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汽車劃上句號,「雙資質」也難成新造車的「護身符」?

2020-11-23 網易新聞

  樂見汽車是汽車維基APP旗下的新能源聚合平臺

  2020年果真是新造車企的生死之年,賽麟、博郡等相繼倒臺之後,又一家新造車企鋪了後塵。11月1日,因被法院裁定破產清算且公司停業多時,長江汽車宣布與部分員工解除勞動合同關係。這也意味著,長江汽車的造車之路即將劃上句號。

  要知道,長江汽車是最早一批獲得「雙資質」的新造車企,然而,拿到「準生證」對於新造車而言,並不意味著造車之路就會一帆風順,相反這只是「造車」的開始。

  

  與此同時,此次長江汽車「爆雷」,也極有可能引發可怕的連鎖反應。從去年開始,長江汽車便已代工的身份為零跑汽車量產,但眼下長江汽車已然進入破產階段,而這,也讓本就生存現狀堪憂的零跑再添一件煩心事。

  不堪重負

  11月1日,因被法院裁定破產清算且公司停業多時,長江汽車宣布與部分員工解除勞動合同關係,相關社保公積金也開始停止繳納。至此,長江汽車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事實上,自2020年8月24日,長江汽車被杭州餘杭區人民法院裁定進入破產程序後,長江汽車欠薪風波開始發酵。據報導稱,長江汽車每周發放一次關於「居家等待」的通知,幾日前,眾多員工收到了「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和「解除勞動合同關係協議書」。

  

  其實,長江汽車的停擺早有預兆。2019年2月,有長江的員工表示,員工食堂減少、工廠停電,甚至連辦公室都被收回,彼時長江汽車已經開始由內潰敗。

  值得注意的是,長江汽車面臨的困局還遠不止欠薪和資金吃緊。

  天眼查顯示,去年至今,杭州長江汽車已被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南京市浦口區人民法院、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等法院136次列為被執行人,累計執行標的超4億元,公司法定代表人曹忠等公司相關人員也127次收到限制消費令。

  至此,這家曾經首批拿到新能源汽車「雙資質」的造車新勢力在被李嘉誠「拋棄」之後,最終還是沒能挺住。

  選錯了幫手

  當然,為了賺點零花錢,長江汽車也曾將橄欖枝拋向零跑汽車,只不過,長江汽車顯然選錯了「合伙人」。

  

  2019年初,長江汽車開始給同為造車新勢力的零跑汽車代工。但零跑的銷量始終不成規模,代工伊始銷量始終慘澹,直到近期才稍有起色,但無非也是破千的月銷量數據,對於長江汽車來說,這顯然是杯水車薪。

  更為不利的是,今年5月,零跑S01遭遇了約200名車主的集體維權,車主反映零跑S01存在多達十個方面的質量問題。

  日前,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的缺陷調查影響,長江汽車決定召回2019年6月27日至2019年12月31日生產的部分2019款零跑S01純電動汽車,共計150輛。這不僅給零跑汽車的用戶口碑造成影響,更讓為其代工的長江汽車雪上加霜。

  

  「長江汽車被破產清算後,公司將被註銷,其持有的長江乘用車股權也要轉移。對長江乘用車來說,股權結構會發生變化。如果長江汽車是控股股東,對後者的實際控制人、董事會、管理層等都會產生影響。」業界人士表示。

  可以肯定的是,此次長江汽車的「爆雷」,也將零跑汽車「老、大、難」問題再度浮出了水面,而伴隨著該件事的持續發酵,也勢必為零跑的後續生產增添了幾分不確定性。

  「雙資質」≠「免死金牌」

  不過,零跑的「不給力」,也是造成眼下長江破產的間接因素,歸根結底還是源於長江汽車的「內憂」所致。

  儘管長江汽車是為數不多手握「雙資質」的新造車企,但其後續產品的量產步伐還是讓人倍感失望。據長江汽車官網顯示,目前其擁有奕閣、奕勝、益眾、逸酷四款車型,其中前三款為商用車型,逸酷則為小型乘用純電SUV。但是,逸酷自2016年4月發布至今一直未能交付。也就是說,成立至今,長江汽車始終未能實現新能源乘用車的量產交付。

  

  其實,長江汽車絕非個例,放眼當下新能源市場,手握「雙資質」卻命運多舛的新造車企屬實不在少數。

  資料顯示,自2016年起,先後有包括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知豆汽車、長江汽車、陸地方舟、康迪以及前途汽車、江蘇敏安、浙江合眾、河南速達、雲度新能源、國能新能源等在內的16家企業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

  但時至今日,能夠安穩過日子的,卻是少之又少。他們有的破產重組,甚至已經消失;而有的則陷入銷量下滑的泥淖,輝煌不再。

  曾經佔領低速電動車市場的知豆早已隨著財政補貼退坡,迅速隕落,其位於浙江、山東、甘肅的幾家工廠處於停產狀態;陸地方舟、康迪也未見產品規模量產上市;前途汽車在深陷債務糾紛、實際控制人被限制高消費後,未見有新動向;此外,江蘇敏安近年來也未見有新產品發布。

