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保存完整的民國火車站,已有108年歷史,也是《背影》的出處

2021-01-08 盼盼背包客

江蘇對於大家來說肯定是不陌生的,那南京也是更不用說了吧,南京不僅是一座經濟快速度發展的現代化大都市,同時還是一座擁有十分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的古典城市,這座城市中至今都還完整地保留這許多歷史文化景點,許多遊客都是紛紛慕名前往。

南京有一座中國最美的火車站——南京火車站,除此之外還有一座最具有民國特色的火車站,那就是小編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浦口火車站。

浦口火車站又名南京北站,1899年清政府向英國和德國銀行共借了980萬英鎊,便是為了建造這座車站。浦口火車站於1908年開始建造,耗時3年才全面修建好並且在第二年也就是1912年才全線通車開始開放運行。是一座具有濃厚歷史氣息的火車站,至今已經有108年歷史了,並且因其建築風格具有十分強烈且濃厚的民國氣息和民國風情,因此也被譽為是我國最文藝的九個火車站之一。

民國時期,浦口火車站是我國東南地區的一個重要連接樞紐,連接了江蘇、安徽、河北、山東、浙江等11個省份,一直到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全面建成並且成功通車以後,浦口火車站才有了一點短暫的休息時間。而這休息便休息到了1985年才又開始恢復運營,並且改名為南京北站,不過到了2004年的時候,浦口火車站卻正式停止運行,徹底的退出了歷史舞臺,也成為了我國唯一保存完好且完整的具有民國特色的火車站。

如果說大家曾經有來過浦口火車站的話,畢竟它在停止運行之後便成為了南京的一個旅遊景點,那麼應該就還能記得它的建築風格十分有特色,紅色屋頂加上米黃色外牆,再加上諸多拱形雨廊都特別具有民國風情的特色,雨廊連接著火車站大樓,如此別具一格的建築風格也是吸引諸多遊客前往的原因之一,之二便是目前呈關閉狀態的月臺了。雖然火車站停止運行了,但是它的許多核心建築都有被完整地保留下來,有候車樓、售票廳,還有上面所提到的雨廊和月臺,是一座當之無愧的保存最完整的「百年車站」。

