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發現民國34年糧食部護照(圖)
江西發現民國34年糧食部護照(圖) 2015-03-05 11:09:5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江西省新幹縣檔案館在整理館藏民國檔案時,發現一張中華民國34年(公元1945年)籤發的糧食部護照。
-
70年的民國老宅成了「違建」?
投訴人:70歲的李鍵強老人 投訴時間:昨日上午 投訴內容:南京下關區熱河路127號的三幢民國老樓,是我父輩建於上世紀30年代初,至今保存完好。文革期間一部分被劃為公有,留下極少房間給我們居住,今年4月,國家落實政策,要將以前的100多平方米的小樓返還給我們,由於戶名是掛在我的名下,可在辦證時,發現中間的小閣樓卻無法拿到產權證,問詢緣由,下關區房產局的同志稱,丈量時就沒有測量中間的閣樓,主要原因是當初檔案記載中沒有記下閣樓。既然沒有記載,也無產權證,這民國閣樓不就成為違章建築了嗎?
-
重慶發現13張民國時期渝中半島地形圖[組圖]
新重慶主城地圖 重慶市勘測院在對歷史檔案資料進行數據化處理時,在一個圖紙保密箱中意外發現13張民國十八年(1929年)、民國十九年(1930年)的渝中半島(當時尚屬巴縣管轄)手繪地形圖記者數了一下,在一塊代表建築的方塊內,方塊長寬各1.5釐米,裡面居然畫了70根不重複交叉的暈線!普通人別說繪圖,就是拿放大鏡看,都有點吃力,足見當時測繪人員的態度嚴謹和高超技術。 地形圖由測繪員劉武漢、技士(估計是現在的技術人員、工程師之類)藍家煃、樊啟明共同測繪。上世紀70年代學測繪專業的市勘測院副院長鄭持輝說,估計劉武漢的水平應是教授級的,「達到了當時的頂尖水平。」
-
江西南昌縣幽蘭鎮1400多年古寺,背後你不知道的故事
東禪寺位於江西南昌縣幽蘭鎮南湖側約150米處東峴山上,俗稱東峴山庵。東峴山(原名鳳凰山)北面是百裡贛撫平原,南面浩瀚的青嵐湖。此山雖然不高,但地處贛撫平原,因此顯得挺拔,山上修竹林茂,東禪寺就深隱在山頂之巔。南昌縣縣幽蘭鎮的東禪寺。
-
84歲老奶奶找到全家民國時期戶籍卡 共12口人(圖)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邵丹攝你知道70年前的民國戶籍卡長什麼樣嗎?你一定見過家裡面現在的戶口本,但你看過爺爺奶奶的戶籍卡嗎?昨天下午,70名南京市民受邀參加了南京市檔案局(館)舉辦的「看民國戶籍卡片,尋祖輩南京印跡」活動,84歲的盧璋老人更是在現場找到了60多年前,包括自己在內的全家12口人的戶籍卡。
-
南京市民發現民國時期老井蓋 經80年仍在用(圖)
在南京中華門外,南京城市記憶民間記錄團發起人高松,近日意外發現了幾個民國時期的老井蓋。他興奮地表示:「這可能是全國最老的窨井蓋了」。 此前,高松已在南京中山北路發現幾個刻有「交通部首都電話局」字樣的老井蓋。記者分別採訪民國史專家以及南京自來水總公司、南京電信局等單位後才發現,這些老井蓋「不容小視」——它們見證了第一批喝上自來水和第一批使用電話的南京人。
-
三張民國時期地契告訴你——75年前的土地是如何買賣的
宿遷網訊(記者 裴凌曼) 家住泗洪縣佳和小區的市民陳子兵,精心保留了他祖輩留下來的三張民國時期地契文書,其中兩張所署時間是中華民國34年(即1945年)2月5日,另一張是中華民國34年8月10日。發現這三張保存完整地契是在一個木盒當中,而這三張地契均顯示買主叫陳慶堂,陳慶堂就是陳子兵的叔曾祖父。陳子兵說,他曾聽家裡的長輩說,陳慶堂是一個老實本分、勤儉持家的農民,小有積蓄後開始買田置地,擴充家業,成為擁有幾十畝土地的「富農」。此後多年,他並沒捨得將地契燒毀或丟棄。後來由他的兒子陳瑞法將此地契放在一個小木盒之中,並將它藏在了家裡堂屋牆壁之中。
-
河北村民發現12張民國田房草契 最早距今97年
核心提示:河北省泊頭市齊橋鎮大李村居民王國芹日前整理房間時,發現了祖輩留傳下來的民國年間的12張田房草契文書。據泊頭市文史專家郭樹芳介紹,這些地契為研究民國時期土地、房屋私有制提供了佐證。 河北省泊頭市齊橋鎮大李村居民王國芹日前整理房間時,發現了祖輩留傳下來的民國年間的12張田房草契文書。
-
民國時期報人群像略影
對民國時期的報人群體進行研究通過查閱史料,以一部分民國報人為樣本,分析他們的生平和辦報歷程,進而探討這一群體產生的大背景、社會地位、生存狀態、文化年齡層次、性別情況等一系列總體特徵,以及這群報人的角色分類、辦報理念和對中國新聞事業乃至社會的意義和作用。 關鍵詞:民國;報人;群像;類別;理念 民國,一個風雲變幻、色彩斑斕、五味雜陳的時代。
-
老屋中「淘」出三張民國時期紙幣 價值多少?
