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那麼遠,嫦娥五號為啥只擬帶回2公斤「土」?

2021-01-09 瀟湘晨報

12 月 1 日 23 時 11 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 51.8 度、北緯 43.1 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文 | 林鈴錦

本文由 " 觀察者網 " 網站轉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原文首發於 2020 年 12 月 2 日,原標題為《" 嫦五 " 落月 為何只擬獲取 2 公斤樣品帶回地球?》,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12 月 1 日 22 時 57 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 15 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 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 約 1.7 公裡 / 秒降為零。期間,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逐漸接近月表。

此後進行障礙自動檢測,選定著陸點後,開始避障下降和緩速垂直下降,平穩著陸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

" 嫦娥五號 " 之所以選擇在月球上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山脈附近降落並實施採樣,是因為科學家認為,這一區域比起之前美國和前蘇聯落月採樣的區域,從地質上來說,可能存在比較年輕的玄武巖,如果能獲得這裡新的樣本,將有助於推進對月球火山活動和演化歷史的認識。

根據任務計劃," 嫦娥五號 " 計劃在月球獲取 2 公斤左右的樣品並帶回地球。那麼這 2 公斤的重量是如何確定的呢?

1

嫦娥五號首次月球採樣

擬獲 2 公斤樣品

我國通過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多次任務的技術積累,希望在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中能夠達到公斤級的目標。而為了保證任務的成功,並結合火箭運載能力,採樣 2 公斤是一個較為合理的結果。

本文圖片均來自央視網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 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 裴照宇:我們以兩公斤作為輸入去設計探測器,這個探測器就達到了 8.2 噸。如果我們要增加樣品的量,整個探測器很多指標都會增長,就會超過火箭的運載能力。

為了提高採樣的可靠性,增加樣品的多樣性,嫦娥五號任務將通過鑽取和表取兩種方式採集樣品。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 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 裴照宇:比如說鑽取,初步考慮是 0.5 公斤,表取是 1.5 公斤,這是我們的設計安排。

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任務的主要目標是完成月球採樣並返回。當著陸器成功著陸月球表面後,要在有限時間裡完成地形勘察、鑽取和表取等多項工作。儘管設定了 2 公斤的採樣量,但這並不能作為最終衡量任務成敗的標準。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 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 裴照宇:我們的目標是採樣返回,要採到樣品返回地球,這是我們的考核指標。這兩公斤是一個設計值,我們並不能把這兩公斤或多或少作為評判任務成功的一個硬指標。

2

兩種方式 共同完成取樣任務

2 公斤的樣品又該在著陸後用什麼方式採集呢?

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裴照宇在介紹他們設計安排的數據時提到了兩個採集名詞,他說:" 鑽取 " 初步考慮 0.5 公斤," 表取 "1.5 公斤,用這兩種方式共同來完成採樣任務。

而這種設計是研製團隊為了提高這一次採樣的可靠性、以及樣品的豐富性而設計的。那麼什麼是鑽取和表取?

3

表取:在月球的表面無人自主採集樣品

首先來介紹一下表取,顧名思義,就是在月球的表面採集樣品。但與其他國家的月球樣品採集方式不同的是,我國的嫦娥五號任務將以無人自主的方式進行樣品採集。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嫦娥五號探測器主任設計師 姜水清:從全球來講,它表取也是全球首次月面無人自主採樣一個任務。為了實現這個任務,我們實際上是設計了三個產品,有個四自由度採樣機械臂,然後末端又帶了兩種採樣器,一種是可以實現鏟挖,一種是可以實現淺鑽,來實現不同類型月壤的一個採集。

按照規劃,採樣機械臂將在著陸點周邊區域進行多次採樣工作。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嫦娥五號探測器主任設計師 姜水清:它在整個著陸器的可達範圍內,它都可以採樣。假設咱們的著陸點不是那麼理想,如果是有一個大石頭,我採不動,我可以給它稍微換一個地方,稍微軟一點,我肯定就能保證能採到一定的樣品。

4

鑽取獲得月面以下的樣品 與表取互為備份

據了解,在表取工作之前,會先進行鑽取,來獲得月面以下的樣品。兩種方式互為備份,不僅可以提高採樣的成功率和可靠性,同時也能夠獲得更為豐富的樣品種類,為後續科學家研究提供更多可靠的原始資料。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嫦娥五號探測器主任設計師 王國欣:我又有鑽取又有表取,哪樣都能拿回來,就能夠互相來互補一下,我們目前具備的能力是作用到月面以下兩米,然後獲得這個月壤的樣品,它的特點是能夠鑽進去,然後月壤在裡邊它有一個層區分布,這個是不破壞它的層區分布的。

