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積「陰德」的四件事,福報深厚的人都在做

2021-01-10 千面略懂先生

古語云:「有陰德者,必有陽報。」老人們常說在生活中要多積陰德,那麼到底什麼是陰德呢?

陰德就是在暗中做有益於他人的好事,也叫做陰功。做好事不被人發現,悄無聲息的才叫做陰德,而大張旗鼓的行善積德,就叫做陽德。

陽德是有漏之德,一個人大肆宣揚自己的行善積德事跡,因為大肆宣揚獲得了巨大的榮譽和名氣,積累的功德因此也就消耗掉了。

陰德就不同,陰德是無漏之德,行善積德不在人前,做好事不留名,沒有任何雜念摻雜其中。

只有一顆純粹的善心,功德不會被消耗,而是會不斷積累壯大,就像一塊大磁鐵,把健康、好運和幸福源源不斷吸引過來。

下面最積陰德的四件事,福報深厚的人都在做,看看你是不是。

01孝順父母

「百善孝為先」,人的身體髮膚皆來自父母。若沒有父母孕育呵護,我們人無法出生成長,更別說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

佛經裡說過眾罪最惡之一就是不孝父母,父母是三界內最大的福田。不管是出家人還是普通信眾,都應該真心實意的孝順供養父母,這個功德殊勝難量。

佛教講孝順父母是有三個層次的,分為初、中、上品三種。初品孝順父母,是全心全意的供養,讓父母在生活上沒有憂愁。

而中品則是自身努力做出一番事業,清白行事,名利皆有所得,讓父母感到驕傲自豪;至於上品的孝順,就是在前兩個的基礎上,引導父母積極向善,並幫助父母行善積德,積攢功德福報。

關於如何孝順父母,有五個法門:

第一是要供養雙親,不令擔憂困苦

父母無怨無悔地撫養我們,讓我們能夠順利長大。

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我們應該站出來,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上,都應該悉心照料父母雙親,讓他們感到開心快樂,而不是被困苦折磨。

第二個法門是有所作為,悉數告知

身為子女,無論要做什麼,都應當告知父母一聲,不要有所隱瞞,讓父母為此擔憂焦慮,要讓他們感受到兒女們滿滿的信任。

第三個法門是父母善行,順和不逆

父母想要做好事,身為子女應當全力支持,而不是顧惜錢財外物,因而橫加阻攔逆反父母心意。

第四個法門是父母良言,洗耳恭聽

父母的人生經歷比我們豐富得多,教導我們的話語沒有半分私心,即便不認同,也不應頂嘴違背。

第五個法門是父母善業,不使中斷

若是父母做了什麼良善的事,諸如:捐款捐物、照顧孤獨老人或者救助動物等,身為子女,應當效仿,並將這些行為繼承傳承下去。

這樣能不斷積攢功德,父母雙親也會一直健康長壽,如此方才是孝順。

02寬容待人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因出身不同,身處的環境和經歷不同,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觀點。在交流中總會有摩擦出現,這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是看我們如何看待和處理。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完美無瑕,所有的人都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包括我們自己本身。

如果一味緊抓缺點,其他人必然不敢靠近,人際關係也變得十分惡劣。凡事都要較真,最後不僅得罪人,也會讓自己身心俱疲。

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摩擦的時候,不妨忍一時退一步,這不是妥協也不是懦弱,而是寬容。

寬容是一種能諒解他人,克制自身情緒,包容他人缺點的博大胸懷,這是人們隨著知識和修養的不斷提高而感悟出的人生哲學。

這不是口號,也不是旗幟,更不是武器,這是難得的境界,容他人不能容,忍他人不能忍,如此方能悄無聲息化解種種仇怨摩擦,最終從繁雜的世俗中超脫出去,擁抱健康美好的人生。

