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木頭闖出一條致富路,雲和小木頭「玩轉」大產業

2021-01-08 麗水網

  驅車駛進雲和,會在恍惚中產生錯覺,宛若進入一個童話王國,車輛行人川流不息,隨處可見的木玩元素也正鮮活地詮釋著木玩產業的繁榮。

  時光推移,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一隻陀螺、一隻響板、一隻技巧球玩具樣品,從上海輾轉來到雲和。不久,第一隻木陀螺誕生,雲和木製玩具之門就此打開。歷經近50年的發展壯大,木製玩具現已成為雲和最具區域優勢的特色產業。雲和一代又一代木玩人在這個童話王國裡演繹著人類與玩具一起成長的童話。



  轉出一個木玩產業

  「改革開放之前,雲和木製玩具已經在做出口產品。1972年,我爺爺抱著『雲和有木材就能生產產品』這一信念,只身前往上海開拓市場,從上海輕工業品進出口公司拿回了幾個木製玩具樣品。」浙江和信玩具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何彬對祖父何壽禎當年曆經千辛萬苦獲得的第一筆出口訂單記憶猶新。

  何壽禎帶著玩具樣品回雲和後,經過一年半的反覆琢磨研究,終於在1973年試製成功,並生產交貨。這是雲和第一筆木製玩具出口創匯訂單,貨值4000元,銷往日本。

  改革開放之後,何彬的父親何尚清成為了赤石玩具廠首任「民選廠長」。經過何尚清這一代人的努力,雲和木製玩具出口創匯的規模越來越大,也開啟了機械化生產時代。

  1980年,雲和玩具總產值首次超過百萬元。踏著改革開放的步伐,生產木玩的公有制企業紛紛改制,個私企業也像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1985年,浙江新雲木業集團負責人廖復新,背著麻袋獨闖廣交會,一口氣籤下數十萬元訂單,第一次打開了雲和木玩的國際市場。

  1999年,浙江振鵬工藝品有限公司歷經3個多月申請到雲和木玩企業第一個自營出口權。從此,雲和木玩可以直接與國外企業議價。在以後的若干年裡,和信、金馬、半球、達成等雲和大大小小玩具企業應運而生。

  目前,雲和共有木玩生產企業1000餘家,產品達十大類、上千個系列、數萬個品種。產品總量佔全國的56%、世界的40%,出口歐美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9年產值超過80億元。雲和先後被冠以「中國木製玩具之鄉」和「中國木製玩具城」稱號。

  如今,走進雲和,城堡般的建築、充滿童趣的路燈、公交站牌,玩具智慧園裡孩子們爽朗的笑聲……一幕幕童話般的城中盛景儼然成了童話雲和的象徵。在雲和發展的進程中,木陀螺的身影不停延伸著木製玩具的奇蹟,也轉出了小城的產業發展新天地。


  讓木頭「會唱歌」

  「把農產品和木製玩具組合在一起,非常有創意,很吸引人。」近日,在上海舉辦的麗水山耕集市上,「和先生」品牌的雪梨糖、雪梨膏等農產品配之雲和木玩一起包裝,引來過往人群紛紛圍觀購買,成為集市上的熱銷產品。

  而這樣讓人眼前一亮的「農產品+木玩」的創意便是來自和信集團。2017年,這家敢於創新的木玩企業緊抓「農旅融合」發展契機,成立了浙江採真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精心設計「和先生」卡通形象,推出「和先生」品牌,並以「網際網路+農業+木玩+文化創意」為核心,圍繞「漁、樵、耕、讀」四大類麗水農產品進行巧妙研發,為木玩插上農旅的翅膀。

  不僅如此,雲和一批木玩人很早便意識到用文化創意來「點亮」傳統行業,以「文化力」推動木玩經濟的重要意義。2014年初,新雲木業集團與深圳崇德影視傳媒公司合作拍攝832集原創動畫片《小小魯班》,並在央視播出;浙江和信玩具有限公司自主拍攝完成的52集原創動畫《木木部落》,入選2012年度國家廣電總局第四批優秀國產動畫片名錄,亮相法國坎城秋季電視節……「木玩+動漫文創」的轉型,賦予著雲和木玩更深厚的文化底蘊,也衍生著更大的產業價值。

  得益於木玩產業拋出的「繡球」,2010年,雲和一批青年「觸網」,架起「木玩+電子商務」融合發展的橋梁。目前,雲和進駐淘寶、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網店達1300餘家,直接、間接解決就業崗位1萬餘個,創成巧雲、高胥、河上、勤儉等4個全國淘寶村。今年1-8月,實現網絡零售額17.46億元。

