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縱橫商界多年,早已為自己打下了赫赫名聲。他在1999年杭州湖畔花園創辦的阿里巴巴如今成了全球第三大的電商體系,後來又孵化出支付寶,掀起全民線上支付的熱潮,可以說,馬雲極大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他給自己的外號是「風清揚」,或許也是內心嚮往縱橫天下,輕嘆過往吧。不過他確實已經做到了。
不管你關不關注網際網路圈,但你都或多或少在社交平臺上看過馬雲的視頻。很多人把馬雲的金句當成人生指南。上至外國首腦、中止娛樂明星、下至平民百姓,都被其魅力折服。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即便馬雲情商再高,口才再好,在商界如戰場的網際網路時代下,難免少不了於其他大佬競爭所產生摩擦。而筆者今天要講的就是馬雲與騰訊系的三位——pony馬(馬化騰),美團王興,京東的劉強東,還有紅衣教主周鴻禕(360創始人),以及小胖子丁磊(網易創始人)之間的恩怨情仇。
王興,美團創始人。
王興與馬雲之間的摩擦,最近一次就是在前兩個星期。王興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了一句:我任然認為馬雲的誠信有問題。王興為什麼說這話,原意是指馬雲把支付寶從阿里巴巴獨立了出去,這在當時是飽受爭議的。因為這極大的損耗了阿里股東的利益。
馬雲並沒有正面回應王興的質疑,而是阿里的王帥回應到:惡意中傷害不了阿里,也減少不了自己的困境。
其實馬雲與王興的恩怨要追溯到2012年,而在這之前,他們是有一段蜜月期的。2012年,市面上掀起了一陣O2O狂潮,數百家企業紛紛湧入賽道,我們把那次稱之為「百團大戰」。在百團大戰最為焦灼的階段,美團因為持續燒錢補貼,導致失血過多,眼看就要撐不下去了,是馬雲給王興送去了5000萬美元,還派了阿里早期「中供鐵軍」的幹嘉偉過去整合線下業務。最後美團以弱勝強,贏得了百團大戰的勝利。
事情的轉折點發生在2015年,當時,美團宣布與大眾點評合併,一舉成為了當時最大的生活服務平臺,當然如今也是最大的。大眾點評的最大的股東是騰訊,合併以後經過一番股權變動,騰訊成為了美團最大的股東。馬雲就有點生氣了,決定放棄美團,重新去投其競爭對手餓了麼。
馬雲與王興決裂的原因是,馬雲想在買斷美團的支付方式,讓美團只能用支付寶支付,用以推廣支付寶。而王興並沒有答應,反而是將微信作為主要支付方式,甚至把支付寶的支付選項藏在不起眼的位置。
後來的故事,相信你們也知道了,騰訊系美團與阿里系餓了麼的補貼大戰,讓多少人3塊錢就吃上了外賣。
劉強東,京東創始人,也是唯一的老大。
馬雲與大強子的創業經歷是非常相似的,1999年都在北京混,劉強東在北京中關村賣3C產品,馬雲走上北京的街頭推廣黃頁,被當成騙子。
只可惜他們直到2014年才第一次真正意義上見面——在一檔央視節目上,主持人問劉強東:你和馬雲怎麼沒成為朋友?「可能是因為年齡吧,他比我大十歲,都有代溝了。」其實更多的是警惕,京東作為電商界的萬年老二,一直想著怎麼超越淘寶天貓呢,怎麼可能做朋友?
再說,馬雲還曾經公開放話,京東未來肯定不行,這個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戰略性問題。以大強子的脾氣怎麼可能咽的下這口氣,劉強東是從一窮二白打拼做起來,正兒八經的農名的兒子,靠的就是一股子「莽勁」。
想當年,京東向噹噹發起過一次經典的圖書大戰,大強子有多莽?上午說讓利4000萬,下午就改成讓利8000萬,就是用錢砸也要給我砸贏,噹噹李國慶被劉強東打掉了6個百分點的利潤,這也就是李國慶不待見劉強東的原因,常常都要在社交軟體上暗諷劉強東幾句。
打完噹噹,幹蘇寧。還專門成立了打蘇寧根據地,那次家電大戰打得比與噹噹的圖書大戰還激烈。篇幅有限,下次寫,想看的可以先點個關注。
幹完蘇寧,便劍指阿里,雙方在近年來雙手頻率也越來越多了,尤其是新零售這一款,京東的7FRESH和馬雲的盒馬鮮生交鋒最為激烈。
本來就有代溝,又是競爭對手,所以雙方的交際錯綜複雜,偶爾暗諷一次對方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雙方都不是善茬。
pony馬,騰訊創始人,在深圳一棟破舊居民樓裡建立起做龐大的社交帝國,至今沒人能動搖其地位。
當今網際網路主流格局BAT(百度、阿里、騰訊)中,唯有阿里與騰訊鬧騰的最兇,其勢力也最為龐大。
騰訊一直想打破主流遊戲營收的桎梏,尋求多元化發展,而騰訊幹的事情就是布局電商,這勢必會與阿里產生直接的業務衝突。從騰訊扶持京東、拼多多就可以看出來,騰訊對電商野心甚大。
你仔細看看直接的微信錢包——九宮格,裡面的小程序是不是包含人的衣食住行,而這些都是為了遏制阿里業務應運而生,畢竟騰訊的流量扶持是相當恐怖的,拼多多三年上市,便可窺得一二。
而最竟馬雲痛惋的是,曾經騰訊的天才產品經理張小龍依靠一招「偷襲珍珠港」掠奪了阿里支付業務的30%份額。2014年春節前夕,微信上線紅包業務,直接培養了7億人使用紅包的支付習慣。
而馬雲想要對標微信的來往卻半路夭折,你說馬雲怎麼可能不恨!
