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7種不要錢的布施,照著去做,福報、好運自然來

2021-01-09 網易

2020-12-26 08:51:53 來源: 正翔娛樂傳

舉報

  我的一位朋友,過去家裡非常貧窮,無論自己如何努力,生活中總是不盡人意,為了改變命運,他跑到寺廟裡燒香拜佛,自從他拜佛以後,生活果然變得越來越好。

  有一次我們見面時,我很好奇地問他:「你過去家裡那麼貧窮,現在的生活怎麼突然就變好了?」

  他對我說:「不瞞你說,我為了脫離貧困,曾經每天都去寺廟裡燒香拜佛,正是因為我經常去拜佛,所以有幸結識了寺廟裡的一位高僧,是高僧對我說的一番話,改變了我了命運。」

  

  高僧說:「世間萬事萬物皆有因果,你的貧窮是因為你沒有學會給予。」朋友回答道:「我現在已經很貧窮了,什麼東西都沒有,我也想學會給予,可是我沒有錢。」

  高僧開示道:「布施分為三種,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如果你沒有錢,也沒有智慧,也可以去做這七種布施,不花你一分錢,卻能增長你的福報和智慧。」

  高僧接著說:「布施是獲得福報的因,越是喜歡布施的人,福報就越大。」

  《月燈三昧經》上說:經常布施可以獲得十種功德:第一、降伏慳吝;第二、舍心相續;第三、同其資產;第四、生豪富家;第五、生處施心現前;第六、四眾愛樂;第七、入眾不怯;第八、勝名流布;第九、手足柔軟;第十、不離知識。

  

  就算你現在很貧窮,也可以去做這七種布施,只要照著去做,福報和好運就會不請自來。

  第一、身體布施。

  當你身邊有人需要你的幫助時,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身體去幫助他人,例如:當你看見有人拿著重物時,你可以伸手去幫助,這種身體力行的布施,不需要你花一分錢,卻能給你帶來功德和利益。

  第二、座位布施。

  當你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如果在車上看到老弱病殘以及小孩,可以把座位讓給對方,這種行為也是一種布施,如果你是上班族,每天都有機會乘坐地鐵或公交,你每天讓座,就會功德無量。

  

  第三、言語布施。

  當你跟別人交談時,也可以去做布施,例如:多說善語、多說安慰和讚美他人的話,當別人聽了你的話心生歡喜時,你就會積累到福報和功德。

  第四、微笑布施。

  當你經常微笑待人時,其實就是在做布施,被人看到你的笑容心情會變好,你也會因為經常保持微笑,運氣變得越來越好。

  第五、眼睛布施。

  我們身體的五官都可以用來布施,當你用善意的眼光去看待他人時,其實就是在布施。

  

