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件最積福報的事,你做過幾件?

2021-01-15 國學雜談

俗話說「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五福臨門,福報多多,那怎樣才能增加自己的福報呢?下面十件事,最能積累福報,看看你做過幾件?

一、少貪心,多施捨

佛教講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修布施就像種田,撒下一把種子,就會收穫一片莊稼。所以做人要少一點貪心,多一點施捨心,才能增加自己的福報。

二、少計較,多包容

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敵人多一堵牆。只要不是原則問題,就不要太過計較,多包容別人的缺點,多原諒別人的過失,這樣才能積累福報。

三、少為己,多為人

不要遇到事情總想著自己,要設身處地多為別人著想。自私自利人,沒有人願意和他交往,更沒有人願意幫助他,只有那些不計個人得失、無私奉獻的人,才會贏得他人的尊重與信任。

四、少享受,多修德

享福消福,吃苦了苦,如果把生命都浪費在各種生活享受上,福報就會越消越少。生而為人,應該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提高自己道德修養上,為國家社會多做貢獻,這樣的人生才有價值、有意義。

五、少情愛,多慈悲

世間的情愛是自私的,是染汙的,不是究竟恆久的愛。只有把愛升華為慈悲,能夠平等對待一切眾生,才是真正的大愛,才能真正利益眾生、利益自己。

六、少憂慮,多喜悅

憂愁能使人變老,喜悅是最好的營養品。人生之事十有八九難如人意,在有限的生命中,我們應該學會放下那些令人煩惱憂鬱的事情,要把歡喜和快樂常常放在心頭,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不但利益自己,也能影響他人。

七、少私心,多為公

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他的使命和責任。凡事不要總想著自己,人生不能總為自己而活,還要常常想到別人,想到國家社會,多付出,多貢獻,多利益他人,才能成就自己。

八、少傲慢,多謙虛

滿招損,謙受益。傲慢自大的人,連老天都看不上他,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災禍。只有虛懷若谷的人,才會受到別人的尊敬和上天的垂青,運氣會越來越好,福報會越來越多。

九、少執著,多放下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覺悟後,第一句話便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我們每個人的自性中都本具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只是被我們的妄想執著障礙住了,所以做人要少一些執著,多一些放下,福德才能越來越多。

十、少積聚,多散財

佛經上講財富為五家共有:水、火、盜賊、官家、敗家子,錢財積累再多,那也不算自己的,只有用了的才是自己的,所以要多行布施,廣結善緣。古人說:「財聚人散,財散人聚」,金錢捨出去,人心就來了,財富是越施越多,福報是越享受越少。

