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付年已至,將要交上答卷的造車新勢力們還有哪些難題未解?

2021-01-18 藍鯨財經

在被公認為是造車新勢力交付元年的2018,造車新勢力已經開始分化。一部分企業開始走上正軌,還有一部分企業在為2019年的交付積攢力量。而對於零跑、車和家、拜騰、愛馳、奇點這些造車新勢力來說,其在2018年並未實現車輛的交付,已在新造車這項運動中後人一步。隨著2019年的到來,這些新勢力的交付年已至,但擋在其面前的障礙仍有很多。

零跑:資金鍊將受巨大衝擊

2019年伊始,零跑率先召開發布會,推出旗下車型S01,打響2019年造車新勢力之戰的「第一槍」,而較低的售價以及車輛本身的黑科技,讓其看上去極具吸引力。但在另一方面,外界對零跑的造車實力仍持有懷疑的態度。

零跑是由大華股份及其主要創始人投資創立,而大華股份是我國安防視頻監控行業的龍頭企業,可以說大華股份是一家充滿IT背景的造車新勢力。也正因為一群未曾造過車的人聚在一起跨界造車,讓零跑一度遭受廣泛討論。自S01實車曝光以來,有關其外觀和內飾就因「直男審美」以及Coupe車型被不斷吐槽。

其次,零跑截至目前並未獲得造車資質,所以選擇了代工模式,其與長江汽車籤署了代工協議。但需要清除的一點是,長江汽車前身是杭州客車廠,優勢在於商用車,雖然其擁有電動車生產資質,但一直沒有正式量產的電動乘用車。所以,最終S01的產品品質如何還是個未知數。

此外,零跑的資金能否支持其長期發展也不明朗。大華的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9月底,零跑未經審計資產總額為11.62億元,總負債5.63億元,淨利潤-1.68億元。而在之後的11月,零跑宣布完成A輪25億元融資,但這一數據與大華的公告內容存在較大差異,而這也使得零跑陷入融資「注水」的質疑聲中。

與此同時,零跑2019年的銷售目標為1萬輛,而按照零跑公布的售價來看,每賣出一輛S01需補貼8萬元,其在2019年補貼總額達8億元。此外還要清楚的一點是,以往的財政補貼具有滯後性,零跑要想讓消費者以補貼後的售價提車,就先得真金白銀地燒掉幾億元,這將對零跑的資金鍊帶來巨大的衝擊。

車和家:增程式電動車處境尷尬

打破續航裡程焦慮,這是車和家旗下的首款車型理想智造ONE最大的特點。其搭載了增程電動技術,通過快充、慢充、加油發電三種能源補給形式,解決電動車的裡程焦慮和充電焦慮問題。然而,在這看起來很理想的背後,其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而首當其衝的就是增程式電動車處境的尷尬。

在技術路線上,增程式電動車對於消費者而言依舊陌生。在經過了各方近十年的努力後,純電動車才逐步獲得消費者的認可,而在此基礎上發展的增程式電動車也需要不少時間來教育消費者。儘管這個時間不會同樣漫長,但對於2019年就要銷售的理想智造ONE來說,也頗為「時不我待」。

此外,從補貼角度來看,按照國家劃分,增程式電動汽車屬於純電動汽車投資項目範圍,但在補貼標準上和插電式混動處於同一範疇,且補貼水平低於純電動汽車。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這樣的城市,政策規定當地的新能源指標僅能購買純電動汽車。這意味著在價格方面,理想智造ONE將不具備優勢。

不僅於此,車和家在2018年的表現比較動蕩,對於產品和工廠並沒有一個深度的規劃,基本處於走一步、看一步的狀態。而對於造車這件事而言,其需要一個需要時間沉澱的過程,而對於要在2019年實現交付的理想智造ONE來說,其產品質量如何還是個未知數。

與此同時,理想智造同樣會面臨資金的困擾。目前,車和家已經完成4輪融資,融資總額達57.55億元,但拋除由於SEV項目失敗的資金損失和收購造車資質的花費,其在資金儲備方面並不充足。此外,雖說李想是一位融資能力較強的創業者,但在資本寒冬下,目前車和家在繼續融資方面將會難上加難。

拜騰:實現交付仍是首要問題

相對於零跑、理想智造要在2019年內可以實現產品的交付,拜騰的交付之路則會滯後一些。根據目前拜騰對外公布的信息來看,其首款量產車M-Byte預計將於2019年中正式亮相,並於2019年底實現正式量產,而這也意味著拜騰很難在2019年實現交付。

具體來看,拜騰已經通過收購一汽華利獲得了生產資質,但其在2018年5月卻被工信部列入《特別公示車輛生產企業(第3批)》。根據要求,該名單的特別公示期限為2018年5月4日到2020年5月3日,在此期內,工信部不再受理該企業的新產品申報,而這也意味著拜騰的大規模交付將在2020年5月3日之後。

