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積「陰德」的五件事,能做到一件,就值得讚嘆!

2021-01-09 蓮荷居士

老話說得好,「立榮名,不若種陰德」,古往今來,不管是修行人還是俗世中的凡夫,都非常注重陰德的積累。那麼,究竟什麼叫「陰德」呢?實際上非常簡單,默默地去行善,不圖回報,不求名聲,這樣的功德就是陰德!

也許有人覺得,既然沒人知道,將來又怎會有福報。其實不然,有道是功不唐捐,任何善行如來悉知悉見,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因果。與之相反,儘管做了善事,但眾人都知道了,還讚嘆、仰慕你,這就是現世現報,因為「名聲」也是福報。這樣一來,善業種子就無法增長,福德資糧就無從積累。在生活當中,有五件積累「陰德」的事,能做到其中一件,也值得讚嘆了。

其一、戒殺茹素,方便放生。

佛經有言,諸餘罪中,殺業罪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在佛家看來,一切眾生,不論強弱老幼,都有佛性,都是未來佛。所以,殺生者無異於殺未來佛,斷滅自己的善根慧命。

反過來講,如果有人能夠戒殺,並且行方便之法,救護眾生,這份功德自然是無量無邊的。如果因緣不具足,比如沒有救護眾生的機會,那麼適當素食也是功德一件,因為這也是在長養自己的慈悲心。

其二、潔身自好,不犯邪淫。

眾所周知,佛言邪淫者有雀鴿之報,而現實中犯邪淫者,稱之為「身敗名裂」也不為過,由此可知,邪淫極大損耗個人福報與陰德。

邪淫之心一旦生出,種種惡念便隨之而來,比如嫉妒心、貪戀心等。所謂「一切法由心生」,心術不正者,必害陰德。那麼,當我們潔身自好時,就相當於補上了一個漏失陰德的「窟窿」,當然會福慧日增。

其三、孝敬父母,尊重長者。

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父母生養我們,猶如樹木之根基,而子女則如同樹幹枝葉。所以說,凡諸善應以孝敬父母為先,這就如同大樹有了根基,一個連對自己有生養之恩的父母都不知孝敬的人,當然難期望他以慈悲心對待眾生。

從孝敬父母,尊重長者開始,進而以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慈悲心生起,平等智增長。

其四、皈依三寶,護持三寶。

所謂「三寶」,通常是指佛、法、僧,那為何說皈依和護持三寶,有無量的功德呢?無始以來,生為愚痴人,我們被邪見障礙,沉溺在貪嗔痴三毒中,於生死苦海中無盡輪轉。

三寶擔負教化眾生之責,令眾生破迷開悟,以種種善巧之法,幫我們清淨身口意,離生死苦得究竟樂。故而,能夠皈依三寶,乃至護持三寶,乃是大機緣,功德無量。

其五、隨喜讚嘆,不嗔不怨。

熟悉佛典的善信,大概都了解「普賢菩薩十大願王」,這其中之一就是隨喜功德。佛法歸根結底是心法,不僅講究行善布施,也注重隨喜讚嘆他人的功德。為何這樣講呢?

凡夫心地愚痴,因「貪」而生妒火,生嗔怨。故而,見到別人有成就時,常覺得有嫉妒心。隨喜讚嘆,意為見到別人的成就和善行,自己就發自內心的歡喜。隨喜讚嘆別人的功德,乃至幫助他人成就,這份功德可謂無量無邊。

