光、李麗華、周璇、胡蝶、陳雲裳、陳娟娟、孫景璐、羅蘭、龔秋霞。
  • 中國古代十大著名高僧(值得你收藏)
    佛教起源於印度,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佛教在中國十分盛行,傳入我國大約在兩漢之際,歷代名僧無數,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十大著名高僧。一、 法顯(取經第一 佛教革新)法顯俗姓龔, 上黨郡襄垣(今山西長治襄垣)人,東晉時期得道高僧。他三歲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
  • 民國時期的十大紅顏,不同的人生,哪一個驚豔了你
    亂世出佳人,民國時期不僅是戰爭不斷的時期,也是中西方文化相碰撞的時期,在新思想與傳統文化的碰撞下,湧現了大量的氣質型美女。她們不僅擁有著不施粉黛的較好容顏,也有著驚世才華和對人生的獨到見解。相比如今的網紅臉、濾鏡下的美女,民國時期的這些紅顏更加讓人心曠神怡。以下是總結的民國時期的十大美女,你被哪一個驚豔到了?
  • 84歲老奶奶找到全家民國時期戶籍卡 共12口人(圖)
    全家12口人民國時期的戶籍卡保存完好「當時我才15歲。」盧奶奶激動地拿著自己當年的戶籍卡對記者說。民國戶籍卡上清楚地記錄著她的姓名、性別、職業在內的各種基本信息,包括當時的住址「三條營」。仿佛一下子就穿越到70年前,照片上的自己還很青澀,如今已是耄耋之年,她感慨萬千。
  • 民國時期的「陸小曼」究竟有多美,這樣的民國風婚紗照你愛了嗎?
    「從前有位高僧,入山修道,道行甚高。後來見過俗世,看見粉白黛綠,心便動了」最美不過俗世美人看世間美衣我是民國小姐談起婚紗,很多女生印象當中的婚紗皆為蓬蓬裙加大裙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西式婚紗成為了婚禮的主格調,卻很少有人提起傳統的中式婚紗,事實上,傳統的中式婚紗除了鳳冠霞披之外,還有一種婚紗叫做「民國風」婚紗。
  • 民國時期報人群像略影
    對民國時期的報人群體進行研究通過查閱史料,以一部分民國報人為樣本,分析他們的生平和辦報歷程,進而探討這一群體產生的大背景、社會地位、生存狀態、文化年齡層次、性別情況等一系列總體特徵,以及這群報人的角色分類、辦報理念和對中國新聞事業乃至社會的意義和作用。 關鍵詞:民國;報人;群像;類別;理念 民國,一個風雲變幻、色彩斑斕、五味雜陳的時代。
  • 民國時期四公子與戰國時期四公子
    京劇名票(票友),別號紅豆館主,「民國四公子」之一,博學多才,藝兼文武,昆亂兼擅,他還曾任教於清華大學、女子文理學院、北平藝術學院及北京美術學校,其弟子之多,可能要數以千計了。所以紅豆館主不唯是「票界大王」,也可稱為戲曲教育家、活動家。袁克文,字豹岑,號寒雲,河南項城人,生於朝鮮漢城(今韓國首爾),崑曲名家,民國四公子之一。
  • 中國近代佛教界三大高僧法號有共同一字被尊為佛教三虛
    中國近代佛教界三大高僧法號有共同一字被尊為佛教三虛中國近代出現的三位高僧,他們的法號裡面有一個共同的字:虛。他們就是虛雲老和尚、倓虛大師、太虛大師,他們被並稱為民國三虛,同為中國近代佛教界的三大高僧。這三位高僧及其眾多的弟子徒孫們,都弘揚人間佛教,倡導六祖大師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 老照片:再現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民國時期的中國社會百態
    中華民國是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簡稱民國。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1949年後因國共內戰失利,中華民國時期結束。本組老照片拍攝於民國時期1933年至1946年的中國。
  • 民國時期叱吒風雲的十大地方軍閥,他們到底有多強?
    民國時期,中華大地軍閥割據,各自之間混戰不休,不僅有以北洋軍閥為代表的舊軍閥,還有以黃埔係為代表的新軍閥。很多軍閥割據一省乃至數省,兵力數萬乃至數十萬。這些軍閥中,實力最強大的主要有十位,本文小編帶大家盤點這些民國時期的梟雄,看看他們到底有多強?
  • 遼寧十大寺廟排行 遼寧香火最旺的十大寺廟
    本文盤點了遼寧十大著名寺廟,快來看看在遼寧拜佛去哪裡最靈吧!北普陀寺遼寧十大著名寺廟1、大悲寺(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大悲寺,坐落於遼寧省海城市毛祁鎮一山坳中,四面蜿蜒環山,山門前有放生水庫,環境清幽,為寂靜修行之處。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抵現在多少人民幣?
