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神仙體現:四御,主持天道,總管天地人三界

2020-11-27 網易新聞

2020-11-24 23:54:08 來源: 孫旭說歷史

舉報

  在人們對於道家的傳統印象中,從前地上的皇帝有宰相輔佐,天界的三清尊神也同樣有天神輔佐,這就是「四御」。四御又稱「四輔」,共由四位天神組成,分別是:

  

  昊天至尊金網玉皇上帝,住太微玉清宮,即洛劫天宮,又稱通明天宮,主持天道,總管天地人三界。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衹,住承天效法宮,即蕊珠宮、雌一宮,執掌陰陽生育,大地山河萬物,是四御中唯一的女神。

  紫微天皇上帝,亦稱「勾陳上宮南極天皇大帝」,住紫微上宮,即勾陳宮、南極降霄宮,主御群靈,執萬神圖。

  中天紫微北極大帝,住高上紫微垣,即北極星宮、紫微天宮,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四時氣候。

  

  從中國道教發展的歷史來看,道教的四御天神實際是由「六合」神演變而來的。中國古代稱上下、四方為六合,各有神靈主管,以後在道教神系中逐漸演變為「六御」。

  宋代編成的《無上黃篆大齋立成儀》中,在「三清「神之後有六位天帝:統御萬天玉皇上帝、統御萬雷勾陳大帝、統御萬星紫微大帝、統御萬類青華大帝、統御萬靈長生大帝、統御萬地后土皇地以上六位天神,道經統稱為「吳天六御宸尊」。

  大約在南宋時期,六御逐漸演變成四御,後形成定局。現在重慶大足保存有多處道教石刻,其中兩處是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31-1162年)刻造的。

  

  其中,舒成巖造像有玉皇上帝、紫微大帝、東嶽帝君、東嶽淑明皇后四位神仙;而南山的三清洞內在三清神像下麵塑有六位神,四位男像、兩位女像。這說明當時的「四御」尊神還沒有定型,還處在由「六御」向「四御」演變的過程之中。

  為了符合道經「四輔」(即太清、太平、太玄、正一)的分類,去掉「青華大帝」和「長生大帝」,才形成明、清時期的「四御」格局。現在道教宮觀的四御殿中,四御尊神頭戴冕旎,身著朝服,雍容華貴,其形象完全相同於人間的帝王。

  三清、四御作為道教尊神群體,常被合稱不大分提。《西遊記》中,玉皇大帝請如來降伏了孫大聖后,辦了個「安天大會」,請來各路高真聖仙,其中即有三消、四御,豈知這四御中就有玉帝自己,自己怎能邀請自己?好在圖個熱鬧,沒人較真兒,吳承恩也就含糊了事了。

  

