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掃塵日(臘月二十四)習俗
掃塵日,即臘月二十四,所謂「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清掃蛛網揚塵、清洗。雖說「二十四,掃塵日」,實際上從祭灶前後到年終,均為掃塵時間。中國一些地方,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起至除夕止,把這段時間都叫做「掃塵日」,也叫「迎春日」。
-
春節前大掃除時間哪一天合適寓意好 過年掃塵日是什麼時候
掃塵日,2019掃塵日是什麼時候?春節前大掃除是哪一天?一般過年打掃衛生都是農曆臘月二十四,「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2019掃塵日是什麼時候?掃塵日就是今天,很多人肯定早就在家裡開始打掃了吧,這也是每年過春節的慣例,要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的,才能用全新的姿態迎接春節的到來,寓意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
臘月二十四習俗多!但是這個習俗一定別忘了!
掃塵日,即臘月二十四,所謂「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清掃蛛網揚塵、清洗。雖說「二十四,掃塵日」,實際上從祭灶前後到年終,均為掃塵時間。中國一些地方,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起至除夕止,把這段時間都叫做「掃塵日」,也叫「迎春日」。
-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掃進福氣,掃來錢財
「一掃金,二掃銀,三掃掃個聚寶盆,聚寶盆裡有個寶,子子孫孫用不了」這是民間廣泛流傳的《掃地歌》,臘八節過後,年越來越近,而有關的「年俗」也越來越多,其中一個或是人們覺得「最累」,但必不可少,那就是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
山西年味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跟「晦氣」說拜拜!
臘月二十四,山西人稱「掃塵日」。本「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清嘉錄》卷十二記載:「臘將殘,擇憲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塵埃』」。 臘月二十四「掃房」,對庭院內外進行徹底的大清理。
-
聽過「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說法,但背後的傳說你知道嗎?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在農村,每家每戶都會定在這一天進行大掃除,給整個家裡裡外外都仔細清掃一遍,除了掃掉灰塵,還有掃掉過去一年的晦氣和不好的東西,以乾淨整潔的形象迎接新年的到來。「二十四,掃房子」這句俗語幾乎人人都聽過,還被編進那首關於過年習俗的歌謠,不過很多人不知道,家裡長輩之所以會選擇在二十四這一天掃房子,而不是二十五、二十六,背後還有個很有意思的傳說。
-
臘月二十四大家是怎麼度過的呢?在這一天竟然需要做這些事情?
根據民間習俗,臘月二十四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打掃房子,清理庭院,也叫「掃塵日」。南方將這項活動稱之為「撣塵」,北方則較為直白,稱之為「掃房子」。有關於這項風俗,民間也有一些傳說。在民間流行的說法中,掃塵就是掃除三屍。三屍,又有三彭、三屍蟲的別稱。有典籍記載「三屍之為物,實魂魄鬼神之屬也。欲使人早死,此屍當得作鬼,自放縱遊行,饗食人祭拜。
-
臘月二十四掃房子有什麼含義?二十四掃塵由來哪些講究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從古至今都有,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人們認為「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
-
臘月二十四,送你18張姓氏頭像,年味十足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四,春節的腳步已經臨近,在此提前給大家拜個早年。踩著快樂的節拍,帶著好運的精彩,在爆竹聲中把健康平安送來。新年總要有新氣象,如果你還在發愁沒有好看的頭像,那麼屬於你的福利馬上到來。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 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 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中國各地小年夜日期是不一樣的。在歷史上,年前有四個比較有重要意義的日子。冬至、拜灶神(十二月廿四日)、小年夜(除夕前一天)、大年夜(除夕)。
-
臘月二十四,該掃房子啦!大掃除攻略轉起來~
二十四 掃塵日,洗窗簾 滌被褥清庭院 盡除殘,置春聯 布新春掃房子臨近春節,很多人家都會選擇在臘月二十四這一天給家裡來個大掃除,俗稱「掃年」。那您知道為什麼要選在臘月二十四嗎?——民俗學者 白鶴群二十四掃房子的講究,從堯舜時期就形成了。十二月盡,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以祈新歲之安。——宋·吳自牧 《夢梁錄》意思是把舊的一年內所有晦氣全部清除掉,換來新一年的好運氣。所以年前大掃除不僅是講衛生的好習慣,而且還有除舊迎新的祈福寓意在裡面。
-
臘月掃塵有講究,「七掃金、八掃銀」是什麼意思?你的家鄉有嗎?
