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丨中天紫微北極大帝

2021-01-13 泰山碧霞祠

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又稱「紫微北極大帝」,「北極大帝」,「北極星君」,道教四御尊神之一,其形象為帝王打扮,十分高貴威嚴。


北極大帝來源於古代的星辰崇拜。北極是北極星的簡稱,又稱「北辰」、「天樞」。道教認為北辰是永遠不動的星,位於上天的最中間,位置最高,最為尊貴,是「眾星之主」,「眾神之本」。因此極為尊崇。《天文志》言:「南極入地三十六度,北極出地三十六度,天形倚側,半出地上,半還地中,萬星萬氣悉皆左旋,南北極為之樞紐,惟此不動,故天得以轉也。世人望之在北,而實居中天,為萬星之宗主,三界之亞君,次於昊天,上應元炁是謂北極紫微大帝也。」唐孔穎達《書•說命》中疏曰:「北鬥環繞北極,猶卿士之周衛天子也,五星行於列宿,猶州牧之省察諸侯也,二十八宿布於四方,猶諸侯為天子守土也,天象皆為尊卑相正之法。」


紫微北極大帝的職能為:執掌天經地緯,統率三界星神和山川諸神,是一切現象的宗王,能呼風喚雨,役使雷電鬼神。《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集注》卷上曰:「北極紫微大帝掌握五雷也。」


又中國古代星象學說常將天上星座和人間帝王將相配合,《後漢書》卷四十八亦曰:「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由此,紫微大帝受到歷代帝王的崇祀。皇帝將其居住的地方,比照紫微宮而稱為紫禁城,並標榜自己是真龍天子、紫微下凡。過去民間亦有「紫微高照帝王家」之說,由此可見,紫微大帝在民眾心中地位是何等崇高。


相傳紫微北極大帝聖誕為四月十八。《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引《北鬥本生經》曰:昔龍漢初劫,有周上御國紫光夫人於上春日,遊玩至溫玉池邊,方脫衣澡盥,忽感蓮蕊九苞,一開發,化生九子,夫人護抱鞠養宮中,志願性成聖哲,佐輔乾坤,諸子洎壯冠乃各修積,善德功行俱滿,白晝沖天,並受得三清貴職矣!天皇大帝,長子也,紫徽上宮紀綱,元化眾星主領。紫微大帝,第二子,佐北極中目明堂布政下土。


