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想要得到幸福美滿的生活,一生暢行無阻,就一定要積德行善,所謂有德走遍天下。而自己所做的善事,最好是不要讓別人知道,這叫「陰德」,積累「陰德」將來所獲得的福報是無量的。像現在的新聞媒體,有人做一點好事就表揚、讚嘆,這也是福報,不過這個福報立刻就消耗掉了。
所以真正做好事的人,不要讓人知道。如果做了好事,還想讓更多人知道,那自己的心還是沒有離開名聞利養,那這個善就是假善,是偽善。古時候有大德行的人,都是在默默的付出,於是德越積越厚,等機緣成熟,就能為國家建功立業。
古語講:「陽德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這句說裡面含藏著許許多多的學問,我們都要深思,我們都要會學。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無不是教人積德向善。佛教所講的因緣果報,更容易讓人理解,所謂種善因,得善果。積德就得福報,積惡就折損福報,這和因果是一個道理。
想讓自己的命運好,事業順利,家庭生活幸福美滿,就必須要做善事,廣積陰德,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將來的果報絕對是大豐收。在行善方面,積陰德的方法,首先要做到以下2點。
第一、端正心念,心無惡念,讓自己有一顆善良、慈悲、助人為樂的心。
《文昌帝君陰騭文》講:「欲廣福田,須憑心地,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
用正能量看問題,看每件事情的長處,到處都能發現自己的慈悲心,積德和自己的慈悲心是密不可分的,一切法由心想生。我們每日起心動念,都要為別人著想,一念善心起,萬般福報來,這是心行一善。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所以說心念的力量是很大的,一念心能影響周遍法界,我們言談舉止說一句有益的好話,心裡總想著別人的好處,這都是行善,都在積德,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日積月累,善越積越厚,福德資糧越來越多,福報就會現前。
第二、樂善好施,勸人向善,戒殺放生,念佛、誦經。
《易經》告訴我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首先端正自己的心念之後,第二就要付諸於行動了,慈悲心的具體表現就是樂善好施,戒殺放生。要記住想要做一個有福報的人,永遠可以殺害動物,殺生是最折損功德的。
在所有的善事中,放生功德是最為完美的,放生就是救命。而且在放生的這個過程,既有了財布施,又有無畏布施。佛教講財布施的財富,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所以我們的行善願望通過放生,可以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能滿足實現。
對於學佛的人來講,念「阿彌陀佛」聖號,讀誦大乘經典,也能使自己內心沉穩,修心養性,心地清淨,清淨心能生智慧。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智慧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圓滿,更舒心。願大家多積陰德,福佑子孫,代代興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