    我們管民國時期的大洋叫「袁大頭」,是非常值錢的硬通貨。現在有一些流落民間的大洋,很受收藏愛好者的歡迎。大家都很好奇: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抵現在多少人民幣呢?這可以根據民國時期人們的工資和吃穿用度來衡量。溫飽需要多少大洋?
  • 民國混戰時期,五對是著名的將門虎子,是指哪五家?
    將門虎子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像大家比較熟悉的三國時期孫堅父子(孫策,孫權),曹操父子(曹丕,曹植),還有戰國時期的王剪父子(王賁)這些人都是屬於將門虎子,各個都是當時的豪傑。說到這些人,可能大家覺得時期比我們比較遙遠,然而,在民國混戰時期,也曾經出現了五對著名的將門虎子。而且這五對父子都是大家比較熟知的近代歷史上的人物。
  • 為何民國的黃金十年會成為民國時期唯一的亮色?
    而民國就屬於這樣一個比較善良的時代。從1912年民國建立到1949年全面退出大陸,民國給我們最深的印象就是一個字:亂!除了亂,就是無窮的戰爭帶給我們民族深重的災難,實在是沒有什麼閃光點可言。我們知道在我國歷史上,幾乎每個王朝都有自己的盛世,那麼作為我國歷史上一個比較重要的過渡時代,民國也必須有它的閃光點,因此黃金十年的概念被提了出來。
  • 看民國時期的牙粉包裝對現代設計的啟示
    「萬裡長城」紙盒牙粉包裝二、民國時期民族包裝的興起民國時期,源於國難當頭的特殊時期,國民個人日常消費行為也具有鮮明的政治色彩。日常用品的設計、生產和消費成為愛國和強國的一種集體化民族情感表達。礙於當時落後的經濟狀況,生產技術和工藝水平十分有限,不過,民國時期的牙粉包裝設計還是體現出了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民族精神,成為我國民族傳統與現代時尚理念成功融合的案例典範。三、民國時期牙粉包裝設計的風格及合宜性體現無論任何時代,美好的、新奇的、先進的東西總是深受人們喜愛和追求。
  • 老照片:民國時期的婚禮,比起現在,結婚程序複雜多了
    民國時期,新郎騎著高頭大馬去迎娶新娘。 我國的婚禮流程從古至今都程序複雜,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我們現在的結婚流程一般是指婚禮當天的儀式,而民國時期的結婚過程則包括了從談婚、訂婚到結婚等過程的文書和禮儀形式。今天小編整理了民國時期的結婚流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民國時期的黃金十年,「黃金」在哪裡?是否名副其實?
    民國黃金10年指的是1927年到1937年間,由常凱申領導的國民政府對於全國大部分地區統治的一段時間,中華民國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多領域有了不小的發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因此,這段時間被稱之為民國黃金10年。
  • 日本人拍攝的上世紀30年代的天津,民國時期的九國租界
    本組老照片拍攝於上世紀30年代民國時期的天津,照片上有日本文字,應該是那時天津租界的日本人拍的。圖為民國時期天津賣鐵製品的商鋪。圖為民國時期天津賣竹器蒸籠的商鋪。圖為民國時期天津賣鳥籠的店鋪。圖為民國時期天津的北寧公園。北寧公園建於1931年,坐落在天津北站東北側,其前身是1906年袁世凱委派周學熙闢建的種植園。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1914年,民國政府頒布《國幣條例》,正式將「銀本位制度」實行,同年12月,「圓銀幣」正式開始進行製造,在每一枚銀幣上面都刻上了袁世凱的頭像,所以後來大家習慣性的把圓銀幣叫做「袁大頭」。這樣一個「袁大頭」,看起來聽起來都不像是有很多的樣子,但是實際上,民國時期,買一頭大水牛需要花費的銀元是5個,買一袋大米需要花費一個銀元。當時1個銀元差不多是0.9左右的銀子,因為考慮到有所損耗,所以1個銀元就是1兩銀子。結合現在的物價來看,民國時期的1個銀元差不多就是現在的250元。當時,在北平吃一頓正宗的涮羊肉只要1個銀元就可以,在上海1個銀元就可吃兩套西餐。
  • 看一看民國時期的三大幫派,都有誰?
    眾所周知,民國有三多,軍閥多,土匪多,幫派多。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民國時期最有名的三大幫派組織,這是一支始終活躍在民國政治和軍事舞臺上的重要力量,幾乎所有的民國大事件都有這些幫派的身影。洪門素來以反清為業,滿清時期的農民起義大都由洪門的身影。清朝末年,洪門曾發動全球的力量,支援同盟會的反清革命,同盟會的十次大起義都是以洪門的會黨武裝為根基的。洪門子弟遍及天下,尤其是兩廣福建一帶,就連同盟會領袖孫中山也曾加入洪門致公堂,被封為幫會大哥級別的洪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