相關焦點

  • 一生多做善事,廣積陰德,福報大
    積德行善的事情,任何人都會去做,但是積德亦有「陰德」和「陽德」之分。萬事萬物都在變,變化中也有不變,就是萬事都有陰陽兩面。我們的一念善心、善行,都是積德。所謂陽德就是為善而人知之,陰德則為善而人不知。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這就是其中的妙理,你是想要上天護佑,天降吉祥呢,還是想要世間的名氣。有智慧的人肯定選擇前者,都希望天地護佑,人生吉祥。佛教中也講:種善因,得善果。
  • 陰德深厚之人,都有哪些福報?
    福澤深厚之人,平日裡必定待人友善,會多為朋友著想,而人與人之間,最看重的是以真心對真心。 雖說陰德深厚之人,做好事不求回報,但這種回報依然會在無形中歸來,他們會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慢慢發現自己的人緣變好了,似乎自己身邊,處處都是貴人。 氣色變好
  • 最積陰德六件事,任何人都可完成,儘量多做,福報自來!
    生活中處處有善,以下這六件事最積陰德,任何人都能做到,我們應該知善為善,儘量多做,福報自然會綿長!一、樂善好施,扶危濟困「若為樂布施,後必得安樂」。以無求之心行布施之舉,經過點滴積累,必會積德深厚福報綿長,通俗來說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當他人身處急難之中,伸出援助之手,助人也是助己,也無需非要做驚天善舉,盡己所能即可。
  • 佛教:受些苦,是積福報,是好事!
    古人講,要培養老來福報,年輕不要享受福報,把老年得福報都拿來享受。現在的父母認為給孩子留下更多的財富,給孩子財富就是一件好事,俗不知孩子吃些苦也許是一些福報,如今年輕不吃苦,老來就會受苦,什麼都容易得到就會失去感恩心,就會不恭敬父母,頂撞家人。
  • 人積了陰德,看看你有嗎?
    用一句話講,就是做人要修陰德,積累陰德。做陰德,就是帶著無求的心,去做善事,也不圖回報,不圖看好的去做,這就是陰德。  不管出家在家,做陰德事,都是必須的。天地之間,有股大力量在操控著。當從陰騭紋就可以看出,人做的一切,都逃不過天的眼睛。所以學佛,先積累陰德,很關鍵。  剛學佛,不要喊著要去極樂世界,要跳出六道。也不要喊,富貴會害人,不求人天福報。也不要喊:父母子女都是冤親債主,討債還債。
  • 「積德行善,必有善報」:積陰德的5種善事,看看你做過幾種?
    人活著最重要的,不是積累多少財富,而是要多積陰德。  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就叫陰德,這樣得的福報才大。  《了凡四訓》讀物裡就講到: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所謂積陰德,就是暗中去做有德於人的事,也可以理解為做好事不留名。為什麼有些人做了好事不留姓名,這些人不是傻,而是真正有智慧,有些人做了好事不留姓名,就是為了給自己多積點陰德。
  • 為什麼老一輩人常告訴年輕人要「多積陰德」?
    《了凡四訓》中,簡要講述了「陰德」和「陽德」的區別:「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也就是說,你做的好事完全顯露出來,別人都知道,網絡、電視等各種媒體都報導出來,這就是陽善,即陽德;而如果你做的善事沒有人知道,你自己也沒有刻意去告訴他人,這就是陰德。陰德和陽德間區別很大,我們都說積陰德,而不強調積陽德,就是因為兩者有別。
  • 積陰德的方法,先做到2點,善越積越厚,福報就會現前
    而自己所做的善事,最好是不要讓別人知道,這叫「陰德」,積累「陰德」將來所獲得的福報是無量的。像現在的新聞媒體,有人做一點好事就表揚、讚嘆,這也是福報,不過這個福報立刻就消耗掉了。所以真正做好事的人,不要讓人知道。如果做了好事,還想讓更多人知道,那自己的心還是沒有離開名聞利養,那這個善就是假善,是偽善。
  • 何謂「陰德」?道教為何要勸人廣積陰德呢?
    「陰」是暗地裡的意思,「德」就是善行,陰德即暗地裡行善而不為人知,行善為人所知則是陽善。分粥賑饑、築橋鋪路,這些都是屬於陰德,有陰德的人,上天必將賜福於他。行善是出於真心,而不是為了揚名立萬,沽名釣譽,也不是為了求得福報,這才是真正的積陰德。《周易》有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意思是積德行善的人家,必然有多的吉慶;作惡的人家,則必多禍殃。
  • 陰德是什麼?為什麼人們總說要「多積陰德」?
    生活總的來說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態,不懂得欣賞的人,就會用挑剔把一切變得有殘缺。簡單做人,率性而為,把握分寸,隨遇而安,坦然接受現實;簡單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人生就是一場漫長對抗,有些人笑在開始,有些人卻贏在最終。試著微笑,試著回眸,放鬆自己,不強求、不萎靡、不浮躁。
