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隨著時代的日新月異,人們的觀念也在不斷朝著進步改變,許多落後思想已經漸漸被淘汰了。
然而,卻有大學生在網絡上「爆料」,大學課堂裡竟然也開展了「女德」課。
從大學生們拍攝下來的課件可以看到,這些「女德」課的內容可謂是讓人又氣又怒。
「女德」課上,先是講了女孩的天命是生兒育女,又要求女孩「守身如玉」、「性格不許暴躁」、「逆來順受」等等。
這些內容讓廣大網友們憤怒地表示,封建糟粕居然走進了大學課堂,都2021年了怎麼還有人不懂男女平等。
01宣講糟粕的女德課會給孩子們帶來哪些影響呢?
1)會打亂女孩對自己人生的規劃
大學是孩子快速成長的階段,孩子從大學畢業之後,就要走向社會,到時候每個孩子的人生就會走向不同的分岔路。
由於生理結構的特殊性,女孩雖然具有生育孩子的能力,但是在現代社會,並不是每個女孩都早早地將「生兒育女」做進自己的人生規劃中。
如果宣講封建糟粕的女德課程走進大學課堂,那麼難免會有女孩受到這些落後內容的影響,導致她們原本的人生規劃被打亂,甚至出現真的去遵守這些針對女性的愚昧要求。
2)會讓男孩錯誤地理解女性
既然現代社會講究的是男女平等,那麼要想真正實現這一美好願景,就需要男性和女性共同為之努力。
在大學階段,男孩的價值觀人生觀等雖然已經初步形成,但是這些稍顯稚嫩的三觀還是有可能會被外界的影響所改變。
如果在大學課堂中光明正大地宣講這些糟粕的女德課,那麼男孩們對女性原有的了解可能會被誤導,從而導致男孩錯誤地認知和理解女性角色。
說到底,所謂的女德課程所造成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破壞了現代社會所提倡的男女平等。然而許多網友也提出,現在有少部分人對男女平等的理解已經有失偏頗,需要父母們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進行正確的引導才行。
02父母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正確地認識男女平等呢?
首先,不要從小給孩子貼上性別標籤。
在許多人的認知中,男孩總是更剛毅一些,女孩總是更溫柔一些。
其實,這種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恰恰不利於孩子從小意識到男女平等。
父母需要注意,不應該從小給孩子貼上性別標籤,例如可以告訴孩子,男孩可以喜歡洋娃娃,女孩也可以喜歡小汽車。
只有讓孩子不被性別的刻板印象束縛著,孩子才能正確地認識到男女平等,就是做事不用被性別所限制。
其次,提醒孩子不要隨意使用性別優勢。
由於男性和女性在先天上確實存在一些明顯差異,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確實有很多時候可以利用自己的性別優勢獲得一些便利。
父母要從小提醒孩子,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要隨意使用性別優勢來達到目的。
比如父母可以提醒男孩,不要因為自己體格比女孩更健壯,也比女孩更有力氣,就用性別優勢來欺負女孩。
而父母也要提醒女孩,雖然比不上男孩有力氣,也無需時刻用「示弱」來獲得男孩的謙讓。
只有男孩和女孩認識到自己的性別不是「保護傘」,才能真正地理解男女平等的涵義。
再者,教導孩子要尊重與自己不同性別的人。
男女不平等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部分男性沒有給予女性應有的尊重。
父母需要告訴孩子的是,真正的男女平等不是誰壓過誰一頭,而是男孩和女孩互相尊重。
所以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在看待與自己不同性別的人時,都不能自認為比對方更「高貴」。
只有男孩和女孩發自真心地尊重對方,才能體會到男女平等所帶來的的舒適感。
03總結
男女平等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去實現,父母教導好自己的孩子,就是為了能夠讓孩子有能力去真正實現這一美好願景。
每日一問:還有哪些方法能讓孩子理解男女平等呢?
——————————————
圖|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