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這十件事,最積福報,你做過幾件?

2021-01-10 聖度文化

《四十二章經》上佛說,這十件事,是人生最難做到的,一旦做到了,可增福增慧,功德無量。

積德並非只有去行善才能積德,做到這十件事,同樣可以積累福報,看看你做過幾件?

第一件事:貧窮布施。

富貴人家做布施容易,但貧窮之家去做布施就難了,若是你身上只剩下一分錢,你把這一分錢布施出去,所得功德如同與一個身上有百萬家產之人,將百萬家產全部布施出去,是一樣的道理。所以越窮就越應該去做布施。

第二件事:富貴學道。

很多人因為家境貧困,或是遇到了難事,才選擇遁入沙門。但也有一些人,生在富貴之家,卻願意捨棄一切榮華富貴,選擇學佛修道,這樣的事,世上有幾人能做到呢?

第三件事:棄命救人。

願意捨棄生命去布施他人,佛陀曾做到過,但世人卻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捨命救人。佛家常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若能做到,必然積福無量。

第四件事:得睹佛經。

佛法常說,人身難得,若能有幸目睹佛經,這已經是人生一大幸事了,若沒有累世的大福報,是無緣遇到佛經的。

第五件事:生值佛世。

這件事大家都已經無緣了。不過此時若能勤修善業,將來或許還有機會與彌勒佛共生一世。

第六件事:忍色忍欲。

能斷除一切欲望,最難做到,一旦做到,必然福德無量。若不斷欲,難出苦海,若能忍欲斷欲,必能解脫。

第七件事:見好不求。

見到好的喜歡的事物,能做到心中無求,是一件難事,但也是一件積德積福的事,並非只有行善才能積福,若能去惡,一樣可以積福。不貪就是去惡,不貪就能積福。

第八件事:被辱不嗔。

遭遇他人的侮辱時,心中若能不起嗔恨心,就可以積累到福報。忍辱是佛教六波羅蜜之一,也是積德積福最好的方式之一,能忍不嗔,自然可增福增慧。

第九件事:有勢不臨。

俗話說:「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做到不攀援權勢富貴,無論對方是富是貧,都能平等對待,這樣也是在積德積福。

第十件事:觸事無心。

遇到任何事情,心中都不起波瀾,不執著於任何事情,這樣也能積德福報和智慧。佛經上說: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能做到遇事心不動,自然無煩惱。

