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儼少後期的畫出現程式化問題

2021-01-08 人民網

原標題:陸儼少後期的畫出現程式化問題

  陸儼少是當代著名的書畫大師,其功力深厚的山水畫尤為畫壇所公認。然陳振濂指出,陸儼少的山水畫有固定程式,在他筆下風雲變幻的過程中卻並不想著要徹底打破這種程式。而陳傳席亦遺憾點評,陸儼少晚年雖有所創新但最終屈服於畫商,而停止了藝術的追求,最終影響了他的成就。

  收藏周刊記者 程辛 實習生 蘇碧雁 整理

  繼承古法傳統功力深厚

  為中國文人型山水畫的傳承標誌

  陸儼少傳統功力頗深,其文人型山水畫在中國繪畫史上頗有成就。陳振濂評價,陸儼少是當代第一流的書畫大師。繪畫上曾有「南陸(儼少)北李(可染)」之稱,對此劉墨指出,論傳統功力,陸儼少在李可染之上,論風格之突出,分量之重,李可染又在陸儼少之上。李可染是一代大家,而陸儼少只是名家。但許多畫家對陸儼少更佩服,因其傳統功力深厚。[2]

  如何理解?在於他對古法的「承」上。1926年,陸儼少拜王同愈為師學習詩文,又從馮超然學習山水人物。在《陸儼少自敘》中,陸儼少回憶,「有一次我和張谷年待坐在旁,馮先生(超然)指著我們兩人說:『中國山水畫自元明以後,流傳有緒,不絕如縷,一條線代代相傳,現在這條線掛到我,你們兩人用功一點,有希望可以接著掛下去』。」

  因此,劉墨表示,陸儼少的山水畫在馮超然的指導之下,走了一條很純正的路子,即從「四王」入手,得力於王石谷尤多。他又從王石谷上溯宋元,於元人王蒙的畫法情有獨鍾。劉墨總結,「摹古一直是陸儼少很主要的一種風格。」 而郎紹君認為,陸儼少學畫山水,啟蒙於《芥子園畫譜》,繼而在王同愈、馮超然指點下探奧「四王」一系,再上溯私家和故宮所藏曆代繪畫,最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郎紹君《陸儼少的古典修養》)。

  對此,陳振濂亦認為,在當代還健在的中國畫家中,還沒有一位山水畫家能與他對古法的全面承傳相媲美。我們看到的不是對董其昌或王石谷表面形貌的亦步亦趨——儘管我們可以說,他是「無一筆無古人」,他的每一山石、每一樹枝可以窺出明顯的古法:從宋元直到清末,從董源、範寬直到吳待秋、馮超然。陳振濂進一步補充,陸儼少對古法的繼承是有目共睹的。他的存在並不僅僅是某一風格的存在,他的藝術無愧於作為中國文人型山水畫的一個傳承的標誌。[3]

  不囿於古法繪畫分三個階段

  1975年為藝術風格的「拐點」

  縱觀陸儼少一生的繪畫歷程,郎紹君把它劃分為三個時期。早期階段約1927—1950年,其作品的基本特點,一是多豎長幅,多高遠或高遠兼深遠構圖,重巒疊嶂,林木茂盛,委婉曲折,不勝繁複之致。典型者如《仿荊浩山水》(1927)、《仿明人筆意》(1928)、《黃山》(1942)等。二是多水墨或淺絳,淡墨淡色,較少有青綠和色彩濃鮮之作。三是多臨仿,所仿有黃公望、王蒙、倪瓚、文徵明、唐寅、董其昌、王時敏、惲南田、王石谷、王原祁等,此外,還有題「仿明人筆意」、「元人筆意」者。早期廣採古法,陸儼少形成了個人的基本面目,一是畫而多繁複與變化;二是以多變的筆線刻畫形象。

  中期階段約1951—1974年,這亦是陸儼少藝術的成熟期。其間,陸儼少沒有放棄對傳統的鑽研,但獨立的創作已成主流,作品題材兼容古、今,形式風格有傳統式、舊瓶新酒式、新探索式;畫法則涵括了工筆、寫意、兼工帶寫、水墨、青綠等。早期縝密娟秀和奔放縱逸兩類風格,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此時的創作既有傳統的詩詞文意畫和各種形式的峽江圖等題材作品,如《杜甫詩意冊》(1956年)、《江山小景冊》(1957年)等,也有新題材、新形式的作品,包括工筆人物畫、年畫、連環畫,以及描繪城鄉新生活、新景象的新山水畫。