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積累「陰德」並不需刻意而為之,這五件積功累德的善事,就算只能做到一件,也要讚嘆你。願大眾厚積陰德,福報綿長。感恩閱讀分享,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什麼是陰德?如何積累陰德?
    常聽老一輩人教誨子孫,做人要坐得端、行得正,多多做善事,積累陰德。提到「陰德」,這個詞可能許多人還是比較陌生的,為什麼是「陰」德,難道還有「陽」嗎?其實,陰德在佛教裡也稱為「功德」,在民間也有「陰功」一說,就是說在陰間被記功的善事。
  • 佛教:最積「陰德」的5件事,你能做到幾件?
    《了凡四訓》裡有句話: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陰德」厚重的人,往往可以得到上天的庇佑和加持。「行善不見善,前世有虧欠;作惡不見惡,前世有餘德」,很多時候,我們所看到的惡人並沒有遭受惡報,往往是因為他們前世積攢有陰德福報。
  • 積陰德的方法,先做到2點,善越積越厚,福報就會現前
    而自己所做的善事,最好是不要讓別人知道,這叫「陰德」,積累「陰德」將來所獲得的福報是無量的。像現在的新聞媒體,有人做一點好事就表揚、讚嘆,這也是福報,不過這個福報立刻就消耗掉了。所以真正做好事的人,不要讓人知道。如果做了好事,還想讓更多人知道,那自己的心還是沒有離開名聞利養,那這個善就是假善,是偽善。
  • 佛教:最積「陰德」的5件事,你做到了幾個?
    《了凡四訓》裡說道:行善而為人所知,即為陽善;行善而不為人所知,即為陰德。相比陽善,陰德的功德更大,有句話叫「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陽善雖可得世人讚譽,但終不及陰德的天道善神護持。世人皆一味燒香拜佛求保佑,卻不知真正保佑自己的不是外在的神靈,而是自己的德行。
  • 人積了陰德,看看你有嗎?
    人積了陰德一定會在身上留下痕跡,看看你有嗎?人做善事和壞事,都會在色身上體現出來。比如說陰騭紋,就是講人積累了陰德,就會在臉上留下痕跡。那如果做了缺德事,色身上也應該會留下痕跡。而所有的加強修養中,通過身語意,佛教有五戒十善。這個是修的具體方式。用一句話講,就是做人要修陰德,積累陰德。做陰德,就是帶著無求的心,去做善事,也不圖回報,不圖看好的去做,這就是陰德。  不管出家在家,做陰德事,都是必須的。天地之間,有股大力量在操控著。當從陰騭紋就可以看出,人做的一切,都逃不過天的眼睛。所以學佛,先積累陰德,很關鍵。  剛學佛,不要喊著要去極樂世界,要跳出六道。
  • 佛教:行善積福的十個小技巧,你值得收藏!
    稍微對佛教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佛教是勸導眾生向善並行善的。因此對於學佛之人來說,向善、行善、勸善也是必備的。行善能積福,能增長智慧,這是人人皆知的一個道理,但如何行善,才能積福最大化呢?以下這十個小技巧,你需知曉!一、不求。
  • 「積德行善,必有善報」:積陰德的5種善事,看看你做過幾種?
    人活著最重要的,不是積累多少財富,而是要多積陰德。  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就叫陰德,這樣得的福報才大。  《了凡四訓》讀物裡就講到: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所謂積陰德,就是暗中去做有德於人的事,也可以理解為做好事不留名。為什麼有些人做了好事不留姓名,這些人不是傻,而是真正有智慧,有些人做了好事不留姓名,就是為了給自己多積點陰德。
  • 一生多做善事,廣積陰德,福報大
    積德行善的事情,任何人都會去做,但是積德亦有「陰德」和「陽德」之分。萬事萬物都在變,變化中也有不變,就是萬事都有陰陽兩面。我們的一念善心、善行,都是積德。所謂陽德就是為善而人知之,陰德則為善而人不知。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這就是其中的妙理,你是想要上天護佑,天降吉祥呢,還是想要世間的名氣。有智慧的人肯定選擇前者,都希望天地護佑,人生吉祥。佛教中也講:種善因,得善果。
  •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什麼是陰德?陰德就是一個人暗中做好事,不告訴別人。而陽德卻恰恰相反,做了一點點好事,就喜歡到底虛揚,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得知道。佛教認為,陰德是使命運向好裡發展,最重要的動力。
  • 陰德是什麼?為什麼人們總說要「多積陰德」?
    為名利盡拋寵辱,清純似兒時天真的童貞,樸實如父輩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靜的人方能視見「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悠閒,聽聞「荷風送秋氣,竹露滴清響」的天籟,感受那「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曠。陶淵明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他能夠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絕句;歐陽修也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他在謫居時仍能悠然自得的寫出《醉翁亭記》。
