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右玉縣委班子,60餘年植樹造林,讓漫天黃沙飛舞的「不毛之地」變為「塞上綠洲」;谷文昌任福建東山縣縣委書記時,率領東山人民與風沙苦戰數十載,終讓東山縣「換了人間」……在黨的歷史上,有無數優秀共產黨人,他們打基礎,謀長遠,摒棄急功近利的思想,心甘情願做「栽樹人」,為造福子孫後代無私奉獻。
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幹部為了眼前利益,不惜「飲鴆止渴」;有的幹部為了迎合某種需要,大搞「面子工程」;有的幹部則是打著自己心中的「小算盤」,滿足於當前收益。諸如此類,都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表現。長此以往,只怕會「走火入魔」,要是不及時制止,不但影響工作完成質量,更會影響黨員幹部在人民群眾中的良好形象,甚至會給黨的事業和國家的長遠發展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
古人云:「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意思是,賢明之人,應當遵循客觀規律,不急於求成。黨員幹部也應該這樣,幹事創業既要著眼現在,也要兼顧長遠,絕不能片面追求眼前利益,貪圖一時之功,殺雞取卵,竭澤而漁。所以,黨員幹部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圖虛名、不事張揚,把事業發展始終與民心所向結合起來,扎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方能成就輝煌事業。
政貴有恆,治須有常。當今社會,錯綜複雜的形勢、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兩難問題,再加之無處不在的「誘惑」,都在考驗著黨員幹部政績觀、人生觀、利益觀。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靜心篤志、立戒浮躁,不被虛名所困,不被功利所惑,要深刻認識到,黨中央很多決策部署不是短時間就能完成的,需要黨員幹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一茬接著一茬幹,一任接著一任幹,齊心協力,推動事業不斷向前,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60年代的塞罕壩,沙化十分嚴重,自然環境異常惡劣。但是,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建設者們,在短期看不到「成績」的情況下,毅然決然的選擇肩負起植樹造林的歷史使命,經過兩代人近50年的艱苦奮鬥,創造了沙漠變綠洲的奇蹟。試想,要是當初到塞罕壩的建設者們,都是懷著「急功近利」的心態,想著三五年就離開,那還有現在的「綠色奇蹟」嗎?黨員幹部幹事創業也是這樣的道理,要樹立久久為功的意識,摒棄急功近利的心態,牢記公僕身份,盡好公僕職責,以堅韌不拔之志,讓每一項工作都經得起時間和歷史的檢驗。
《孟子·公孫丑上》有這樣一則故事: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現如今,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全體黨員幹部就必須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一代接一代人頑強拼搏,前赴後繼,不斷努力,而不能做「苗不長而揠之」的事情。唯有如此,才能讓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復興號」列車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