  好了,《道教的神仙體現:四御,主持天道,總管天地人三界》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到此,若有不同意見歡迎補充!未來還會繼續分享道家神仙譜,感興趣的朋友請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四御中的紫薇大帝,為何總是他下凡歷劫?他是下一任三界主宰!
    我們都知道玉皇大帝是掌管天地人三界,主宰天地萬物的生死氣運,可以說玉皇大帝在三界中的地位最高,而四御的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經過姜子牙等神仙的幫助,武王姬發最終打敗了商紂王,也完成了玉皇大帝交給的任務。很多讀者一直在思考,為什麼下凡歷劫的神仙總是四御中的紫薇大帝?
  • 世界分「三界」的說法,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
    所謂天地人三界,天界指的就是神仙所在的天庭,人界就是人間,而地界則是陰間。這種天地人三界的說法,早在上古時期就存在了,被稱為「三才」。在盤古開天的神話故事中,盤古親手將三界打開,世界從混沌化為今天的樣子;共工怒觸不周山之時,天柱和地維被撞斷,導致天地傾覆,這才有了天道在左、地道在右、人道居中的說法。
  • 道教中的三界是哪三界?
    俗話說:「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為什麼要跳出三界呢?人們都是在三界之內生存的,有的人就像現實世界一樣,經歷生死輪迴,有的人注重修行,得道成仙,長生不老,但依舊存在於三界之內,只要存在三界之內,就要遵守三界的規矩 ,不是自由的。
  • 天界中眾神之王不是道教中地位最尊貴的元始天尊,那是誰呢
    三清是道教天界中最高的神,第一位尊神是居於玉清境的元始天尊,其次是上清境的靈寶天尊,再次為太清境的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而掌管天、地、人三界的眾神之王卻不是三清尊神,而是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作為輔佐三清尊神的四御之一,統領天、地、人三界神靈,管理宇宙萬物、三界(天上、地下、空間)十方(東、南、西、北四方,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維、上方
  • 說說四御和星辰
    紫微垣作為古代天文的核心部分,以日月星辰的自然崇拜星辰的神仙文化,與紫微垣的關係密不可分。此篇算講解天文的「番外篇」——說說中國神仙文化。作為一日月星辰等自然崇拜形成的神仙信仰,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文化基礎。說起神仙體系,主要以道教神仙為主。最為人們熟知的就是「三清四御五老」。
  • 道教神仙——至尊大帝「玉皇大帝」
    04 15:13:25 來源: 道門壹貳叄 舉報   今天貧道給大家帶來人人皆知的一位大神仙
  • 道教神話中「三界」的主宰者是誰?除了玉皇大帝以外還有哪些?
    人們常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來形容那些不受世俗約束、超然世外的人。道教認為在「三界」之外可以讓人超脫生死,遠離輪迴,達到長生久視的境界。那麼什麼是「三界」呢?「三界」在道教有不同的說法,根據宇宙空間的劃分可分為天、地、人三界或天、地、水三界。
  • 紫宸道:三界內外、誰為至尊?鴻鈞老祖、玉帝王母還是三清道祖?
    眾所周知,中國的神話故事豐富多彩,道教的神話體系更是自成一脈。但是現在隨著修仙小說及民間信仰的發展,許多人將其視為道教的神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創始元靈和鴻鈞老祖了。創始元靈《洪荒》一書中講到,在宇宙誕生之初,有一先天混元之元靈,靈竅初開,漸具神智。
  • 太上老君是道教祖師,為何還要向玉帝俯首稱臣?
    誰是天上級別最高的神仙?玉帝王母嗎?記得電視劇《歡天喜地七仙女》裡有一句臺詞,讓我笑了好多年,王母娘娘真誠的祈禱說:蒼天在上,神靈保佑這次出徵勝利。原來神仙有困難也會求神仙的啊!當真是神外有神,仙外有仙。我一直在想,能讓王母娘娘求的神仙,不會是慈眉善目的太上老君吧?
  • 道教神仙:傳說中的大地之神是哪位神仙呢?很多人都不知道
    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譜系裡有日月星鬥諸神,也有山川河海諸神,甚至也吸納了民間的一些俗神。那麼道教的大地之神是哪些神仙呢?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二。土正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官神,后土娘娘同時也是道教神仙體系裡的「四御」之一,四御即北極紫微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和承天效法土皇地祇。這四位尊神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天道。后土娘娘的信仰源於古代漢族人們對於土地的崇拜,我們都知道古代的中國是一個以農業為根本的國家,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土地,廣袤的土地孕育自然萬物。
