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循環,報應不爽,這5件事最損陰德,萬萬不可為

2021-01-09 千面略懂先生

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因果對一切眾生平等。佛教認為,萬事講究因緣和合,一切都是你自己起心動念所造,有什麼因,就必然造就什麼樣的果報。因此,要想收穫福報、庇佑子孫就要多積德行善。

有很多網友在後臺提出疑問:積德行善為何還要分陽善陰德?

所謂「陽善」,其實就是做好事公開透明、為人所知。比如你給某地捐款修一座橋,但凡走過那座橋的人都會誇讚你,或者有人給你在媒體宣傳,有人給你造功德碑,有人給你送錦旗等等,這就叫陽善享世名。

「陰德」就是暗地裡行善,不為人所知。

看到有人困苦,留下一些錢或者一些必需品悄悄離開。得到幫助的人都不知道好心人姓甚名誰。雖然人們不知道,但是「人在做、天在看」,上天不會虧待善心人。

我們常說那四個字「厚德載物」,與其留有家財萬貫,不與留予子孫無量陰德,庇佑後代繁榮興旺,這就是前輩積厚重陰德的力量。下面這5件事千萬不要做,否則不但無法改善你的命運,更談不上惠及子孫了。

第一:不孝順父母

近日,網上爆出一則的新聞發人深思:

八旬父親病危數日,兒子怒吼「你到底死不死啊,我的喪假只有7天!」

事件一經報導便引起網友們的憤怒。

父母生你養你何等辛苦,輪到孝敬之時卻說出如此傷人心的話。最後老父親含淚離世,他的心有多難過可想而知。

佛陀說,父母是這世間最大的福田。如果自己福報不夠,就要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功德自會圓滿無量。

一個不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是被世人罵做沒有良心的人。無論你有多優秀,想要成為有福之人,除了本事,更重要的是人品。

人品不行,能量虧損,好的運氣也是難以具足的。我們的心就是最重要的風水,心不良善的人,再燒香拜佛,也是枉然。堂上雙親你不孝,一心拜佛有何用?

第二: 貢高我慢

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人會因為別人一句無心的話敏感半天,因此抑鬱、憤怒、失落、痛苦,被各種負面情緒糾纏不能自己。

像一個刺蝟一樣,時時豎起滿身的詞防備著每一個來到他身邊的人。不僅對自己身心不利,對他的社交和工作也帶來諸多不利。

「慢」就是驕傲的意思。一個人由於長時間太過於保有自己的自尊心,他的內心裏面變得很敏感、脆弱,別人善意的建議,他都會誤認為是惡意的攻擊和傷害,以致內心裡容不下任何一個人,這被稱之為「我慢」。

其實看過佛家的定義後,你就能明白,我慢其實是一個人的心量。佛陀主張眾生要擴寬心胸,增大心量之法。

增大心量有什麼用呢?就是為了增加福報陰德,讓你我不再因為「心胸狹窄,貢高我慢」而耗損福報陰德。

第三: 愛貪便宜

老話說的好,貪小便宜吃大虧。

說到這裡,我想起星雲大師曾做過這麼一個開示:

有個人為了少交社保,就把自己的年齡改了,因為年齡改大了以後,就可以早些年領到退休金。

改了以後,發現運氣就越來越不好了。

他問大師為什麼?

大師說:「你雖然少交了很多錢,但這個錢是哪裡產生的,其實你命中的其他福報。

你把本該踏實奮鬥的這幾年都提前揮霍了,你以為是佔了大便宜,現在便享受到了退休養老的生活,卻忘記了這幾年你可以發展人脈,指點後輩,日後退休更得人尊重,遇到困難,自有朋友相助;而現在的你,除了一點退休金,已經一無所有了。」

人一旦喜歡貪小便宜,他的眼界就被控制在狹小的格局中,再無法富貴起來了。如果你發現自己窮,是因為你命中福報本來不足,只有善於布施才會增加你的福報。

倘若捂緊口袋捨不得花,眼睛又瞄著別人的財富,就會因為你貪小便宜的念頭損耗你的福報。所以諸位,做善事也要有智慧。一個喜歡佔便宜的人缺乏博愛救苦之心,沒有人緣,也必定缺少他人幫助,又怎能福祉深厚呢?

