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工程學院組織「後勤改革背景下的個人成長」主題故事匯

2021-01-16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

1月9日上午,學校舉辦了「以學生為中心」教育思想大討論第十期成長故事匯,本期故事講述人是從事學校後勤工作的劉洪民、馮偉兩位老師,主題為「後勤改革背景下的個人成長」,全體骨幹學習班成員在圖書館601報告廳現場參會,全校其他教工線上參會,報告會由張振筍副院長主持。

首先與大家分享的是總務處的劉洪民老師,他介紹了自己的成長伴隨著學校發展的三個階段,用三個故事講述了從1993年參加自學考試從「總捅」到管理科科長,從後勤會計到財務會計到再次回到了總務處,工作在學校27年的成長經歷。總結自己在工作中從多次失誤和錯失良機中不斷修正自己,知錯就改,努力做好自己, 一切從零開始,經過一段時間反思,給自己確定新的目標,派駐三亞城市職業學院工作期間,協助財務處完善財務制度、經費審批流程,查閱財務資料,承擔教學任務,擔任後勤幹事兼司機,工作之餘考取海南省的教師資格證書,得到校領導肯定。2014年1月回到學校,在總務處辦公室任事務員,負責總務處制度建設等事務性工作。在工作中一方面豐富了後勤文化和餐飲文化內容,另一方面注重數據統計,提供數據服務。打造餐飲文化,樹立學校、業主、學生三位一體是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注重數據統計和數據服務,使部門決策由「經驗決策」向「數據決策」轉變。為經營者提供製作地方特色菜品的信息,「一元餐」數據反映了經營者的經營之道,對餐飲消費既是一種帶動,也是制止餐飲浪費有利的措施,成為部門決策的重要依據。

劉老師在講述中充滿對學校感恩,感慨從個人成長見證了學校的發展與壯大,學校經歷了30年的發展,自己的工資由最初(1993年)120元,到現在5000多元,都得益於學校的發展,有了一種歸屬感和自豪感。表示今後在工作崗位上繼續歷練自己,始終把「以學生為中心,服務教育教學」放在第一位,做好自己,做好服務。

接下來馮偉老師也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故事,講述了自己從1990年走上小學教師工作崗位,期間分別在小學、技校、大學就職,迄今為止30年。 從個人的成長經歷中見證了學校的發展與壯大;在工作實踐中逐漸抹平了內心的浮躁與狹隘。

馮老師從細節決定成敗角度回顧了在東亞技職校期間洗漱間維修地漏事件和食堂、檔口戴口罩(著裝)事件,反思在成長過程中的失誤,並分享了在崗位工作中四個小故事,口罩的故事、粥的故事 、豆漿、饅頭的故事、光碟與一元餐的故事,講述了在疫情期間自己怎樣做好業戶工作,佩戴口罩,安全用餐;同業戶一道從點滴做起,從「粥道」服務抓起 每天早餐挨家挨戶檢查使檔口粥品全部達標、合格;嚴格豆漿的濃度比例標準,饅頭、花卷必須鹼發蒸製;一元餐所帶來的效應,證明了團隊精神是執行力的關鍵。馮老師感悟到:我們賦予食物生命、語言,食物賦予我們工作的靈魂;我們為其苦,為其喜,為其樂,更為其給我們帶來的深度思索而執著。她還從在這個學期裡,曹理事長每天最少三次到食堂「打卡」,對夥食質量反覆抓、抓反覆,率先垂範、身體力行的做法中得到啟迪和教育,表示要以理事長為榜樣,以「每天多做一點」的工作態度,加強管理,通過工作實踐,與業戶共同樹立學校、業主、學生三位一體的理念,「以學生為中心」提高思想認識和服務能力,讓每一個人都深刻認識到:我的崗位不僅僅是履職盡責的地方,更是對師生奉獻愛心的舞臺,從而由內到外全面造就自己,在「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工作有起色」管理思想的統領下,關注管理的細節,關注管理中的短板,抓點帶面,環環相扣,馮老師在分享中感受到,經過努力,使得學校的餐飲工作有了質的飛躍,讓更多的好事「習慣成自然」。今後將奮起直追,更加勤奮工作。

故事匯上機電工程系、教務處、東亞技職校、總務處參會老師積極發言,表示受益匪淺,兩位老師對待工作認真態度,默默無聞堅守崗位,工作有標準,找好角色定位,反思個人成長以及無私奉獻精神,為大家樹立了榜樣,今後也要立足崗位,結合本職工作,抓好工作落實。分管後勤工作的白雪副院長對兩位老師的分享進行了點評,給予了讚賞,介紹了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下,師生就餐人員多餐飲服務壓力大,在校長親自指揮下,後勤工作實行「三位一體」工作方式,打造餐飲文化,轉變工作思路,依靠組織,把工作做到極致,並肯定了後勤管理工作中「一元餐」等活動推行帶來的一系列良好效應。