與此同時,為了拿到生產資質,拜騰還背負了一汽華利8億元的欠款,並需支付一汽華利職工工資共計5462萬元,總計需要支付超過8.5億元。對於目前的還處於造車階段的拜騰而言,資金能否支持其長期發展或是更致命的問題。

目前,拜騰的融資規模不足10億美元。相比之下,同樣主打高端的蔚來融資規模已超40億美元,即便是小鵬汽車也有20億美元的融資。而在2018年10月底,拜騰董事長畢福康曾透露出要IPO募資的想法,側面反映了其資金上的壓力。

除此之外,作為一家以外籍團隊為核心的造車新勢力,拜騰還可能會出現面對中國市場「水土不服」的情況。畢竟對於中國市場的格局,中國消費者的使用習慣而言,往往有些最新的科技在不正確的使用下很容易帶來疑惑和困擾。例如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功能,Model X的鷹翼門等,拜騰的48寸大屏同樣如此。

愛馳:提升行業內的知名度

對於多數人,甚至一些業內人士而言,愛馳這家造車新勢力或許還有些陌生。誠然,這家造車新勢力在成立的3年時間內過於「低調」,而其首款量產車型U5也沒有零跑S01、理想智造ONE,以及拜騰M-Byte那樣奪人眼球,所以被更多人所熟知講會是愛馳下一級段的必須課。

在品牌塑造方面,愛馳主打國際化市場。值得肯定的是,愛馳走國際化戰略、堅決進軍歐洲市場,對於品牌的塑造無疑是有好處的。但同樣需要清楚的一點是,其尚未立足國內便如此大踏步前進,不免有些操之過急。與此同時,其也將會面臨在國外市場「水土不服」的情況。

此外,曾有一位資深汽車技術專家曾說過,造車新勢力要想成功,至少具備錢、思路、人才和執行力四個因素。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尚且不論愛馳的造車思路和執行力怎麼樣,其在資金和人才著兩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資金方面,愛馳目前已進行了3輪融資,融資金額總計為70億元,但是其打算投資133億自建整車生產基地。顯然,愛馳還需要後續的融資。但對於愛馳不利的一面在於,其目前的投資人中,除了騰訊產業共贏基金因背靠騰訊,實力強勁外,其他投資人離核心資本圈有點遠。同時,愛馳在資本圈知名度也不高。

在團隊建設方面,根據愛馳公布的信息來看,其核心團隊目前僅有5人,而從「技術+資本+商業運作」的角度來看,愛馳目前的核心團隊還沒能形成資源互補,成為高效團隊。在愛馳核心團隊中,目前沒有技術研髮型人才,沒有能拉近與投資圈關係的人才,以及沒有專門負責公共關係的人才。

奇點:解決資金問題才是關鍵

說到奇點,其同樣是一個「低調」的造車新勢力。但相對沉寂的它,一直沒有厚積薄發的爆發,同時,大家對於它的看法,也逐漸發生了轉變。早在2018年初,其就發布了奇點iS6的試裝車,並在4月份的北京車展上帶來了對應的無限接近量產版的車型。但在此之後,關於iS6的消息則是其一次又一次的跳票。

之所以一次又一次的推遲產品的交付,奇點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差錢。奇點從天使輪到目前為止的C輪融資,只拿到了70億元人民幣,而在2018年10月,更是傳出了奇點拖欠員工工資的新聞。雖然後來確定補發,但是也隱約可以感覺到,奇點在資金方面確實出了問題。

如果這件事還不夠,那麼奇點之後「遷徙」安徽銅陵,應該足夠說明問題了。在遷至銅陵後,當地政府不僅可以幫助奇點推進造車資質的申請和工廠的建設,其更會在在資金和稅收方面,給予奇點更多的支持。而這也再次印證了奇點在資金方面的壓力。

再看奇點的數輪投資方,從天使輪的東方網力、B輪的韜蘊資本再到C輪的博雍資產,均沒有躋身核心資本圈。需要注意的是,韜蘊資本是樂視和易到的接盤俠,而樂視和易到是資本圈投資失敗的案例。此外,融資數輪也使得奇點股權較為分散,其股東有20多家,單輪出資金額也少有上千萬的。眾所周知,資金是造車新勢力生存下去的前提,產品是其活下去的根本。對於尚未完成量產交付的奇點而言,生存是第一要務。

2018年被認為之造車新勢力的交付元年,許多品牌的首款產品都已經紛紛落地。同時隨著政府對於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等因素的影響,留給這些未能在2018年實現交付的新勢力們的時間越來越少。而這些新勢力們能否如期交付?消費者能否按預期的熱度買帳?能否突出重圍得到長久發展?隨著2019年的到來,答案即將一一揭曉。