  1975年為陸儼少藝術風格的「拐點」,大致完成了從相對「縝密娟秀」到「渾厚老辣」的轉變。從1975到1993年,為陸儼少繪畫歷程的晚期階段。與中期相比,晚期的作品湧現出幾大特點:第一,筆勢由細密、靈秀轉向寬博、深厚、老到;書寫的意味與動感更強,但這種書寫,並不脫離山水形象的具體刻畫。第二,更加講究墨法,溼筆勾點大大增多,出現了大小墨塊,這些墨塊可以是山石,可以是草木,可以是陰影,也可以是半抽象的筆墨自身。因為突出了用墨,減少了外露鋒芒的幹筆勾畫,整個作品的筆墨由鎮密精緻變為松厚豐潤,成為風格轉化的一大來源。第三,「留白法」逐漸成熟——傳統「留白」一般表現落雪、雲氣或水,陸氏進一步把留白作為畫而結構的一部分,即在對山體、林木作具體描繪後,即在其周邊留白,以突出要突出的東西,省略要省略的筆墨。經典之作如《峽江圖卷》(1979)、 《雁蕩靈峰》(1981)等。[4]對於陸儼少的畫,陳傳席認為,上世紀(下同)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為最好,此時他的「勾雲」、「留白」、「黑塊」已形成特色。他還補充,認為陸儼少50年代至60年代畫得好的人,主要還是從傳統功力(筆墨功力)方面著眼。

  晚年追求創新但屈服於畫商

  最後十年基本上都是在重複

  然而,陸儼少的繪畫的弊病在哪裡?陳傳席指出,陸儼少後期的畫特色明顯,但亦出現程式化的問題,因而還不能成為公認真正的大家。特別是最後十年的畫基本上都是重複,好作品確實不如80年代初期多。落地到具體山水畫上,劉墨直言,陸儼少的雲水畫法雖可算是他的創造,但已是程式化了,如果將它們送給不同的人,那效果還是非常好的,可是如果將他們放在展廳集中起來,那恐怕就不是小問題了。[2]因此,這也是為世人所詬病的「陸儼少的畫程式化」。

  具體怎樣的程式化呢?事實是否真如批評家所說,陸儼少晚期的畫走入了一種固定的程式化的死胡同?對此,陳傳席有所澄清,他指出,在80年代初,陸儼少的畫風(特色)得以形成,而且也得到了鞏固,他本人確實不想再重複了。他是有思想的人,他要變,而且要大變。因此,陸儼少託學生買來了很多歐洲名家的油畫集,而且還買來了進口顏料(他以前不用外國顏料),開始用進口顏料學趙無極等人的抽象派油畫。[1]陳傳席的觀點在陸儼少的話語中得到體現。陸儼少自述,「擬於設色方面作突破口,予謂有其古法用筆而引進西洋顏料,似可一試,遂成此圖。」、「予於山水畫寢繪古法,六十年之耄老,輒欲絕去依傍,另起爐灶,而未知所往,如黑夜行路,前方似有光亮而閃爍靡定,轉去轉遠,此數圖也。」此外,陳振濂對於程式化,亦有其看法,他認為,陸儼少的山水畫有固定的程式,但在他筆下風雲變幻的過程中卻並不想著要徹底打破這種程式。[3]

  陳傳席在點評文中一再解釋,這是因為,當年賣陸儼少畫的畫商認為這樣畫會影響畫價,若拿到香港去,買畫的人都說這不是陸儼少的畫,和以前的不一樣,因而賣不出去。他還遺憾地點評,陸儼少雖有所創新但最終屈服於畫商,而停止了藝術的追求,最終影響了他的成就。如果沿著這條蛻變的路再走下去,他必會到達另一個巔峰。[1]

