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牽手扶貧項目幫助農民奔富路—綜合—信陽日報數字報刊

2021-01-09 信陽日報數字報刊

本報記者 王凌雲

新春走基層,對於記者來說,是一個了解基層,學習基層,感悟基層的過程。記者可以更加深刻地學習基層工作的特點難點,了解國家政策的方向動力,感知廣大群眾冷暖需求。可以說,腿在走時,手在寫;手在寫時,心在想。近日走基層時,有個情況,讓記者感悟較深。

溮河區吳家店鎮河頭村,水多田少。去年在精準扶貧政策引領下,不少勞動力不足的貧困戶選擇在自家水塘裡種植芡實,然而,市場銷路卻是個問題。

河頭村的黃家忠,家有80歲老母親,一人撫養3個未成年孩子。去年,他在村裡的精準扶貧政策扶持下,去潢川學習芡實種植技術後,成為該村芡實生產小組組長,將自家1.9畝水塘種植上芡實後,產出了300多斤芡實。由於缺乏銷路,就由河頭村第一書記張眾一發動周圍熟人進行購買,收入了6410元。

據黃家忠介紹,考慮到自家閒置水塘多,芡實種植技術具備,種植需要勞動力少,他想在今年將芡實擴大到6畝,同時,家中還種植了不少花菇,但仍然面臨銷路問題。

2016年,河頭村精準扶貧領導小組帶領包括黃家忠在內的4戶貧困戶去湖北隨州學習了灰色梯稜羊肚菌栽種技術。利用適於種植羊肚菌的背陽坡地,黃家忠於2016年12月份投入6000多元試種了8分地。同樣,困擾他的也是銷路問題。

如何在扶貧幫扶隊走了以後,實現自主脫貧,恐怕只能將其與劉丫丫的電商聯繫起來。

採訪中記者得知,2016年,同在吳家店鎮的劉付榮認為自己最遺憾的事情,就是她的劉丫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沒有足夠的加工場地,無法引進芡實剝殼機,導致網店的脫殼芡實供不應求,大量訂單白白丟失,損失達幾十萬元。然而,河頭村有許多芡實卻苦無銷路。近在眼前的純天然芡實,在省去了外地進貨的運費之後還能賣個好價錢,對此,劉付榮懊悔不已。今年,她計劃在幾千平方米的倉庫建成後,針對當地特產引進加工設備,擴大銷售規模。

如今,精準扶貧的多數脫貧項目涉及「農、林、牧、副、漁」等行業。假若「輸血」過程中,技術到位,資金到位,項目到位,各種生產條件也具備,那如何讓項目產出的各種農產品在脫貧工作隊三年的「送君扶一程」之後,還能自行銷售,順利增收,成功完成脫貧工作從「輸血」到「造血」功能的自然轉化,將是精準扶貧工作接下來會面臨的重要課題。

若能讓農村電商和扶貧項目「結親聯姻」可謂喜上添喜。一方面,農產品有人願意生產,可讓脫貧項目落地生根,保證了像劉丫丫這樣的農村電商具備充足的物美價廉農產品貨源;另一方面,農家屋裡的產品有處可賣,讓電商為農民增收打開市場,能實現像黃家忠這樣的農村貧困人口有錢可掙、有夢可逐!