  

  如果說,選擇代工對於新造車而言還有一塊朦朧的「遮羞布」,那已經取得雙資質的新造車企似乎已經感受到了市場競爭的「殘酷無情」。

  寫在最後

  由此可見,顯然從擁有「準生證」到完成量產並交付,新造車企還需要不斷「過五關斬六將」,所以,「雙資質」並未是一塊「免死金牌」,取勝的關鍵也並非在於此,如何解決資金、和快速實現量產才是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畫上句號的造車夢——2020年停擺的汽車品牌 | 年終專稿
    在這個汽車產業的變革階段,所有的企業都在負重前行。2020年已經過去,不少車企的造車夢在這一年畫上了句號。但總結2020年車企的不同命運,用託爾斯泰的話說可謂是:成功的企業都是相似的,失敗的企業各有各的失敗。華晨汽車破產,祁玉民被調查華晨汽車是2020年隕落的車企中影響力最大的一個。
  • 長江汽車沒有EV,曹忠的餅,李嘉誠都吃不動
    ————————  長江汽車「被破產」  「新能源造車不是百米衝刺,而是馬拉松。」  2018年4月北京車展,長江汽車董事長曹忠發表了上述論斷。  造車這場馬拉松,收到139次限制消費令的曹忠不出意外是跑不完了。  起高樓,樓塌了  曾幾何時,長江汽車被稱作是新能源汽車圈的「黑馬」。
  • 股價一年狂飆10倍,造車新勢力「剩者為王」的秘密是什麼?
    2020年12月,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被法院裁定,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即便背後有母公司五龍電動和李嘉誠撐腰,這家最早獲得「雙資質」的造車新勢力還是沒能撐過第七年的「寒冬」;無獨有偶,12月1日,前途汽車(蘇州)有限公司新增多條限制高消費信息,關聯對象為其公司創始人及法定代表人陸群。
  • 交付年已至,將要交上答卷的造車新勢力們還有哪些難題未解?
    在被公認為是造車新勢力交付元年的2018,造車新勢力已經開始分化。一部分企業開始走上正軌,還有一部分企業在為2019年的交付積攢力量。而對於零跑、車和家、拜騰、愛馳、奇點這些造車新勢力來說,其在2018年並未實現車輛的交付,已在新造車這項運動中後人一步。隨著2019年的到來,這些新勢力的交付年已至,但擋在其面前的障礙仍有很多。
  • 造車新勢力這一年:活下來 贏下去
    從「命懸一線」到「起死回生」 拜騰在困境中重整旗鼓  2020年年初,新能源車銷量下滑疊加新冠肺炎疫情,讓造車新勢力普遍遭遇融資難,「努力活下來」成為它們關心的頭等大事。拜騰也沒能逃脫「缺錢」的命運。  2020年6月30日,因C輪融資未能完成,拜騰突然以內部郵件的形式宣布停工停產,讓不少業內人士「大跌眼鏡」。
  • 見證|造車新勢力的2020年:從新手成長為一股真正的勢力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2020 年,中國造車新勢力迎來了發展的分水嶺,一邊是綠馳汽車、賽麟汽車、博郡汽車、前途汽車、長江汽車等身處經營困境或者慘遭出局,另一邊則是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以及威馬汽車等頭部企業絕處逢生,甚至可以說浴火成鳳。
  • 造車新勢力的2019:水逆之年的點點螢火
    電動汽車的硬傷也一再得到解決,造車新勢力的續航從2018年的最高500km,進步到已經達到600km以上的續航。不只是電池技術的升級,它們在車輛智能化方面的建樹也趕超了很多傳統車企的進度。 不僅如此,造車新勢力還從一開始就在服務方面下足了功夫——這些也讓傳統車企紛紛效仿。
  • 智能電動汽車時代已來,如何看造車新勢力的未來
    除了當紅炸子雞特斯拉在全球各大汽車消費市場的火爆之外,中國造車新勢力「四小龍」也是在國內掀起購買熱潮,蔚來、威馬、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的訂單量暴增,比如威馬汽車11月銷量3018輛,同比激增174.6%,已連續9個月實現環比上漲。新能源汽車日益被消費者親睞,尤其是近期五菱宏光Mini EV的單月銷量破3萬輛,更是成為「神話」。
  • 百度要造車,汽車終究逃不出BAT的手掌心
    作者丨王賀編輯丨大溼兄很多人或許會認為,百度和吉利的造車合作,從2019年時就已經註定的。那一年,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和李書福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在現場,兩人不僅一起演示了吉利雲智能SUV「博越PRO」的車家互聯功能,更是共同宣布未來的吉利汽車將全面搭載融合小度車載交互系統的GKUI19系統。
  • 科技巨頭會不會掀起第二輪新造車浪潮?
    有觀點認為,科技公司下場造車是想用「新故事」尋求高市值,不造車只上車的科技公司或許只是時機未到。然而,不容忽視的是,新造車的窗口期正在關閉,此時傳出「造車」消息的百度和蘋果,打的什麼算盤?科技公司轉型造車又有幾成勝算?