相關焦點

  • 道教神仙之紫微北極大帝
    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又稱「紫微北極大帝」,「北極大帝」,「紫微大帝」 「北極星君」,四御之一。按《天文志》云:南極入地三十六度,北極出地三十六度,天形倚側。蓋半出地上,半還地中,萬星萬炁悉皆左旋,惟南北極之樞而不動,故天得以動轉也。世人望之在北而曰北極,其實正居天中。為萬星之宗主,三界之亞君,次於昊天、,上應元炁是為北極紫微大帝也。」《後漢書》卷四十八亦曰:「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故紫微垣即為紫微宮,後來皇帝亦將其居住的地方稱為紫禁城、。
  • 帝星閃耀,賜福人間,中天北極紫微大帝
    世人望之在北而曰北極,其實正居天中。為萬星之宗主,三界之亞軍,次於昊天,上應元炁是為北極紫微大帝也。」紫微星:號稱「鬥數之主」。古來的研究者都把紫微星當成「帝星」,所以命宮主星是紫微的人就是帝王之相。 紫微星就是北極星。北鬥七星則圍繞著它四季旋轉。如果把天比作一個漏鬥,那紫微星則是這個漏鬥的頂尖。我們把這種象「被群星圍繞的紫微星」的人稱作紫微下凡的命。但是被圍繞的範圍有大有小。
  • 中天紫微,北極大帝
    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又稱「紫微北極大帝」,「北極大帝」,「北極星君」,四御之一。
  • 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
    紫微大帝。紫微本是道教神,全稱為「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 紫微又叫紫垣、紫宮,在星座上屬帝王之所居,皇宮又叫紫禁城即是這一來歷。紫微大帝在道教和佛教諸天中的形象都是一中年帝王像。是道教四御之一,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在道教神仙譜系中,最高的神為「三清」。
  • 北極紫微大帝聖誕,但你知道嗎?紫微大帝有時候指的是不同的神祇
    天蓬、天猷、翊聖、真武等北極四聖承於御前,分司領治。天罡神、河魁神,是為召雷檄霆之司。紫微大帝,是萬象宗師、萬法之主,上朝金闕,下領酆都,制伏群魔,行九泉號令符、糾察鬼神印及制黑律,命御史魏伯賢掌之。農曆四月十八,系北極紫微大帝聖誕。我們一切了解一下佛教信仰和道教信仰中的紫微大帝是不是屬於相同的神祇?
  • 道教三位上神:紫微北極大帝、勾陳南極大帝、后土皇地祇
    在道教的歷史文化傳承之中,諸多神仙一直都是繞不開的話題,今天就為大家分享道教三位上神:紫微北極大帝、勾陳南極大帝、后土皇地祇。01紫微北極大帝「四御」中的第二位是中央紫微北極大帝。這位天神從名稱就可以看出來,與古代的星辰崇拜有很大的關係。他的職責是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及四時氣候。我國古代將天上的恆星分成三區,叫做「三垣」,分別稱為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
  • 庚子年農曆四月十八北極紫微大帝聖誕:
    尊居北極之高,位正中天之上。法號金輪熾盛,道稱玉鬥玄尊。旋璣玉衡齊七政,總天經地緯。日月星宿約四時,行黃道紫垣。萬象宗師,諸天統御。大悲大願,大聖大慈。萬星教主,無極元皇。中天紫微,北極大帝。 志心稱念玄都萬壽天尊,不可思議功德。紫微大帝。
  • 北極紫微大帝的傳說
    北極紫微大帝又稱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是道教四御中的第二御。
  • 北極紫薇大帝,在神話傳說中,為何受道教追捧
    北極紫薇大帝,全名為中天北極紫薇大帝,是四御之一。也是萬星之首,他掌管著人間的福禍善惡。在中國的道教體系中,最高的神仙為三清,三清之下,便是四御。那麼四御都有哪些呢,四御分別是,中天北極紫薇大帝,南方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袛。
  • 【道教節日】恭賀中天北極紫微大帝聖誕 | 道教密宗,窺探天機
    中天紫微,北極大帝。中天北極紫微大帝,道教尊為「萬星之主北極紫微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等,居北極紫微宮星漢天宮。與萬雷之主勾陳天皇大帝、萬物之主后土皇地帝祇、萬靈之主南極長生大帝合稱「大羅玉京金闕四御四皇上帝」。紫微大帝執掌天經地緯,以率日月星辰和山川諸神及四時節氣等自然現象,能呼風喚雨,役使雷電鬼神。
  • 道教的北極四聖指的是哪幾位神仙?其中就有天蓬元帥