  • 中國道教神仙譜(二)
    前面的文章寫了道教主要神仙體系和三清的詳細介紹,下面我們詳細介紹一下三清之後的六御。道教一貫有「六御」的說法,「六御」分別為為:玉皇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中天北極紫微大帝 、東極青華大帝、南極長生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 中國道教神仙級別
    道教認為修道有先後之序,成仙有高下之分,所以道教神仙亦有品位層次之分。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就將神仙分為六等: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並稱:「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風雨,道人主教化吉兇,聖人主治百姓,賢人輔助聖人理萬民錄也,給助六合之不足也。
  • 走近道教:「天」有三重含義,遵天而行,你效法的是哪一重?
    道教要求人們效法天道,就是要學習自然萬物的起居有常、行動有序,不妄求、不妄為,能守住自己的本分,那麼整個自然就能夠和諧共生。第二,神靈之天:按照道教的理念,可理解成為居住在諸天聖境中的大羅神仙。中國人有句老話叫「舉頭三尺有神明」,表達的是對虛空神明的敬畏之心。雖然各地的宗教信仰對象不同,但對神仙的敬畏之心是相同的。這裡的「天」,其實並沒有特指哪一位神仙,而是一種泛指。
  • 三界是指天地人,那麼六道又是哪六道呢?
    在我國古老的神話傳說中,三界六道這個詞語經常被人提及,比如西遊記裡面的玉帝就是三界之主,鎮元子就屬於三界之中的地仙之祖,因此大家對於三界這個詞語應該沒什麼疑問,但是對於六道可能很多朋友就有疑惑了吧!那麼問題來了,我們都知道三界是指天地人三界,那麼六道又是哪六道呢?
  • 民間及道教名氣最大的重要神仙都是誰?
    道教是典型的多神教,神系紛繁複雜,神祇數量極多。現今道教神仙主要有四大體系:正統道教神系、民間信仰神系、上古神話神系、神魔小說神系。在道教最高規格的羅天大醮儀式中,會恭請3600位神仙。下面介紹一些道教及民間信仰中名氣較大、知名度較高的重要神仙。
  • 你知道我們經常說的三界,是指哪三界嗎?又有什麼講究
    在宗教信仰或玄幻小說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三界」這個詞,比如「三界六道」,比如「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麼這三界到底是哪三界呢?其實,在不同的地方這是有不同說法的,比如佛說三界六道眾生,這個三界講的是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或指斷界、離界、滅界等三種無為解脫之道。
  • 道教中的「五方五老君」指的是哪五位神仙?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與華夏民族共同發展,孕育出了現在的中華民族。在道教中有著龐大且複雜的神仙體系,例如三清、四御、玉皇大帝等等。這些神仙有的是在天地初開之時出現的,是為神;有的是由人修煉而成的,是為仙。
  • 西遊的三界、五行
    心靜三界,佛教道教各有說法。佛教的三界比較複雜,指的是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三界是處於生死輪迴中的、迷妄有情的眾生生存場所,故三界又稱為苦海。由於在三界中還有生死,所以只有跳出三界外,才能通向涅槃之路,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超越三界,以佛法教化三界眾生,教眾生做人做事,以圓滿智慧普渡眾生,以悟色悟空出世。道教的三界比較通俗,天地人三界。通俗理解為將天地人三界視為三個球體,分別置於三角形的銳角之上,形成三界之勢。魔妖精靈等族群處於聯線位置。
  • 道教神仙:臘月初九,東鬥星君、翊聖元帥、酆都大帝同時降臨凡間
    作為傳統文化一部分的道教,在春節期間也會舉行各種法會來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既有代表大道的先天尊神,也有自然界的風雨雷電等自然神,同時還吸納了許多民間俗神。到了臘月以後,居於天界的眾神陸續下降到人間,考校世間的善惡之事。
  • 承天效法土皇地祇,四御中的她,為何是女性?有什麼來源呢?
    祭祀天地 皇天,以現在的觀點就是三界主宰的玉皇大帝,相關的文章之前有梳理。今天我們就說說這個「后土」,民間又稱之為「后土娘娘」。在道教神仙體系中,后土娘娘的全稱為「承天效法土皇地祇」,為三清之下四御裡,排列第四位的大帝。有一種說法認為這個后土娘娘就是女媧娘娘,主要的依據是《春秋緯運鬥樞》中的「三皇」,分別指天皇伏羲、地皇女媧和人皇神農。但熟悉神話傳說的都知道,女媧娘娘為造人、創世之績;后土娘娘更多的是承載生命與江山社稷的守衛神,這是兩者的根本不同,很難說二者是同一位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