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得好,「立榮名,不若種陰德」,古往今來,不管是修行人還是俗世中的凡夫,都非常注重陰德的積累。那麼,究竟什麼叫「陰德」呢?實際上非常簡單,默默地去行善,不圖回報,不求名聲,這樣的功德就是陰德!
也許有人覺得,既然沒人知道,將來又怎會有福報。其實不然,有道是功不唐捐,任何善行如來悉知悉見,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因果。與之相反,儘管做了善事,但眾人都知道了,還讚嘆、仰慕你,這就是現世現報,因為「名聲」也是福報。這樣一來,善業種子就無法增長,福德資糧就無從積累。在生活當中,有五件積累「陰德」的事,能做到其中一件,也值得讚嘆了。
其一、戒殺茹素,方便放生。
佛經有言,諸餘罪中,殺業罪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在佛家看來,一切眾生,不論強弱老幼,都有佛性,都是未來佛。所以,殺生者無異於殺未來佛,斷滅自己的善根慧命。
反過來講,如果有人能夠戒殺,並且行方便之法,救護眾生,這份功德自然是無量無邊的。如果因緣不具足,比如沒有救護眾生的機會,那麼適當素食也是功德一件,因為這也是在長養自己的慈悲心。
其二、潔身自好,不犯邪淫。
眾所周知,佛言邪淫者有雀鴿之報,而現實中犯邪淫者,稱之為「身敗名裂」也不為過,由此可知,邪淫極大損耗個人福報與陰德。
邪淫之心一旦生出,種種惡念便隨之而來,比如嫉妒心、貪戀心等。所謂「一切法由心生」,心術不正者,必害陰德。那麼,當我們潔身自好時,就相當於補上了一個漏失陰德的「窟窿」,當然會福慧日增。
其三、孝敬父母,尊重長者。
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父母生養我們,猶如樹木之根基,而子女則如同樹幹枝葉。所以說,凡諸善應以孝敬父母為先,這就如同大樹有了根基,一個連對自己有生養之恩的父母都不知孝敬的人,當然難期望他以慈悲心對待眾生。
從孝敬父母,尊重長者開始,進而以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慈悲心生起,平等智增長。
其四、皈依三寶,護持三寶。
所謂「三寶」,通常是指佛、法、僧,那為何說皈依和護持三寶,有無量的功德呢?無始以來,生為愚痴人,我們被邪見障礙,沉溺在貪嗔痴三毒中,於生死苦海中無盡輪轉。
三寶擔負教化眾生之責,令眾生破迷開悟,以種種善巧之法,幫我們清淨身口意,離生死苦得究竟樂。故而,能夠皈依三寶,乃至護持三寶,乃是大機緣,功德無量。
其五、隨喜讚嘆,不嗔不怨。
熟悉佛典的善信,大概都了解「普賢菩薩十大願王」,這其中之一就是隨喜功德。佛法歸根結底是心法,不僅講究行善布施,也注重隨喜讚嘆他人的功德。為何這樣講呢?
凡夫心地愚痴,因「貪」而生妒火,生嗔怨。故而,見到別人有成就時,常覺得有嫉妒心。隨喜讚嘆,意為見到別人的成就和善行,自己就發自內心的歡喜。隨喜讚嘆別人的功德,乃至幫助他人成就,這份功德可謂無量無邊。
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積累「陰德」並不需刻意而為之,這五件積功累德的善事,就算只能做到一件,也要讚嘆你。願大眾厚積陰德,福報綿長。感恩閱讀分享,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