  第六、善心布施。

  有時候布施真的不需要花錢,當你能夠用善心待人時,用真心待人時,你就已經種下了布施的善因,未來就會收穫福報和好運的善果。

  第七、隨喜布施。

  當你發自內心去為別人高興時,當你在網上看到一篇正能量的文章時,你的一個點讚,一個隨喜,一個轉發分享,都是功德無量的布施。

  這七種布施,你學會了嗎?只要照著去做,福報和好運自然來。南無阿彌陀佛,感恩閱讀與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老僧講:懂得因果,這3種布施,照著做,福報就來了
    布施、慈心、為善、離欲,這四種都是廣結善緣,內容十分單純,卻包含萬法。能夠進入佛門的人,大概分幾種類型:佛緣深厚,遇到就相信。身體有病的患者,通過學佛有所好轉。經歷過情感、事業的大起大落,看透一切事情,開始學佛。然而更多人的也是為了求得人生富貴,才去寺院燒香拜佛,希望能得到護佑。正所謂:「佛事門中,有求必應」。
  • 佛教中所說的「布施」是什麼意思?「布施」又有何功德?
    弘揚佛教文化,傳遞生活正能量感恩閱讀,每天更新喜歡關注收藏 佛教中「布施」 就是以慈悲心給予他人福祉與利益之事,然而布施一詞,最早則是出於道《莊子·外物第二十六》中。《維摩經》中曾說:「布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舍眾生來生其國」。《中論》中也曾說:「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 佛法:想獲福報,應選擇五種對象布施,避免五種不淨施
    世人修行、信仰佛法,大多數都還是希望能藉由佛法之力而獲得福報的,而六妙法門之首的布施,又因為簡便易行而更易為人們所奉行,因為在世人的眼中,財布施是自己所能做的力所能及的佛法修行手段,像其它的忍辱禪定等一般人似乎覺得很難,既然說布施之道可以會通六妙法門,那麼修行布施之道也一樣可以獲得福報,又何必去捨近求遠
  • 佛說有4種布施,不花一分錢,也能得大福報!
    佛教修行有多種方法,最基本的有六波羅蜜,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每一種方法各有側重的不同,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的修行方法,也即包含佛教中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只要我們從一而終,堅持不懈,不斷的精進,就會有成功悟道的一天。
  • 佛教:一個人開始交好運,往往有這四大徵兆,你有嗎?
    我們常常說「一切唯心造」,萬事發展的好壞全在我們自己的心,我們的心若充滿正能量,充滿陽光和善良,那自然吸引福報和好運來到我們身邊。但若我們內心的磁場是惡意的、消極的、灰暗的,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幸運。一個人的福報裡藏著他的幸運,會在未來的日子裡帶給他意外之喜。幸運藏在福報裡,要想交好運,首先得培植福報。一個人開始交好運,往往有這四大徵兆,你有嗎?
  • 好運來臨前的三個「祥兆」,發現一個,也要隨喜你!
    無論你是否相信因果,這世間的因果都是真實不虛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個人如果不相信因果,自然不會播種善因,自然就無法收穫善果。  第二、廣行布施。  一個人若能相信因果,就能多種善因,就能廣行布施,廣行布施也是好運降臨前的一個祥兆。布施是佛家六度之一,六度就是六種離苦得樂的方法,布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修行。《大智度論》中說:「好施之人,為人所敬,如月初出,無不愛者。」  世上的福報和好運,都是從布施中求來的,一個人布施越多,福報就越大,一個人越是喜歡吝嗇,就越容易走背運。
  • 佛教:布施有哪些功德福報?
    無論我們是用智慧、知識,還是財力、體力,或者是用語言鼓勵人、幫助人,只要能讓他人從困難中得到利益與幫助,都可稱為布施。佛教中的布施又分為三種,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財布施可使眾生的物質生活改善,法布施能使眾生的精神生活得到充足,無畏布施能使眾生擇善而從,勇往直前。財布施,又分為內財和外財。以體力幫助別人,乃至以身體、生命進行奉獻,都是內財布施。
  • 99歲老僧的告誡:運氣不好時,做這三件事,好運自然來!
    老僧對我說:「我們佛家講究的是因果,世間萬事萬物皆有因果,運氣不好的原因不是你沒有給菩薩上香,而是因為你過去種下的惡因形成了惡果。」我又求老僧開示道:「師父,那我該如何做才能化解黴運呢?」老僧告誡我:「運氣不好時,做這三件事,好運自然來。」第一件事:懺悔。
  • 佛教:什麼是陰德?如何積累陰德?
    與「陰德」相對應的是「陽善」,它在佛教裡相當於「功德」之下的「福德」。《了凡四訓》「積善之方」裡就說道:凡為善而人知之,即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即為陰德。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如果做善事,希望被他人所知,帶有功利性質,希望獲得他人到底稱讚,這種行善雖然目的不純粹,但也切實利益到他人,被稱為「陽善」,有福德但無功德。陽善之人可以享受到世人給予的讚譽和榮耀,也是一種福報。
  • 佛教:慈悲心重福報深的人,有5種面相,純天然相貌遠勝美容臉