相關焦點

  • 佛教:這十件事,最積福報,你做過幾件?
    《四十二章經》上佛說,這十件事,是人生最難做到的,一旦做到了,可增福增慧,功德無量。積德並非只有去行善才能積德,做到這十件事,同樣可以積累福報,看看你做過幾件?第一件事:貧窮布施。富貴人家做布施容易,但貧窮之家去做布施就難了,若是你身上只剩下一分錢,你把這一分錢布施出去,所得功德如同與一個身上有百萬家產之人,將百萬家產全部布施出去,是一樣的道理。所以越窮就越應該去做布施。第二件事:富貴學道。很多人因為家境貧困,或是遇到了難事,才選擇遁入沙門。
  • 學佛人:這四件積福報的事,你做過幾件
    想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就要勤加修行,多積福報。而福報的獲得又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一點一滴的行為之中。淨業三福上說「孝順父母,侍奉師長,慈芯不殺,修十善業」 可獲得福報。這四件積福報的事,你做過幾件?第一件事:孝順父母。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是最大的善。行善可以積累福報。
  • 易損陰德的十件事,你做過幾件?哪怕做過一件,都可能招來災禍
    如果一個人想要子孫滿堂,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積陰德是少不了的事情。古語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讀。所以,多積陰德就是在不知不覺中在為自己的子孫後代做福報。一個人是否會得到福報,還是迎來災禍,其實都跟自己有關。如果經常做的是積陰德的事情,福報自然而來。如果做得是損陰德的事情,那麼災禍當然去找你了。《太上感應篇》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
  • 佛說:這五件事,最能為自己積攢福報,功德無量,看看你做過幾件
    世人都想得到福報,兒女都好、皆有前途;父母長壽、福氣安康,但是要想得到福報、無災無難,就要做行善積德之事,千萬不能做損人利己的壞事,正如佛說:這五件事,最能為自己積攢福報,功德無量,看看你做過幾件?但是,即使擁有的財富有限,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做一些公益的事情,為大家服務也是功德無量。06行善勸善我國古代的先祖、亦是道教創始人老子曾勸導世人向善,最能扣人心扉的名言即是:「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 「積德行善,必有善報」:積陰德的5種善事,看看你做過幾種?
    人活著最重要的,不是積累多少財富,而是要多積陰德。  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就叫陰德,這樣得的福報才大。  《了凡四訓》讀物裡就講到: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所謂積陰德,就是暗中去做有德於人的事,也可以理解為做好事不留名。為什麼有些人做了好事不留姓名,這些人不是傻,而是真正有智慧,有些人做了好事不留姓名,就是為了給自己多積點陰德。
  • 佛教:最積「陰德」的5件事,你能做到幾件?
    世上有一種最快的消業積福的法門,那就是斷惡修善。我們每個人這一生的福報其實都是有定數的,若不知惜福培福,反而大肆造業、折損福報,那人生就會很快陷入困頓痛苦之中。《太上感應篇》裡說道: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生是福還是禍,都是自己感召來的,都是自己行為的結果。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業力清淨,自然諸事順遂。以下這最積「陰德」的5件事,你能做到幾件?
  • 20件不起眼的小事,多做幾件,能工作順利,也能積福積德
    這個「積」字很重要,積就是持續不斷的做,而不是淺嘗輒止做一件兩件的善事,就想著要好的回報,那不能算積。而世人都想著走捷徑,投機巧,為利益自己,為求回報,帶著這樣的心,試探著做幾件善事。今天做了,明天沒有回報就說因果騙人,佛教騙人,那就太幼稚了。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但為什麼大部分人卻不會主動行善呢?
  • 一生多做善事,廣積陰德,福報大
    積德行善的事情,任何人都會去做,但是積德亦有「陰德」和「陽德」之分。萬事萬物都在變,變化中也有不變,就是萬事都有陰陽兩面。我們的一念善心、善行,都是積德。所謂陽德就是為善而人知之,陰德則為善而人不知。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這就是其中的妙理,你是想要上天護佑,天降吉祥呢,還是想要世間的名氣。有智慧的人肯定選擇前者,都希望天地護佑,人生吉祥。佛教中也講:種善因,得善果。
  • 最積陰德六件事,任何人都可完成,儘量多做,福報自來!
    生活中處處有善,以下這六件事最積陰德,任何人都能做到,我們應該知善為善,儘量多做,福報自然會綿長!一、樂善好施,扶危濟困「若為樂布施,後必得安樂」。以無求之心行布施之舉,經過點滴積累,必會積德深厚福報綿長,通俗來說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當他人身處急難之中,伸出援助之手,助人也是助己,也無需非要做驚天善舉,盡己所能即可。
