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尊重老人,愛護幼小,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到的事情,尤其是生活在一個家庭之中,長輩永遠都是長輩,無論說了什麼話或者做了什麼事,都不應該公然去頂撞,要尊重他們的想法和思維方式。
在生活經驗這一方面,老人畢竟是過來人,心胸自然會比年輕人豁達很多,在很多事情上也沒有那麼在意,年輕人一定要懂得這一點,不能得寸進尺,更不能恃寵而驕。
彩鳳結婚這一年以來,一直都過得挺開心的,覺得自己嫁對了人,因為丈夫這個人,說話從來沒有大聲過,而且家裡家務他全都包了,工資卡也在彩鳳這裡放著。唯一讓她不滿意的,就是婆婆太寒酸了,天天在外面賣菜,好像她這個兒媳婦欺負她似的。吃飯的時候看見她吃飯就噁心,就覺得討厭連一點胃口都沒有了。
彩鳳一直覺得婆婆和自己就是兩種極端,婆婆太過節儉了,老一輩的人確實是受過苦,但是也不能那樣啊。明明有很多新衣服,但是都放在柜子裡不願意穿,天天穿著那一身破爛衣服,還到處串門跟人家有說有笑的,也不嫌丟人!平時買菜趕集,一定要起得特別早去,因為那個時候的菜便宜;家裡的剩菜吃不完了,不能再熱了,婆婆就非要吃掉,哪怕是讓自己撐著也不願意倒掉……這一類的事情採風一想就覺得特別丟人,太小家子氣了。
剛開始的時候彩鳳是沒有說什麼的,畢竟她是長輩,但是慢慢的時間長了,看婆婆性子比較軟,彩鳳也大膽起來了,一直在擠兌她,看見婆婆做了什麼事情不順眼,說話就夾槍帶棒的,說上幾句諷刺的話,婆婆也從來不還嘴,只是笑一笑。
婆婆越是什麼都不說,彩鳳就越來勁,在家裡用言語擠兌婆婆,在外面還說婆婆的壞話,說她故意把自己弄得寒酸,就是為了博得別人的同情。直到那天,她才知道自己一直誤會婆婆了。
前天的時候彩鳳和閨蜜打電話,說自己想要開一個蛋糕店,但是沒有本金。婆婆聽見打電話的內容,晚上吃飯的時候,從兜裡掏出一張卡給彩鳳。說:「這是我存下來的錢,有10萬塊錢,你拿去開店,好好幹。還有,媽不是寒酸,也不是小氣,只是吃過苦,不願意讓你們過沒錢的日子。」彩鳳聽婆婆說這些話,原來自己背後說的那些壞話婆婆都是這樣的,只是沒有跟自己計較而已。
彩鳳推脫著不願意要那張卡,但是婆婆硬是拉著她的手,把卡塞進了她的手裡。說:「錢這東西是掙出來的,也是攢出來的。該省省,該花花,不要一直大手大腳的,知道了嗎?」彩鳳這個時候突然覺得,婆婆的胸懷,遠遠不是她能夠比得上的。這麼長時間一直是自己錯怪婆婆了,是自己太小氣了。
情感寄語:兩個人住在一起註定會產生一些矛盾和摩擦,還有一些思維觀念上的不同,但是晚輩們儘量還是要體諒長輩,如果在錢的問題上和他們有分歧,一定要懂得他們是受過苦的人,不論怎麼說,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們好。
尊重老人的想法,接受老人的好意,不要小肚雞腸,不要事事計較,要有格局,要豁達一點。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