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少女遭校園霸凌,被蒙眼狂扇耳光:活在「地獄」裡的孩子,活該被人欺負?

2021-01-22 發現媽媽

幫媽看到了一條令人氣憤沉重的視頻。


視頻中,一位瘦小的女學生被口罩蒙眼,被多位年紀相仿的女學生圍攻在角落裡狂扇耳光。


從視頻來看,被打的女生嘴裡都被打出血了,霸凌者這才收手。



事後,視頻被多位網友曝光,學校也正面回應了確實有此事,並對涉事的學生做出了相應的懲罰。



每過一段時間,都會有一些校園暴力的新聞出現。


謾罵、扇巴掌、踢打、強迫下跪、往頭上扣垃圾桶、脫女生衣服、羞辱、拿菸頭燙……


一次次刷新底線,卻無法阻止下一次的發生。


吾的《惡意》描述的那樣:就好像某天突然被貼上惡魔的符咒一樣」,校園暴力事件就這麼開始了。


知乎網友說:


「現在我都沒有開朗過」


小學的時候,穿得比較土被很多同學便經常取笑、毆打。


長大之後,即便自己事業婚姻都很圓滿,但自從那之後我再也沒有開朗過,總覺得當時自己特別的慫和傻。


「夢裡我總是夢見他們打我的場景,每次都會被嚇哭」


有次學校運動會拉繩活動,不小心手碰到了同學的男朋友的手,放學後,我莫名奇妙的就被女同學圍攻了。


8年了,可我一直走不出這種傷害,每次雨夜裡,我都會夢見那天的場景,然後被嚇醒。


將這些話敲下的時候,我剛被噩夢驚醒...


經歷校園霸凌的人,明明正當盛年,卻發覺人生恍如廢墟。


1

校園霸凌離孩子並不遙遠


事實上,校園霸凌的事件並非個例,而是無時無刻在我們身邊上演著。


在中國,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針對10個省市的5864名中小學生調查顯示:52.5%的學生表示偶爾被欺負;6.1%的孩子表示經常被高年級同學欺負。


 

2017年6月25日,一段「北京某中學一男生被同學逼迫吃糞便」的視頻,在網上引起熱議。


視頻中,身穿白綠相間校服的男生被霸凌者用廁紙、尿液的垃圾筐襲擊,並逼迫他吃糞便。


  


2018年,#王晶晶遭受校園霸凌#的微博引起發大批網友的關注。


高中時期,王晶晶的杯子被男同學無意時摔爛,後被同桌開玩笑說:「她的杯子值300萬呢」。


此後的王晶晶的故事被憑空捏造:父母年收入幾億,小學開始整容,男朋友成群,用老人手機,是一個奇葩的「神女」。

                 

經歷被扇耳光,被辱罵,被欺壓,在班裡名列前茅的王晶晶,因霸凌而抑鬱,成績一落千丈,最後迫不得已退了學。


可是,這一場霸凌並沒有因為王晶晶的退學而終止。


她繼續被關注,生活的動態都被別人拍下來,發布在網上。


說她是性工作者,「500包夜,不用套」。低俗、露骨的攻擊再次向這個女孩撲來。


 

在眾聲喧譁中,一個安分守己的學霸王晶晶被徹底摧毀,取而代之的是自卑、抑鬱、自殺...


在校園霸凌的圍剿下,這些早已成為被霸凌者的代名詞。


就連女星馬思純也曾在節目中爆料,自己遭遇過校園霸凌。


她坦言:


因為胖,每次跑步都要遭擠兌。


自己的信件,被惡意攔截,並被同學當著所有人的面大聲朗讀出來。


喝剩的可樂裡,被人惡作劇地添加了各種:抹布水、粉筆灰、拖把水......


 

直到現在,馬思純還是走不出當年的陰影,被爆有嚴重的焦慮症,一度要靠藥物維持...


校園霸凌,正如洪水猛獸一般,以一種傳染性極強的方式,在肉體和精神上,同時摧殘著我們的孩子!