相關焦點

  • 新勢力造車2020年的日子會好過一些嗎?
    但是,造車新勢力自誕生之後就一直頗有爭議,他們大多都以特斯拉為榜樣,期待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另一個「特斯拉」,然而,造車是一個相當燒錢的行業,因為太燒錢,很多造車新勢力無法堅持到底,資金鍊一斷,這些造車新勢力也就隨著銷聲匿跡。
  • 造車新勢力的2019:水逆之年的點點螢火
    新勢力似乎恰巧用自己2019年滿滿的事故證明了這句話。但也有人對此依然一笑而過,這其中,包括 「多情」的李斌、多戲的馬斯克、多金的許家印。 作者 | 趙玲偉 編輯 | 白朝陽 2019年汽車市場的艱難是意料之中的。生於市場最艱難的時刻,造車新勢力還有希望嗎?
  • 集體」水逆「,造車新勢力深陷「多事之秋」 |汽智
    相對於傳統車企來說,造車新勢力往往更容易被大家關注,也就是所謂的自帶「招黑」體質。而2020年的秋天,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怎麼看,都像是一個「多事之秋」。
  • 宇博證券平臺客服諮詢:造車新勢力分野
    宇博證券平臺客服諮詢報導,今年成為造車新勢力重要的分水嶺,宇博證券平臺客服諮詢注意到頭部玩家扶搖直上,PPT造車玩家黯然出局。而接下來新能源汽車賽道的最大看點,當屬造車新勢力頭部玩家與特斯拉、傳統車企上演強強對決,這是決定未來市場格局走向的關鍵一役,誰都沒有輸的本錢。
  • 見證|造車新勢力的2020年:從新手成長為一股真正的勢力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2020 年,中國造車新勢力迎來了發展的分水嶺,一邊是綠馳汽車、賽麟汽車、博郡汽車、前途汽車、長江汽車等身處經營困境或者慘遭出局,另一邊則是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以及威馬汽車等頭部企業絕處逢生,甚至可以說浴火成鳳。
  • 股價一年狂飆10倍,造車新勢力「剩者為王」的秘密是什麼?
    在新冠疫情黑天鵝事件籠罩之下,中國造車新勢力三劍客股票逆勢上漲——截至12月21日收盤,與9月21日收盤價相比,蔚來汽車股價漲幅達160%,市值超過610億美元,年內漲幅已達1011%;小鵬汽車三個月漲幅為158.8%,市值超355億美元,年內漲幅達216%;理想汽車三個月漲幅為100.5%,市值超280億美元,年內漲幅達173%。
  • 高空走鋼絲,造車新勢力萬億泡沫一觸即破?
    難道,這是國內頭部新勢力們高臺跳水的先兆?其中,造車新勢力的表現尤為突出。根據蔚來、理想、小鵬發布的Q3業績,三家新勢力在第三季度的交付量和收入均實現了同比和環比的大幅增長,銷量分別為12270、9050、8636輛,環比分別增長20.0%、35.5%、159.2%。蔚來ES6連續13個月蟬聯中國電動SUV市場銷量冠軍,理想ONE連續10個月蟬聯新能源中大型SUV銷冠。
  • 高空走鋼絲,造車新勢力萬億泡沫一觸即破?_易車網
    難道,這是國內頭部新勢力們高臺跳水的先兆?資本為何偏愛新勢力?要搞懂造車新勢力們的估值為何先揚後抑,會否出現高臺跳水的慘劇,首先要分析它們近期為何會受到資本市場的超級偏愛。其中,造車新勢力的表現尤為突出。 根據蔚來、理想、小鵬發布的Q3業績,三家新勢力在第三季度的交付量和收入均實現了同比和環比的大幅增長,銷量分別為12270、9050、8636輛,環比分別增長20.0%、35.5%、159.2%。蔚來ES6連續13個月蟬聯中國電動SUV市場銷量冠軍,理想ONE連續10個月蟬聯新能源中大型SUV銷冠。
  • 又一年過去了,新勢力們日子過得還好嗎?
    相反,如今「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局面正在逐漸顯現,尤其是造車新勢力板塊,整體呈馬太效應,銷量逐漸往頭部隊伍集中。更有意思是,2021年第一個交易日(1月4日)收盤,美股三大指數全線下跌,但新能源汽車股卻逆市大漲,這個結果像極了新能源汽車在2020年的縮影,有的相繼爆雷、漸行漸遠,有的步步為營、日新月異。
  • 智能電動汽車時代已來,如何看造車新勢力的未來
    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板塊行業景氣度高企,連傳統車企的銷量也開始復甦,整個汽車行業向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轉型的趨勢越發明顯。除了當紅炸子雞特斯拉在全球各大汽車消費市場的火爆之外,中國造車新勢力「四小龍」也是在國內掀起購買熱潮,蔚來、威馬、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的訂單量暴增,比如威馬汽車11月銷量3018輛,同比激增174.6%,已連續9個月實現環比上漲。
  • 楊忠陽:造車新勢力集體召回不該被嘲諷