第四:吝嗇行善

有人說:「我家大業大,我家的財富夠很多代子孫享用了,也不想行善,也不需要福報,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可以了。」

咋一聽,似乎也有理。可不做善事,沒有福德資糧,就只能等著坐吃山空。

積德行善就相當於給自己的福報銀行裡面「存款」,只有多做善事才能讓自己的福報一點點增加。如果你只顧自己,不管他人死活,最後必定落得個失道寡助的悽慘下場。

吝嗇行善的人說到底還是沒有放下心裡的貪嗔痴,被欲望牽制著,沒有博愛救苦之心,縱然一時快活,但到落魄失意之時,難免財去人苦。

第五:經常殺生

佛教認為:在諸多罪業之中,唯殺業最重;在諸多功德之中,唯放生第一。

修佛之人都知道六道輪迴,不論是人類還是萬物生靈無不都是依前世因果宿業而流轉,只不過你我比動物多了很多善根才能今生為人。前世因決定今生果,今世因決定來生果。如果今生造殺業、斷善根,你的來生又會什麼樣呢?

要是你發現自己很長一段時間做事多有不順,有必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曾經結過惡緣?你故意殺生,比如為了財富或是報復殺生為洩私憤……

不管是哪一種,你都要知道,殺生結怨氣、結惡緣,未來將有諸多不好的業報。

佛教有云:一切眾生皆為有情,皆能感知喜怒哀樂,如果你今天貪圖享樂而殺害它們,來日因緣果報、疏而不漏,冤冤相報、絲毫不虛。多放生護生、培養慈悲心,為自己廣積陰德,也能為子孫謀得福報。

相由心生命由己造。一個人只要念頭變了,氣場就變了,氣場變了,風水就變了,風水一變,命運也就隨之改變。《太上感應篇》有云: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禍端也是自找的。對照以上5件事,及時消除惡念修正惡行,多積德行善,多廣結善緣,才能修來福報佑及子孫。如是因、如是果,真實不虛。

作者:略懂居士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略懂居士每天帶你一起識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