如果說大家當年都有看過《金粉世家》和《情深深雨濛濛》的話,那麼便會對這裡覺得特別的熟悉,因為當年劇組就是在這裡取的景,而且還有朱自清老先生的《背影》一文裡寫的,他的父親買來橘子為他送別的車站,裡面所描繪的車站場景也正是浦口火車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來過南京的浦口火車站呢?這座具有民國風情的百年車站真的十分值得大家前往,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洛南縣一村民收藏民國時期榨油機 已有76年歷史
    近日,洛南縣保安鎮魚龍村的溫學輝收藏了一個民國時期的榨油機,距今已有76年的歷史。這臺榨油機是用國槐樹製作而成,長4米、大頭直徑1.35米,重約1噸,其中主件保存完整,部分輔件已腐爛或丟失。主件的小頭一端刻有二十七年等字樣,據推測應是1938年前後製作的榨油機。
  • 84歲老奶奶找到全家民國時期戶籍卡 共12口人(圖)
    戴佺告訴記者,他到現在還記得當時申報戶籍的情景,「就是現在的中華門火車站這一帶,父母帶著我過來的,就記得報到一個人的名字,站出來給他們看一下。」「報名的人非常多,這次我們挑選了首批70位市民,基本上都是已找到自己或者家人的戶籍卡,而我們的庫房也是首次對外開放,接下來我們還會再陸續組織類似的活動,南京市民憑身份證就可以到檔案館查詢自己的戶籍及相關信息。」
  • 老照片:廣州1980年,客流不多的火車站地區
    廣州站原址位於廣州城東南角的大沙頭,原名大沙頭火車站,始建於1911年,是廣九鐵路華段的終點站。抗日戰爭結束後,大沙頭站擴張為廣九及粵漢兩路的旅客列車的始發、終到站,並改名為原廣州東站,成為廣州最主要的客運火車站。
  • 周口現有71年歷史的民國時期房產證 具有歷史價值
    近日,周口經濟技術開發區許寨行政村十里舖村的閆先生在朋友圈曬了一下一張民國時期的土地房產證,立刻招來朋友圈點讚一片。昨天上午,晚哥來到閆先生家中,看到他家三輩人保存已久的房產憑證。較黃的兩張中一張小點的是民國三十四的土地契稅憑證,姓名為閆富清(註:中華民國三十四年是1945年)
  • 廣平發現清代至民國地契18張 最早雍正年間距今297年,實屬罕見!
    展示發現雍正年間地契河北省廣平訊4月9日,媒體在河北省廣平縣有關部門了解到,廣平發現清代至民國地契18張 最早雍正年間距今297年,實屬罕見。據介紹,前幾年,河北省廣平縣高莊村一村民在整理先人遺物時,發現了清代至民國的地契18張。其中年代最久遠的為清雍正元年(1723年)的,距今已有297年歷史。該縣文物保管所所長任振朝介紹說,這些地契時間跨度大,連貫性強,相當於一部活的歷史書,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目前,這些珍貴的地契已被廣平縣文物保管所妥善保管。
  • 民國22年離婚協議書曝光 距今已有80年歷史
    這兩天,奉化市檔案館受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一份立於民國22年,也就是1933年5月2日的離婚協議書。   資料顯示,民國時期,特別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後,提倡男女平等。三十年代後,社會風氣進一步開化。根據國民政府司法部統計的史料記載,1933年7月至1934年6月,浙江省共發生69例離婚案件。
  • 江蘇被遺忘的江南古鎮:建於民國二年,古色古香門票免費卻無人知
    王安安旅行,懂你的旅行:江蘇被遺忘的江南古鎮:建於民國二年,古色古香門票免費卻無人知江南古鎮一直以來都是遊客們喜歡前往的旅遊勝地,大家都認為江南水鄉古鎮能夠感受到不一樣的氣息,小橋流水人家的畫面,是人們所期盼看到的,江南水鄉的靈魂本身就以水文化跟古文化而彰顯。
  • 北京最懷舊的火車站,始建於民國二十七年,至今連候車大廳都沒有
    導語:北京最懷舊的火車站,始建於民國二十七年,至今連候車大廳都沒有。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很多城市的火車站都進行了翻修重建,變成了高大簇新的現代化建築,往往鋪著光滑乾淨的白瓷磚地面,甚至可以映出人影。
  • 民國108位書家精品書法作品合集
    這些民國時期書法作品的108位書家,自清末民初始,至新中國成立,實際上跨越了幾個不同的歷史時期。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1.
  • 開陽發現乾隆年間字典,距今244年保存完整-保存,字典,字彙,ldquo...
    距今244年保存完整,是明代和清初最通行的字典  金黔在線訊近日,開陽縣考古工作人員在楠木渡鎮驚喜地發現一套清代乾隆年間出版的《字彙》。這套宣城梅誕生先生原本《增補文成字彙》僅部分邊角有所磨損,保存如此完整的《字彙》刻本在全國應屬少見,顯得彌足珍貴,其蘊涵著深厚的歷史文化信息,是研究《字彙》版本珍貴的實物資料。
  • 濟南這個商圈還原了民國街,一起穿越回1904年吧