我是河北石家莊人,我們這裡大多數人在臘月初八以後,臘月二十三之前就掃了房。我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有不同的風俗,北方人「掃塵日」一般選個晴朗暖和的天氣掃房。臘月二十四是一年最冷的時候,北方人講究實惠,沒那麼多講究,因此掃房也沒有固定在臘月二十四。而民間習俗是「臘月二十四,掃塵日」。為何選在二十四呢?
-
臘月二十四,一起掃房子!
昨天是小年今天就是臘月二十四啦~臘月二十四有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掃塵所謂「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清掃蛛網揚塵、清洗按中國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
進了臘月門兒,9種習俗,5種禁忌,你知道嗎?
因為是祭祀之月,所以臘月的習俗和禁忌也比較多,這9種習俗、5種禁忌,一定要知道。 九種習俗 臘八,喝臘八粥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灶王爺上天 每年臘月二十三又稱之為小年,是祭祀灶王爺的日子。傳說灶王爺在這一天要上天稟告玉帝一家人的善惡,除夕夜回來,賞善罰惡,賜福降災。所以人們在這一天,會拿糖瓜粘上灶王爺的嘴,希望他可以多說些好話。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
臘月最全習俗,過年進入倒計時啦!
農曆十二月又稱臘月,臘月開始,就意味著過年進入倒計時啦! 臘月民俗首先從喝臘八粥開始,然後人們要掃房、請香、祭灶、寫春聯、辦年貨,直到除夕夜。 幹完這幾件大事,咱就過年啦!這些傳統年俗,你知道多少呢?
-
【臘月】進了臘月就是年!
其中,人們最熟悉和熟知的當屬「臘月」。其中,人們最熟悉和熟知的當屬「臘月」。《臘月歌》中唱道: 臘 月 歌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
-
萬年曆|進入臘月就是年,辭舊迎新盼團圓!
臘月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月,古時候也稱作「蜡月」。 南北朝時期,固定在十二月初八,先民都要獵殺禽獸舉行大祭活動,拜神敬祖,這種儀式稱為「獵祭」,因「臘」與「獵」通假,「獵祭」寫成了「臘祭」,因而年終的十二月被叫做「臘月」。 臘月民俗首先從喝臘八粥開始,然後開始掃房、請香、祭灶、寫春聯、辦年貨,直到除夕夜。
-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三/二十四
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
-
臘月二十四便放假,春節期間愛賭錢,更愛聽戲
俗語有云「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在那個時候,宮裡從臘月二十四就開始放年假,進入辭舊迎新的慶祝時刻。從康熙皇帝開始,清朝皇帝就有寫「福」字的傳統。他們用福字來裝點宮殿,也可以賜給大臣,當時作為實際統治者的慈禧太后,也會代替皇帝做這樣一件事。同時,慈禧太后在新年期間,也會像普通人家的主婦一樣,做做糕點,祭拜灶神。
-
臘月民俗大全,你知道幾個?
農曆的十二月被稱為臘月,在古代農耕是第一生產力,所以古人是非常注重祭祀的,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在商朝時期一年共有春夏秋冬四次大型的祭祀活動,又冬祀處於歲末和年初的交替階段,所以以冬祀最為盛大,而祭祀活動在那時被稱為「臘」,所以冬祀又被稱為「臘祭」,臘月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