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3大奸臣,一人留下了一句成語,如今家喻戶曉

2021-01-09 起叔讀史記

有太陽的地方就必定有黑暗,這是萬古不變的道理。人性也是如此,這世間有好人則必有壞人。同樣的有忠臣,也就有奸臣。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3大著名的奸臣,最後一人因一句家喻戶曉的成語而遺臭萬年了。

趙高:指鹿為馬

這第一個就是秦朝時期,秦始皇身邊的太監趙高。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病倒了。雖然他一生都在尋求著所謂的長生不老的秘方,可是這世間又那裡來的長生藥呢?秦始皇知道自己大限將至,當務之急是趕快確定立儲之事。

於是召來兼管著皇帝符璽和發布命令諸事的趙高,讓他代擬一道立皇長子扶蘇為帝的詔書。然而趙高假意答應著,然而卻改立了胡亥繼任帝位。後來便和李斯密謀設計害死了扶蘇,將胡亥扶上了帝位。

公元前208年又設計害死李斯,繼之為秦朝丞相。胡亥不理朝政,此時的趙高可謂是權傾朝野了。趙高的權力到底達到什麼地步呢?有一次上朝時,趙高牽來了一頭鹿,趙高對著胡亥說,「臣進貢一馬給帝下。」

胡亥雖然不理朝政,但又不是傻子,怎麼會馬和鹿都分不清呢?胡亥說道:這明明是鹿怎麼就成了馬呢?這時候群臣知道了意思,有的默不作聲,有的為了討好趙高的,表言是鹿。這便是成語「指鹿為馬」的由來了。

秦檜:東窗事發

這句成語想必很多人也都很熟悉,但是卻不知道竟然和北宋時期的大奸臣秦檜牽連上了關係吧?大家知道秦檜可以說是歷史上最為臭名昭著的大奸臣了,嶽飛將軍一生精忠報國,卻被這個大奸臣秦檜按了一個莫須有的造反罪名所害。

在謀害嶽飛之前,秦檜在東窗內同妻子王氏商量,最後事情暴露了。這便是「東窗事發」的這句成語的由來,如今秦檜和他妻子王氏還有參與謀害嶽飛將軍的奸臣雕像還跪在嶽飛將軍的墓前,為人們萬古唾棄。

李林甫:口蜜腹劍

對於李林甫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沒有像「趙高」和「秦檜」那麼的熟悉,李林甫生於公元683年,是唐太宗李淵的堂弟長平王李樹良的曾孫。後來還擔任了唐玄宗時期的宰相。此人是一個真正的陰險小人。

李林甫獨攬朝政期間,最喜排除異己,看不得有才之人與之共處朝堂之上。凡才能比他強、聲望比他高、權勢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他都不擇手段地排斥打擊。又採用種種方法來討好玄宗寵信的嬪妃以及心腹太監。以鞏固自己的地位。