引進扶貧好項目,鼓勵農村電商大發展,這兩件事可以孤立地做,也可以「聯繫著」去做。

相關焦點

  • 南海網微商城入選網信企業參與網絡扶貧「雙百」項目
    同時創新性提出「種地不花錢」項目、眾籌項目、電商人才彈性掛職、重走長徵路、扶貧萬裡行系列黨建活動、建立京東扶貧網站等五個子項目。4中國供銷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供銷e家」電商扶貧專項計劃申報類別為電商類。
  • 2020年中國農村電商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圖)
    2019年,隨著數字鄉村建設、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電商扶貧等工作深入推進,中國農村電商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農村網絡零售和農產品上行規模不斷擴大,農村消費市場潛力進一步釋放,農村電商模式不斷創新,電商扶貧實現國家級貧困縣全覆蓋,電子商務積極助力農業供給側改革,為鄉村振興提供新動能。
  • 肇慶農村又有「新搞頭」,還獲了5個獎?原來是...
    廣東電商扶貧典型案例評選結果揭曉啦,肇慶一共5個案例入選!說起電商,大家一定不陌生。但是,你知道農村電商嗎?肇慶電商又如何助力脫貧攻堅?德慶縣將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創建工作、便民超市、「村村通」等項目有機集合,通過縣領導直播帶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完善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及農村產品上行體系等,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樹立德慶農產品信心品質形象
  • 摳摳網擬在漢設立中部首家鎮級服務中心 啟動B+戰略推農村扶貧
    荊楚網消息3月12日,由蔡甸區人民政府聯合摳摳集團舉辦的「網際網路+百村」扶貧行動啟動,由摳摳集團CEO組成的工作組赴蔡甸區消泗鄉七豪村,就「網際網路+」扶貧行動進行考察調研。此次摳摳集團開始發力「B+」農村電商業務,計劃通過設立鎮級服務中心「摳摳鎮」,加快實現農村流通服務電商化,為貧困村脫貧獻計獻策。
  • 【濟寧日報】汶上:鋪下「四好農村路」 隆起致富產業帶
    【濟寧日報】汶上:鋪下「四好農村路」 隆起致富產業帶 2021-01-16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日報」湄潭:「農民下山,產業上山」
    「天上落雨屋裡漏,山高坡陡路難走,一年辛苦忙到頭,除了溫飽啥沒有。」村民們編的順口溜,反映出當時艱難的生存環境。山高路遠,交通不便阻礙了村子發展,雍遠軍家也不列外。2014年,雍遠軍一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雖然不得不外出打工謀生,但他一直沒有放棄過上好日子的決心,時常利用手機網絡學習,隨時關注著家鄉的動態。
  • 農村公路網惠及超6億農民,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年內將全通...
    數據來源:交通運輸部在具體舉措方面,首先是建立健全交通扶貧「五年規劃+三年行動+年度計劃」的「531」規劃計劃體系,將老少邊貧地區(貧困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全部納入交通扶貧支持範圍,幫助貧困地區加快建設「外通內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近年來,相關部門持續加大中央資金支持力度。
  • 和一位農民聊了天,改變了我對農村的認識,農民的好日子要來了
    從他口中得知,現在的農村和以前相比,差別有點大。最明顯的就是交通的變化,以前下鄉的路又窄又坑坑窪窪,進出特別不方便。甚至好多地方都不通車,果園裡結了不少品質不錯的水果,也不會有人去收,因為根本就沒辦法送出山。而近些年,隨著基建的完善,一條條公路修到村民家門口不說,電線、網線還牽進家家戶戶。好些在群山環抱中的村子,也都通過公路和網線與外界連通起來。
  • 美菜網促進農業智慧化發展,幫助中國農民增收
    美菜網作為中國餐飲供應鏈傑出服務商,運用"兩端一鏈一平臺"的創新模式,推動農產品產銷環節智能化、信息化,幫助農民增加收入。未來,我國農業農村信息化計劃總體水平提升至50%。與此同時,隨著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技術的日趨成熟,5G網絡部署的逐漸完善,超大規模無線傳感器監測的不斷發展,農業生產與農產品供銷正變得越來越信息化、智能化、數位化。農產品電商、大數據、物聯網技術、AI技術紛紛在農業領域湧現,成為農業的布道者。美菜網緊貼國家扶貧政策,藉助數字農業幫助中國農業提質增效,幫助中國農民增收。
  • 用農業科技肋力農民脫貧致富
    特別是去年以來,她承擔了自治區南疆地區的幾個扶貧項目,就更忙了……從一家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跨界到試水新疆農業大數據平臺,她與新時代同行、為新目標奮鬥、在新徵程建功,走出一條精進臻善的創業路。趙雅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學院,她的職場生涯開始於金融。
  • 第四屆重慶電商扶貧愛心購來了