  簡介

  陸儼少 1909-1993年,上海嘉定人,字宛若,又名砥。詩、書、畫、印兼善,尤以書法、繪畫最為世人所稱道。

  陸儼少談用筆法

  心有定力,筆有定法,以我為主,不為外物猶豫彷徨,如是則粗細、工寫、大小,皆能心手相應惟命所之。自古以來,凡是大家,往往能在粗中帶細、細中帶粗,大中見小、小中見大。

  問診專家

  陳傳席:美術史論家、美術評論家

  劉墨:北京大學歷史文化資源研究所研究員

  陳振濂: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郎紹君: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名家點評

  注重線條是陸儼少的絕頂過人處,他在一個最易陷入師長窠臼的險徑中尋找到了發展的契機,同時他又利用對線條的現代意義的詮釋,使這種嘗試一祛老氣橫秋之態,傳達出一種全新的視覺圖式涵義。——陳振濂

  陸儼少的山水畫,一方而,繼承與發揚傳統山水畫,堅持它的超世俗詩性一一這在他的古代詩意畫中得到了集中體現;另一方而,也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創作了很多親近世俗的作品。

  ——郎紹君

  參考文獻:[1]陳傳席《畫壇點將錄》 [2]劉墨《20世紀中國畫名家批評》 [3]陳振濂《陸儼少藝術論》 [4]郎紹君《陸儼少的繪畫》

相關焦點

  • 山水畫大師陸儼少藝術年表
    一九六六年(五十八歲)建國17年 農曆丙午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初未受衝擊,畫《毛主席詩意畫》二十四幅。一九六七年(五十九歲)建國18年 農曆 丁未年因出身問題,開始被批鬥。一九六八年(六十歲)建國19年 農曆戊申年至"文化大革命"後期,均被批鬥,受畫院造反派斥打。一九七五年(六十七歲)建國26年 農曆乙卯年摘掉地主帽子。
  • 企業程式化道歉的背後,這個問題值得關注
    上網搜索「315晚會一年不如一年」,會出現很多文章。導致315晚會關注度和影響力日漸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媒體通過記者暗訪的傳統爆料手段已經不再佔據主流,在社交網絡興起之後,人作為假冒偽劣產品的受害者和最初爆料者的屬性被無限放大了。
  • 乙亥畫豬 十大國畫大師
    中國十大國畫大師乙亥畫豬   齊白石、劉奎齡、徐悲鴻、陸儼少旁邊鈐印註明:「悲鴻之畫」。   資料顯示:徐悲鴻的《雙豬圖》就出現在香港佳士得的拍賣會上,成交價近37萬元。在2003年的中國嘉德拍賣會上,徐悲鴻的《桑梓野豬圖》又拍出了104.5萬元。
  • 借畫抒情,北宋後期,文人畫不拘泥外在的形式,追求內在的詩意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北宋後期,蘇軾、李公麟、米芾等倡導不同於世俗畫工畫的士人畫(即文人畫),強調繪畫不拘泥於外在的形似,要追求內在的詩意和思致,由此導致了文人花木畫,尤其是竹、梅、蘭等水墨寫意題材的發展。
  • 清朝的髮型並非千篇一律,陰陽頭造型是在清代後期才出現的
    姑且先不討論好看不好看的問題,古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有一些人是不願意剃掉頭髮的,但是沒有辦法,只要是不留辮子的全部就地格殺,所以還是先活著吧。有些人天生禿頭這也是正常的,對於這種情況,清政府也有相應的政策,去政府備案說明詳情,這種情況現代叫做不可抗因素,所以只要在政府的案底清楚,基本上沒什麼問題。
  • 海賊王:道力系統曇花一現,只因出現過早難以匹配後期劇情
    文|阿倫 看過《海賊王》的朋友應該知道,這部動漫一直在不斷補充著設定,霸氣系統就是後期補充的一個設定,目前霸氣系統基本承載了整個後期劇情。不過有些設定就沒有霸氣系統那麼幸運了,只是曇花一現便被劇情拋棄,道力就是其中一種。
  • 捲軸畫的獨立:人物畫
