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的「治未病」思想應當如何理解?

2021-01-10 青年中醫李鐸

預防,就是採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與發展。

中醫學在總結勞動人民與疾病作鬥爭的經驗中,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了「治未病」的思想,《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錘。不亦晚乎?」這種「未雨綢繆」防重於治的精神,頗具有現實意義。

治未病,大體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一.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就是在未病之前,做好各種預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發生。

古人在重視內因的基礎上,首先認識到調養精神形體,是增強人體正氣,提高防病機能,減少疾病發生的一個重要環節。《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又說:「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即指出,形體的調養,精神的調養,這對於增強人體的正氣,減少或防止疾病的發生,是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所以《素問·上古天真論》云:「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此外,中醫學還強調鍛鍊身體,也是保護正氣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我國古代著名醫家華佗根據「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道理,創造了「五禽戲」的健身運動功法,通過運動可以促使血脈流通,關節流利,氣機調暢,從而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預防疾病的發生。歷代醫家出此演變的「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 等各種健身方法,都屬於這一性質。

使用藥物預防疾病也是一項有力的措施,早在《內經》中就有使用「小金丹」預防疫病傳染的記載。再如,人痘接種預防天花;蒼朮、雄黃煙燻消毒;貫仲、板藍根、大青葉預防流感等,都是臨床上預防疾病的較好的方法。

總之,中醫學在長期的實踐中創造的有關預防疾病的理論和方法,對於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為祖國醫學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既病防變

既病防變,就是指疾病已經發生,則應爭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防止疾病的蔓延與傳變。這一點在祖國醫學中也屬於預防的範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即指出在防治疾病的過程中,一定要掌握疾病發生、發展規律及傳變途徑,儘快診治,才能防止疾病的傳變和加重。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云:「見肝之病,知肝傳牌,當先實脾」,就是指出治肝病的同時配合健脾和胃的方法,以既病防變。

清代溫病學家葉天士,根據溫病傷陰的特點,主張在甘寒養胃的方藥中加入鹹寒滋腎之品,就是防止溫熱邪氣傷及胃陰後,進一步耗及腎陰,其目的也正是「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這些都是「既病防變」在臨床上的應用之例。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滬上名醫姜春華提出的治療溫病的「截斷療法」,可以說是「先安未受邪之地」之說的進一步完善。截斷療法,是指採取果斷措施和有特殊功效的方藥,直搗病巢,迅速祛除病原或攔截病邪深入,杜絕疾病的自然發展和遷延,扭轉病勢,使之向好的方向發展。例如,流行性出血熱容易出現氣營兩燔而很快陷入營血,導致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並出現休克昏迷,甚至衰竭死亡。如果此時僅僅見證施治,入營清營,入血涼血,那只能是亦步亦趨的被動治療,不僅療效受到影響,而且不易控制病情的發展。像這類特殊病原所致的重症溫病,其病邪兇險,傳變甚速。當溫邪深入營血時,往往會導致血液循環和神經系統的損傷,不僅死亡率高,後遺症也多。

