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期,幾位學員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
從開始的案例分析,到後來的直接辯論,在這期間,有人接連逆襲,而有人卻不斷敗光路人緣。其中,對比最明顯的,或許就是朱一暄和詹秋怡了。
先說詹秋怡。
詹秋怡在首輪測試的成績是位列第二,可卻未能進入「首批實習生」之列。當時何炅的分析,認為詹秋怡雖然整體條件很不錯,但是本身太安靜了,這是短板。
後期史律在找詹秋怡談話的時候,給出的拒絕理由跟何炅不謀而合。可見職場裡,在都是新人的情況下,大家確實更喜歡活潑的人。而朱一暄,巧好就是「活潑」的典型代表。
第一天上班帶著寵物娃娃,隨後在各種場合都是「活躍氣氛」擔當,朱一暄開始的表現確實討喜,甚至連何老師都忍不住在後方觀察室裡,單獨誇了她一番。
可是,隨著辯論賽的到來,朱一暄的口碑卻急轉直下。為何呢?辯論依據出了問題!
「喝酒不一定挑戰身體健康」,「沒有人滴酒不沾」,以及「一個備孕的女性和我(朱一暄)現在的狀態是沒有區別的」。
就這樣的觀點,不知大家怎麼看?用史律的原話來說,「這是挑戰社會公理了。」
所以,朱一暄到這個階段,已經不是純粹的辯論,基本就是以一個「抬槓」的姿態在說話。這無疑也暴露了朱一暄的另一個缺點:為了贏,會胡來。
結果毫無懸念,因為朱一暄的「一己之力」,妥妥讓自己的小組輸掉了辯論賽。可是即便到這個時候,朱一暄仍舊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還自我感覺挺良好。
在後期和勝組溝通的時候,朱一暄直言:「沒關係,最佳辯手我已經拿過很多個了」。這個時候還要好意思提「最佳辯手」?拿過去的頭銜來掩飾自己的不足?不好意思,不僅觀眾不買單,連導師都不care。
很快,郭律把輸方的小組成員單獨叫來開會。會上,郭律直接指出了朱一暄的問題,確切地說是朱一暄觀點的問題。尤其是,郭律還特別轉達了史律的話,特別點醒朱一暄:不要說一般人聽著不舒服,連史律這樣經常喝酒的人都聽不下去。
所以,如果可以隔空對話,這裡真想問朱一暄一句:在學校拿到的那些「最佳辯手」皇冠,可還扶得穩?
有趣的是,或許是郭律的話確實戳到軟肋了。
鏡頭一轉,小組會剛開完沒多久,沒想到生性活潑的朱一暄,一下就淚如泉湧了,還跑去找前輩同事談心起來。
要說女生一旦哭起來,是很容易博得同情的。可朱一暄自己透露的落淚原因,卻讓人聽著哭笑不得。
朱一暄自稱:郭律的話讓自己想起了三年來輸比賽的回憶。什麼意思呢?原來朱一暄在之前的校園辯論裡,也輸過不少比賽,而且評委早已明確指出,輸的原因就是「反方辯友講話好難聽」。
哦!原來朱一暄「抬槓」是個老問題了,還踩過不少坑,這都還沒改?那只能說:這次哭得不冤。畢竟,這都到職場了,寬容度可不比學校。
當然,話又說回來了。職場新人難免會有失誤。很多沒看節目的小夥伴或許會納悶:哪怕朱一暄的觀點真的有些爭議,倒也不至於如此敗人緣啊?
其實,朱一暄的問題,在辯論賽開始前就顯露了。
比如大家在準備辯論稿的時候,朱一暄明明是自己到對方組去「打探」消息。對方組也不避諱,仍舊正常討論。可這一波本來很大方的操作,在朱一暄的思維裡,卻被解讀為:「他們的好壞,故意在我去的時候討論,漏一點東西給我聽,想要擾亂我的腦子。」
這,我只能說,大家細品,細品。
好在,朱一暄的隊友劉煜成很清醒,當即就反駁了朱一暄:「他們並沒有好吧?他們才不會這樣呢?你想太多了」。這說明什麼?說明「人品」這事,平時大家雖然不說,可是都看在眼裡。如果此時給劉煜成的內心做一下旁白解讀,大概就是:辯論結束後,咱可別再分到同一組。
而節目組也很「會」。就在劉煜成說完這句話時,節目攝像師特別給了朱一暄一個表情大特寫。就這波操作,還是那句話:大家細品,細品。
最後,還得特別誇一下何炅。
何老師向來是個「大暖男」。因此,在節目收尾階段,眼看朱一暄的口碑不是很好。何炅暗暗牽頭,引導眾嘉賓幫朱一暄圓場。
何炅給出的理由是:「朱一暄是這批學員最小的一個,所以說話方式比較直接,可以理解」。而心領神會的楊天真,更是從另一個角度誇讚朱一暄:「我覺得她是一個天分很高的人」。
話說,我們當然能理解何炅老師的好意。但綜合下來,撒貝寧的觀點或許更值得推崇。
因為撒老師表示:像朱一暄這種「有刺」的交流方式,偶爾開玩笑的時候可以,但如果讓這種方式「常態化」,那就真的不好了。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畢竟這是職場,職場可難有何炅老師這樣的暖男,倒是撒貝寧的話,如果朱一暄能聽到,應該是獲益不少的吧?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