  • 積陰德,可以衝破先天八字的束縛
    而做善事不讓別人知道,並且心中不求任何回報地去做,這就叫積「陰德」。「陰德」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扭轉命運,衝破先天八字的拘束,帶給一個人和後代的福報,大的不得了。它的質量和密度都很高,這種高密度的陰德能量,它是生命步入長壽、康寧、富貴、安樂、吉祥的根本養份,也是成聖成賢的道根。科學家曾提出一種假說,認為人有生物時鐘。人出生時,內部機制已對生命的時限做了設定,時間一到,體內即分泌出死亡素,導致人死亡;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人如一支顯像管,出生時已確定了它使用的期限。
  • 「陰德」是什麼意思,如何積累陰德?
    相信很多學佛人,對於「行善積德」這個詞並不陌生,物有正反,德也分陰陽。譬如古德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間,為子孫長久之計。」意思是說,留金銀給後人,難保無不肖子孫;留家書給後人,子孫又未必肯讀。
  • 「經常積德行善,必有善報」:積陰德的十種善事,看你做過幾種?
    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積德一定要多積陰德,行善一定要不求回報,佛家認為,這十種善事最積陰德,看看你做過幾種?◆第一、廣結善緣。「緣」是關係的意思。建立關係稱為結緣,彼此曾有交涉的關係稱為有緣,自利利他的關係稱為善緣,不涉私慾的關係稱為淨緣;造成眾多的善緣與淨緣,稱為廣結善緣。
  • 佛教:這三件最損陰德的事,快看你做過嗎
    《了凡四訓》中有言: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這句話也就是說,一個做了「陽善」的人,享受的是世人的讚譽和眼前的福報;但是如果一個人積了「陰德」,那可謂是功德無量,不僅上天會眷顧,來生也會享福。那麼何為「陰德」?凡為善而人知之者,即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者,即為陰德。
  • 佛教:最積「陰德」的5件事,你能做到幾件?
    《了凡四訓》裡有句話: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陰德」厚重的人,往往可以得到上天的庇佑和加持。「行善不見善,前世有虧欠;作惡不見惡,前世有餘德」,很多時候,我們所看到的惡人並沒有遭受惡報,往往是因為他們前世積攢有陰德福報。
  • 陰德深厚之人會有這兩種相貌,看看你有嗎?
    陽德是做了好事被別人所知曉,這樣就能獲得良好的名聲,而陰德是為別人做了好事卻沒有人知道,而這樣不是意味著沒有福報,他的福報是來自上天,會在冥冥之中給予他幫助或者福祿,就像有些人即便遇到災難也不會有什麼損傷,做什麼事情好運總會伴隨著他,這些其實是陰德厚重的緣故。所以陰德相比於陽德來說,果報會更加的殊勝,生活中那些做好事不留名,付出而不要求回報的人,生往往會過得非常的順暢。
  • 都說「積德行善」可以得福報,到底要積什麼「德」行什麼「善」?
    現如今,人們經常把「積德行善」這四個字掛在嘴邊,都知道這樣做可以得福報,可是卻並不了解到底要行什麼善才可以積德,而真正能夠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可是人們卻開始盲目的抄經念佛,或者是去市場買幾條魚放到綜合裡面去放生,這樣算是在為自己記得嗎?或許算吧,但是卻絕不絕對。
  •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什麼是陰德?陰德就是一個人暗中做好事,不告訴別人。而陽德卻恰恰相反,做了一點點好事,就喜歡到底虛揚,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得知道。佛教認為,陰德是使命運向好裡發展,最重要的動力。
  • 什麼是陰德?
    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而沒有刻意告訴別人,就叫「陰德」,這樣得的福報才大。也有說是:陰德指在人世間所做的而在陰間可以記功的好事,也指暗中做的好事。陰德是隱藏的德行,與陽善的公開行善是相反的。
  • 佛教:什麼是陰德?如何積累陰德?
    與「陽善」相對應的就是我們本篇文章主要談及的話題「陰德」。陰德就是做好事不留名,不貪功名,暗中所作的有德於人的善事。「陰德天報之」,人有善念、天必佑之,雖然行善不為人所知,但所作的一切都已經記在了我們的陰德裡,種下了豐碩的善因。「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陰德」所積累下來的福報,不僅自己可以享受得到,還會庇佑子孫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