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津雲
近日,老牌英語培訓機構韋博英語「跑路」的消息不斷發酵,韋博英語天津四家門店日前已全部關閉。學員們忙著「清貸」、退學費,老師們忙著討薪、辦離職,一場涉百萬元的維權大戰,正在上演。
天津四家門店關閉 數百萬學費未退
小凡(化名)是天津某高校一名大三的在校學生,10月9日一早,小凡像平日一樣打開微信,準備查看自己在韋博英語的課程,卻發現班主任通知:「天津校區無法正常運營」。小凡感到納悶:「10月6日我上課時校區還一切運行正常,短短三天的時間,怎麼就關閉了呢?」
小凡2018年8月,在韋博英語大悅城中心校區辦理了37800元的5個階段的線下課程(截止日期為2021年2月23日),在老師和銀行人員的推薦下,小凡選擇了貸款交學費的方式,「韋博英語每個校區都有廣發銀行的工作人員在內辦公,買課時老師和銀行人員會一直推薦你,辦張廣發銀行的信用卡,從銀行貸款,分期支付培訓費。」小凡的母親現場繳納了5800元現金,同時貸款32000元,每月還款1333元,兩年還清。至今,一半的課程還沒有上完,校區卻人去樓空了。
據天津韋博學員自發組建的維權群內統計,至10月9日晚,群裡學員共交了700多萬元培訓費,應退400餘萬元,而群內的學員數量在不斷增長,數額也在不斷累加。多位韋博英語學員告訴記者,不少學員存在大量使用分期貸款的情況,使用的分期產品涉及廣發銀行、浦發銀行、百度有錢花、京東白條、招聯消費金融等多款產品。根據學員的貸款額度,分期1-2年不等。
在維權現場,學員們表示,目前最關心的就是,課程已停的情況下,是否可隨之停止按月償還貸款。此次韋博英語跑路,大量被誘導貸款支付學費的學員或將面臨學費無法退回,同時又要支付分期貸款的雙重打擊。
天津某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停止貸款需要由韋博英語方面將貸款剩餘部分退還給金融機構,用戶才可終止按期還貸。由於韋博英語合作機構的資金大多來自銀行或消費金融機構,如果貸款學員不按時還款,可能會被記入央行徵信系統。
員工疑挪用公款 律師:構成詐騙罪
據悉,韋博英語南開大悅城中心店、小白樓平安大廈中心店、河東萬達廣場中心店和開發區泰達生活館中心店都已經閉店。
昨天下午,記者走訪了韋博英語小白樓平安大廈中心門店和南開大悅城中心門店。平安大廈店已經大門緊閉,空無一人,玻璃門上貼著的通告稱,學員們可到公安河西分局大營門派出所登記情況。
南開大悅城中心門店大門雖已上鎖,但屋內仍有員工辦公,在記者多次敲門詢問下,屋內的工作人員告知可到旁邊中糧大廈8樓進行登記維權。
在大廈8樓韋博英語辦公區域內,已經擠滿了前來維權的學員和家屬。
現場兩位韋博的工作人員向記者哭訴,韋博英語華北大區的市場經理summer和華北大區的副總經理sherry,在已知公司無法繼續運營的清況下,仍然招收新學員,並用新學員的培訓費當成返還自己家屬及親屬培訓費的費用。
「9月底,summer和Sherry告訴我們,十一假期過後韋博英語要有人『接盤』,要求我們辦理『假退』(這個月退了,下個月再辦),這樣就變成了天津校區自己的錢。」韋博英語的工作人員王女士說:「但是我們的親戚、孩子都沒有收到退款,他們只是為了騙我們給他們作業系統,summer和sherry自己親戚的錢都一分不少的退回去了。」
聊天記錄顯示,9月26日下午,sherry就已經獲知了韋博英語「出事」的消息,並著手為「自己人」辦理全額退款。而到9月28日,她仍在鼓勵員工招收新學員,並表示:「這幾天還得進錢,要不不夠退的」、「就怕北京影響大了,投資人就撤了,現在就是觀望,所以周末還得收(錢)」、「這個時候得狠下心來」…
津雲記者聯繫了sherry莫女士,想要就韋博一事進行採訪,但是至記者截稿時,莫女士僅回復了一句:「目前都在處理中,等過後吧。」再無其他回復。
記者就現場學員和老師反映的情況向天津擊水律師事務所王榮貴律師進行諮詢,王律師表示:「如果情況屬實,這兩位員工就是在已知公司資金鍊斷裂的情況下,惡意收款,並為自己謀利,金額5000元以上的已經構成詐騙罪。」
多城市閉店 已涉及上億資金
韋博英語創立於1998年,在國內和美聯、英孚、華爾街並稱為「英語培訓四巨頭」。據悉,目前韋博英語在全國60多個城市擁有超過200家門店,主要通過預付款的方式收取學費,件均高達3-4萬元。
除了天津外,北京、上海、成都、深圳、南京等多個城市都出現陸續關店的情況,甚至比天津出現的更早。此外,韋博英語上海和天津的員工都向津雲記者反映,公司出現拖欠工資的情況。
據媒體報導,一位韋博英語合作金融機構人士透露,從目前已經出現問題被曝光的韋博英語門店來看,總體涉及金額已經過億。
類似的事件近年來已多次發生。
去年10月,微博上陸續有人爆料上海理優教育停課跑路,致使員工工資被拖欠、學員無法上課、費用無法退還;
去年8月,上海樂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向學員和員工發郵件告知破產並停止授課,但是對於員工工資和學員應退學費,公司沒有給出明確回復;
2017年3月,留學在線教育機構小馬過河宣告停業進入清算階段,清算費用用於支付債務、員工工資等;
2016年9月,北京環球託業英語突然關張,數百名學員和家長走上維權之路……
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要求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但這一點在金融機構和培訓機構中沒有得到履行。
-
特別申明:首先感謝原作者的辛勤創作,轉載只是為了更好的傳播新聞資訊之目的,未與作者取得聯繫,如有侵權,請原作者速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