5

欒恩傑:月面樣品採集完後還要 " 裝香腸 "

用兩種採樣方式互相備份,來確保嫦娥五號能夠採集到科學家所需要的月球表面樣品。但僅僅採集到還不夠,就像我們長途快遞物品一樣,物品在交寄給快遞員之前,需要您先把它包裹好包裝好,以免途中破損遺漏。

而 " 嫦娥五號 " 也有一個類似的過程,而且完全是由它獨立完成的,難度可想而知。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欒恩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表示,當嫦娥五號著陸器安全降落、開始樣品採集之後,對中國航天來說又有一次全新的嘗試,他的比喻是 " 裝香腸 "。

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家航天局原局長 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 欒恩傑:著陸以後我就開始取樣了,我們有個 " 手 " 去鏟。在外星球用機器手,中國頭一次做。月球的鑽取機構,是我們國家頭一次設計,我形容成 " 哈爾濱香腸 "。就在鑽的時候,它要把鑽取的芯、巖芯的部分要裝到一個包裹,這個包裹是一個長的,所以像個香腸一樣,要把它緊密地包裹好,封裝好。這些土壤不能在轉移到地球的時候被地球汙染了,因為地球環境和月球環境是不一樣的。有些物質一定要在非常潔淨的環境下,保持住我們取得這樣這點東西。

