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聽到「吹牛」或「吹牛皮」的說法。意思是不顧事實胡亂誇大或吹噓自己。為什麼我們把說大話說成「吹牛皮」,而不是「吹羊皮」「吹豬皮」呢?這還得先從「吹豬皮」和「吹羊皮」說起:
「吹豬皮」是屠夫的一項技術活兒。殺豬時,為了便於拔毛和切割,屠夫得先在豬後蹄處劃開一個小口,將鐵棍插入,捅開一個氣道,然後再用嘴對著小口吹氣,邊吹邊拍打,以使豬的全身膨脹起來。
「吹羊皮」則和羊皮筏子有關,古時,黃河上遊水流湍急,木船經常被撞壞,人們便想出利用羊皮彈性製造皮筏子的辦法,殺羊後留下張完整的皮,縫製好吹上氣使它鼓起來。然後,再將多個羊皮筏縱橫排列相連,上面再綁上木板,人們就可以漂流了。
豬皮和羊皮雖可以吹,但吹氣者必須身體強壯,肺活量高。牛皮筏既厚又硬,容積也大,一個成年人是很難把它吹起來的。如果有人說他吹牛皮,多半言不符實。所以,人們使用吹牛」或「吹牛皮」來形容那些喜歡誇口說大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