    城口臘肉、秀山土雞蛋、武隆羊角豆乾、豐都紅心柚......為期一個月的第四屆重慶電商扶貧愛心購活動(以下簡稱「愛心購活動」)將於11月19日,在觀音橋步行街啟動。本屆愛心購活動由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重慶市扶貧開發辦公室、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政府主辦。
  • 為幫助山區農民脫貧致富 雲南經管學院的這位小夥念起了「養羊經」
    2020年,尹健臣成立了雙柏建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黑山羊種源的節點上,創立立體農業生態圈幫助農民實現增收。他致力於把「雲上黑山羊」、種牛、小香菌、中藥材相結合形成一個立體的生態圈,整合資源,向社會、農戶推廣優質的種源產品,為農民開拓消費市場,讓農民放心養、大膽養,解決了農民的後顧之憂,使農民通過不同渠道創收增收!
  • 習水土河「變形記」:黨建促發展 貧山溝變新農村
    近年來,土河村以3A級景區創建為抓手,打造鄉村振興示範點,開發了荷塘苗鄉景區,從前美麗的貧山溝,原地變身成了新農村。雲下土河土河村位於遵義、重慶2小時經濟圈內,區位優勢明顯,生態資源豐富。土河荷塘苗鄉景區於2018年5月開始打造,現在已經基本形成「春賞桃花夏觀荷,秋捉泥鰍冬吃蝦」的四季遊玩項目。
  • 府谷縣產業扶貧讓「造血」功能強起來
    石磨麵粉廠、蔬菜大棚基地、羊肚菌產業園……記者日前走進府谷的鄉村,一個個富有特色的產業,勾勒出農村產業興旺、農民生活富裕的美麗圖景。近年來,該縣走引產業到鎮、企業到村、技能到戶的路子,逐步邁上了多點支撐、多元產業發展的扶貧新路子,貧困戶實現了脫貧致富。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經濟日報2019年6月25日
    2014年,尹建敏開啟了產業扶貧攻堅計劃,將天然氣公司的全部利潤投入農業發展項目,她先後投資3500萬元,建成佔地200畝的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引導村民吃上「技術飯」,走上脫貧路。她還在科技示範園區設立電教室,成立農民田間學校,長期開展肉羊養殖、果蔬及食用菌種植技術培訓,助力農戶成為技術能手。
  • 天壽幫助創業青年實現扶貧夢想(一)
    近日,作為瀘州市創業指導專家,四川天壽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淦吉銀帶隊前往敘永縣震東鎮,與首屆「醉美創意」創新創業項目大賽冠軍萬永吉深入交流,幫助其創業項目「仿野生天麻種植」在精準扶貧上探索一條新的出路。
  • 王亞華、舒全峰:中國精準扶貧的政策過程與實踐經驗
    歷年來,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規模持續穩定增長,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各類涉及民生的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和中央預算內投資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傾斜;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對扶貧的支持力度也持續提升;同時明確要求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涉農資金必須要有一定比例用於貧困村。  (9)交通扶貧。
  • 「指導一下就走」農民一語扎心,這位博士扶貧動真格終打動村民
    經過8年持續奮鬥,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創造歷史性成就。但這個過程中也曾產生過面子工程等問題,讓一些老百姓心有顧慮。像雲南老窩村位於橫斷山脈南端的滇西縱谷區,地處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當地村民就對一些參與扶貧的科研人員形成了不良印象:「指導一下就走」,沒有人管後續。
  • 通美麗村路 賞山海鮮甜 三門「四好農村路」進行時
    路,縱橫交錯,與城鄉同步發展的脈絡相重疊,暢安舒美;  路,指向三門的遠方——打通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梗阻,聯動地域發展的新勢能,賦予鄉村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串景連線,為鄉村旅遊業發展注入活力,拓寬農民就業創業和發家奔小康的渠道,延伸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加速帶」,滿載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無遠弗屆。
  • 2020年,婁底答卷---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市級領導包聯、常態化暗訪督查、涉貧信訪快速聯動處置「四項機制」,以視頻會議形式開到鄉鎮,即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的具體問題;接續開展「百日攻堅行動」、「進村入戶鞏固月活動」和「脫貧質量提升行動」,一仗接著一仗打,保持攻堅態勢,1.7萬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在選派1746支工作隊、4799名駐村幹部的基礎上,3月初又選派66名市縣機關幹部,到61個掛牌督戰村擔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工作隊員,充實一線力量;注重扶貧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