2

面對校園霸凌

我們如何才能保護好孩子


作為父母的我們,不能時刻陪伴在孩子身邊,所以我們能做的便是從小教會孩子懂得保護自己,練習多項防身技能,以防不時之需。


而我們更應該多留心孩子的日常行為,讓孩子免受傷害。


下面幫媽整理了5個小方法,希望對大家有用:


1.保護孩子的天然感受力,勇敢說不和反抗


告訴孩子,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遵從內心的感受,勇於的對自己不喜歡的行為和傷害說「不」。


生活中,孩子心愛的玩具是否可贈送他人、別人親親抱抱你是否願意,從這些問題上引導孩子忠於自己感受,讓孩子果斷對不喜歡的行為和傷害說「不」。


即便長大以後,面對別人的傷害又或是校園霸凌,孩子才能勇敢的反抗。

  

2.預先給自我安全教育,讓孩子有效規避危險


最好的校園霸凌解決辦法是提前的安全教育,可以給孩子面對危險的智慧和勇氣。


我們不接受霸凌,也絕不被霸凌。


告訴孩子,如遇到索要錢財的霸凌,你寡不敵眾時,錢財先給他便是了,避免了自己受到身體上的傷害,接著在回家之後要第一時間告訴父母。


教會孩子恰當的規避危險、掌握求助方式、有方法的反抗很有必要。


 

3.引導孩子說出事實,細心觀察潛在信號


面對別人的恐嚇,孩子不敢主動的跟父母說,這個時候,引導孩子說出事實,讓我們更好的為他們規避危險。


可以這樣引導:


今天在學校裡發生了什麼?


做了什麼你喜歡的事嗎?做了什麼你不喜歡的事嗎?


你和誰一起玩了?


玩了什麼遊戲?好玩嗎?


你想要和別的小朋友玩其他遊戲嗎?


明天還想去學校嗎?


父母的多一份細心,就能讓孩子免受一份傷害。


還有其他方向,父母也要注意留心,如下圖:

  

  


4.無論孩子跟你說什麼,學會不批判的傾聽和信任


無論什麼時候,父母都不要對孩子提出質疑「為什麼那麼多人只欺負你?」之類傷口撒鹽的話語。」簡單的一句話,卻從此切斷了親子關係的信任。


聰明的父母,首先學會閉嘴,單純的傾聽,保持跟孩子之間開放的交流通道。


當孩子跟你分享傾訴的時候,適當做個傾聽者,先學會共情,再繼續觀察,理性的幫助孩子面對霸凌,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才能找父母獲得幫助。


 


5.幫助孩子建立起"支持系統",擁有多項防身技能


父母的愛和信任,可幫助孩子建立起自信、自尊,獲得應對「不公平」的對待的內在力量。


另外,幫媽強烈建議,家裡有條件的家長,適當讓孩子學拳擊、跆拳道等課程。


不僅強身健體,還能較好的讓孩子規避外界的傷害,讓孩子有「不好惹」的能力。

  

3

作為施暴者的父母

更應該深思和反省


有相關的數據顯示,霸凌者的內心,都有這樣一個童年關係模式:強大的可以欺負弱小的,弱小的就應該去死。


想想部分父母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甚至在家裡出現一些家暴現象,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且出現"強者可以欺負弱者」這樣錯誤的認知。

  

長期生長在這種環境的孩子,非常容易產生扭曲的心理,並在叛逆期實行校園霸凌,實現對弱者的掌控。


而學校裡,那些性格內向,較為柔弱的學生,並成為了施暴者的「獵物」,通過霸凌別人,強化「我是強者「的自我感覺。


就如《少年的你》中,長期對陳念進行校園霸凌的羅婷。


這個單親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女孩,父親酗酒,經常對她進行家庭暴力,而面對性格內向的陳念,羅婷通過對陳念進行校園霸凌,獲得了「強者」的感覺。

  

所以為人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是校園霸凌的施暴者時,更應該反省和深思,看看自己是否在教育中傳遞了錯誤的思想和行為。


霸凌中,最忌諱的更是施暴者父母用「孩子還小,他不是故意的」等言語包庇袒護孩子,認為孩子不會再犯,殊不知那樣不過是將孩子推向險境。


父母最該做的,應是儘早幹預,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懲戒,避免下次再犯。


當然在生活中, 也記得給予孩子適當的愛和關心,讓孩子成長為內心溫和,善良有度的孩子,而不是一個只會使用暴力的小惡魔。

  

4

校園霸凌如此殘忍

為何還是頻頻發生


無論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還是施害者,霸凌帶來的傷害都是不可小覷的,或是抑鬱自殺,或是走上犯罪的道路。


那為何校園霸凌如此殘忍,還是頻頻發生?


