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切眾生悉皆供養。】
從這個地方看起。這以下是結顯依照這個法門修學所得的果報。菩薩給我們說,如果有人「誦此願者」,就是指前面十種大願,從「禮敬諸佛」到「普皆回向」。在經典裡面,不僅是經典,在我們中國古人的文字裡面,講求含蓄,文字簡單,義理豐富。特別愈是好的文字,含蓄的意思就愈深,我們如果是專看表面就會錯解了。譬如此地講「誦此願者」,只說了一個誦字,我們看了這個,「我們每天念一遍,福報就很大了」,沒有那個道理。
誦裡面含的文章可就多了,你誦,必定是有歡喜心,必定能夠理解。如果你要是不理解,念了幾遍就沒味道,念不下去了。必定是能夠理解,而且能夠相信;換句話說,清涼大師所講的信解行,都在這一個字裡面。果報就是證,信解行證統統在裡面,這才是誦。如果誦而不解,解而不行,都不叫誦。正如同經論裡頭常講三慧,往往只講一個,只講聞,聽聞,聞底下一定有思、有修。三個字隨便說一個字,那兩個字都包括在其中,你要這樣看就不會把經義錯解了。
所以我們要讀誦,要依教奉行,福報就像經裡面所說的。這是講這個果報講了好多個層次,剛才念的這段是增上的果報。所以一開頭就「行於世間」,可見得誦了之後,一定要把它做到。在我們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我們要依這十個綱目做為標準。做為我們人生一生當中的守則,要遵守的原則,依照這個去做,「行於世間」。「無有障礙」,真能把它做到,可以說是大聖大賢,在這世間無論是居家、處世,可以說你會得到許多的幫助。不但一切人願意幫助你,善人、鬼神、天龍都會保佑你,所以你沒有障礙。下面兩句是比喻,「如空中月,出於雲翳」,這就是無障礙。「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佛菩薩護念,佛菩薩稱讚,為什麼?這是個真實的佛弟子,真正的佛弟子,將來必定成佛,哪有不讚嘆的道理!「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切眾生悉應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