【文中素材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儒學與中醫學有八通
    儒家思想從淺層來說,是維護統治階級的等級區分;從深層來說,其對中華民族文明發展作了極大補充和豐富。《漢書·藝文志》記載:「昔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微言」就是深奧微細之語,就是儒學的深層奧義,是儒家思想最有價值的精華方面,也是儒學與中醫學「契合動昭融」(杜甫語)之處。鐘響磬鳴,醫學與儒學,有其天然的內在聯繫,而且歷史證明了二者有八個方面的相互補充和相互促進。
  • 如何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智慧與擔當
    如何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智慧與擔當 2020-12-19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行的特性與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五行學說」是中醫學引入的又一個重要的說理工具。(這個打字說起來比較費勁,回頭我拍視頻說)三、五行配屬五行要應用到中醫學中,就要一方面與人體組織器官進行配屬,說明人體生理病理;另一方面與自然界進行配屬,指導藥物炮製及使用等。
  • 中醫學哲學觀之五行學說
    中醫學在整體觀念思想的指導下,以五行為中心,以空間的方位、時間的季節、人體的五臟為基本框架,將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以及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病理現象進行五行歸類,從而形成了聯繫人起內外環境的五行結構系統。
  • 如何理解思想家老子的「上善若水」呢?
    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經》裡面的智慧的思想俯拾皆是,其中有一句「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 」讓我感慨頗深。這裡是用水的特性比喻德的特性,觀察水的現象來悟道。上善中的「上」是「最」的 意思,「善」是妥當的意思,不是善惡的善,道無善惡。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 如何理解《易經》中的卦象的意義?
    那就是,如果我們已知的有關八卦的知識並不直接來自於《易經》,那麼《易傳》所提供的有關八卦的知識是否就是我們理解六十四卦所必須的知識呢? 有些人理所當然的認為《易傳》所提供的八卦的知識就是《周易》古經內在邏輯的一部分,以至於提出經傳不分家的觀點,認為經和傳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但是這個結論卻是需要證明的。傳比經晚出數百年,如何能保證兩者所包含的思想是一致的呢?
  • 《易經》中的法律思想
    《易經》中對待訴訟的態度又是如何呢?訟卦的卦辭中講道:「訟,終兇。」《易經》認為訴訟是件兩敗俱傷的事情,應當儘量避免。  訟卦的卦義不是鼓勵人們爭訟,更不是教人們如何取得訴訟的勝利。  《易經》不提倡訴訟,而且在訴訟過程中也建議採取退讓的態度,而爭訟又不可避免,那麼人與人之間發生矛盾衝突該如何解決?訟卦的《象傳》曰:「訟,君子以作事謀始。」有德行的人在處理事情的開始就應當慎重,思考籌劃以防止訴訟的發生,這種防患於未然的思想有助於從源頭上減少訴訟的產生。因此,「無訟」為最理想的境界,即使訴訟出現,經過調解而平息訴訟也不錯,不聽勸解把訴訟進行到底最不吉利。
  • 如何理解中醫的陰陽,其實它倆的關係就像一對夫妻
    那該如何理解呢?中醫告訴你可以把它倆理解成「兩口子」的夫妻關係,丈夫是陽,妻子是陰,這樣就非常明確了。陰陽協調則身體健康,這就像夫妻和睦則家庭和諧;陰陽之間也有自我調節平衡的機制,這就像是夫妻之間也會一切為了家庭一樣。具體都有哪些體現呢。1.陰陽這對夫妻的「對立制約」。
  • 如何理解民事訴訟的處分原則?
    法院在民事訴訟中應當處於被動消極的地位。處分原則確定了當事人在民事訴訟中的基本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訴訟只能由當事人行使訴權而開始,因當事人自主的撤訴行為而結束。2.訴訟請求的範圍由當事人自行確定,法院堅持不告不理。3.當事人可以在訴訟中變更、撤回和追加訴訟請求。4.當事人可以在訴訟過程中與對方當事人達成調解或和解。
  • 思想的天空 ———《新媒體觀———信息化生存時代的思維方式》後記
    思想的天空,也是有結構的。儘管哲人們常常說在思想的天空中,實現的是精神的自由。  一、結構主義的分析方式  結構主義的思維方式和認識方式,是人類思想史的重要發現,是對自然和人類社會認識方式的重要貢獻。在法國人類學家李維·史陀看來,人類的思想是各種自然物質的貯存庫,從中選擇成對的成分,就可以形成各種結構。
  • 如何理解坎卦與巽卦的意義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信從這個說法,卻不能幫助我們清晰理解《周易》卦理和經文內容。我們認為,坎為水、巽為風的說法不是一個不加以證明就能直接接受為真的前提。對於理解經文如此重要的一組關係,我們不應該不進行任何論證就用作解釋卦理和經文內容的基礎。我們必須要問坎為什麼必然為水?巽為什麼必然為風?在我們看來坎為水、巽為風的證據只能來自於卦象或經文內容。
  • 如何理解《婚姻法》第三十四條
    如何理解《婚姻法》第三十四條 一件離婚案引發的思考
  • 從《易經》陰陽說和中醫神魂論理解性別議題
    原標題:從《易經》陰陽說和中醫神魂論理解性別議題   人們可以借用神魄、陰陽等理論說明兩性的關係,但無論如何解釋,最終都是要追求平衡和統一。以這種方式看待今天的女性主義運動,其最終目標也絕不會是「神魂顛倒」「魂不守舍」,而是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試圖打破舊有的陰陽對立和失衡關係,向著新的陰陽平衡和統一過渡的一個自然而然的運動過程。
  • 該如何去理解和對待?
    對這個命題的理解、闡述、乃至運用一直存在著很大的分歧,人們之間理解的深度和廣度、看的角度和方法,也不盡相同。今天,咱們一起來探討下,什麼是「天人合一」,以及如果對待和運用這一古人極其重視和強調的思想命題。「天人合一」的來源和含義先說含義,「天人合一」中的人,大家都知道,理解起來也很容易。但是「天」理解起來卻很困難,而且出現了很多分歧和定義的不同。
  • 暫予監外執行中「交付執行前後」該如何理解
    那麼,在這種情形下,該如何處理呢?對「交付執行前後」的認識分歧目前,司法實踐中對此類現象的處理,主要存在三種不同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應當由監獄對罪犯先行收監後,再決定是否提請暫予監外執行。主要理由如下:1.法院將執行刑罰的有關法律文書依法送達公安機關後,即為「交付執行後」,如果符合暫予監外執行條件,應由監獄或看守所依法提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