當然,話說回來,馬雲與馬化騰現實中並不是死敵,至少兩人在一起做過公益。馬雲曾說:
有競爭對手是好事,這樣企業家才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確實是這樣,我們的生活方式變得越來越便捷,也許和他們的不斷在競爭中創新有關。
紅衣教主周鴻禕,360創始人,在網際網路的人稱他是會嗜血的鯊魚,聞到血腥味便無所顧忌的衝上去。
周鴻禕在網際網路圈內的人緣算不上太好,這跟他的行事方式有關,太過野蠻不講道理。曾經的3Q大戰(QQ與360)轟動全國,最終是在政府調控下才草草收場。
打過騰訊、鬥過阿里、剛過小米、噴過百度,總之看誰不順眼直接開幹。
不過要說起馬雲和周鴻禕的恩怨要從2005年說起。
1998年,周鴻禕創辦了3721,本質上是一款搜尋引擎,但實際上是用來安裝流氓軟體的。從這名字你就能看出來周鴻禕這個人有多粗放。3721當時主要功能就是安裝流氓軟體,當時這塊市場空白,周鴻禕做的風生水起,後來被雅虎看中,便以1.2億美金收購了,周鴻禕也被收編進雅虎,繼續負責3721的運營。
直到2005年,雅虎創始人楊致遠以10億美元以及雅虎中國的所有業務換取了阿里巴巴40%的股份,雅虎中國就歸屬阿里了,馬雲主張3721做搜尋引擎,但周鴻禕主張繼續原來的業務,最後由於理念不合,周鴻禕憤而出去,創立了360殺毒。
要想,留在雅虎的3721是安裝流氓軟體,你360殺毒是卸載我的軟體,哪有這樣的道理。因此,馬雲和周鴻禕之間留下了深深的芥蒂。
只是令人諷刺的是,周鴻禕的360是卸載流氓軟體起家,如今卻做成了流氓軟體。
丁磊,外號三石,網易創始人。
提起網易你們會想到什麼?我相信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網易開發的遊戲(不是氪金就是爆肝),其次是網易雲音樂,引得一眾文藝青年的喜愛。
但實際上,網易最早是做門戶網站的,在2000年就在納斯達克上市了,與新浪、搜狐並稱門戶網站「三劍客」。
而馬雲與丁磊的結仇也源於此,大家都知道2003年開始,馬雲的淘寶橫空出世,而淘寶面臨的第一座大山就是橫在眼前的易趣。易趣是一家美國的叫做eBay的公司投資,資金雄厚,且佔據當時電商市場份額的80%。
易趣眼看著淘寶憑藉著免費一招,不停的蠶食著自己的地盤,於是花了重金買斷了所有門戶網站,讓用戶在網站上根本搜不到淘寶。而馬雲此前與丁磊接觸過,後者答應了在網易網站上投放淘寶的廣告,可沒想到丁磊這老小子不講道理,收了易趣的錢,屏蔽了淘寶,也因此結下了梁子。
後來故事你們也就知道了,馬雲依舊憑藉著免費一招打遍天下無敵手,畢竟,在十年前國人很少能抵住免費的誘惑。淘寶在2005年接受楊致遠的10億元投資走,eBay只能乖乖敗退美國。
而在這之前,馬雲與丁磊的關係一直都還不錯,2000年時馬雲搞了個「西湖論劍」,邀請到了金庸老爺子,還來了一幹網際網路大佬,8848的王峻濤,搜狐張朝陽、還有丁磊。大家聚在一起聊聊武俠,聊聊未來,好不熱鬧和諧。
能做到馬雲、丁磊那樣地位的人,倒也不是心胸狹隘。有一年網際網路大會,丁磊和張朝陽坐在街邊喝著啤酒聊著天,馬雲路過時,丁磊非常熱情的邀請他一起吃,而馬雲也欣然接受,或許也就是大佬們的格局吧。
有人喜歡馬雲,因為他造就一批普通人一夜暴富的機會,有人恨他,因為他砸了他們的飯碗。銀行也恨它,「如果銀行不改變,那麼就改變銀行」他曾放出豪言,也確實做到了。
這就是馬雲,一位口才極佳,擁有大格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