張副院長在主持中指出成長故事匯已經成為回顧學校事業發展的歷史檔案,成為教師個人總結集體反思的方式。2020年是極為不平凡的一年,在曹勇安理事長的直接領導指揮下,後勤工作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抓細抓實,以數據化來推進管理科學化,久久為功,尤其餐飲文化改革管理卓有成效,全校師生共享管理改革成果。個人在學校發展改革中鍛鍊成長,越是繁忙的崗位越能鍛鍊人,越是充滿變數的改革越是磨練人,後勤改革背景下個人成長故事於細節處彰顯改革精神。

最後曹勇安理事長對10期故事匯做了全面總結,指出每一個人都會在波瀾壯闊的故事中學會成長,「出水方知兩腿泥」,要尋找自己的不足,才能進步。對伴隨學校一起成長的教職工,特別是對劉洪民、馮偉兩位老師成長故事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勵,要求要以今天「以學生為中心」教育思想大討論第十期成長故事匯為基礎,開展下個階段以課程改革為主題的教育活動,要樹立大課程觀,教師、輔導員、管理人員都要結合實際做好高水平特色課程,一言一行都要圍繞學生為中心,「標準先行,滿意為王」,給學生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要人人都會做課,人人都想做課,人人都願做課,真正把「以學生為中心」理念落到實處。