其一,遭遇校園霸凌的受害者,反而有恥辱感


孩子內心沒有得到父母愛和支持的孩子,很容易缺乏自信。


在面對外界的傷害時,他會有這樣的的想法「反正告訴爸媽,爸媽也不會相信甚至幫我,可能還會笑話我,我不想成為家人、同學眼中的笑柄」。


帶著這份恥辱感,孩子更不敢把情況告訴家人,更不敢尋找幫助。


校園霸凌嚴重削弱了孩子的積極性,更帶來孩子的恥辱感,逼得孩子走上絕望的道路。


 


其二是施暴者在行為中獲得了快感


相關數據表明,大多進行霸凌的孩子,從小都生長在暴力家庭,更可能是家裡的小公主,小少爺,他們蠻橫無理、甚至恃寵而驕,產生扭曲的心理。


所以在霸凌過程中,他們更容易「我是強者「的自我感覺,獲得虛幻的安全感、掌控感,和痛苦投射出去的快感。


其三是旁觀者助長了施暴者的威風


遇到校園霸凌,很多孩子因為害怕學會了「明哲保身」


可正是這種現象,助長了施暴者的囂張氣焰,讓他們有恃無恐的繼續校園霸凌。


客觀的講,當時沉默的我們,都成了校園霸凌的幫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的懦弱,助長了「施暴者」的惡。


因為老師不知道,同學更不敢管。


因為我們的懦弱和沉默,會讓他們有一種畸形的「優越感」。


施暴,就成了誇耀的資本。

  

對於校園霸凌者來說:一旦開始抱團,他們的惡行沒有下限。


在孩子不懂分寸的年紀,沒有正確是非觀的時候,校園霸凌更應該被重視。


5


最後,幫媽想說的是,無論是施暴者還是被施暴者以及旁觀者,在這場漫長的霸凌史裡,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會免受傷害成為贏家。


我們要強烈制止遭遇霸凌時,老師或者家長試圖和稀泥。


不輕易對霸凌者寬容諒解,不鼓勵犯錯,才能更好的制止校園霸凌的頻發。

  

要知道我們每一次的懦弱和沉默,都在助長施暴者的囂張氣焰,我們無法保證作為旁觀者的孩子也免受侵害!


我們要做的,便是教會孩子理智發聲和反抗,通過正確發聲的方式,讓被霸凌者免受傷害,更讓自己免受下一次的霸凌!


我們不接受霸凌,也絕不被霸凌,更不當霸凌的旁觀者!


這樣的聲音,值得被看見,更值得被歌頌和倡導!


讓我們的孩子都免受校園霸凌,我們一起努力!!!