在外貌上李林甫總給人一種人畜無害的樣子,遇見誰都是笑臉相迎。但誰也不知道他的內心裡在打什麼鬼主意,《資治通鑑·唐玄宗天寶元年》記載:「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這就是「口蜜腹劍」這句成語的由來了。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3大奸臣,1人留下1句成語,語文課本上經常見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無數的英雄豪傑,正因為有他們的出現才開創出了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於此同時有光明的地方也註定會有黑暗,今天要說的便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三大奸臣,他們一人留下了一句成語,如今早已經是家喻戶曉,甚至在書本中都很常見。
  • 古代三大奸臣,個個都遺臭萬年,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人盡皆知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在美麗富饒的華夏大地上,曾先後湧現出大大小小百餘個統治王朝。無論是哪一個王朝,都存在著忠臣義士和姦邪小人。對於國家來說,忠臣是嘔心瀝血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一心為國為民,這樣的人死後自然是受到人民的愛戴。
  • 我國古代有4大奸臣,各自留下一個成語,至今我們還在使用
    歷史上有建功立業、保衛國家的忠臣,就一定會有奸臣。奸臣,就是不顧大局,為了一己私利謀財害命、蠶食朝代的政權。歷史上有很多奸臣,他們掌握著權利,往往因為一個舉動或者一句話,就可以改變歷史的動向,可謂是影響深遠。
  • 中國歷史上徹頭徹尾的四大奸臣,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世人皆知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成語無疑是一大特色,很大一部分是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一般來說成語都是四個字,也有三個字和五個字以及七個字以上的。一個成語的背後往往都會是一個故事或者是典故,比如說像什麼功敗垂成,指的是事情快成功時卻遭到了失敗。這個成語的出處便是晉陽之戰,大將謝玄其實跟嶽飛的遭遇何其相似,都是在即將統一時,被皇帝急召回去。
  • 中國古代三個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了一個著名的成語
    奸臣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是讓人痛恨的一個群體,他們對上阿諛奉承,欺君罔上。對下結黨營私、擅權專恣,仗著皇帝的寵信和被賦予的權力作威作福,巧取豪奪。不但嚴重影響社會秩序,還危害到了百姓們的日常生活。更有甚者,一些奸臣在面對權勢的誘惑時還會選擇篡位。在我國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也體現了奸臣會帶來的危險。提起我國歷史上的著名奸臣,那可謂是數不勝數。
  • 這三人都是古代的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著名的成語,遺臭萬年!
    每個朝代都會湧現一批愛國愛民的忠臣,可凡事都有兩面性,同樣也會出現一些可恨的奸臣。這些奸臣欺上瞞下,弄得朝堂一片烏煙瘴氣,民間更是民不聊生。如此,世人對於這些奸臣們都是痛恨不已的,恨不得將其生吞活剝。歷史上曾出了許多奸臣,至今仍讓人心生痛恨。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其中的三位,這三位是比較出名的奸臣,而且一人還留下了一個非常著名的成語。
  • 中國古代的這三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成語,至今廣為流傳
    我國古代曾經出現過許許多多的奸臣,他們有的擅權專恣,在朝中作威作福;有的利慾薰心,在民間壓榨百姓。總之,他們的存在不利於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阻礙了歷史的發展,因此,後世對於他們的評價往往都是十分惡劣。歷史上,有這樣三個奸臣,他們分別為後世留下了一個著名的成語,時至今日,人們仍然會經常使用。
  •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奸臣,是哪四大呢?
    中國歷史發展中有這麼一類人,他們站在正義的對立面,依仗著手中的權力,玩弄權柄,欺上瞞下,毒殺忠良,欺壓百姓,致使社會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熱當中,最終使國家滅亡。
  • 現在常用的三個成語的來歷你知道麼,來自三位奸臣,是他們留下的