  • 集體」水逆「,造車新勢力深陷「多事之秋」 |汽智
    相對於傳統車企來說,造車新勢力往往更容易被大家關注,也就是所謂的自帶「招黑」體質。而2020年的秋天,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怎麼看,都像是一個「多事之秋」。
  • 有造車之名卻無造車之實,無視基本規則的房地產車企蠻幹何時休?
    然而,這樣的的造車模式卻忽視了汽車行業的基本規則,被指有造車之名卻無造車之實,其造車的背後可能還隱藏著其它目的。 以恆大為例,2019年之後,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許家印連續入股與電動汽車業務相關的公司。按照許家印的計劃,新能源車的產量將達到年產100萬輛,並用3-5年成為全世界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 賈躍亭背後的男人,風一樣的畢福康:鐵打的經理人流水的造車公司
    踩著高蹺上路的職業經理人從拜騰到艾康尼克再到FF的車壇羅生門眼下,拜騰汽車的敗局初顯,能否最終扭轉頹勢目前尚未有任何明朗的苗頭。而時至今日的困局,總會有人撩起曾任執行長的畢福康當年的莫名出走。要知道,當年拜騰汽車造車的概念與大屏設計理念可圈可點,既有智慧財產權,也有生產資質,與某些「PPT造車公司」有著天壤之別。
  • 楊忠陽:造車新勢力集體召回不該被嘲諷
    此前,特斯拉、威馬、零跑等造車新勢力均主動召回了產品。相比於傳統車企,輿論對此次造車新勢力的集體召回給予了更多關注。不過,一個不好的現象是,一些自媒體熱衷於炒作召回本身的負面影響,忽視了召回本身對消費者、產品、企業以及產業的意義;還有一些自媒體,對實施召回的企業冷嘲熱諷,甚至情緒化地否定造車新勢力。
  • 百度宣布造車蘋果也重磅出擊:新能源汽車股還能投嗎?撤退or進攻
    百度宣布造車,蘋果也重磅出擊!新能源汽車股還能投嗎?撤退還是進攻?新能源汽車行業巨大的造富效應,正吸引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跑步入場。今日早間,兩則重磅消息刷屏:一是,百度正式宣布造車,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二是,蘋果公司打算在3月之前與現代汽車就自動電動汽車的生產籤署合作協議,計劃在2024年生產10萬輛汽車。
  • 新勢力造車2020年的日子會好過一些嗎?
    自從新能源成為汽車行業的發展大趨勢之後,造車新勢力車企就如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在最多的時候,國內大概有多達45家左右的造車新勢力,逐漸成為了汽車圈中一個很有特色的存在。但是,造車新勢力自誕生之後就一直頗有爭議,他們大多都以特斯拉為榜樣,期待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另一個「特斯拉」,然而,造車是一個相當燒錢的行業,因為太燒錢,很多造車新勢力無法堅持到底,資金鍊一斷,這些造車新勢力也就隨著銷聲匿跡。
  • 宇博證券平臺客服諮詢:造車新勢力分野
    宇博證券平臺客服諮詢報導,今年成為造車新勢力重要的分水嶺,宇博證券平臺客服諮詢注意到頭部玩家扶搖直上,PPT造車玩家黯然出局。而接下來新能源汽車賽道的最大看點,當屬造車新勢力頭部玩家與特斯拉、傳統車企上演強強對決,這是決定未來市場格局走向的關鍵一役,誰都沒有輸的本錢。
  •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2020:穿越疫情的至暗時刻(上)
    其中發改委負責審批純電動汽車整車生產工廠能否建設, 工信部負責審核純電動汽車能否生產,分別類似於計劃生育政策的準生 證和出生證。正是由於生產資質限制,國內造車新勢力基本都是通過代 工和收購方式實現新能源乘用車生產,具體如下表所示。
  • 「殭屍車企」為何不死?
    編前:日前,手握「雙資質」的長江汽車被曝正在破產清算。事實上,近兩年來,隨著汽車行業結構調整、優勝劣汰的速度加快,不僅造車新勢力,不少傳統車企也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然而,並不是所有落後產能都會被及時清退,不少企業仍是「僵而不死」。
  • 高空走鋼絲,造車新勢力萬億泡沫一觸即破?
    而估價站在高臺上的造車新勢力,命運將會怎麼樣?」的造車新勢力成為投資的重要目標。而在終端銷量方面,下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開始觸底反彈,連續四個月實現高增長,也帶給市場莫大的信心。其中,造車新勢力的表現尤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