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重慶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現場
熊志翔 封面新聞記者 羅惟巍
1月8日,來自重慶市腫瘤防治辦公室消息,2021年度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啟動。即日起,重慶符合條件的居民可以進行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上消化道癌(食管癌和胃癌)、肝癌五種常見癌症的免費篩查。
對5萬人進行防癌風險評估
自2012年起,重慶市每年都會啟動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該項目由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牽頭,是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項目通過對肺癌、結直腸癌、上消化道癌、乳腺癌和肝癌五大常見癌症開展危險因素調查和高危人群評估、癌症篩查和衛生經濟學評估工作,以發現早期癌症和癌前病變,實施幹預措施,達到降低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延長患者生存和減輕癌症負擔為目的。
重慶市腫瘤防治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何美介紹,今年將進行5萬人的防癌風險評估問卷調查,並對1萬人次的高危人群進行免費臨床篩查。項目還將對項目歷年篩查出的陽性人群進行隨訪和複查。
高危人群正在接受CT檢測(資料圖片)
項目覆蓋重慶7個區縣
據了解,此次項目覆蓋範圍為重慶市的南川區、江津區和梁平區,新增長壽區、豐都縣、石柱縣和雲陽縣。篩查對象為年齡45-74歲(以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為準),城市戶籍常住人口,未參加過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未被確診為癌症或嚴重心、腦、肺疾病或腎功能障礙的居民。
凡符合條件且自願參加的居民,可前往以上七個區縣轄區內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危險因素調查和三項生物學檢測。生物學檢測包括B肝病毒表面抗原檢測(HBsAg)、糞便隱血檢測(FOB)和幽門螺旋桿菌檢測(Hp)。
何美說,工作人員將問卷調查信息和生物學檢測結果錄入進國家癌症防控平臺,通過科學的癌症風險評估模型篩選出癌症高危人群。
重慶啟動2021年度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
癌症高危人群將接受免費臨床篩查
若被評估為癌症高危人群者,工作人員將高危評估結果告知居民,並為高危者預約指定的公立醫院進行免費臨床篩查,篩查醫院將選派具有相應資質的人員承擔篩查任務。
指定的篩查醫院為南川區人民醫院、江津區第二人民醫院、梁平區人民醫院、長壽區人民醫院、豐都縣人民醫院、石柱縣人民醫院和雲陽縣人民醫院。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周宏表示,項目覆蓋範圍逐步擴大,對全面開展癌症早診早治工作,提高公眾對癌症危險因素和篩查相關知識的知曉率具有重要意義。
據何美介紹,篩查醫院將根據居民的高危評估結果為居民開展相應的檢查,主要篩查方法如下:
肺癌:低劑量螺旋CT檢查
乳腺癌:乳腺超聲+乳腺鉬靶檢查
大腸癌:普通腸鏡,指示性活檢病理檢查
食管癌和胃癌:普通胃鏡,指示性活檢病理檢查
肝癌:甲胎蛋白(AFP)+腹部超聲檢查
對篩查出的疑似癌症或癌前病變患者,將建議其到具有癌症診斷和治療能力的醫院進行規範化診治。
高危人群檢查單(資料圖片)
新聞連結:
八年評估癌症高危人群24.80萬人次
2012-2020年重慶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人群,主要來自沙坪垻區、南岸區、渝中區、九龍坡區、北碚區、渝北區和巴南區,年齡為40-74歲的中心城區人口。共完成問卷調查和高危人群評估35.20萬人,評估出癌症高危人群24.80萬人次;完成臨床檢查80465人次,其中肺癌篩查26033人次,乳腺癌篩查13948人次,上消化道癌篩查12141人次,大腸癌篩查8386人次,肝癌篩查19957人次。
項目共篩查出2689例疑似癌症或癌前病變(疑似肺癌328例、疑似乳腺癌466例、疑似肝癌8例、食管癌癌前病變342例、胃癌癌前病變479例、結直腸癌癌前病變1066例);篩查確診36例(食管癌11例、胃癌9例、大腸癌1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