  • 最損陰德的十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要懺悔了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十件事是最損陰德的,最好一件也不要去做,一旦做了福報就會被損耗掉,福報少時災禍就會出現。要想積陰德,這十件事千萬不要做。第一、廣結惡緣。我們在和別人交往時,儘量要與人結下善緣,因為善緣會帶來善果,如果經常與人結下惡緣,很容易招來惡果。
  • 佛教:最積「陰德」的5件事,你做到了幾個?
    相比陽善,陰德的功德更大,有句話叫「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陽善雖可得世人讚譽,但終不及陰德的天道善神護持。世人皆一味燒香拜佛求保佑,卻不知真正保佑自己的不是外在的神靈,而是自己的德行。「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我們的行為就是我們的福禍,我們的命運。香燒的再好再高,惡行若不改,依舊福薄命苦。
  • 「積陰德」的4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要恭喜了,看看你做過嗎?
    其實說的就是子孫如果比自己強,即便沒有我留下的金錢,也一定會過得很好;子孫若是不如我,即便我給他留下金錢,他也會把錢敗光。都說創業容易守業難,很多人以為這句話說的就是一個人從創業,到事業達到一個程度後守住事業的過程,其實創業、守業,講的是從第一代人創業,到後面幾代人的守業和發展的過程。子孫如何能守住業,靠的就是子孫修身的提高。至於積書,我曾經嘗試過。
  • 佛教:這三件最損陰德的事,快看你做過嗎
    這句話也就是說,一個做了「陽善」的人,享受的是世人的讚譽和眼前的福報;但是如果一個人積了「陰德」,那可謂是功德無量,不僅上天會眷顧,來生也會享福。那麼何為「陰德」?凡為善而人知之者,即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者,即為陰德。有很多人喜歡把陰德當中的「陰」,理解為「陰間」的「陰」,在實際上,這裡所謂的「陰」是指「暗中,不顯露」的意思。
  • 佛教:因果報應,最損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
    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種什麼因、結什麼果,真實不虛,也絲毫沒有差錯。沒有誰能背離因果、逃脫因果,哪怕是菩薩。也不要覺得做壞事,一時沒有受到果報就沾沾自喜。因果會遲疑,但從來不會缺席。佛門裡有一句話,叫作「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果隨業力流轉,即使經歷了百千萬次輪迴,業力也不會消失,一旦因緣聚合,果報就會顯現出來。
  • 這十件事,非常損陰德,看看你做過嗎?
    「陰」,就是暗中地;「德」,就是功德福報,意思就是在人們不知道的情況下積累的功德福報。換句話說,如果被人知道了,那就不是「陰德」了,那就變成「陽善」了。大家都希望自己多積陰德,不要損陰德,下面列舉的這十件事,非常損陰德,希望大家不要去做!一、陰賊良善意思就是栽贓嫁禍,暗箭傷人,這是最陰毒的小人所為。
  • 佛教:最消耗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這世上的任何事皆不離因果,如那句偈語所說: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我們當下的所有遭遇都是自身因果業報的顯現,並非無緣無故。《太上感應篇》裡也講: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生的福氣是自己修來的,災禍也都是自找的,「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世人皆喜歡求佛,一有苦就求佛菩薩庇佑,大家都去求菩薩,菩薩該有多苦?
  • 有損陰德的6件事,儘量少做,看看你做過幾個?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到要積陰德,尤其是老一輩的人常用它來勸人行善,那究竟什麼是積陰德呢?陰德就是幫別人做了好事,卻不為人所知,是為別人好卻不掛在心上,生活中有不少事情是有損陰德的,看看你做過嗎?一、以惡先行
  • 佛教:折損人「陰德」的5件事,看看你做過幾個?
    福報積攢很難,損耗卻很容易。人的很多福報,其實都是不知不覺間被自身的惡業消耗掉了。人的福氣就像一個聚寶盆,你消耗得越快,卻又不知道往裡面積攢,福報就會很快耗盡,福盡則人亡。福報是爭不來、搶不來,算不來,也求不來的,唯有靠人行善積德,一點一點積攢而成。就如《易經》裡說得: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 最積「陰德」的四件事,福報深厚的人都在做
    老人們常說在生活中要多積陰德,那麼到底什麼是陰德呢?陰德就是在暗中做有益於他人的好事,也叫做陰功。做好事不被人發現,悄無聲息的才叫做陰德,而大張旗鼓的行善積德,就叫做陽德。陽德是有漏之德,一個人大肆宣揚自己的行善積德事跡,因為大肆宣揚獲得了巨大的榮譽和名氣,積累的功德因此也就消耗掉了。
  • 「經常積德行善,必有善報」:積陰德的十種善事,看你做過幾種?
    世間之事,皆有陰陽之分?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積德一定要多積陰德,行善一定要不求回報,佛家認為,這十種善事最積陰德,看看你做過幾種?◆第一、廣結善緣。「緣」是關係的意思。建立關係稱為結緣,彼此曾有交涉的關係稱為有緣,自利利他的關係稱為善緣,不涉私慾的關係稱為淨緣;造成眾多的善緣與淨緣,稱為廣結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