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塵日(臘月二十四)習俗

2021-01-10 百度經驗

掃塵日,即臘月二十四,所謂「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清掃蛛網揚塵、清洗。雖說「二十四,掃塵日」,實際上從祭灶前後到年終,均為掃塵時間。中國一些地方,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起至除夕止,把這段時間都叫做「掃塵日」,也叫「迎春日」。

掃塵既有驅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陳」(塵)布新的情感願望,此習俗向人們傳遞著過年忙碌氣氛的信號。這一風俗反映了中國人民愛清潔、講衛生的傳統,寄寓了人們美好的期盼,至今仍保持頑強的生命力。

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漢族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 掃塵。

在春節前掃塵,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

傳說一:

農曆臘月二十三這是神明歸天的日子,人間只有一些值日神及地主等小神看顧秩序;漢族民間又以為神明上天之後,須等到第二年的初四晚,方才回凡人間;於是便有傳說,這時間內,即使翻轉屋子也不必顧慮任何細節,利用這一天搬移物件或砂塵亂飛更不怕衝犯家中神明。

古人就定下這一天是可以大掃除的日子。

「掃塵日」和「送神日」的正確日期,有說是二十三日,也有說是二十四日。

《五經異義》則說,官府在二十三日祭灶,民間在二十四日,基於這本主張官府二十三日祭灶的書,亦指出官府是選擇在二十三日「陰陽」交介的時間送神。

因此,其實就是指從二十三日亥時進入二十四日子時的交界時間──依然是二十四日。東南亞一帶的華人多數源自閩廣兩省,受當地民間習俗影響,因此,東南亞華人普遍的把二十四日視為「送灶」和「掃塵日」的正日。

傳說二:

有個邪神喜歡搬弄是非,經常在玉常面前造謠生事,把人間描述得醜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帝的印象中,人間是個充滿罪惡骯髒的世界。一次,邪神密報,人間在詛咒天帝,想謀反天庭。玉帝聽後大怒,降旨迅速查明下界犯上作亂之事,凡是怒忿天神,褻瀆神靈的人家,將其罪行書於屋簷下,再讓蜘蛛張網遮掩以做記號。玉帝命王靈官於除夕之夜下界,凡遇做有記號的門戶,滿門抄斬,一個不留。邪神見陰謀得逞,偷偷地下界在每戶人家屋簷下做上記號,好讓王靈官斬盡殺絕。邪神的陰謀被灶神發現了,急忙召集各家的灶神商量對策,其辦法是:從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之日起,到除夕接灶神前,各家各戶必須來個大掃塵,哪戶不打掃乾淨,灶神就不進宅。人們遵照灶神的囑咐,清掃塵埃、撣去蛛網、擦淨門窗,把自家的屋裡屋外、房前房後、庭院四周全打掃得乾乾淨淨。

除夕夜,王靈官來到人間,發現家家戶戶窗明几淨,燈火輝煌,一家人團聚歡樂,美滿幸福。王靈官找不到標明劣跡的記號,便趕回天庭,將人間祥和安樂、祈求新年如意的情況如實稟告玉帝。玉帝這才知道受了邪神的欺騙,十分震怒。降旨捉拿邪神,掌嘴三百,永拘於天庭,不許下界作惡。

從此,人們為除難消災,每到臘月二十三送灶神,除夕夜迎灶神期間,必須掃塵除埃。時間久了,便逐漸成為一種漢族民俗。

掃塵習俗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 ,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漢族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相關焦點

