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家庭的關注,是中年人過不去的坎,想要父母安康,兒女學業和事業順遂,自己財務自由……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吃過了苦,受過了難,走過了多少坎坷的道路,一路走來,難免有力竭神疲的時候,此時走進寺院,為家庭拜佛祈福,向菩薩說說煩心事,問問佛菩薩何時轉運等等成了中老年人的選擇。
這樣美好的願望能否實現,佛菩薩不會告訴你,這要看自己的努力,要看家庭的傳統,還要看你家中是否出現了這兩個「吉兆」?
如果你的家庭如現了這兩個「吉兆」,那麼恭喜你,說明你的家庭馬上就要家道興旺,兒女成才,萬事順遂,看看你家裡有嗎?
第一個吉兆:重視孝道。
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來一直所推崇和追求的美德。曾國藩曾說:家運之興旺,在於和睦,孝道,勤儉。儒家思想非常看重孝,《論語》中說: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你看,孝與不孝與社會的安定團結有著非常大的關係。一個人在家孝順父母,尊兄敬弟,他在社會上也會是一個知書達禮,人見人愛的謙謙君子。
而在佛教文化中,對孝道也很重中。在我們所熟知的四大菩薩中,就有為母親而下地獄的地藏菩薩,地藏菩薩代表著孝道和願力。《地藏菩薩本願經》以孝教化世人,也是修佛入門之最佳持法經典。
無論是儒家還是佛教,都把孝道放在第一位。百孝經說:諸事不順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動天。福祿皆由孝字得,天將孝子另眼看。佛教講福報,福報是怎麼來的,福報是無相布施來的,而人世間能做到無相布施的父母的愛算一個。這是一種真誠的,發自內心的愛。可以說父母就是我們的守護佛,因此佛教也將孝順父母作為僅次於供養佛的功德之一。因此在佛教看來,孝順父母可以獲得世間最大的福報。如果一個家庭,不重視孝道,一定會走向衰敗。
孝順的家庭歡樂多,孩子孝順,父母舒心。父母舒心,心情就好,生病也少。這就給我們減少了很多麻煩,減輕了很多負擔。我們就有精力努力工作,工作順利,領導重視。這就是現實中的果報。
所謂「孝順」,還有一個說法,你有孝了你才會順。因為佛菩薩最瞧不起不孝順父母的人。只要孝順父母,把父母這尊守護佛供養好了,福報就不會缺席。如果一個人家庭,不崇尚孝道,就是再怎麼求佛菩薩,也求不到福報。
第二個吉兆:修身修德。
一個家庭的家風很重要。好的家風就是一輩一輩的先輩修身修德而慢慢形成的風尚和生活作風,即一個家庭當中的風氣。國有國法,家有家風,看一個家庭的好壞,看其家風就能得出準備的結論。
家庭中長輩重視修身修德,小輩尊老愛幼,不用說,這樣的家庭家道一定就會興旺。古人說:「厚德載物。」一個人只有修身修德,長久地積累,才能獲得回報。那麼家庭依然如此。
俗話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人不配財,必有所失。一個家庭如果不修身修德,或許只是眼前的紅紅火火,轉眼就會樓塌了,人散了。一個家庭最好的狀態就是父慈子孝,上下一心,修身修德。這樣的家庭不管在哪裡都會被人稱頌,家庭的成員也會被四鄰所敬。
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俗話說:富貴傳家,不過三代。這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但現實生活中也有富過三代的例子。能不能富過三代,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有沒有傳承良好的風氣。沒有修身修德的家庭,也不會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富過三代者都是受良好家風薰陶的結果。
注重德行的修養,就可以讓家庭的興旺跳
過「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就可以讓家庭成為十裡八鄉人皆稱頌的家族。而如果一個家庭不注重修身修德,那必定是父子反目,兄弟成仇,這樣的家庭整天爭名奪利,相互算計。這樣的家庭就是家裡有金山銀山也很快被敗光,更不用想傳二代三代了。
修身先修德,做事先做人。常言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道德力量的強大。往大處說他是社會文明的體現,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持續發展的基礎;往小處說它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這一點一滴的小事,卻影響著我們的福報,影響著我們家庭的福報。
榮華富貴身外之物,修身修德最長久。再多的財富終究會在社會中流走,只有好的家風,好的傳承是誰都偷不走,搶不走的。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一個人修身修德可以代代相傳,一個家庭修養德行,家道必然興旺。
如果你的家庭,出現了這兩個吉兆,那麼恭喜你了,2021必定紅紅火火,大吉大利,萬事順遂。南無阿彌陀佛,感恩閱讀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