  「貼牌生產,無法擁有話語權,雲和木製玩具要增強抗風險免疫力,就必須轉型升級。」雲和縣經商局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以「木玩+」為核心發展理念,雲和將木玩傳統產業與城市建設、學前教育、全域旅遊、動漫文創、電子商務等有機融合,打造以「木玩+文化、+體驗、+幼教、+智創、+休閒、+生態」為主導的特色產業體系,不斷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蹚出了一條特色的品牌化發展之路。

  雲和在城市建設中融入木玩元素,精心打造仙宮大道「童話視窗」、浮雲溪「童話飄帶」、新建路童話示範街區等景觀線路;積極挖掘玩具自身的文化屬性、教育屬性,啟動實施學前教育裝備「雲和木玩」規範化體系建設研究項目;在特色民宿、景區布局、旅遊產品中融入木玩文化元素,加快工旅融合……雲和木玩人正努力在傳承中創新、在轉變中思懷,最開始的木陀螺也在一次次的旋轉中讓木玩走向世界。


  撬動致富大槓桿

  「早年我見城裡建起了不少木玩加工廠,就買了輛三輪車,給木玩廠運貨。每天從早上6點忙到晚上8點,一車貨10元運輸費。」如今已是浙江佳禾玩具有限公司負責人的闕偉平,回憶起2007年初進城時的情景感慨萬千,他說雖然辛苦,但全靠了木玩產業,讓他在城裡站穩了腳跟。

  闕偉平來自赤石鄉杭汀村(原店子村)。作為下山移民的一員,在進城後的一年多裡,他騎著三輪車穿梭在木玩廠之間。當了幾年運輸工後,闕偉平熟悉了木玩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等流程,在2010年開始自主創業。「那時候很看好木玩產業的發展趨勢,所以就和同伴一起貸了2萬元,租下一個不足200平方米的廠房,去義烏木玩批發市場選了幾種暢銷的木玩產品試著加工、生產。」闕偉平說。

  此後兩年多,闕偉平一直致力於研究木玩市場,並開始試著創立品牌、建立銷售渠道、研發新產品。2013年,「木丸子」品牌應運而生,2014年後,闕偉平在淘寶和阿里巴巴開闢了網絡銷售渠道,2015年做起了跨境電商……如今,闕偉平的企業廠房從原來不足200平方米擴大至600多平方米,員工從最初的10多人增加到現在的500多人,生產銷售的產品逾千計,年銷售額達2億元。

  在雲和,像闕偉平這樣依託木玩產業的日益發展,生活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家庭比比皆是。雲和恆優工藝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金龍幾個月前還是浙江新雲木業集團生產二部的車間主任。憑藉著多年的木玩從業經歷,今年3月,李金龍辭去新雲集團的工作,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他告訴記者,從職技校畢業後,他就開始接觸木玩,已經過去20多年,從一名學徒到白胚師傅再到車間主任,是木玩讓他在城裡安居樂業。如今,李金龍自己的廠房有3000多平方米,截至目前已有200多萬產值。

  如果說,十多年來,闕偉平、李金龍實現了他的「木玩夢」,那麼,雲和「小縣大城」發展中不斷強化木製玩具這一特色產業的支撐,則是在實現所有雲和人的「木玩夢」。辛勤的雲和人民點亮了木玩產業的夢想之燈,木玩產業也給雲和人民的發展帶來了光明的未來。當年的木陀螺正以更強有力的轉速撬動雲和百姓增收致富的大槓桿。

  雲和縣經商局副局長 郭麗莉:

  雲和木玩經過近50年的發展,已經成為雲和的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它為雲和縣域經濟的發展和「小縣大城」戰略的實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特別是近年來電商的崛起,把大量的年輕人留在了雲和,為木玩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接下來,我們將突出用好「創新引領」「問海借力」這兩把「金鑰匙」,實施「標準+」「創新+」「龍頭+」「市場+」行動,力爭通過5到10年時間,努力推動雲和木玩實現從「全球生產加工基地」向「全球木玩創製中心」的跨越,從「中國木製玩具城」向「國際木玩名城」的跨越,打造成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木玩原產地、木玩行業標準制定者、中國木玩領導品牌集聚地和中國教玩研學中心。

