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將展現「真容」 被人類探測器首次探索(圖)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冥王星將展現「真容」 被人類探測器首次探索(圖)
2015-01-26 09:42:18來源:現代快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2015年01月26日 09:42 來源:現代快報 

參與互動

(

)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的冥王星探測器「新地平線」 資料圖片

  據美聯社1月24日報導,已接近冥王星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地平線」探測器25日開始拍攝冥王星的圖像。這是人類探測器第一次探索冥王星,科學家們充滿期待。NASA於2006年1月19日發射「新地平線」冥王星探測器。據《中國日報》

  下月初將公開照片

  經過9年的星際旅行,「新地平線」冥王星探測器已在宇宙中飛行了30億英裡(約合48.3億公裡)。25日,它將開始拍攝冥王星的圖像。當然,這一批圖像看起來可能只是一些小光點——畢竟「新地平線」跟冥王星還有超過1億英裡(約合1.6億公裡)的距離。但這些照片將幫助科學家測算剩下的距離,並保證探測器在今年7月處於既定的飛行線路上。

  「新地平線」探測器任務科學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哈爾·韋弗23日說:「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新地平線』將全力向終點線衝刺。我們已迫不及待要看到真實的冥王星,而不僅僅是模糊的斑點。」

  上個月,快要接近冥王星的「新地平線」再次被從休眠狀態中「喚醒」。在接下來的數月中,探測器上的遠程探測成像器將拍攝數百張冥王星的照片,科學家將於2015年2月初公開這些照片。

  9年前開始漫長旅程

  去年夏天休眠前,「新地平線」曾拍攝過一些照片,25日開始拍攝的一批應該比之前的影像更加明亮清晰。

  隨著越來越接近冥王星,探測器所拍攝的冥王星及其衛星照片質量會越來越高,預計今年5月前,照片質量將媲美甚至超過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圖像。

  據此前媒體報導,NASA於2006年1月19日發射「新地平線」冥王星探測器,其主要任務有兩個,一是探測冥王星及其最大的衛星喀戎,二是探測位於柯伊柏帶的小行星群。「新地平線」將於2015年7月飛越冥王星及其衛星喀戎。考察冥王星任務結束後,「新地平線」會繼續向離地球更遠的宇宙飛去,在2017至2020年抵達一個由彗星和其他宇宙碎片構成的中間環帶——柯伊柏帶,探測至少兩個直徑為40至90千米的柯伊柏帶天體,這一階段可能會持續5至10年。

  冥王星

  冥王星於1930年2月18日由克萊德·湯博根據美國天文學家洛韋爾的計算發現。它曾經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與太陽平均距離59億公裡。直徑2300公裡(小於月球),平均密度2.0克左右/立方釐米,質量1.290×1022 千克。公轉周期約248年,自轉周期6.387天。表面溫度在-220℃以下,表面可能有一層固態甲烷冰。

  在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上,以絕對多數通過決議5A-行星的定義,以237票對157票通過決議6A-冥王星級天體的定義,冥王星從此被視為太陽系的「矮行星」,不再被視為大行星。