    此前,特斯拉、威馬、零跑等造車新勢力均主動召回了產品。相比於傳統車企,輿論對此次造車新勢力的集體召回給予了更多關注。不過,一個不好的現象是,一些自媒體熱衷於炒作召回本身的負面影響,忽視了召回本身對消費者、產品、企業以及產業的意義;還有一些自媒體,對實施召回的企業冷嘲熱諷,甚至情緒化地否定造車新勢力。
  • 造車新勢力這一年:活下來 贏下去
    從「命懸一線」到「起死回生」 拜騰在困境中重整旗鼓  2020年年初,新能源車銷量下滑疊加新冠肺炎疫情,讓造車新勢力普遍遭遇融資難,「努力活下來」成為它們關心的頭等大事。拜騰也沒能逃脫「缺錢」的命運。  2020年6月30日,因C輪融資未能完成,拜騰突然以內部郵件的形式宣布停工停產,讓不少業內人士「大跌眼鏡」。
  • 造車新勢力2021年新車規劃,理想堅持增程式,小鵬或推出P5
    但令人略感遺憾的是,基礎版的蔚來ET7最快也要等到明年一季度才可交付。那麼除此之外,其餘國內主流造車新勢力在2021年都會有哪些動向?會為我們帶來哪些新車型呢?湃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在2020年4月,小鵬旗下首款轎車小鵬P7正式上市。新車定位於純電動中型轎車,售價區間為22.99萬-40.99萬元。新車的出現,提供給消費者除國產特斯拉Model 3之外,又一新選擇。
  • 長江汽車劃上句號,「雙資質」也難成新造車的「護身符」?
    樂見汽車是汽車維基APP旗下的新能源聚合平臺  2020年果真是新造車企的生死之年,賽麟、博郡等相繼倒臺之後,又一家新造車企鋪了後塵。11月1日,因被法院裁定破產清算且公司停業多時,長江汽車宣布與部分員工解除勞動合同關係。這也意味著,長江汽車的造車之路即將劃上句號。
  • 新勢力順利收官 特斯拉年產量達50萬輛 蔚來發布官方二手車
    原標題:E周新勢力 | 新勢力順利收官;特斯拉年產量達50萬輛;蔚來發布官方二手車
  • 科技巨頭會不會掀起第二輪新造車浪潮?
    新造車勢力們結束了第一階段的融資、車型發布、交付和IPO,已進入放大銷售和拉產能的階段。連創新高的銷量數據也帶來了亮眼的市值表現,前後腳赴美上市的新造車勢力們們都交出了超出預期的三季度財報,特斯拉、蔚來等公司的市值更是趕超傳統車企巨頭。
  • 新動能·新山東丨歷經三年 濟南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交上了這樣一份答卷
    今年,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之年。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探路人」「先行者」,濟南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攜河發展」 根據《規劃》,先行區將以「四新四化」為主攻方向,聚焦新智造、新科技、新服務、新消費,培育⼀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引領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 具體來看,在新智造方面,以推進新⼀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加快培育發展智能製造產業。
  • 特斯拉下「狠」手:降價至30萬元內,碾壓造車新勢力?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表示,5月1日調低中國製造Model 3標準續航版的價格,使其滿足能源補貼政策的新要求。這一次,Model 3的價格直接下探至人民幣30萬元以內。這勢必對國內造車新勢力帶來不小的壓力。今年第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同比下降56%,但特斯拉的表現卻一枝獨秀。
  • 汽車新勢力、網際網路巨頭、傳統車企,誰才是馬斯克潛在的威脅者?
    目前,百度是第一個親自下場主導造車的網際網路巨頭,此前騰訊、美團、小米都是通過入股「新勢力」的方式參與這場造車「盛宴」,而百度此前也通過投資的方式入股了蔚來和威馬兩家汽車新勢力公司。不僅是巨頭公司,資本市場對智能汽車行業也依然「偏愛」。
  • 綠馳汽車出讓控股權 能否闖過量產交付「鬼門關」?2020年註定是...
    2020年註定是很多新勢力造車生死之年 2020-03-31 16:51:08 來源:中國網汽車 中國網汽車3月31日訊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綠馳汽車本月完成了股權變更,河南省國投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入主,並持股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