相關焦點

  • 從成長背景到美本PS寫作
    其作用是呈現一個申請表格之外的學生形象,展示學生獨特的成長經歷,個人優勢和亮點,性格、能力和價值觀等,在面試官心目中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從而有想要錄取該學生的衝動。現行的common application主文案包括七個題目,主題分別為背景/身份/興趣/天分,挫折的經驗,挑戰觀念,解決問題,轉向成熟的契機,著迷的話題/想法/概念,以及一個開放性自選題。
  • 「臺門匯」微宣講:退伍老兵表心聲 為祖國慶生共成長
    「出海巡航的時候,由於風浪大,環境惡劣,甚至連船裡的老鼠都跳海……」日前,在「臺門匯」微宣講課堂中,90後駐港部隊退役海軍戰士楊一丁正在繪聲繪色地向周圍群眾述說海軍服役的場景。這是他第一次以長城社區志願的形式走進「臺門匯」微宣講課堂,以這種接地氣、有影響的方式向祖國表白90後青年矢志奮鬥、無悔青春的決心,讓社區群眾在聆聽中感受新時代青年的愛國之情,激發群眾愛國愛黨的精神動力。活動在鏗鏘有力、節奏明快的軍歌《我是一個兵》中拉開帷幕,全場群眾自發戰立,放聲歌唱,用嘹亮的歌聲表達對軍人職業的尊重與崇敬。在小楊的真情講述中,大家全神貫注,積極互動。
  • 新銳藝術呈現「心手相匯」故事 廣州太古匯8周年系列活動啟幕!
    廣州太古匯正式迎來8周年,開啟以「心手相匯」為主題的一系列「慶生」活動,致敬8年以來在廣州太古匯見證下的每一段美好的關係:無論是消費者與商場之間,或是家人、朋友乃至陌生人之間,美好的關係便是一路心手相匯,用心陪伴、牽手同行,令每段關係都始終保有如初的溫度和熱情。
  • 個人成長故事怎麼寫才戳心
    每當我們看到名人的一些成長故事的時候都會覺得特別勵志,也有很多小夥伴很喜歡看名人傳記。但是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沒有那麼厲害的經歷,沒有那麼有趣的人生,該如何寫一篇打動人心的自我成長故事呢?你可以花一兩周的時間,去回想去記錄下這些所有開心的和不開心的片段,一次只要寫好一個片段就可以。當我們花了一兩周時間整理出所有決定我們人生軌跡的片段,這時你可以嘗試將多個片段整理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從現在開始,你可以每天都記錄下最開心的一件事和最不開心的一件事,來捕捉你的個人感受和情緒。很多人並不是不會寫故事,而是沒有好好的去把自己過往的故事找出來。
  • 齊齊哈爾8-4毒氣事件成立原告團(圖)
    齊齊哈爾8-4毒氣事件成立原告團(圖)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齊齊哈爾
  • 石門一女子參與傳銷組織「善心匯」獲刑一年
    這意味著,被告人丁某參加「善心匯」傳銷活動,發展下線,騙取財物,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事實及罪名被最終確認,被告人丁某也因此獲刑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  2016年9月25日,被告人丁某經朱某(另案處理)介紹註冊成為「善心匯」的普通會員,在整個會員網絡中處於第14層。
  • 用平民史詩映襯改革進程
    《生命中的好日子》形象地反映出只有推動時代前進,只有在追求和實現新的夢想中,才能走出個人和家庭的歷史恩怨,才能走出歷史的沉重。劇作在謳歌夢想的同時,也尖銳地指出欲望是把雙刃劍,揭露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種種不道德,這對當下生活具有強烈的警示意義。
  • 【家風故事匯】第六十一期|畢永蘭:幸福的一家
    【家風故事匯】第六十一期|畢永蘭:幸福的一家 2021-01-06 2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9月開學第一課主題是什麼?(附歷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
    歷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  2018《開學第一課》主題:創造向未來  2018年《開學第一課》以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偉大實踐探索為背景,以「創造向未來」為主題,在「創造精神」指引下,探討夢想的崛起、探索的力量、奮鬥的重要和未來的美好,引領廣大中小學生感悟科學創造的魅力和重要意義,鼓勵中小學生積極培養動手實踐能力
  • 「全域攬燕 智匯甌海」甌籍學子暑期家鄉行活動...
    8月20日,由甌海區委組織部(區委人才辦)、區委宣傳部、區人力社保局、團甌海區委共同主辦的「全域攬燕 智匯甌海」 2020年甌籍學子暑期家鄉行暨「重要窗口·青年說」主題論壇順利舉行,來自溫州本地及武漢、杭州、成都、重慶、南京等全國各地高等院校的100餘名甌籍、在甌學子參與活動。
  • 少年先鋒隊70周年紀念日主題是什麼
    連日來,各地少先隊組織開展「紅領巾心向黨,爭做新時代好隊員」主題隊日活動,通過「習爺爺教導記心中」國旗下講話、我和紅領巾的故事分享匯、少先隊基本知識和標誌禮儀教育、我為新中國唱首歌儀式,表達紅領巾心向黨的志向與心聲。  在北京、河南、湖北等地,少先隊員回顧革命歷史,感悟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
  • 快速成長背景下的技術和管理奧秘 | TGO 走進網易活動實錄
    劉超,網易研究院雲計算技術部首席架構師第一位分享嘉賓是網易研究院雲計算技術部首席架構師劉超,他為大家分享的主題是《網際網路產品分布式架構實踐》。曹偲,網易雲音樂 CTO隨後,網易雲音樂的 CTO 曹偲也為參會者們分享了主題《網易快速成長背景下的技術和技術管理》。
  • 讀懂中國|上合組織秘書長:改革開放對全人類都有巨大意義
    在開幕式後的主旨演講環節中,來自不同國家的重量級知名政治家,通過「雲參會」的方式與來自我國政界、學界、企業界的代表一起,聚焦「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分享觀點、展開交流。上合組織秘書長諾羅夫:改革開放對全人類都有巨大意義 粵港澳大灣區將有能力與美國矽谷競爭「改革開放具有巨大的歷史意義,不僅對中國是如此,而且對全人類都有巨大意義。
  • ...共享教師成長 行知新城幼、海潮幼舉辦幼兒園課程背景下的班本...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張可寧 通訊員 金雨秋)本學期,在基於幼兒園園本課程建設逐步展開的背景下,行知新城和海潮幼兒園每班的班本課程都融入了ID評價,通過對實施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調整,讓每一次活動都成為下一個活動的基石,不斷完善、革新生活小主人課程。
  • 市婦聯舉辦「看見·她溫度」 女性融媒體創意作品分享匯
    接下來的分享匯7部作品的主創悉數登場聲情並茂講述作品及背後的故事南京市慧園街小學副校長王格用一部《慧園女教師的抗疫日誌》,展現了慧園女教師們停課不停學的堅守,她們用趣味十足的「雲課堂」,帶領孩子徜徉在知識的海洋。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秦力勇 許星...
    三是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各支部與金埝村黨總支通過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加強對困難黨員的思想引領,幫助貧困黨員群眾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邀請農業技術專家到「農民夜校」講課,對全體村民進行種養殖技術培訓。僅2020年1-6月就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3次,報社領導為村上黨員講黨課1次,開展小春作物、養雞、水果栽培技術培訓6次。
  • 七星關區教育科技局教育改革出實招 教學發展見實效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全市教育大會和全區教育改革發展大會精神,2020年9月,七星關區教育科技局提出「三年一周期、一月一主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總結、一月一通報」的教育常規管理改革工作模式,緊緊圍繞學校德育管理、安全管理、行政管理、學生管理、教師管理、教學常規管理和後勤管理等領域,每月突出一個管理主題,紮實推進教育改革,促進教育教學向前發展。
  • 湘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2019年「青春逐夢,機械起航」優秀大學生...
    為了促進高校優秀大學生之間的學術交流,激發青年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研究興趣,使廣大青年學子深入了解湘潭大學及機械工程學院,選拔優秀本科學生進入我校繼續深造,湘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定於2019年7月12日至14日舉辦「青春逐夢,機械起航」夏令營,夏令營將在湘潭大學舉行,內容包括短期培訓、名師講座、學術研討、學長(學姐)經驗交流、校園參觀等活動。
  • 上海港匯恒隆廣場「牽手」李佳琦首創線上、線下互動直播商業新模式
    為此,港匯恒隆廣場也緊隨時代發展和政策的腳步,完成了全面的建築改造及業態升級。記者採訪中了解到,此次「煥新」升級後的港匯恒隆廣場可謂是內外兼修,不僅外形上更開闊大氣,內部更是精心構築了以主題品牌系列支撐的經營組合,進一步鞏固高端定位,在品牌組合與業態布局優化上也同時發力,已形成了時尚服飾、鐘錶珠寶、運動健身、文化娛樂、數碼家電、兒童用品等各大主題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