  • 臘月二十四「掃塵日」:「撣塵」祛病災
    臘月二十四「掃塵日」:「撣塵」祛病災   新華社天津1月15日電(記者周潤健)1月17日,臘月二十四。民謠說:「二十四,掃塵日。」民俗專家表示,掃塵既有驅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陳」(塵)布新的含義。此習俗向人們傳遞著過年忙碌氣氛的信號。
  • 臘月二十四習俗多!但是這個習俗一定別忘了!
    掃塵日,即臘月二十四,所謂「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清掃蛛網揚塵、清洗。雖說「二十四,掃塵日」,實際上從祭灶前後到年終,均為掃塵時間。中國一些地方,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起至除夕止,把這段時間都叫做「掃塵日」,也叫「迎春日」。
  • 春節前大掃除時間哪一天合適寓意好 過年掃塵日是什麼時候
    掃塵日,2019掃塵日是什麼時候?春節前大掃除是哪一天?一般過年打掃衛生都是農曆臘月二十四,「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2019掃塵日是什麼時候?掃塵日就是今天,很多人肯定早就在家裡開始打掃了吧,這也是每年過春節的慣例,要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的,才能用全新的姿態迎接春節的到來,寓意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 臘月二十四大家是怎麼度過的呢?在這一天竟然需要做這些事情?
    根據民間習俗,臘月二十四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打掃房子,清理庭院,也叫「掃塵日」。南方將這項活動稱之為「撣塵」,北方則較為直白,稱之為「掃房子」。有關於這項風俗,民間也有一些傳說。在民間流行的說法中,掃塵就是掃除三屍。三屍,又有三彭、三屍蟲的別稱。有典籍記載「三屍之為物,實魂魄鬼神之屬也。欲使人早死,此屍當得作鬼,自放縱遊行,饗食人祭拜。
  • 臘月二十四,該掃房子啦!大掃除攻略轉起來~
    二十四 掃塵日,洗窗簾 滌被褥清庭院 盡除殘,置春聯 布新春掃房子臨近春節,很多人家都會選擇在臘月二十四這一天給家裡來個大掃除,俗稱「掃年」。那您知道為什麼要選在臘月二十四嗎?——民俗學者 白鶴群二十四掃房子的講究,從堯舜時期就形成了。十二月盡,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以祈新歲之安。——宋·吳自牧 《夢梁錄》意思是把舊的一年內所有晦氣全部清除掉,換來新一年的好運氣。所以年前大掃除不僅是講衛生的好習慣,而且還有除舊迎新的祈福寓意在裡面。
  • 臘月掃塵有講究,「七掃金、八掃銀」是什麼意思?你的家鄉有嗎?
    我是河北石家莊人,我們這裡大多數人在臘月初八以後,臘月二十三之前就掃了房。我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有不同的風俗,北方人「掃塵日」一般選個晴朗暖和的天氣掃房。臘月二十四是一年最冷的時候,北方人講究實惠,沒那麼多講究,因此掃房也沒有固定在臘月二十四。而民間習俗是「臘月二十四,掃塵日」。為何選在二十四呢?
  • 春節習俗:每年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大掃除,這裡面有什麼典故?
    春節習俗:每年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大掃除,這裡面有什麼典故?春節是我國最大的節日,為了迎接這一個節日,各個地區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但是到了臘月二十四的時候,幾乎各個地區都有同一個習俗,那就是家家戶戶都要掃塵。
  • 臘月二十四,一起掃房子!
    昨天是小年今天就是臘月二十四啦~臘月二十四有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掃塵所謂「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清掃蛛網揚塵、清洗按中國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 進了臘月都是年,臘月之後的習俗,你了解多少。值得收藏哦
    臘月的集市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有許多屬於我們自已的節日和習俗,比如二十四節氣,又比如春節、七夕、中秋等這樣特有的節日。漢服文化那麼進入臘月後到底都有哪些習俗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在北方,很多地方的習俗基本都一樣,流傳的有一首關於臘月的歌謠,裡面對臘月習俗的描述很詳細。
  •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三/二十四
    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
  • 山西年味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跟「晦氣」說拜拜!
    臘月二十四,山西人稱「掃塵日」。本「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清嘉錄》卷十二記載:「臘將殘,擇憲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塵埃』」。 臘月二十四「掃房」,對庭院內外進行徹底的大清理。
  •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掃進福氣,掃來錢財
    臘月二十四,打掃房子的習俗由來已久,相傳在堯舜時期就已存在。《呂覽》記載「歲除日擊鼓驅癘疫鬼,謂之逐除。」之後遂演變為歲末年終大掃除。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也稱「掃年」,在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大掃除,清洗家具……百姓在清掃時,會將床鋪遮罩嚴實,戴上帽子或裹上頭巾,把掃帚加長,掃屋頂梁柱,牆壁門窗,犄角旮旯打掃乾淨。
  • 2017農曆年小年是幾月幾號 北方小年習俗有哪些
    民俗專家介紹說,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擺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這類食品又甜又粘,取意灶君顧了吃,顧不上說,上天后嘴被粘住,免生是非。這些儀式完成後,就要將灶君的神像拿下來燒掉,「送神上天」。直到大年三十晚上,再將灶君接回來過年,當天,還有各種「接灶」的儀式。
  • 臘月二十四掃房子有什麼含義?二十四掃塵由來哪些講究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從古至今都有,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人們認為「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
  • 聽過「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說法,但背後的傳說你知道嗎?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在農村,每家每戶都會定在這一天進行大掃除,給整個家裡裡外外都仔細清掃一遍,除了掃掉灰塵,還有掃掉過去一年的晦氣和不好的東西,以乾淨整潔的形象迎接新年的到來。「二十四,掃房子」這句俗語幾乎人人都聽過,還被編進那首關於過年習俗的歌謠,不過很多人不知道,家裡長輩之所以會選擇在二十四這一天掃房子,而不是二十五、二十六,背後還有個很有意思的傳說。
  • 臘月最全習俗,過年進入倒計時啦!
    農曆十二月又稱臘月,臘月開始,就意味著過年進入倒計時啦! 臘月民俗首先從喝臘八粥開始,然後人們要掃房、請香、祭灶、寫春聯、辦年貨,直到除夕夜。 幹完這幾件大事,咱就過年啦!這些傳統年俗,你知道多少呢?
  • 為了舅舅正月不能剪頭髮 從臘月到正月的習俗你還知道哪些?
    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白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從小就知道的兒歌是到過年的時候才會歡快的唱起來。最期盼的過年是小孩子無限的期盼和憧憬。可以吃很多的糖果,可以玩有花樣的鞭炮,可以放假串親戚,甚至可以到親戚家見到很多表兄弟、表姐妹。但是正月為了舅舅不能剪頭髮,傳說正月剪頭髮對舅舅不好。
  • 臘月二十七是什麼日子 農曆臘月二十七有什麼習俗風俗
    臘月二十七是什麼日子  農曆十二月【臘月】二十七過年的前夕的俗稱。是漢族春節傳統習俗,漢族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採購。  》》臘月二十三小年到 為什麼南方小年和北方時間不同  》》二十四掃房子是什麼意思臘月二十七有什麼習俗  洗浴  漢族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七洗浴為「洗福祿」。
  • 進了臘月門兒,9種習俗,5種禁忌,你知道嗎?
    因為是祭祀之月,所以臘月的習俗和禁忌也比較多,這9種習俗、5種禁忌,一定要知道。  九種習俗  臘八,喝臘八粥  臘月十五是一年的結束,在這一天,民間習俗是「祭玉帝,祈平安」。  過去的人們要在這一天寫一封「平安文書」,向玉皇大帝表達祈求平安的願望。無論今年如何,惟願明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灶王爺上天  每年臘月二十三又稱之為小年,是祭祀灶王爺的日子。