相關焦點

  • 《少年的你》直擊校園霸凌:你以為的玩笑,卻隱藏著巨大的殺機
    被霸凌者面對霸凌,他們無論怎麼選擇,好像都避免不了悲劇的發生~1、面對校園霸凌,選擇隱忍面對校園霸凌,大部分被霸凌者選擇了隱忍,《少年的你》裡面的胡小蝶、一開始的陳念還有陳念的那個男同學,他們都選擇隱忍,認為忍過了高考前最後的一段時間,他們就解脫了,但胡小蝶最終還是選擇了自殺,陳念也被一而再再而三的霸凌。所以,隱忍真的有用麼?
  • 初中生刺死霸凌者被判刑8年:校園霸凌,現實只會比電影更殘酷
    文|大白近日,一條關於學校霸凌事件的案子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這件事情發生2014年,很多網友都為那位小孩鳴不平,奈何孩子的青蔥歲月還是在監獄裡度過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讓所有人都為這位當事人說話?關於孩子在學校面遇到霸凌,生活中也有相關案例經常被報導,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周冬雨和易烊千璽主演的《少年的你》,可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被別人欺凌的陳念都能遇到一個守護他的小北,生活往往比電影殘酷多了,而唯一能保護孩子的就是父母。關於孩子在學校被欺凌這件事情,家長不要以為不常見,其實很多孩子都在父母不知道的情況下被霸凌者欺負。
  • 初三女生被初一女生霸凌!央視新聞給出7大建議,能避免校園霸凌
    「校園霸凌」,又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霸凌者囂張跋扈令人憤怒,被欺凌者弱小無助讓人同情。2021年1月5日晚,重慶萬州第三中學被曝出現校園欺凌事件。一名初三女生被一群初一女生狂扇耳光,還被拍下視屏。同時拍攝者不僅輕鬆戲謔,更是大言不慚不斷自嘲:「好久沒有校園霸凌了,這是我在萬州第一次欺凌,是我不夠社會還是你太社會?」
  • 專訪校園霸凌受害者:怎樣走出陰霾?
    校園霸凌,一個往往因為沉重而不願被公眾提起的話題。隨著近期電影《少年的你》的火熱,校園霸凌再一次進入公眾視野。人們再一次認識到了這個現實:在學校這個小世界裡,有咄咄逼人的霸凌者,也有暗自忍受的被欺辱者。在這本應該充滿陽光與童真的純真年紀,真實地存在著陰暗的威脅。
  • 狠心班主任常扇學生耳光 九齡童被扇得耳底出血
    狠心班主任常扇學生耳光 九齡童被扇得耳底出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8日 03:51 來源: 來源:大河網大河網訊九歲學生被扇得耳底出血安陽市一名教師經常扇學生耳光,有的被打學生夢中大喊不願上學
  • 秦昊因女兒被欺負落淚:當孩子遇到校園霸凌,家長應該如何解決
    孩子被欺負家長應該快速反應1.幫助孩子分析「欺凌,霸凌」的本質與界限首先幫助孩子分析,他是不是惡意的要傷害你,就像那個親暖暖的小男孩兒,是因為喜歡暖暖,但是只是不會正確的表達。像有的小朋友搶玩具發生了衝突,主觀上是搶玩具,而不是打人,出於自我保護,但是方法選的不對。但是不代表不是惡意,就不管,只要孩子感覺到不舒服了,就要警惕了。
  • 河南12歲女孩被4名同班男生圍堵要錢?校園霸凌現象該如何處理?
    校園霸凌問題怎麼解決是一個難題,就在昨天有網友爆料,河南省一名12歲的女孩被4名同班男同學收「保護費」。河南省鶴壁市趙先生的孫女還在上小學,每周回家一次。趙先生外出打工,回來時發現存放在柜子裡的3500元錢,不翼而飛了,恰巧口袋裡的700元錢回到家後也不見了。
  • 初中生被母親扇耳光引發悲劇,家長謹記,孩子青春期叛逆的20個...
    據武漢市江夏區融媒體中心官方微博@江夏融媒 消息,9月17日,武漢市江夏區一中初中部九年級一學生因被母親扇耳光跳樓,送醫後宣告不治,令人惋惜。痛心!悲劇!初中生被家長扇耳光後跳樓 @江夏融媒 通告稱,9月17日下午,該校九年級學生張某銳(男,14歲)在教室與另兩名同學玩撲克牌,班主任請三名學生家長到校配合管教。
  • 我就是《少年的你》中,那個專門欺負弱者的校園霸主
    我覺得自己,好像被人捆綁著,跪著,接受所有人的批鬥。因為曾經,我就是一個萬惡的校園施暴者。01我曾在知乎、百度和各個論壇上,看到過關於校園霸凌的主題和故事,那些被欺負過的孩子,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創傷。即使很多年以後,他們依然對此心懷怨恨和恐懼。每次看到這些文字,我內心也交織著深沉的愧疚和不安。
  • 被校園霸凌的那個人後來怎麼樣了?
    全世界只有不到3 %的人關注了思弩你真是個特別的人校園霸凌事件一波又一波,從未停止......在每個人的校園時光裡都那麼幾個「小霸王」,無論是受害者還是旁觀者都會有一段不美好的回憶。而在這個網絡快速發展的時代,校園暴力好像失去了原有的遮羞布,受害者的消息也頻頻被爆。
  • 面對「校園霸凌」,孩子該默默承受還是學會反擊?父母該適時教育