  • 何謂「陰德」?道教為何要勸人廣積陰德呢?
    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它形容了一個人的成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要讀書、養生等,這裡的「陰德」就是本期要跟大家講述的內容。什麼是陰德呢?
  • 什麼是陰德?陰德厚重的人有哪些特徵?看看你自己有沒有這些特徵
    又見某些家庭中,後輩出了賢人,本是平民百姓,生於普通家庭,後代卻有出息,做了大官,做了很多有益於人民的事情,人們紛紛誇讚這個家庭中的祖先積了陰德。所以子孫後代才有福報。這種思想和行為能夠真正的幫助到他人,他人不知,自己也不「在乎」,認為這就是自己的本分,是應該做的,自然而為的,自然就不會彰顯出來,甚至很容易就自己淡忘了,這才是真正的積德,而且是積的大德。
  • 「經常積德行善,必有善報」:積陰德的十種善事,看你做過幾種?
    積德一定要多積陰德,行善一定要不求回報,佛家認為,這十種善事最積陰德,看看你做過幾種?◆第一、廣結善緣。「緣」是關係的意思。建立關係稱為結緣,彼此曾有交涉的關係稱為有緣,自利利他的關係稱為善緣,不涉私慾的關係稱為淨緣;造成眾多的善緣與淨緣,稱為廣結善緣。
  • 佛教:這三件最損陰德的事,快看你做過嗎
    《了凡四訓》中有言: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這句話也就是說,一個做了「陽善」的人,享受的是世人的讚譽和眼前的福報;但是如果一個人積了「陰德」,那可謂是功德無量,不僅上天會眷顧,來生也會享福。那麼何為「陰德」?凡為善而人知之者,即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者,即為陰德。
  • 佛教:「陰德」厚重之人,身上往往有這3個特質,看看你有幾個?
    導語在佛教看來,社會是多元的,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和諧的。個人易受他人影響,特別是在當今物慾橫流、心胸浮躁的情況下,人們養成了攀比的習慣。許多的煩惱和痛苦就會隨之而來。這就是所謂"陰德",也就是不為人所知的德行,也就是陰功。
  • 佛教:陰德深的人有4種面相,不用花錢就能美容,相貌秒殺整容臉
    佛教:陰德深的人有幾種面相,不用花錢就能美容,相貌秒殺整容臉。通過一個人的相貌,就可看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畢竟「相由心生」,內心怎麼想的,往往會表現在面部。這就是常說的「喜怒形於色」,可以說我們的相貌每年都在變化,只是我們沒有注意而已。
  • 陰德厚重的人,往往會有這五大特徵,你身上有嗎?
    又見某些家庭中後輩出了賢人,本是平民百姓,生於普通家庭,後代卻有出息,做了大官,做了很多有益於人民的事情,人們紛紛誇讚這個家庭中的祖先積了陰德。所以子孫後代才有福報。 那麼,「陰德」究竟是什麼?如何才能積累陰德,福佑子孫呢?
  • 佛教:這十件事,最積福報,你做過幾件?
    《四十二章經》上佛說,這十件事,是人生最難做到的,一旦做到了,可增福增慧,功德無量。積德並非只有去行善才能積德,做到這十件事,同樣可以積累福報,看看你做過幾件?第一件事:貧窮布施。但也有一些人,生在富貴之家,卻願意捨棄一切榮華富貴,選擇學佛修道,這樣的事,世上有幾人能做到呢?第三件事:棄命救人。願意捨棄生命去布施他人,佛陀曾做到過,但世人卻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捨命救人。佛家常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若能做到,必然積福無量。第四件事:得睹佛經。
  • 為什麼老一輩人常告訴年輕人要「多積陰德」?
    生活中,常會聽到老輩人說多積點陰德這樣類似的話,陰德到底指什麼?又為什麼要多積陰德?道祖老子在《道德真經》中告訴我們:萬物負陰而抱陽。即萬物都由陰陽構成,孤陽不生、獨陰不長,所謂的「德」也有陰陽之分。「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在道教信仰中,陰德是別人都不知道的,它就積在那裡,別人搶不走,奪不去,偷也偷不走,永遠都是你的,越積越厚,無形中的福報非常殊勝而且長遠,子孫後代都得以承負。陽德就不一樣,現實生活中做了好事,大家知道後,自然會引來俗世的名聲和讚譽,例如生活中常見的送錦旗、發獎金,或者當榜樣等等,這福報便消耗掉了。
  • 最積「陰德」的四件事,福報深厚的人都在做
    古語云:「有陰德者,必有陽報。」老人們常說在生活中要多積陰德,那麼到底什麼是陰德呢?陰德就是在暗中做有益於他人的好事,也叫做陰功。做好事不被人發現,悄無聲息的才叫做陰德,而大張旗鼓的行善積德,就叫做陽德。陽德是有漏之德,一個人大肆宣揚自己的行善積德事跡,因為大肆宣揚獲得了巨大的榮譽和名氣,積累的功德因此也就消耗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