    顧愷之 洛神賦圖(宋,局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秦漢時期的人物畫多用來表現神話故事、古賢聖王、烈女孝子等題材,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依賴於文字史料的描述,因而在形態特徵表達上較為程式化,魏晉時期的人物畫則更加重視觀察與寫真。《世說新語巧藝》裡記載了近代畫家荀勖所畫鍾會父親的肖像感動鍾會兄弟的故事。無論這則故事是否屬實,都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審美價值,即對繪畫再現性功能的訴求。
  • 晏幾道筆下的離情,脫離了花間詞人那種程式化,體現更真切的情感
    詞最初為應歌而作,但後來發生了很大變化,即使是應歌之作也常常寄託著創作者自我的心緒,抒情主體也改變了代言體的形式,雖然還是寫愛情,卻常常直接以男性抒情主體的形象出現,比如晏幾道的很多詞就具有這些特徵。這些特徵的形成,與晏幾道的身世經歷有很大關係。
  • 畫好流暢的線稿有哪些技巧?
    一般來講,繪畫當中流暢的線稿往往都會體現一個畫者對畫作的把控力,不論繪畫者以後會不會從事一些與繪畫有關的工作,但是在學習階段,線條的練習都是不可懈怠的一項,因此,線條的練習也對於學習者更是一個必經過程。
  • 眉毛出現異常,暗示身體出現哪些問題?健康的眉毛是什麼樣?
    我們在看一個人長什麼樣的時候,除了會記住他的容貌特徵,對於他的眉毛也是十分關注的,對於很多長壽老人來說,可能會發現他們的眉毛濃密、烏黑,甚至有些畫中的長壽老人,還有眉毛垂髫的情況,看起來仙風道骨,想不引起關注都很難了。
  • 怎麼畫都畫不好!該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呢
    最近評論看的最多的就是:「我的高低眉很嚴重啊,怎麼畫都畫不好,紋眉也給我弄的高低眉,看起來就很不舒服!小編求教求教!」,於是小編就分享一些如何處理高低眉的畫眉毛小技巧!高低眉高低眉,俗話所說就是一個高一個低的眉毛,這個我就不做多的官方解釋了!
  • 原神雷澤後期厲害嗎 雷澤後期強度分析
    原神雷澤後期厲害不厲害,很多小夥伴想在新開的池子裡抽高命雷澤,那麼值不值得抽取,雷澤的後期強度搭配怎麼樣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分析一下原神雷澤後期強度,一起來看看吧。 原神雷澤後期厲害不厲害,很多小夥伴想在新開的池子裡抽高命雷澤,那麼值不值得抽取,雷澤的後期強度搭配怎麼樣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分析一下原神雷澤後期強度
  • 如何把真人做成搞笑表情包 | 輕鬆學後期
    這裡要說一下,為啥要分享這麼多Ps稀奇古怪的用法首先呢,photoshop 和 lightroom 是後期「創作」的至上法器 ~ 雖然掌握這兩把神器有難度..但作為要成為帥三代的男人,小北把一些基礎功能融進一些二逼的玩法,希望讓你們玩著玩著就可以把photoshop和lightroom玩會了~ 所以...你們可別辜負我哈,慢慢學,不著急~ 已經會的朋友還請也幫忙給新同學答答疑解解惑哈
  • 美術研究|筆墨功夫是一輩子的事,一點一畫所反映的是人性和人情
    古人說,畫即形有無筆無墨,有筆無墨,有墨無筆,有筆有墨謂全善。一點一畫所反映的是人性、人情,孟子所謂「可欲之謂善」,而「形」之神、情、骨、氣,也包含了「有諸已之謂信」,作者個人志氣、情志的暢達。因為人性人情,故有標準,標準是黃賓虹的「五筆」平、留、圓、重、變,用墨則我總結為「五墨」清、潤、沉、和、活。達到這個標準不容易。
  • 畫吾自畫:從齊白石的京華生活與梅、菊作品談衰年變法(上)
    璜借法源寺居之,賣畫及篆刻為業,識陳師曾(衡恪)、姚茫父(華)、陳半丁……)」,1919年只記錄「到京華,重居法源寺,以賣畫刻印自活」,以及「是年九月,納副室胡氏」,未提及生活窘迫;而1920年的關於賣畫價格的記載也是隻字未提,只是摘錄了花果畫冊上題記「餘畫梅雪楊補之,由尹和伯處借鉤雙鉤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