這十件積德的事,你做過幾件?感恩閱讀與分享。

相關焦點

  • 學佛人:這四件積福報的事,你做過幾件
    想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就要勤加修行,多積福報。而福報的獲得又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一點一滴的行為之中。淨業三福上說「孝順父母,侍奉師長,慈芯不殺,修十善業」 可獲得福報。這四件積福報的事,你做過幾件?第一件事:孝順父母。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是最大的善。行善可以積累福報。
  • 十件最積福報的事,你做過幾件?
    俗話說「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五福臨門,福報多多,那怎樣才能增加自己的福報呢?下面十件事,最能積累福報,看看你做過幾件?一、少貪心,多施捨佛教講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修布施就像種田,撒下一把種子,就會收穫一片莊稼。所以做人要少一點貪心,多一點施捨心,才能增加自己的福報。二、少計較,多包容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敵人多一堵牆。只要不是原則問題,就不要太過計較,多包容別人的缺點,多原諒別人的過失,這樣才能積累福報。
  • 佛教:最積「陰德」的5件事,你能做到幾件?
    世上有一種最快的消業積福的法門,那就是斷惡修善。我們每個人這一生的福報其實都是有定數的,若不知惜福培福,反而大肆造業、折損福報,那人生就會很快陷入困頓痛苦之中。《太上感應篇》裡說道: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生是福還是禍,都是自己感召來的,都是自己行為的結果。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業力清淨,自然諸事順遂。以下這最積「陰德」的5件事,你能做到幾件?
  • 佛說:這五件事,最能為自己積攢福報,功德無量,看看你做過幾件
    世人都想得到福報,兒女都好、皆有前途;父母長壽、福氣安康,但是要想得到福報、無災無難,就要做行善積德之事,千萬不能做損人利己的壞事,正如佛說:這五件事,最能為自己積攢福報,功德無量,看看你做過幾件?自己做了善事,不要四處炫耀;看到別人行善了,要稱揚讚嘆。一言一行起心動念,都不為自私自利,這便是與人為善。在塵世之中,做到與人為善,便是與己為善,自然會收穫到許多福緣!04救人性命古語有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 佛教:最積「陰德」的5件事,你做到了幾個?
    相比陽善,陰德的功德更大,有句話叫「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陽善雖可得世人讚譽,但終不及陰德的天道善神護持。世人皆一味燒香拜佛求保佑,卻不知真正保佑自己的不是外在的神靈,而是自己的德行。「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我們的行為就是我們的福禍,我們的命運。香燒的再好再高,惡行若不改,依舊福薄命苦。
  • 20件不起眼的小事,多做幾件,能工作順利,也能積福積德
    這個「積」字很重要,積就是持續不斷的做,而不是淺嘗輒止做一件兩件的善事,就想著要好的回報,那不能算積。而世人都想著走捷徑,投機巧,為利益自己,為求回報,帶著這樣的心,試探著做幾件善事。今天做了,明天沒有回報就說因果騙人,佛教騙人,那就太幼稚了。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但為什麼大部分人卻不會主動行善呢?
  • 佛教:折損人「陰德」的5件事,看看你做過幾個?
    福報積攢很難,損耗卻很容易。人的很多福報,其實都是不知不覺間被自身的惡業消耗掉了。人的福氣就像一個聚寶盆,你消耗得越快,卻又不知道往裡面積攢,福報就會很快耗盡,福盡則人亡。福報是爭不來、搶不來,算不來,也求不來的,唯有靠人行善積德,一點一點積攢而成。就如《易經》裡說得: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 佛教:這三件最損陰德的事,快看你做過嗎
    這句話也就是說,一個做了「陽善」的人,享受的是世人的讚譽和眼前的福報;但是如果一個人積了「陰德」,那可謂是功德無量,不僅上天會眷顧,來生也會享福。那麼何為「陰德」?凡為善而人知之者,即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者,即為陰德。有很多人喜歡把陰德當中的「陰」,理解為「陰間」的「陰」,在實際上,這裡所謂的「陰」是指「暗中,不顯露」的意思。
  • 佛教:因果報應,最損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
    最損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一、不孝父母有那麼一句話:凡事不順,皆為不孝。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佛是出世間最大的福田。生活在娑婆世界的我們,首先要懂得報父母恩,這才是最好的報佛恩。有多少人,在家不知孝養父母,卻往寺院跑得很勤,整日裡在佛前燒高香、搶頭香,燒香拜佛特別殷勤,有什麼用呢?佛菩薩會加持這樣的人嗎?
  • 易損陰德的十件事,你做過幾件?哪怕做過一件,都可能招來災禍