相關焦點

  • 佛教:這三件最損陰德的事,快看你做過嗎
    《了凡四訓》中有言: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這句話也就是說,一個做了「陽善」的人,享受的是世人的讚譽和眼前的福報;但是如果一個人積了「陰德」,那可謂是功德無量,不僅上天會眷顧,來生也會享福。那麼何為「陰德」?凡為善而人知之者,即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者,即為陰德。
  • 最損陰德的十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要懺悔了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十件事是最損陰德的,最好一件也不要去做,一旦做了福報就會被損耗掉,福報少時災禍就會出現。要想積陰德,這十件事千萬不要做。第一、廣結惡緣。我們在和別人交往時,儘量要與人結下善緣,因為善緣會帶來善果,如果經常與人結下惡緣,很容易招來惡果。
  • 「最損陰德之事,一看便知」:這十件事,會招惹災禍!要提防
    多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太上感應篇》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福報和災禍其實都是自己行為的因果,如果你經常做損耗陰德的事,自然會招來災禍,如果你經常做積德積福的事,自然會收穫善果。有人說,一個人要想積累更多陰德,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去做損耗陰德的事情。文字覺得,「最損陰德之事,一看便知」:這十件事,會招惹災禍!要提防!第一、經常邪淫。
  • 自古因果不饒人,3件損「陰德」的事,千萬不要做
    而往往陰德厚重的人,都是深信因果之人,廣結善緣,積攢陰德,福報後人。人生在世,難免會有委屈和辛酸。在佛家看來,這世上哪有什麼委屈,有的不過只是因果。佛家講究因果循環,而陰德厚重之人,絕不會做這三件事。01做邪淫之事佛說:「邪淫不分對誰,果報是短命。」佛家一般認為邪淫的事都是不好的事,不論任何一個人做了不好的事,就會受到因果的報應,而且對陰德損害很大,命運也不會好。比如夫妻之間,如果不做一些違背天地之理的,那就叫做正淫。
  • 這四件事,最損陰德,最好一件也別做!
    人們都希望自己能夠趨吉避兇,避禍得福,但因為不明白因果的道理,所以一旦獲得福報,就容易得意忘形;一旦遭遇災禍,又會怨天尤人。其實我們所有的境遇,都是由自己的心念言行所感召而來的,所以古人告訴我們:「行不不得,皆反求諸己」。下面這四件事,最損陰德,最好一件也沒有做過,如果做過,也要趕緊懺悔改過。一、不孝父母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撫養我們成人,這是天大的恩德。
  • 易損陰德的十件事,你做過幾件?哪怕做過一件,都可能招來災禍
    所以,多積陰德就是在不知不覺中在為自己的子孫後代做福報。一個人是否會得到福報,還是迎來災禍,其實都跟自己有關。如果經常做的是積陰德的事情,福報自然而來。如果做得是損陰德的事情,那麼災禍當然去找你了。《太上感應篇》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想要積累自己的陰德,那麼損陰德的事情就不要做了。看看下面這十件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哪怕做過一件,都可能招來災禍。
  • 佛教:最積「陰德」的5件事,你能做到幾件?
    《了凡四訓》裡有句話: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陰德」厚重的人,往往可以得到上天的庇佑和加持。「行善不見善,前世有虧欠;作惡不見惡,前世有餘德」,很多時候,我們所看到的惡人並沒有遭受惡報,往往是因為他們前世積攢有陰德福報。
  • 這三件損陰德的事,正在消耗你的福報!
    德有二十五種之多,我們今天來講陰德!積陰德歷來為古人所重視!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積陰德的人,雖然人們不知道,但是「人在做、天在看」,上天不會虧待善心!留家財萬貫給子孫,不如留子孫無量陰德!佛家講求因緣,因緣和合,行善積德才是真正改善命運的良策。下面這些最損陰德的事,奉勸不要去做!
  • 佛教:最積「陰德」的5件事,你做到了幾個?
    《了凡四訓》裡說道:行善而為人所知,即為陽善;行善而不為人所知,即為陰德。相比陽善,陰德的功德更大,有句話叫「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陽善雖可得世人讚譽,但終不及陰德的天道善神護持。世人皆一味燒香拜佛求保佑,卻不知真正保佑自己的不是外在的神靈,而是自己的德行。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5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不是迷信佛菩薩神通,而是教人信因果。「諸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法之根本就在「因果」二字,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不信因果。不論你信與不信,因果報應都時刻跟隨著我們。「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我們的每一個起心動念,每一個行為都是「因」,日後都必感召其果。《增一阿含經》裡提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 最積陰德六件事,任何人都可完成,儘量多做,福報自來!