    如今提到老商埠,不少市民的第一反應是於2017年開業的經三緯四融匯老商埠商業街。其實,老商埠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曾吸引了大量洋行、老字號商場進駐,也曾是濟南最繁華、最發達的地區。而近日,老商埠內又「開張」了一條民國風情街,一起跟著新時報記者穿越回民國時期吧。
  • 開陽發現乾隆年間字典,距今244年保存完整
    距今244年保存完整,是明代和清初最通行的字典  金黔在線訊近日,開陽縣考古工作人員在楠木渡鎮驚喜地發現一套清代乾隆年間出版的《字彙》。這套宣城梅誕生先生原本《增補文成字彙》僅部分邊角有所磨損,保存如此完整的《字彙》刻本在全國應屬少見,顯得彌足珍貴,其蘊涵著深厚的歷史文化信息,是研究《字彙》版本珍貴的實物資料。
  • 河間81歲老人完好保存民國22年刀劍和金盾[圖]
    長城網滄州5月14日電(李世文 記者 董傳輝 助理記者 康立江)13日,筆者在河間興村鄉張莊李富榮手中,見到了一件民國22年保存至今的金盾、長劍和大刀,長劍和寶刀雖然有些陳舊且有塵土,但依然鋒利,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著那一段塵封的歷史。  據介紹,李富榮今年81歲,是河間左把大奇槍第六代傳人李永祥的女兒。
  • 2019年籤字版「袁大頭」是民國軍閥銀幣的領頭羊,突破百萬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我國的貨幣文化從產生、演變與發展,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不同時代的錢幣具有它所在時代的風格和韻味,其不僅代表著中國的貨幣文化,還反映了該時代經濟、金融的興衰和滄桑,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
  • 老照片:歷史文化名城遼寧瀋陽 1983年
    瀋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是中國最重要的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重工業基地,有著「共和國長子」和「東方魯爾」的美譽。元朝元貞三年(1296年),元代重建土城,改瀋州為「瀋陽路」,歸遼陽行省管轄。由於瀋陽地處瀋水(渾河)之北,以漢族傳統方位論,即「山北為陰,水北為陽」,故改瀋州為瀋陽。
  • 江西發現民國34年糧食部護照(圖)
    江西發現民國34年糧食部護照(圖) 2015-03-05 11:09:5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江西省新幹縣檔案館在整理館藏民國檔案時,發現一張中華民國34年(公元1945年)籤發的糧食部護照。
  • 清朝已經倒臺108年了,為何《清史》還沒有完成?
    大清朝享國276年,前後共有12位皇帝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大清十二帝,雖然清朝滅亡已經108年了,但是修清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並且為了保證所修的清史能夠讓大眾信服、可靠,工作人員需要大量的輔助研究作為理論支撐,還延伸出了無數的子項目,所以儘管清朝滅亡108年,但是因為史料的龐大,清史編纂工程是十分浩大的
  • 河南博物院鎮院之寶,是八大國寶之一,已有九千年歷史
    骨笛之所以成為鎮院之寶,是因為它距今已有九千年的歷史,這個令人驚嘆的數字使它成為八大國寶之一,也算是名副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埃及就有了長笛,是中國乃至世界公認的最早、保存最完整、至今仍能演奏樂器的長笛,堪稱世界長笛的鼻祖。這是一個很搞笑的故事,在夏商周其他館還未集合的時候,豫博卻默默地將8800年前的賈湖骨笛拿起。
  • 江蘇溧陽春秋土墩墓出土一陶罐雞蛋 完整無損實屬罕見
    2019年3月26日,記者從溧陽獲悉,文物專家在溧陽上興鎮一座春秋時期的土墩墓內發現了一陶罐雞蛋。剛出土時雞蛋非常完整實屬罕見。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該考古工地是一座直徑約40米的圓形大土墩,高度接近4米,當地人稱之為子午墩。目前,子午墩已發現墓葬多處,出土印紋硬陶器、原始瓷器、陶器等各類遺物百十餘件。
  • 有花園有水池 姜山一幢民國大宅歷經84年保存完好
    浙江在線10月25日訊 在鄞州區姜山鎮東南部的陳鑑橋村,有一批保存較好的民國建築,有84年歷史的阿房就是其中之一。文保部門和當地鎮政府已經關注了這批民國建築群,並有意進行保護和利用,想把阿房等列為文保點。記者昨天了解到,作為阿房的實際管理者,80歲的陳家麟老人表示願意讓渡使用權,讓阿房作為某種類型的博物館或用於其他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