    佛教:慈悲心重福報深的人,有5種面相,純天然相貌遠勝美容臉。什麼是人間的福報呢?古人講的福報就是指五福,第一是長壽;第二是富貴;第三是康寧;第四是有德;第五是善終,擁有這五福是人生中最健康的狀態。但是能得全五福的人並不多,佛教講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 最損陰德的十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要懺悔了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十件事是最損陰德的,最好一件也不要去做,一旦做了福報就會被損耗掉,福報少時災禍就會出現。要想積陰德,這十件事千萬不要做。第一、廣結惡緣。我們在和別人交往時,儘量要與人結下善緣,因為善緣會帶來善果,如果經常與人結下惡緣,很容易招來惡果。
  • 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必讀)
    很多人喜歡到寺院,到佛菩薩寶像前求福,希望能得佛菩薩加持,賜予財富福報,但其實天上不會掉餡餅,福報是求不來的。福報是靠個人行善積德修來的,我們所做下的每一件善事,存下的每一分好心,最終其實都是成就了我們自己。利人者最終都利益了自己,就像那句話說的: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能夠「舍」的人終有「得」,把自己的福報舍給他人,那麼自身的福報才會加倍。
  • 明白了這個道理,好運福報自然來
    佛教有一句話叫做「眾生平等」,對於佛陀而言,他認為一切的眾生都是平等的。但是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看到的卻不是這樣子。有的人每天辛苦勞作,為了生活每天奔波,工作艱苦,存不到錢並且事事坎坷,生活也沒有因為自己的努力而變得更好。
  • 真正的福報是什麼樣的?
    世間財富來自財布施, 健康來自無畏布施, 智慧來自法布施。你會繼續前行,而一路相伴的將是你生前所做的一切善行或惡行。你的惡名或是好評、你所積存的食物和財富、所有的助手和傭僕,全都會被留置身後。 我們在世時一定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其他的都隨緣。在六道輪迴中,我們當過明星,當過國王,當過農夫,當過富翁,當過乞丐,也無數次地窮死過、餓死過。這有什麼呢?世間的這些名聞利養,有也是暫時的,沒有也是暫時的,都會變,都是無常的。
  • 佛教:有這3種面相的人,往往命好福深,看看有你嗎?
    欲修好相貌,先修好己心,心正了,命自然就好。當然,有福報的相貌不是刻意修出來的,不是靠外物,而是內秀。胭脂水粉再厲害,也掩蓋不了一個人的內在氣質。佛教裡說,一個人最好的相貌是修成菩薩相,不是讓你整天面對佛菩薩像,而是時刻讓自己的心與佛菩薩相近,以實際行動踐行菩薩道,如佛菩薩般心善慈悲、平和寧靜,與人為善、包容大度,自然而然就成就了莊嚴之相。福報是修來的,心有多善良、多清淨,福氣就有多深。有這3種面相的人,往往命好福深,看看有你嗎?
  • 佛教:這十件事,最積福報,你做過幾件?
    積德並非只有去行善才能積德,做到這十件事,同樣可以積累福報,看看你做過幾件?第一件事:貧窮布施。富貴人家做布施容易,但貧窮之家去做布施就難了,若是你身上只剩下一分錢,你把這一分錢布施出去,所得功德如同與一個身上有百萬家產之人,將百萬家產全部布施出去,是一樣的道理。所以越窮就越應該去做布施。第二件事:富貴學道。
  • 人走黴運的時候,去這三個地方走走看看,好運也許就來了
    其實從佛教來看,走黴運也是一種因果。因為你之前做過的事情,還沒有遭受到應有的果報,才會出現這種情況。這種情況並不是偶然的事情,而是一種必然的結果。因為你的業障還沒消除,曾經種下的因還沒有經歷過應該的果。倒黴其實就是最近你的福報還沒積累夠。就是福報太少導致的,行善積德的事情做得少。
  • 懂布施的人都知道,存錢不如存福報
    佛教中的布施又分為三種 財布施 法布施 無畏布施 財布施 大家通常知道得比較多的是財施,財施還分為內財施和外財施。
  • 佛教:大富大貴的人,身上都有這個「特徵」,看看你有嗎?
    我們要做哪一種人,都取決於我們自己。佛教認為,萬事萬物皆有因果,我們種下貧窮的種子,自然會收穫貧窮,種下富貴的種子,就會收穫富貴。佛家有一句話: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託空缽。這句話的意思是告訴世人,要福慧雙修,只有福報就會變成富貴的窮人,只修智慧就會變成貧窮的富人。
  • 經常默念,佛教的六字真言,福報自然長久!
    佛教認為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貪嗔痴這三種毒,因為我們的貪婪、愚痴、嗔怒,所以我們才會煩惱不斷,要想在生活中減少痛苦,增加福報就要經常默念這六個字,這六個字是對峙貪嗔痴的良藥。一、捨得。世間之事有舍才有得,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不懂得捨得的道理,愚痴無知的人,總是一味地去追求得到,總是想得到這個得到那個,到頭來一切都會失去,當我們失去的時候就會陷入痛苦之中。佛陀的一生都在做一件事,這件事不是為了求得,而是處處施捨。當我們捨棄越多的時候,就會得到越多擁有越多,而當我們想要得到更多時,只會失去更多。有舍有得,不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