編輯丨包學楓

責任編輯丨安娜

值班主任丨崔凌雲

來源丨瞭望智庫

【來源:蘭州日報·ZAKER蘭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順利升空!這些數字帶你一鍵認識嫦娥「五姐」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繼嫦娥一號任務實現繞月探測、嫦娥三號任務實現落月探測之後,嫦娥五號任務將實現月球表面無人採樣返回,標誌著我國將圓滿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規劃。而且,這一任務的重大意義,不僅僅是從月球「挖土」回來那麼簡單。
  • 嫦娥5號只帶回來1731克月球樣品,那麼阿波羅號怎麼載人返回的?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騰空而起奔月挖土,12月19日,嫦娥五號捎回的「土特產」由國家天文臺「籤收」,嫦娥探月取得圓滿成功,舉國歡呼。 同時,質疑美國登月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 嫦娥五號開啟月球「挖土」之旅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專家介紹,本次嫦娥五號的科學探測任務主要是開展著陸點區域形貌探測與地質背景勘察,獲取與月球樣品相關的現場分析數據,建立現場探測數據與實驗室分析數據之間的聯繫;對月球樣品開展系統長期實驗室研究,分析月壤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深化月球成因與演化歷史研究。  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作,嫦娥五號有望實現我國航天史上多個「首次」。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現場視頻回放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時間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嫦娥五號落月視頻:點擊(視頻來源:央視新聞)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 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這些數字帶你一鍵認識嫦娥"五姐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一次「重量級」發射舉世矚目。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
  • 我國2019年航天發射計劃披露:長徵五號7月中旬復飛 嫦娥五號任務重啟
    (拖拽/保存圖片可查看大圖)(科技日報1月30日報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楊保華29日在京透露,長徵五號遙三火箭計劃在2019年7月中下旬完成復飛,遙四火箭將於年底發射嫦娥五號。楊保華表示,2017年7月2日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利後,航天科技集團認真完成了技術歸零,並在2018年全年開展了後續質量工作。目前總體進展較好,還有一些局部工作有待完成。「遙三火箭計劃在7月中下旬完成復飛,這個計劃是可控的。」楊保華說。這將是長徵五號打贏翻身仗的關鍵。
  • 九天雲外攬月回!——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紀實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題:九天雲外攬月回!——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紀實  新華社記者胡喆、彭韻佳、陳凱姿  嫦娥五號回來了!帶著月壤回來了!在闖過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後,歷經重重考驗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返回地面。  嫦娥五號探測器重達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任務實施由工程總體和探測器、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與回收、地面應用等五大系統共同完成,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中「回」的主任務,是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和決心的集中體現。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 「挖土機」開工大吉!
    之後,著陸上升組合體再斜向下飛行,邊下降邊注意避障,飛到選定著陸點的正上方後豎直下降,在距離月面較近時提前關閉主發動機,然後利用著陸腿的緩衝實現軟著陸。降落過程中,嫦娥五號著陸上升組合體在距離月面較近時,主發動機會激起月塵,容易觸發月塵汙染星敏感器,從而影響上升器後續的月面起飛。
  • 嫦娥五號去「挖土」:跳一場複雜的深空芭蕾舞
    隨著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正式開啟。嫦娥五號將從月球取回約2千克的月球樣本。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0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將經過11個階段、23天的在軌飛行過程取回樣本。
  • 嫦娥五號組合體成功分離 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
    相關閱讀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點半,中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大型運載火箭,成功將重量達8.2噸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根據計劃,嫦娥五號將在月面採樣後,攜帶約2千克月球樣本於升空後23天回到地球,這也標誌著中國的探月工程所規劃的環繞探測、落月探測和採樣返回探測(簡稱「繞、落、回」)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圓滿收官。
  • 嫦娥五號出發了,六號、七號還遠嗎?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發射,進一步挑戰全新技術,結束月球探測任務後,飛過距離地球150萬千米的日地拉格朗日二點,隨後,飛掠圖塔蒂斯小行星。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和玉兔一號成功軟著陸月球,成為37年內再次訪問月球的人類使者,嫦娥三號至今仍保有一定工作能力,工作時長創下了人類月球探測的新紀錄。
  • 急:月亮的太陽就要落山了,嫦娥五號何時回來到?快傳太卜
    遠的如阿波羅1號,1967年1月大火,三名太空人犧牲。還有阿波羅13號,登月途中服務艙的氧氣罐爆炸,幸好三位太空人使用太空船的登月艙作為救生艇逃了回來。這段經歷後來被拍成電影,湯姆漢克斯還憑此片拿了奧斯卡獎。就連這次嫦娥五號也險些遭到失敗的命運,原因在於載具長徵5號出了問題,經過嚴格排查,質量歸零,兩年多之後才能再次安排發射。
  • 嫦娥五號回家,中美競跑太空-虎嗅網
    他當時一定不會想到,42年後的嫦娥五號,一次挖回來2公斤月球樣品。一掃當年的窘迫。12月17日凌晨2點,嫦娥五號的返回器降落在蒙古四子王旗草原,裡面2公斤月樣將向歐陽自遠敞開更多的秘密。這後面還排著一串長隊等著做研究,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中科院原子核研究所、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冶金工業部昆明冶金研究所、石油工業部上海石油化工廠……就算這次我們帶回來2公斤月球樣品,相比美國361.7公斤依然是小巫見大巫,美國人到底圖啥呢,難道真的是別人家的更香?
  • 「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倒計時
    我國計劃於今年擇機發射嫦娥工程第三階段——「採樣返回」的首顆探測器「嫦娥五號」。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回」的夢想:嫦娥五號將首次實現!探月工程三期——月面取樣返回任務的首顆探測器—嫦娥五號,全重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計劃於2020年底由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暱稱「胖五」)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嫦娥五號預選著陸地區為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呂姆克山脈附近的月海平原,是一個與以往阿波羅和「月球」號任務完全不同的新地點。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嫦娥五號」探測器起飛重量8.2噸,包括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將在月球軌道實施無人交會對接。 【知識點】 「嫦娥五號」的英文是Chang'e-5,而我國首個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的英文是Shenzhou V。
  • 航天專家:嫦娥五號任務約23天 將帶回約2千克月壤
    航天專家:嫦娥五號任務約23天 將帶回約2千克月壤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 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嫦娥五號成功落月 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 2020-12-02 10:54 來源:新華網 作者: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採樣返回時間 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
    據央視新聞報導,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 2 天的月面工作。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多長時間到月球+返回地球時間
    2020年11月24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金色弧線,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今年航天發射的重磅任務,更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 將實現包括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在內的一系列高難度任務。
  • 嫦娥五號萬裡挖土有啥意義?美國擬在月球上跑馬圈地,不許咱靠近
    最近,我國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太空,目前它經過多次變軌,正在接近月球軌道,預計20多天後,嫦娥五號將攜帶2公斤月球土壤和巖石返回內蒙古降落場。為了這2公斤土壤,我們已經花掉了上百億,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能有人會問: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