    我們都知道一句話叫「厚德載物」,很多人牆上都有掛著這四個字。厚德可以載物,這句話是出自《易經》,意思是說一個人有多厚的德行,就可能成就多大的事業。如果一個人想要子孫滿堂,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積陰德是少不了的事情。古語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讀。
  • 佛教:最消耗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這世上的任何事皆不離因果,如那句偈語所說: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我們當下的所有遭遇都是自身因果業報的顯現,並非無緣無故。《太上感應篇》裡也講: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生的福氣是自己修來的,災禍也都是自找的,「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世人皆喜歡求佛,一有苦就求佛菩薩庇佑,大家都去求菩薩,菩薩該有多苦?
  • 佛法告訴我們,這三件事積福最快,尤其是第二件!
    在我們生活中,要想積累福報,獲得好運,這三件事是必須要去做的,因為這三件事是積福最快的,尤其是第二件事,哪怕這三件事你只去做第二件事,你的福報也會越來越多的。佛法認為,我們每個人命運的好與壞,其實就是我們個人業的表現,業好的人,命自然就好了,業差的人,命自然也就差了。
  • 「積德行善,必有善報」:積陰德的5種善事,看看你做過幾種?
    人活著最重要的,不是積累多少財富,而是要多積陰德。  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就叫陰德,這樣得的福報才大。  《了凡四訓》讀物裡就講到: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所謂積陰德,就是暗中去做有德於人的事,也可以理解為做好事不留名。為什麼有些人做了好事不留姓名,這些人不是傻,而是真正有智慧,有些人做了好事不留姓名,就是為了給自己多積點陰德。
  • 最積陰德六件事,任何人都可完成,儘量多做,福報自來!
    對萬物有仁慈之心,修善秉持「無所求」的心態,急人之急扶危布施,行善舉卻無需要別人知道,這就是「陰德」。生活中處處有善,以下這六件事最積陰德,任何人都能做到,我們應該知善為善,儘量多做,福報自然會綿長!一、樂善好施,扶危濟困「若為樂布施,後必得安樂」。以無求之心行布施之舉,經過點滴積累,必會積德深厚福報綿長,通俗來說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 一生多做善事,廣積陰德,福報大
    積德行善的事情,任何人都會去做,但是積德亦有「陰德」和「陽德」之分。萬事萬物都在變,變化中也有不變,就是萬事都有陰陽兩面。我們的一念善心、善行,都是積德。所謂陽德就是為善而人知之,陰德則為善而人不知。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這就是其中的妙理,你是想要上天護佑,天降吉祥呢,還是想要世間的名氣。有智慧的人肯定選擇前者,都希望天地護佑,人生吉祥。佛教中也講:種善因,得善果。
  • 5月12日是釋迦牟尼佛的生日,去做這件事,福報不請自來
    農曆四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的生日,同時這一天也是母親節,如果我們可以在5月12日這一天開始,常做這件事,將會獲得無量的福報,這是佛在佛經中告訴我們的。母親節這天,我們不僅要去感恩我們偉大的母親,更要把父母當成佛菩薩一樣侍奉。
  • 佛教:萬事皆有因果,這4件事,千萬不要做!
    讀過《了凡四訓》的人應該都知道,這是一本勸人向善、改變命運的書籍,是書中的主人公袁了凡先生自身的親身經歷。當他因被算命先生所說命運一一說中,命中無子且短命卻無力改變而哀嘆之時,遇到雲谷禪師的人生開示。懂得行善積德、命運可改的真相,不但有福得子,而是活得高壽。種善因結善果,命運在自己手裡,這4件事折損福報,千萬不要再做了!
  • 「積陰德」的4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要恭喜了,看看你做過嗎?
    其實說的就是子孫如果比自己強,即便沒有我留下的金錢,也一定會過得很好;子孫若是不如我,即便我給他留下金錢,他也會把錢敗光。都說創業容易守業難,很多人以為這句話說的就是一個人從創業,到事業達到一個程度後守住事業的過程,其實創業、守業,講的是從第一代人創業,到後面幾代人的守業和發展的過程。子孫如何能守住業,靠的就是子孫修身的提高。至於積書,我曾經嘗試過。
  • 有損陰德的6件事,儘量少做,看看你做過幾個?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到要積陰德,尤其是老一輩的人常用它來勸人行善,那究竟什麼是積陰德呢?陰德就是幫別人做了好事,卻不為人所知,是為別人好卻不掛在心上,生活中有不少事情是有損陰德的,看看你做過嗎?一、以惡先行
  • 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想要迅速積陰德福報,這10件事一定要做!
    我們做一切好事,不需要別人知道,也不需要讓社會大眾表揚,這就是「陰德」。下面這十件事,要儘量去做!勸導他人多行善事,也是在為自己積累福報,如果有人因為你而少做一件錯事,不僅對方會因此受益,作為勸人者也有功德,如果沒有你的一句話,或許對方就造下了惡業。積陰德不分大小,再小的行為,也是善舉,自是功德無量,福報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