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裡有句話: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陰德」厚重的人,往往可以得到上天的庇佑和加持。「行善不見善,前世有虧欠;作惡不見惡,前世有餘德」,很多時候,我們所看到的惡人並沒有遭受惡報,往往是因為他們前世積攢有陰德福報。陰德具足之人,自然諸事順遂、逢兇化吉、遇難成祥;沒有福德的人,往往處事坎坷、障礙重重。
「陰德」從哪裡來?行善積德而來。世上有一種最快的消業積福的法門,那就是斷惡修善。我們每個人這一生的福報其實都是有定數的,若不知惜福培福,反而大肆造業、折損福報,那人生就會很快陷入困頓痛苦之中。
《太上感應篇》裡說道: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生是福還是禍,都是自己感召來的,都是自己行為的結果。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業力清淨,自然諸事順遂。以下這最積「陰德」的5件事,你能做到幾件?
一、戒殺放生
經曰: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殺生惡業重,極易損耗人的陰德,使人短命多病,多生災禍。一切眾生皆為有情,皆在六道裡輪迴,今生你殺它,來生惡債必償。佛教勸人吃素放生,就是為了培養大眾的慈悲心。內心慈悲良善,才能感召來福報。我們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而殘殺無辜。殺戮心太重的人,喜嗔喜怒,面相醜陋,是沒有福氣的表現。
二、善護口業
一個人若守不住自己的嘴,福報就從嘴上漏掉了。「嘴是傷人斧,言是割心刀,出言要有尺,責人要有度」,言語尖酸刻薄的人,傷人三分、自損七成。生活中,很多人說話毫無避諱,喜歡在人背後扯是非、嚼舌根,造謠生事,「兩舌」口業極重者是要墮拔舌地獄的。「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嘴是福禍之門,言語不吉祥的人,人生也必定沒有什麼大福報。
三、戒除邪淫
佛家講:萬惡淫為首。《楞嚴經》裡也講: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若不斷淫,必落魔道。佛門五大戒律之一——不邪淫,不但針對出家修行人,在家人也應是如此。我們大家要區別開「邪淫」和「正淫」,「正淫」是夫妻之間正當的行為,而「邪淫」自然是不正當,不符合法律道德的思想和行為,比如婚姻關係中出現的第三者。
邪淫很多時候都是現世報,損福嚴重,家庭關係破裂、財富流失、子女不孝、身心不利、諸事不順,等等。邪淫太重,會墮入惡道,再難得此人身,遇到善知識。不斷邪淫,人生只會越來越苦。
四、敬畏因果、謙卑包容
做人要心懷敬畏,再有本事的人,也要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心懷謙卑、低調做人。「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你越是炫耀什麼,就越容易失去什麼。得意時,莫忘形,因為往往福禍相依。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飽谷總彎腰,智者常溫和,做人與做事,低調總沒錯」,越是有福報、有智慧的人,越懂得謙虛包容,福氣才會越長久。
五、孝順供養父母
佛是出世間最大的福田;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對父母孝順,其功德和供養佛的功德一樣大。「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為人子女,孝順是第一大善事。《賢愚經》上講:出家在家,慈心孝順,供養父母,計其功德,殊勝難量。一個人對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勸父母學佛修行,離苦得樂。
《大乘經》裡也說: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世上若沒有佛,就去孝順父母,父母就是我們最親的佛。堂上雙親你不孝,一心拜佛有何用?
願大眾: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利益有情、福慧增長。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