昨天(10月10日),家住蘇州高新區的莫先生帶著三張民國時期的紙幣找到記者,說這些鈔票是在他家老屋中發現的
-
陰差陽錯滯留湖北的江西客今天回家,鐵路民警笑著送別他
原來,他是陰差陽錯滯留在湖北的江西客。餘先生今年是江西瑞昌人,28歲,在上海當廚師,今年1月28日從上海虹橋站坐火車到江西上饒,準備換乘火車回瑞昌老家,不料,他在車上睡著了坐過了站,醒來時在大冶北站下了車,又發現身份證不慎遺失了,不得不滯留在大冶。得知湖北省內火車站解封的信息,他第一時間在網上購買了返鄉車票,補辦了臨時乘車身份證明。11時23分,餘先生登上G2045次車回家。
-
鐵骨錚錚長達38年的民國時期,為何不能算作一個歷史朝代?
文/煮酒論史君我們都知道泱泱華夏有5000多年的歷史,在這5000多年的歷史當中,湧現很多的朝代,例如我們所知道的唐宋元明清朝代,但是我們也知道近現代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時間段,也就是從1912年到1949年期間這長達38年的時間,我國經歷了一個特殊的時期,我們把這個時期叫做民國時期
-
看看70多年前的揚中老校徽 倒三角形藍底紅字刻「省立揚中」
會員錄揚州網訊 近日,市區的藏家王先生收到一份特殊禮物——他的朋友幫他尋得了幾枚70年前的揚中校徽、畢業紀念章以及學生符號等物件。「相隔70年,經過世事滄桑,這些物品又重回當初的地方。」王先生說,這應該是一枚畢業紀念章,37是指年代,應該是指民國37年,1948年。此外,還有一枚稍大些的藍色漆章,上面清晰地印著「校慶紀念」「1947」字樣。王先生說:「由揚中當時確定的建校時間推算,這應該是20周年紀念章。除了幾枚校徽和紀念章,還有一枚塑封的學生證。
-
南通新聞圈 ·聚焦點 |市民捐贈88年前民國庚帖 民國時期,南通人結婚那些事兒!很有講究!
前幾天市臺辦的施曉明女士,將她爺爺珍藏的一套民國時期的庚帖捐贈給了南通博物苑。這套保存完好的庚帖完整地記錄了舊時婚姻的習俗
-
日本人拍攝的上世紀30年代的天津,民國時期的九國租界
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本組老照片拍攝於上世紀30年代民國時期的天津,照片上有日本文字,應該是那時天津租界的日本人拍的。圖為民國時期天津賣鐵製品的商鋪。圖為民國時期天津賣竹器蒸籠的商鋪。圖為民國時期天津賣鳥籠的店鋪。圖為民國時期天津的北寧公園。
-
蘭州阿幹鎮村民家發現一張民國時期的駱駝納稅憑證
近日,一張民國時期的印有 " 駱駝捐票執照 " 的票據在七裡河區阿幹鎮被發現。據專家考證這個 " 執照 " 雖然不是駕駛駱駝的執照,但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它是官方頒發的駝戶納稅憑證。" 駱駝捐票執照 " 為納稅票據在阿幹鎮南部山上的琅峪村,村民魏師傅整理家庭檔案資源時發現了一張發黃的票據,上面印有駱駝捐等文字,感覺這是一個有價值的東西,他特意保留了下來。記者看到,這張駱駝捐票是雕版印刷的,大約 15 釐米寬,30 釐米長。整個捐票分為四部分,分別是駱駝捐票存根、駱駝捐票齎核、駱駝捐票查驗、駱駝捐票執照。
-
廣東碉樓荒屋驚現康有為墨寶 立園發現大批民國文物
廣東碉樓荒屋驚現康有為墨寶 立園發現大批民國文物 2002年5月6日11:49 南方網-南方都市報 本報訊 近日,經廣東省權威人士鑑定,開平市在整理立園唯一的碉樓樂天樓時
-
歷經千年,袁天罡的墓依然保存完好,到底是推算厲害還是巧合?
圖片:孫殿英盜慈禧墓劇照二、歷經千年依舊完好的古墓被盜的古墓雖然多,但是這種事情也不是百分百的,唐朝玄術大師袁天罡的墓就沒有遭到過盜掘。從唐朝到現在,歷經千年的時間,連秦皇陵都遭到過破壞,為什麼他的墳墓卻依舊保存完好呢?
-
一走70年 臺胞思念故土 民國規劃圖幫他找到親人
一走70年,臺胞思念故土「我此次回來,是想幫助我的父親尋找故鄉高郵健在的親人。」臺灣同胞黃先生告訴記者,「父親解放前離開大陸去了臺灣,這一走就是70年,每次思及家鄉的人和事,老父親都唏噓不已。」「我們晚輩年幼時時常聽到父親提及高郵的故事,這讓我們一直神往。
-
配《約翰克利斯朵夫》民國初譯本最艱辛,用了四十多年
作者 |萬葉堂主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最近一直在斷斷續續地讀《靜靜的頓河》,我正在看的是金人先生56年的重譯本,其實早在1941年民國時期的光明書局就出版過他的第一個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