    生活中處處有善,以下這六件事最積陰德,任何人都能做到,我們應該知善為善,儘量多做,福報自然會綿長!一、樂善好施,扶危濟困「若為樂布施,後必得安樂」。以無求之心行布施之舉,經過點滴積累,必會積德深厚福報綿長,通俗來說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當他人身處急難之中,伸出援助之手,助人也是助己,也無需非要做驚天善舉,盡己所能即可。
  • 「積德雖無人見,行善必有天知」:這4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此,人生在世,要敬畏因果,多行善積德。行善積德是為自己謀福,也是利益子孫後代。人生沒有福德,就會感召苦果。所以,南山老人說:「積德雖無人見,行善必有天知」:這4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那麼,南山老人所說的這4件事究竟是哪4件呢?第一:殺生,造「殺業」。南山老人說,殺生,造「殺業」折損陰德。
  • 一位高僧的告誡:這3件事有損陰德,你最好不要去做
    所謂陰德,是指做好事不留名,不被人知道。陰德是隱藏的德行,與陽善的公開行善是相反的。佛學上說: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由此可見,陰德比陽善更具有無量功德福報。不論你信不信佛,生而為人,應該要多積陰德,不要去做有損陰德的事。那麼,究竟有哪些事情是有損陰德的呢?
  • 盤點人生中最損陰德10件事,最好一件也別做
    下面列出的10件事對陰德最不利事,希望你沒有做過!1.為了自己利益,使別人沒有靈魂之軀。這些東西可能不是你所得到的,但是這些東西確實是你自己所消耗的,例如:誘使他人吃喝玩樂,或誘使他人去吃喝嫖賭,從而傷害他人身心,讓人家名聲敗落,錢財耗完,這種過事情就是在折自己的福2.侵入他人的愛,助人為非。
  • 「佛說」「損陰德,折福報」的4件事情,別再做了,會得報應的
    「行善不見善,前世有虧欠;作惡不見惡,前世有餘德」,一個人的一生有得有失,有苦有甜,各有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無論福禍,皆是因果。有的人善良一輩子卻吃盡苦頭,有的人罪惡滔天卻享盡榮華,這不是不公平,幾輩子的陰德積累的不一樣,這輩子的餘蔭或餘禍罷了。
  • 佛教:淫邪的10大危害,愚人自損陰德,諸佛不佑!
    這是在教誨我們要做正確的選擇,不走邪途;也在警戒我們:不要因為身處「暗室」別人都看不到,就可以動邪念,這樣其實是在自我欺騙!因為「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起意神先知」,你未曾動念之前,天上的神佛就早已經知道了。積德行善之人必有福報,這當中又以「積陰德」為最善。陰德之中,又以不淫邪為最上!
  • 人生最不可忽視的定律:因果循環
    你相信因果循環嗎?或許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回答,但我想說的是,人世間會有因果循環,而且在感情中更是如此,倘若你傷害過別人,到最後你也會受到別人的傷害倘若別人傷害了你,那麼到最後別人也會受到世間的懲罰。感情中,風水輪流轉,蒼天饒過誰?
  • 佛教:因果報應,最損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
    「因果報應非小可,佛言真語莫看輕」,因果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種什麼因、結什麼果,真實不虛,也絲毫沒有差錯。沒有誰能背離因果、逃脫因果,哪怕是菩薩。也不要覺得做壞事,一時沒有受到果報就沾沾自喜。因果會遲疑,但從來不會缺席。
  • 這三種行為最損人陰德,千萬不要做,因果不饒人!【早課】第365期
    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積善成德,改變命運。各位善友同修:大家早上好!這裡是日行一善共修平臺,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開始今天的美好之旅。「欠債還錢,殺人償命」,你傷害了別的生靈,也會得到相應的果報。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人貪生畏死,害怕受到傷害,眾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達摩祖師問:「你一天能打到多少獵物呢?」獵人回答:「運氣好的時候,可以打到好幾隻,有時候還能打到懷孕的呢!」達摩祖師搖搖頭,對他說:「我只能射到一隻,射到這隻,能使萬千動物安詳。「我說的是你呀!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難伸。
  • 這件事最積陰德,現世改命最快
    世間最真實的功德,在於積累現世陰德。它是別人甚至自己都不知道的情況下,所做的善事積累的功德叫做陰德。無意之中所做的善事,比平日裡有目的所做的善事,更加具足功德。從前有個人去算命算出命裡無財,他垂頭喪氣回家。路上撿到一塊黃金,想起算命所說,不敢違背天命,便原地等失主。不久一位男人急匆匆過來問他黃金,他立即還給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