    歷朝歷代都一直出現奸臣,他們在朝廷上不斷地蠱惑皇帝,還有的權力大的更是呼風喚雨,甚至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壓榨著普通的老百姓,他們就是嚴重阻礙天下太平的反賊。使得百姓們苦不堪言,讓皇帝也變得昏庸殘暴,導致下面很多的人都因不滿發動起義,爆發戰爭,這些奸臣都沒有什麼好的評價,即使做了好事也會有很少的人記起,他們的過大於功,一直接受著譴責。但古代中有這麼三個奸臣給我們留下了三個成語,很常見也很常用,經常可以聽到。
  • 我國這三大著名奸臣,竟是這三個成語的「創始人」,有點意外!
    歡迎大家,來到深剖歷史!中華幾千年的歷史中,經歷了各個朝代的風雲變幻。每一個朝代,雖有自己的特色,但也有許多相同點。那就是,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有忠臣和姦臣。說到歷史上的忠臣,可能許多人都會想到嶽飛,因為他是「精忠報國」的代表。
  • 這三個成語相關的人物是誰嗎?他們都是歷史上有名的奸臣!
    在我國歷史上有著無數的治世能臣,他們作為華夏民族的脊梁和車輪,推動著中華民族不斷前進。但是同時也有著許多奸臣賊子在拖歷史的後腿,為了自己的一己之利,置國家百姓於不顧,而筆者今天要分享的三個成語故事都是和歷史上的三個奸臣相關。
  • 一生至少貢獻3個成語的李林甫真的只是個奸臣嗎?
    在一般人眼裡,或者說在一般的文學作品裡,李林甫是個奸臣,《新唐書》也直接把他列入《奸臣傳》,那他只是個簡單的「奸臣」嗎?如果他僅只是一個奸臣,那麼,他為什麼能在大唐宰相位上一呆就是19年呢?唐玄宗眼瞎了嗎?
  • 皇帝率百萬大軍出徵卻全軍潰敗,留下3個成語,至今家喻戶曉!
    中國古代,發生過許多次「以少勝多」的戰役,比如說「巨鹿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再有就是「淝水之戰」。其中,又以「淝水之戰」最為典型,383年,前秦依靠其強大的國力,在皇帝苻堅的指揮下,出兵百萬,準備直接推掉東晉。東晉不得不應戰,但他們的兵力只有區區8萬。
  • 他號稱最完美的男人,還留下了17個成語,其中一句成語最霸氣
    除了這三位歷史公認的「成語大師」,其實還有許多優秀的歷史人物,他們本身創造的成語可能比不上前三位古人,但後人根據他們的事跡,創造出了更有價值的相關成語,這也是歷史留給後人豐厚的遺產。
  • 反派男主古言文,世人眼中陰狠殘酷的大奸臣,卻只對她一人溫柔
    反派男主古言文,世人眼中陰狠殘酷的大奸臣,卻只對她一人溫柔大家好,今天就來看看小編推薦的5部反派男主古言文,世人眼中陰狠殘酷的大奸臣,卻只對她一人溫柔。希望你能喜歡。1.宦妃天下作者:青青的悠然小說簡介:招親消息傳出去,為何連那惡貫滿盈,血腥殘酷的大奸臣也來摻和,強要娶她?
  • 家喻戶曉的成語「舉案齊眉」,最早說的是哪對夫妻?
    說起「成語」,想必大家對它都不陌生了,基本上每個人都能輕輕鬆鬆說出幾十個,如果經常看書的人,甚至可以說出上百個,甚至是更多。成語,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具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說法,一般由四字組成,當然了,也有三個字的、五個字的,甚至是七個字的都有。而在每一個成語後面都有一個很有趣的典故,比如那個家喻戶曉的成語——「舉案齊眉」。
  • 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三本奇書,至今都有人研究,卻無一人能參透
    中國上下五千年之多的歷史,出現了許多特有的文化。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盛景更是令人痴迷嚮往,儒家文化也是流傳千年。而中國本土的道教文化也是不遑多讓,其紛繁炫燦更是令人痴迷。而道教文化自古留下了三本奇書,更是至今都研究不透,但依舊還有無數人在研究。
  • 開封將成語典故元素融入旅遊景區 傳承歷史文化
    聽說開封剛剛被中國民協授予「中國成語典故名城」榮譽稱號,這是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菊花名城、中國書法名城、中國收藏文化名城等榮譽稱號之後的第八塊「國」字號金字招牌,他更是感慨不已:早年在河南大學讀書期間,他曾深深感受到了開封這座古城的魅力,十幾年時間,開封發生了這麼大變化,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 諸葛亮給後世留下很多成語,都有哪些?
    生於東漢光和元年(181年),卒於蜀漢建興十二年(234年)的諸葛亮實在太出名了,用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絕不是誇張。總有人說歷史上的諸葛亮根本沒有《三國演義》吹的那麼神,不是什麼英雄。其實沒有《三國演義》,歷史上的諸葛亮,也是真正的英雄。諸葛亮在後世的「粉絲」有很多都是重量級的,比如晉武帝司馬炎、唐太宗李世民、清康熙帝,乾隆帝則稱諸葛亮為三代(商夏周)以下第一流的人物。
  • 最有才華的3大奸臣:寫的字連書法家都自愧不如,名聲卻聲名狼藉
    —— 培根 字寫的好壞是體現一個人文化修養的重要因素,自古以來便有著「字如其人」的說法,所謂的「字如其人」就是指作者字的風格大致會與他的性格特點相近,這樣的說法是有一定科學根據在其中的,不夠今天說得到這3大奸臣卻是一個意外,他們的字一個寫的比一個好,連書法家都自愧不如,但是名聲卻一個比一個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