    1、導致孩子變得膽小怕事孩子對於這個世界本來就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世界觀,在這個時候,容易因為身邊的事情改變自己對世界的一個看法。在遭遇校園霸凌的時候,孩子的整個心態都會發生變化,他會因為被人一直欺負,逐漸覺得自己的這一輩子都是這樣。2、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校園霸凌,有時候會涉及到暴力事件,這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 女兒遭校園霸凌坐輪椅,到底如何解決這幫「混小子」?學學唐僧吧
    很多家長都不能說不到位,其實就是沒教育,孩子佔便宜可以,吃虧就炸毛,這是很多家長的心態,總是把「不能動手打人」「不能欺負小朋友」掛在嘴邊,卻從沒有幫助孩子建立真正的行為規範,壞孩子多數都是家長縱容出來的,即使有些孩子在家裡挺乖,但他的壞心思也和家庭託不了干係!
  • 8年前,我因為一個男孩受到校園欺凌,可現在他卻說喜歡我!
    在這裡要特別奉勸少年們一句,「醒醒吧,其實現實裡那些受欺凌者是不可能愛上施害者的!」或許在一些人眼裡,那只是同學間的推搡打鬧,但在挪威卑爾根大學的Dan Olweus的出版作品「校園侵害行為:施虐者與替罪羊」 中卻已明確把它定義為校園霸凌——即一個學生長時間並重複地暴露於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
  • 我霸凌了我喜歡的人,整整三年
    很欣慰電影市場突然橫空出世了一部認真剖析「校園霸凌」現狀的電影。在今天校園青春片流水線式生產的時代,一提到「少年」,就是白衣飄飄,情愫萌動,扎著馬尾的女同學,穿著白襯衫的男同學。校園仿佛成了一個與社會隔絕的桃花源。
  • 江蘇15歲初中生被人校園霸凌致死!主犯剛滿14歲,近日開庭
    說到校園暴力,我們並不陌生。有人親眼目睹,也有人親眼經歷。這是一種痛苦,就像一場噩夢。近年來這種案件經常發生。有些學生從小個性就要強,被欺負後會選擇反抗。但是,如果雙方爆發衝突,嚴重可能會導致人員傷亡。相反的有一些學生性格內向。
  • 為何在校園霸凌事件中,學霸極少被霸凌者盯上?有人道出了真相
    在網上,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大家就能看到有關於校園霸凌的新聞,但是實際情況是,每天都在發生校園霸凌事件。而那些廣受網友關注的事件,只是其中較為嚴重的而已。到如今為止,校園霸凌事件仍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方法,而那些受到霸凌的被害者同學們,不只是身體上受到了傷害,更嚴重的是心理的傷害。
  • 傳裸照罵蕩婦,毀掉我一生的人,被我親手送進監獄
    26歲的王晶晶,從2008考入高中開始遭受校園霸凌,被同學孤立排擠,被罵成「整容女」「炫富女」「神女」,遭同學惡意P圖,甚至肢體暴力……就像所有經歷過校園霸凌的孩子一樣,當時的王晶晶對這個世界感到絕望。厭倦、抑鬱的情緒使她的成績從班級前五跌落谷底,最後參加高考復考,也只考上一所普通大專。惡意霸凌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 讓我們一起對「校園霸凌」說:不!
    「校園霸凌」是在當今社會中比較常見常見,但是比較難以徹底解決的一個問題。「被霸凌者」們通常被「霸凌者們」排擠或者是言語傷害,更嚴重的甚至受了肢體攻擊。這次我要介紹的遊戲就是一個關於「校園霸凌」的故事。發自內心去疼愛一名少女的真性情之作整體來說,雖然故事展開沒有太多亮點,劇情起伏平淡沒有明顯高潮起伏,就是一對笨蛋情侶到處發糖的故事,但是不得不說本作在登場人物立繪與角色性格描繪都令我感到非常驚豔,就連探討校園霸凌議題更是一針見血,現實生活中無時無刻正在發生校園霸凌,即便這幾年來政府不斷宣導反霸凌活動,霸凌案件非但沒有減少反倒是逐年增加。
  • 初二男孩被15人毆打時刺傷3人算故意傷害嗎?網友:打不殘算我輸
    校園霸凌一直是大家所熱議的話題,也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很多家長擔心孩子遭遇校園霸凌卻又無力防範和制止,而孩子們在處理霸凌事件時往往是兩個極端,不是忍氣吞聲就是鋌而走險、衝動犯錯。究竟是什麼引起了孩子校園霸凌的興趣?他們又是如何選擇霸凌對象的呢?
  • 河南12歲女生遭校園霸凌?輔導班負責人電話不接,見面開車就跑!
    隨著社會的發展,在校生中的早熟行為也越來越多,其中也存在著校園霸凌事件。校園霸凌可能會扭曲孩子們的心靈,嚴重者更會使被霸凌者抑鬱輕生,參與霸凌行為者三觀、品德在成年後也會出現多多少少的不正。從調查數據上來看,2020年「兒童侵害問題」相關搜索熱度同比上漲195%,「校園霸凌」位居兒童侵害問題搜索第一位,並在9月1日開學後熱度激增81%。這就需要家長,教師,社會做到高度重視。趙先生的孫女楠楠今年12歲了,上小學五年級,由於家離學校的距離太遠,所以就安排楠楠在學校附近的輔導班吃住,每周回家一次。就在不久前,趙先生工作回家,發現他放在箱子裡的3500元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