  來源:童話雲和 作者:陳雅雯 俞海友

相關焦點

  • 《動物朋友展覽區》結實的木頭怎麼獲得 結實的木頭獲得方法一覽
    導 讀 動物朋友展覽區結實的木頭材料怎麼獲取,結實的木頭可以製作哪些玩具,想知道結實的木頭在哪掉落比較多
  • 敲木頭,得好運?!
    有時候,他們甚至不敲木頭,只是在嘴上說「敲木頭(knock wood)」。但是為什麼敲木頭(knock wood)和好運有關呢?為啥要敲木頭()其實,敲木頭的行為是在進行一種儀式(或者稱為迴避行為),他們希望通過這種行為來避免或逆轉厄運。研究人員發現,那些有所行動(敲木頭)的人感覺自己避免了厄運。
  • 水和木頭篇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荒野日記的長時間存活攻略,本篇為水和木頭相關的內容,水和木頭算是遊戲裡比較重要的物資囤積
  • 廢木頭再利用 達人教你不花錢DIY家具
    原本就是舊物拆下的或者裁減下的下腳料,形狀各異,看似是毫無用處、不成大氣候——做不來一件像樣的家具,但是你若也慧眼識珠,巧手改造,它們一樣可以成為家中溫暖的存在。  根據廢棄木料的形狀,你能給出幾種利用方式呢?本期DIY教室,喬小刀給你N種廢棄木料的利用設想,是不是也會啟發你N種廢舊物品改造的頭腦風暴呢?
  • 冰面上找地方釣魚,看到一塊地方不一樣後,直接拿起木頭敲開冰面
    確定它還活著,他們趕緊想辦法營救它上來,不過並沒有工具可以用,幸好周圍有不少的木頭,一男子拿起木頭朝著冰面打了下去,好在這匹馬在的地方,結冰不是很厚,男子給它打出了一條道。周圍能用到的也只有木頭的了,他們慢慢的利用木頭推著馬到岸邊來,好在馬的求生意識強,奮力的往岸上爬過來,看著它的樣子,很是心疼。
  • 隋煬帝賞給日本一塊木頭,如今被日本奉為國寶,天皇也不能動它
    當年來到我國的日本使者們,均隨身攜帶小本本,看到啥都抄下來,無論是詩詞歌賦還是風俗習慣,甚至打鐵種田技術,都給記下來,然後帶回國去學習。這就是為什麼日本文字中,會夾雜著那麼多中文,以及日本很多習慣,都和我們極其相似的重要原因。今天我們要說的「木頭」,正是當年日本來我國朝貢時,隋煬帝賞賜給他們的,沒想到會被日本人當成國寶供奉起來,它就是被日本稱為「天下第一名香」的蘭奢待。
  • 一塊木頭,「活」出了你未曾想到的樣子
    遵循每一塊木頭獨有的生長痕跡,將看似平凡的生活之形,轉化為輕鬆詼諧的作品。 木頭之外的溫度,往往更能打動人心。
  • 小木頭不值錢,做出來的東東敲可愛,木藝手工太好玩了
    小木頭不值錢,做出來的東東敲可愛,木藝手工太好玩了。前幾天有個小夥伴在評論區留言,說他也喜歡做手工,不過喜歡的木頭手工。悄悄到他的主頁裡去看了,做的真是很棒呢,是一些實用又漂亮的木藝製品。他提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手工藝人,到底能不能通過自己的手藝養活自己?
  • 在愛情方面這些生肖就是塊木頭
    屬蛇:大大咧咧有意忽略  屬蛇人其實是在有意扮演一塊木頭的角色,這是他們用來為自己減負的方式。對他們來說,活得太聰明也不是件好事情,尤其是在愛情裡,難得糊塗,否則逢年過節就要準備禮物、安排約會的,累不累啊?
  • 陳玉煌:種植多肉植物闖出致富路
    經過幾年的努力,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專門經營多肉植物,還帶動當地村民致富。5月27日,當記者來到灃西新城大王街道辦客省莊村易佰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時,只見一棟棟整齊的大棚裡,擺放著不同品種,色彩豔麗的小盆栽、葉色晶瑩剔透,造型奇特,仿佛走進了植物園,正忙著查看多肉植物的中年男子陳玉煌,一邊忙碌著,一邊向記者講述自己來到陝西的創業夢。嘗試 種植多肉「你看!
  • 手藝人將「木頭」玩出新花樣,直接雕刻一雙AJ,看到成品:開個價吧!
