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發現民國34年糧食部護照(圖)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江西發現民國34年糧食部護照(圖)
2015-03-05 11:09:5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江西省新幹縣檔案館在整理館藏民國檔案時,發現一張中華民國34年(公元1945年)籤發的糧食部護照。 鄭劍平 攝

  中新網南昌3月5日電(曾勤生 鄭劍平)江西省新幹縣檔案館日前在整理館藏民國檔案時,發現一張中華民國34年(1945年)籤發的糧食部護照。該護照儘管距今已有70年,但仍保存完好。

  該護照的主人是時任糧食部長江區糧食儲運委員會職員李華括。

  當年,李華括因公由重慶前往南京,持此護照,沿途軍警關卡查驗便可放行。籤發日期是中華民國34年12月28日,編號為護字第506號,並蓋有糧食部方印和騎縫章,至今已有70年。

  據檔案資料記載:民國30年(公元1941年),國民政府決定成立糧食部,對糧食實行戰時管制體制。為改變原有糧食機構軟弱無力的狀況,確定各省設糧政局,縣設糧政科和徵購糧食監察委員會,主要運用行政手段,加強對糧食工作的管理。四川、湖南、江西列為全國3個甲等糧政局,全力加以控管。

  專家認為,民國糧食部護照的發現,對於研究民國時期糧食生產、收購、儲運歷史都將產生積極作用。

  據檔案專家介紹,李華括系江西新幹縣人,出生於1907年,自幼習書。1934年畢業於武昌中華大學文學系,獲文學學士學位。歷任重慶行營軍法處書記官、上校總幹事、四川禁菸督察署科長、糧食部四川儲運局副處長。1949年12月飛抵臺北,1973年退休後潛心鑽研書畫藝術,2004年逝世於臺北。

  1989年,李華括曾受江西省文化廳邀請,為重建的滕王閣草書王勃的《滕王閣序》全文,懸掛於閣樓正廳,供海內外遊客觀賞。(完)