  「新地平線」號探測飛船是第一艘環繞冥王星運行的探測飛船,將為科學家探測這顆鄰近柯伊柏帶的神秘天體提供更新的數據。

相關焦點

  • 人類探測器首次近距離拍到冥王星清晰照片
    【天極網IT新聞頻道】【Yesky新聞頻道消息】北京時間2015年7月14日19點49分,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永載人類史冊!  經過50億公裡的飛行、九年半的太空穿梭,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掠過冥王星,前所未有的近距離實拍冥王星畫面,揭露太陽系中這個未曾被探索過的疆域。  據報導,體積如小型三角鋼琴般大小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在美國東部時間14日早上7時49分距離冥王星(pluto)最近。預計屆時「新視野號」將在距冥王星12500公裡的位置上掠過,其任務是為冥王星拍照以及收集數據。
  • 新地平線號首次傳回冥王星和冥衛一合影
    同時,科學家表示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的「新地平線」號探測器有望在2015年抵近冥王星系統,並首次為科學家傳回冥王星本身及其衛星的清晰圖像。最新消息顯示,「新地平線」號探測器已經在本月早些時候首次在遠距離上捕捉到冥王星最大的衛星冥衛一(Charon)的圖像,雖然清晰度不是很高,但是足以讓科學家感到興奮。
  • 人類首次近距離觀察冥王星 拍下照片
    NASA發布的「新視野」號拍下的冥王星照片。圖/東方IC  據新華社電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於美國東部時間14日7時49分(北京時間19時49分)近距離飛過冥王星,成為首個探測這顆遙遠矮行星的人類探測器。
  • 冥王星上看到不明物體,衛星探測器放大後,這一幕令人類害怕!
    冥王星上看到不明物體,衛星探測器放大後,這一幕令人類害怕!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於星空的探索也越來越頻繁。近日冥王星發現不明物體衛星探測器放大後這一幕令人害怕,想必有很多朋友對此感到好奇,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新視野號近距離掠過冥王星 人類首次探測取得成功
    2015年7月15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確認,「新視野」號冥王星探測器已於美國東部時間7月14日7時50分(北京時間7月14日19時50分)成功從距冥王星1.25萬公裡處飛掠,成為人類首顆造訪冥王星的探測器。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於2006年1月19日發射,經過近10年的飛行,行程約50億公裡,成功抵達了冥王星及其衛星系統。
  • 孤單而又燦爛的「冥王星」,人類的寵兒
    1970年人類將哈勃太空望遠鏡送出地球,成為了人類的眼睛,開始尋覓太空中星體存在生命的可能。而最新的韋博太空望遠鏡預計也將在明年站崗太空。這些年人類的目光不知不覺已經探索到了130億光年外的宇宙,卻也始終沒有發現生命的存在。
  • 探索宇宙使者一去不返 先驅者10號辭別人類(圖)
    中新網2月28日電 美國航空航天局27日表示,科研人員已經無法再收到先驅者10號深空探測器發回的信號。這意味著這個人類31年前派往太陽系外的使者已經告別了人類。  據科技日報消息,先驅者10號深空探測器是人類探索宇宙深處的標誌之一。它於1972年發射升空,是人類向太陽系外發射的第一個飛行器。
  • 冥王星上發現不明物,衛星探測器放大後,這一幕很多人看懵了!
    冥王星上發現不明物,衛星探測器放大後,這一幕很多人看懵了!隨著如今科技的飛速發展,人類對於外太空的探索一直沒有停下腳步,接連不斷的探測器紛紛湧入神秘的外星球,而美國就在冥王星上發現了新事物,這一次美國發射了一顆名為「新視野」新型探測器,用來探索冥王星上的各種未知物種。
  • 冥王星上發現不明物,衛星探測器放大後,專家都無法說明真相
    冥王星上發現不明物,衛星探測器放大後,專家都無法說明真相生活如此多嬌,只因你最閃耀,宇宙帶給人們的感覺是神秘的,直到目前為止,人們依舊從未停息過對宇宙的探索,無論是研究載人火箭,還是將衛星發射到太空中,最終的目的就是想要將宇宙的奧秘了解得更為透徹,前段時間小編發現了這樣一則新聞。
  • 冥王星最新照片顯示:表面有大心形 兩極特別明亮
    52億公裡外確認「約會」成功  美國東部時間14日晚(北京時間15日上午),美國科學家收到了「新視野」號探測器從52億公裡外傳回的信號,確認它與冥王星進行了一次「成功約會」。  美國航天局的電視直播畫面顯示,聚集在約翰斯·霍普金斯應用物理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終於等來了「新視野」號探測器回傳的信號。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克宮:俄羅斯樂見中國太空探索成就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24日消息,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裡·佩斯科夫24日評論中國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消息時對記者表示,莫斯科樂見中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並認為這是兩國相互協作的有前景的領域。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發射成功 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15秒,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實施發射,在飛行2177秒後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器箭分離正常,探測器太陽翼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2019年世界十大航天事件:嫦娥四號首次實現月背軟著陸,SpaceX首批...
    原標題《盤點2019年世界十大航天事件:嫦娥四號首次實現月背軟著陸等》 劃重點 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首次成功造訪冥王星外小天體 中國「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 美國宇航局宣布「機遇號」火星車任務結束 日本「隼鳥二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小行星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多可怕?
    這是因為在2006年之前,太陽系是有九大行星的說法的,只是在2006年天文學家將冥王星移出行星之列,太陽系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為什麼天文學家要將冥王星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要將其移出行星之列呢?  其實,冥王星和這些行星在這些方面都是比較相似的,所以在1930年發現了冥王星以後,天文學家將其定義為第九行星也是有道理的。不過,隨著我們不斷對太陽系進行探索,不斷發現一些比冥王星更大的天體。
  • 快看,嫦娥五號探測器上有咱蘭州製造!
    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此次承擔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的嫦娥五號有510所獨立設計研製的包括兩大核心裝置、兩個重要科學載荷在內的27臺(套)產品以及高透明導電聚醯亞胺鍍鋁二次表面鏡
  • 冥王星上發現不明移動物體?將其放大後,專家也給不出答案!
    冥王星上發現不明移動物體?將其放大後,專家也給不出答案!宇宙是非常廣闊的,這也給人們帶來了一種神秘感,直到現在,人類還沒有停止過對宇宙的探索,無論是上個世紀的載人火箭還是現在的衛星發射,最終都是想要將宇宙的奧秘探索清楚。
  • 冥王星上發現古怪物體,有移動的痕跡,難道是未知的外星生物?
    冥王星曾經是太陽系的行星之一,但是由於它並不符合行星的標準,現在的冥王星是一顆矮行星,其實冥王星的體積和質量都比較小,冥王星和月球比較,它僅有月球質量的六分之一而已,天文科學家就是通過冥王星,推算出地球的第八大行星-海王星,因此人類對於冥王星一直都有觀測和探索。
  • 冥王星上看似「蝸牛」的物體是什麼?
    作為曾經的九大行星之一,冥王星是最少被了解的那一顆,因為它離太陽最遠(平均距離),並且個頭最小,口徑有限的天文望遠鏡根本無法分辨出它的表面細節。人類對冥王星的了解得益於美國宇航局(NASA)的新地平線號探測器,這艘無人探測器在2015年近距離飛掠冥王星,捕捉到了不少清晰的冥王星表面細節,使得我們首次對這顆矮行星有了直觀的了解。在新地平線號探測器拍攝到的照片中,有張照片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從圖中可以看到,冥王星表面有一個黑色的東西,它看似一隻「蝸牛」。
  • 專訪:這是第九大行星的「尋寶圖」,請質疑——訪「冥王星殺手...
    摘要:專訪:這是第九大行星的「尋寶圖」,請質疑——訪「冥王星殺手」麥可·布朗 如果太陽系確有第九大行星存在,就如同在地球上又發現了一片新大陸,將成為科學史上的重大事件。為此,新華社記者21日專訪了這項研究的參與者之一——美國天文學家、「冥王星殺手」麥可·布朗。布朗強調說,他們的研究更像是提供了一張極可能找到第九大行星的尋寶圖。對於那些不相信這一結論的科學家,布朗建議他們「保持質疑」。布朗還與記者分享了其他有趣的相關信息。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 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