    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四御位列三清和玉皇大帝之下,是道教最重要的主神之一。他們分別是: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和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四御的職責是輔佐「三清」及玉皇大帝,所以又稱「四輔」。
  • 北極紫微大帝 統臨三界 掌握五雷
    中天北極紫微大帝,道教尊為「萬星之主北極紫微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等,居北極紫微宮星漢天宮,道教「四御」之一。執掌天經地緯,以率日月星辰和山川諸神及四時節氣等自然現象,能呼風喚雨,役使雷電鬼神。
  • 說說紫微大帝的來歷,為何能執掌統御諸天,掌天地經緯?
    講解道教神仙,說完了三清和玉皇大帝,接下來要說的就是「紫微大帝」了。而要說紫微大帝的來歷,他的神職,以及為何會有這樣的神位職稱;這些還需要從四御和六御的不同說起。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梳理出道教神仙譜系的講究,更重要的是,由三清到四御(或六御)的說法,其中也有著傳統文化信仰的邏輯性,也不得不簡要的理順。
  • 道教節日裡的「九皇會」紀念的是道教哪九位神仙?
    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有一個龐大的星宿諸神分支。道教的神仙眾多,因此每年都會舉行很多慶賀神仙聖誕的法會,在農曆九月初一至九月初九,道觀都會舉行齋醮活動慶賀聖壽,稱之為「九皇會」,「九皇」指的是先天尊神勾陳天皇大帝、北極紫微大帝以及北鬥七星的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高功法師們在這九天裡禮拜北鬥諸星,可以令人間消災延壽、福祿兼至。
  • 中國道教神仙譜(二)
    前面的文章寫了道教主要神仙體系和三清的詳細介紹,下面我們詳細介紹一下三清之後的六御。道教一貫有「六御」的說法,「六御」分別為為:玉皇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中天北極紫微大帝 、東極青華大帝、南極長生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 紫微大帝與勾陳大帝對於玉皇大帝是怎樣的存在?說說四御和星辰
    紫微垣作為古代天文的核心部分,以日月星辰的自然崇拜星辰的神仙文化,與紫微垣的關係密不可分。此篇算講解天文的「番外篇」——說說中國神仙文化。作為一日月星辰等自然崇拜形成的神仙信仰,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文化基礎。說起神仙體系,主要以道教神仙為主。最為人們熟知的就是「三清四御五老」。
  • 一神之下、萬仙之上的紫微大帝,其陵墓為何會出現在這裡?
    在中國的傳統之中,紫色為尊貴的標誌,例如皇帝的居所被稱為"紫禁城",又如所謂的"紫氣東來",其實這都源於中國古人對北極星的崇拜,當然,最能代表紫色的非紫微大帝莫屬。紫微大帝:全稱為"中天北極紫微太皇大帝"。紫微又被稱為紫宮、紫微星,紫微星位於三垣之中的中垣,其位置最高,故最為尊貴。
  • 道教中的「北極四聖」指的是哪四位神仙?其中一位是天蓬元帥
    道教有著複雜的神仙體系,其中最重要的神仙派系是雷部和四聖體系,我們知道,道教的很多道派都以雷法著稱,包括五雷符、五雷令牌、雷法等等。另一大體系就是北極四聖真君。北極四聖是北極紫微大帝的麾下,鎮守北極帝星,是玉皇大帝的御前護衛,負責掃除世間的妖魔鬼怪。
  • 封神演義伯邑考憑啥受封為中天北極紫微大帝?正牌北帝原來是她!
    在《封神演義》中,西伯侯姬昌的長子伯邑考受封為中天北極紫微大帝。有人提出疑問,區區人間諸侯王之子,憑啥成為紫薇大帝?只因在《封神演義》的設定中,將北極紫薇大帝一分為二。其一為帝星紫微星,即代表人間帝王的那顆星。其二為萬星之主、鬥姆元君。
  • 道教的神仙體現:四御,主持天道,總管天地人三界
    紫微天皇上帝,亦稱「勾陳上宮南極天皇大帝」,住紫微上宮,即勾陳宮、南極降霄宮,主御群靈,執萬神圖。  中天紫微北極大帝,住高上紫微垣,即北極星宮、紫微天宮,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四時氣候。  宋代編成的《無上黃篆大齋立成儀》中,在「三清「神之後有六位天帝:統御萬天玉皇上帝、統御萬雷勾陳大帝、統御萬星紫微大帝、統御萬類青華大帝、統御萬靈長生大帝、統御萬地后土皇地以上六位天神,道經統稱為「吳天六御宸尊」。  大約在南宋時期,六御逐漸演變成四御,後形成定局。現在重慶大足保存有多處道教石刻,其中兩處是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31-1162年)刻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