相關焦點

  • 南京市民發現民國時期老井蓋 經80年仍在用(圖)
    在南京中華門外,南京城市記憶民間記錄團發起人高松,近日意外發現了幾個民國時期的老井蓋。他興奮地表示:「這可能是全國最老的窨井蓋了」。  此前,高松已在南京中山北路發現幾個刻有「交通部首都電話局」字樣的老井蓋。記者分別採訪民國史專家以及南京自來水總公司、南京電信局等單位後才發現,這些老井蓋「不容小視」——它們見證了第一批喝上自來水和第一批使用電話的南京人。
  • 江西瑞昌發現民國時期的居住證 70多年依然保存完好
    2018年8月22日,江西省瑞昌市收藏愛好者曹先生近日公開了一張民國時期的居住證。該居住證上顯示的時間是「民國三十三年」,距今已有70多年,但居住證依然保存完好,證件上的照片、指紋及文字均清晰可見。該居住證為紙質長方形,有常見的香菸盒大小。居住證共2頁,單面對摺印製,整體白底黑字。
  • 民國議會會場、100年前祭孔大典等照片現身(圖)
    民國議會會場、100年前祭孔大典等照片現身(圖) 2014-10-15 09:29:51來源:北京晨報作者:責任編輯:宋宇晟   左上圖:民國第二屆國會期間,民國議會會場現場。
  • 民國地契亮相民辦博物館 有59名中間證人籤名(圖)
    民國地契亮相民辦博物館 有59名中間證人籤名(圖) 走進中共歷史文獻資料和綜合史料展區,這裡有中國最早出版的《馬克思傳》、1922年創刊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機關報《先驅》、瞿秋白等編輯的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布爾什維克》、陳獨秀等創辦的《新青年》雜誌、清朝光緒年間出版的我國最早的教科書等。  而在常州史料展區,可以看到許多常州的老物件:70年代的紅梅牌照相機、民國時期及解放後的老廣告、老商標、老票據,這些都見證了常武地區工商業的發展軌跡。
  • 重慶發現13張民國時期渝中半島地形圖[組圖]
    新重慶主城地圖  重慶市勘測院在對歷史檔案資料進行數據化處理時,在一個圖紙保密箱中意外發現13張民國十八年(1929年)、民國十九年(1930年)的渝中半島(當時尚屬巴縣管轄)手繪地形圖圖示:據民國二年參謀本部所定的地形圖式。左下角寫著:重慶市市長潘文華、工務局局長傅驌(字友周)審查。  製作精細令專家驚嘆  地形圖的手工製作水平令人驚嘆,讓人誤以為是印刷品。圖中的道路、建築、農田等均一筆一畫勾勒,圖上暗布勻稱的鉛筆手繪格紋。圖上的字均為繁體,字體精美。細看,每一個字,下筆前都被框在用鉛筆畫成的大小一致的小小正方形內。
  • 江西龍虎山發現神秘物體 疑似「太歲」現身(圖)
    23日上午,江西龍虎山旅遊景區一工作人員在龍虎山山頂發現一大塊從未見過的神秘物體,該物體猶如果凍一般,呈棕黃色,懷疑為「太歲」現身。  據該工作人員介紹,該物體呈不規則狀,最長處有1米多,無味,觸摸時感覺比平常吃的果凍稍硬,有彈性,但不粘手。
  • 看民國"本科畢業證"啥模樣 證書距今有93年歷史(圖)
    看民國"本科畢業證"啥模樣 證書距今有93年歷史(圖) 2014-07-10 08:10:48 來源:中國寧波網-寧波日報 記者 王佳 通訊員 許霖 編輯:成競
  • 女子丟失護照補辦3年 遭相關部門「踢皮球」
    1998年,家住北京的李敏辦妥了出境手續,赴日本定居。2005年,她和家人回到北京探親時,不慎弄丟了護照。  李敏到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申請補發護照時,被要求出示戶口本。出國定居前,李敏已經按規定註銷了戶口。無奈,她只好到原戶籍所在的甘家口派出所申請恢復戶籍。派出所民警告訴她,要「先補護照,才能恢復戶籍」。
  • 圖解江西政府工作報告-2018年江西幹了啥?
    -2018年江西幹了啥? 中國江西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本網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於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 民國最大度的妻子,為丈夫開心主動請來小三,結婚34年死亦相隨
    她是民國最大度的妻子,為了讓丈夫開心,主動請來小三,結婚34年,死亦相隨,她叫朱梅馥,是民國翻譯家傅雷的妻子,傅雷自幼跟母親生活,從小就聰明,長大之後,到法國留學,受到西方新知識的影響,傅雷有著自己的想法跟自主獨立性,在留學期間,傅雷談了一個女友。
  • 江西廬山發現傳說3千年一開優曇婆羅花(圖)
    2月27日,在江西九江市廬山好漢坡妙煒居士家中發現珍稀優曇婆羅花。這簇小花直徑只有1毫米,花形如鍾,銀白色,花莖如銀絲。中新網發胡國林攝  傳說中3000年一開的仙界極品之花「優曇婆羅花」日前在江西省廬山被發現,18朵直徑僅為1毫米的乳白色小花立即在當地引起轟動,附近寺院的住持更是虔誠的要將其圖片拿回寺院供養。  27日上午,記者來到九江市廬山好漢坡長航休養所宿舍的妙煒居士家中,妙煒居士告訴記者,當天早上盛開了兩朵「優曇婆羅花」。
  • 江西廬山發現傳說3千年一開的優曇婆羅花(圖)
    2月27日,在江西九江市廬山好漢坡妙煒居士家中發現珍稀優曇婆羅花。這簇小花直徑只有1毫米,花形如鍾,銀白色,花莖如銀絲。中新社發胡國林 攝點擊查看更多新聞圖片中新社廬山2月27日電 (何柳斌 胡國林 胡業清)傳說中3000年一開的仙界極品之花「優曇婆羅花」日前在江西省廬山被發現,18朵直徑僅為1毫米的乳白色小花立即在當地引起轟動,附近寺院的住持更是虔誠的要將其圖片拿回寺院供養。
  • 江西景德鎮村民發現唐宋古錢幣,現已出土近4噸
    據新華社南昌10月20日報導,江西景德鎮市浮梁縣浮梁鎮查村的一戶村民近日在建房打地基時發現大量古錢幣,隨後向警方報案。 圖自@新華視點 截至19日晚,考古工作人員已清理出土了近4噸重銅錢,出土銅錢最早為唐代開元年間。
  • 江西這位開國老將軍走了!|江西|中國工農紅軍|...
    據中國軍網提供簡歷顯示,楊思祿,江西於都人,1916年出生,1933年入黨,同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後參加了長徵。打掃戰場尋找佐佐木時,我們在一具穿著襯衣的屍體旁發現了刻有佐佐木姓名的指揮刀。」每每講述這段抗戰往事,楊思祿的語調都會明顯升高。「那一仗,我們給潘家峪的鄉親們報了仇!」2014年,《楊思祿冀東抗戰》上映,再現了擊斃佐佐木這一場景。冀東人民一直記得楊思祿,至今當地群眾每年都會到北京來看望他。
  • 山西發現百年前人口普查表 時間為民國3至19年
    每份表格登記有一個家庭內全部成員的信息數據,主要有:姓名、年齡、居住年數、職業、教育程度、信奉何宗教,有無受到過刑事處分以及有無盲啞瘋癲及其他廢疾等,表格真實反映了百年前的人口普查方式和當時太行山農村的社會風貌、人口狀況及家庭形態。
  • 南京展出180張民國發票 見證65年前商業格局(圖)
    南京展出180張民國發票 見證65年前商業格局(圖) 2014-07-17 08:17:27來源:光明日報作者:責任編輯:上官雲
  • 江西贛州發現7000萬年前竊蛋龍化石,舉世罕見!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說到江西贛州,除了贛南臍橙,還是「中國恐龍之鄉」,贛州是江西省內出土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最多的地區,而最近我國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江西贛州出土的一組恐龍化石後,發現了世界上罕有的竊蛋龍化石,距今約7000萬年,同時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
  • 江西發現一例罕見RhD變異血型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
    江西發現一例罕見RhD變異血型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 2017-11-08 20:54:3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 中國結婚證的歷史變遷:從"薄紙片"到護照式(圖)
    上面兩本證件為新版婚姻證 下面兩本為舊版婚姻證  華夏經緯網11月22日訊:據中新網報導,1950年的結婚證只有兩個巴掌大的薄紙片,上面除結婚人的姓名、年齡、籍貫、籤名,以及證婚人的籤名外  從1952年到20世紀70年代末,結婚證上都印有充滿濃鬱的民族風格的圖案,而在1952年至1959年的結婚證上,還有和平鴿的圖案。稻穗、棉花也是當時結婚證上的主角,這反映當時的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佔了相當大的比重。  60年代初期的結婚證出現了鴛鴦戲水、並蒂蓮、梅花等傳統吉祥物,象徵著人們期待社會穩定,風調雨順。五六十年代的結婚證上都刻有一句簡潔的口號。
  • 民國時期珍貴老照片:圖三非富即貴,圖四是真實的上海灘
    民國時期珍貴老照片:圖三非富即貴,圖四是真實的上海灘 1、民國時期的上海街頭,圖中是四名美國海軍,他們穿著制服手持警棍,在街頭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