    一塊木頭能用來做什麼呢?很多人可能會有些困惑,木頭不就是用來做東西的嗎?但是手藝人可以將木頭玩出新的花樣,下面一起來看看。 大家都知道手藝人比較厲害,想必有的人應該都見過它們雕刻出來的東西吧,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就是手藝人要用木頭
  • 英國:碰木頭帶來好運氣的方法
    許多英國人認為敲木頭是個帶來好運,避免壞運氣的好方法。在英國經常可以看到有人說完一些事情之後會立刻敲敲桌子,例如說:「我身體很結實,從來不會生病。」話一說完馬上先敲兩下桌子並馬上說:「Touch wood!」  人們認為如果不敲木頭的話,好運馬上就會消失,壞運氣馬上就要找上門來。
  • 鋸木頭、刨木頭、量尺劃線……7歲女娃做木工千萬網友圍觀
    最火的一條視頻,獲得了1200萬的點擊量。  小女孩爆紅的原因有點出人意料:用傳統手藝做木工,堪稱「幼年版李子柒」。  小小年紀已經是幹活小能手  做木工純粹是喜愛  真實的「鐵錘妹妹」,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小女孩呢?  記者了解到,「鐵錘妹妹」是桐鄉經濟開發區(高橋街道)漕涇村人,名叫馮語涵,今年才7歲,還在上幼兒園大班,小名毛毛。
  • 【濟寧日報】汶上:鋪下「四好農村路」 隆起致富產業帶
    【濟寧日報】汶上:鋪下「四好農村路」 隆起致富產業帶 2021-01-16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藏加查:木碗製作走出致富路
    位於山南市加查縣產業園區的達布木碗文化產業基地已進入最後的裝修階段,他要催著內地的器材設備廠商趕緊將設備運過來,還要盯著老廠房的整體搬遷。 「預計6月20日,這裡將投入運營。」桑珠說,屆時,木碗製作的規模進一步擴大,預計年銷售額可達150萬元。在傳承創新木碗製作技藝的同時,將更好帶動當地群眾增收。
  • 為什麼摸摸木頭就能帶來好運?並且還是西方人堅定的信仰!
    不過它講的基本是事實,木頭確實是大多數中國人與生俱來的愛好。不過,並不代表外國人就沒有木頭文化,特別是看到他們的Touch Wood 時:所幸,這個邪靈的詛咒是可避免的:只要當事人用手摸了一塊木頭, 這些邪靈就無法接近,自然說出的願望也不會受到咒詛。
  • 二十三,「knock on wood」,敲木頭可以得到好運?
    —— 張小嫻已知:wood=木頭求:knock on wood=?祈求好運 knock on wood=祈求好運。knock on wood=祈求好運Knock on wood≠敲敲木頭 這個短語是指接觸木製的東西可以確保好運、甩掉壞運氣。
  • 古人鑽木取火用什麼木頭?竟然一年四季用的木頭還不一樣
    到了有文字記載的時候我們便知道了用什麼木頭取火,這時候還出現了很奇怪的記載「改火」。「改火」的意思是說古代鑽木取火四季換用不同木材,稱為「改火」,又稱改木,後來古代文章和詩詞中常用這個詞比喻時節變更。唐·史延《清明日賜百僚新火》詩:「九天初改火,萬井屬良辰。」 宋·司馬光 《晉陽三月未有春色》詩:「清明空改火,元巳漫浮觴。」
  • 運氣好做啥都有驚喜 海邊撿段木頭實為珍貴化石
    阿奇發現了一件長約半米、疑似漂流木的物品,父親認為那就是一段破木頭,讓他扔掉。可阿奇認為那段木頭的重量和長度不尋常,猜測可能是猛獁象牙,堅持要把它帶回家。  後來,他們找人鑑定,這是一塊重4公斤多的化石。爺爺又幫助阿奇把化石送往貝克斯希爾博物館,那裡的專家認為,這很可能是原牛的牛角。原牛大約25萬年前開始出現在歐洲大陸,在歐洲和西亞的石器時代壁畫中有記載,現已滅絕。
  • 農村常見的榆樹木頭有什麼用處?
    而榆樹木頭可是好木材呢。榆樹是上等木材過去老家院子裡有種榆樹,可是後來因為生蟲太厲害了,父親就給刨了。至今回憶起來,都是榆樹樹幹上那一些綠綠的密集在一起的蟲子模樣。後來才了解到,榆木是上等的好木材。聽母親說,老家有「沙木(杉木)檁、榆木樑」的說法,這樣的房屋結構是最堅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